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桡动脉止血器改良加压包扎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止血效果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80例经皮穿刺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纱布绷带加压组(A组)、旋压式止血器组(B组)和旋压式止血器改良加压包扎组(C组),观察3组的止血疗效和病人的舒适度。结果3组病人桡动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血率A组高于B组和C组(P < 0.01和P < 0.05)。术后腕围A组和B组均大于C组(P < 0.01);血氧饱和度A组和C组均大于B组(P < 0.01)。术后淤青率、小肿块率、皮损率、桡动脉闭塞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大肿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淤青率A组高于B组和C组;小肿块率A组高于B组;皮损率A组低于C组,C组低于B组;桡动脉闭塞率A组低于B组(P < 0.05~P < 0.01)。结论桡动脉止血器改良加压包扎可以在有效止血的同时降低局部并发生的发生率,提高病人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尼可地尔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病人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急诊PCI的STEM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稳心颗粒组、尼可地尔组和联合组,各30例。比较4组病人术后3 d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术前,术后6、24、48、72 h的QT间期离散度(QTd)和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QTcd)。结果联合组、稳心颗粒组、尼可地尔组室性期前收缩、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组室性期前收缩、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稳心颗粒组和尼可地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组病人术前的QTd和QTc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6、24、48、72 h的QTd和QTc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稳心颗粒组和尼可地尔组(P < 0.01)。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尼可地尔可有效降低行急诊PCI的STEMI病人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可缩短QTd和QTcd。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于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及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8例急性心肌梗死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急诊PCI术后试验组即刻开始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0.007 5~0.015 μg/(kg·min),持续48~72 h,试验组及对照组术后均接受0.9%氯化钠生理盐水1 mL/(kg·min)持续水化治疗维持至术后12~24 h,分别于术前及术后48、72 h测定血清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 C)。结果:试验组PCI术后72 h较基线的SCr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Scr升高值:5.33 vs.17.93, P=0.020;eGFR降低值:4.24 vs.12.18, P=0.008),同时试验组CIN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4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为CIN的保护因素(OR=0.04,95%CI:0.00~0.36)。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治疗后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保护肾功能,减少对比剂肾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的建设与常规诊疗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胸痛中心建设前后的STEMI病人分别作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6),比较2组病人的救治时间、住院期间心衰发生率与死亡率及术后3个月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肌酐水平、再入院率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to-B)时间、到达医院大门-球囊扩张时间(D-to-B)、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心衰发生率与死亡率、术后出院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病人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左心室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 < 0.01),2组肌酐水平和再入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中心模式可显著缩短STEMI病人FMC-to-B时间和D-to-B时间,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联合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功能不全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COPD合并心功能不全病人60例,根据病情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观察A组病人合并左心功能不全,观察B组病人合并右心功能不全。选择同期COPD不合并心功能不全病人53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3组病人BNP和CRP水平。结果观察A组病人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P < 0.01),左室内径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B组病人肺动脉压和右室内径均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A组和观察B组病人BNP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且观察A组病人BNP水平高于观察B组(P < 0.01)。观察A组和观察B组病人治疗后CRP和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 < 0.05~P < 0.01)。观察A组病人BNP和CRP水平与LVEF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 < 0.05);观察B组病人BNP和CRP水平与肺动脉压呈相关关系(P < 0.05)。结论检测BNP和CRP水平可以帮助鉴别诊断COPD病人是否合并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浓度与血清B型脑钠肽(BNP)浓度、左心室功能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选择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00例,胸闷、胸痛发作12h内成功行PCI术者54例为急诊PCI组,急诊PCI失败、未行急诊PCI者46例为非急诊PCI组。患者随访至少半年及以上。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CTGF浓度,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BNP浓度,用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非急诊PCI组血清CTGF浓度、BNP浓度、LVEDV、LVESV均明显低于急诊PCI组(均P<0.01),而LVEF在急诊PCI组明显高于非急诊PCI组(P<0.01)。血清CTGF浓度与BNP、LVEDV、LVESV均呈正相关(r=0.418、0.598、0.44,均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567,P<0.01)。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成功行PCI术可明显降低血清CTGF浓度,并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功能,血清CTGF可能是心脏重塑血清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 ST段抬高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a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例发病12 h内的急性 ST 抬高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PCI 术后患者随机分为 rhBNP 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所有患者于入院即刻,急诊 PCI 术后24、48、72 h分别留取静脉血2 mL,检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和 N 末端 B 型钠尿肽原(N-terminalpro-B-type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水平;急诊 PCI 术后24、48、72 h 根据 Killip 分级法评价患者心功能。患者出院时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评价其结果。观察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随访期中发生的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events,MACE),包括恶性心律失常、再次心肌梗死以及死亡发生情况。结果 rhBNP 组 NT-proBNP、CK-MB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rhBNP 组 PCI 术后24、48、72 h Killip 心功能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rhBNP 组出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优于对照组(P <0.05);rhBNP 明显降低 AMI 患者1个月内 MACE(P <0.05)。结论对急性 ST 段抬高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 PCI 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 rhBNP 可进一步减轻心肌损伤,降低 NT-proBNP 水平,改善心功能,减少 MACE。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6 ~ 12 h 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择期PCI 的术后心功能情况。方法 患者均在入院当天行心脏彩超检查,并于入院当日及每隔1 天监测血浆氨基末 端B 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Ⅰ(CTNI)。10 d 后再次行上述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急 诊组出入院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比较无差异(P >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出院较入院下 降(P <0.05);择期组LVEDd 出院较入院增大(P <0.05),LVEF 出院较入院下降(P <0.05)。两组出入院 LVEDd、LVEF 的差值比较有差异(P <0.05)。急诊组NT-proBNP 峰值及CTNI 峰值均低于择期组(P <0.05)。 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6 ~ 12 h 行急诊PCI 术或择期PCI 术,术后近期心功能均会一过性下降,择期 组较急诊组下降更显著,提示患者发病>6 h 已无症状,行急诊PCI 术对患者术后心功能仍有积极作用,机制 可能与急诊PCI 术尽早恢复血运重建,更早、更多地挽救存活心肌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胸痛中心模式下不同来院途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再灌注时间,探讨改进现有胸痛中心的措施。方法选取行直接PCI的STEMI病人194例,根据来院途径不同分为自行来院组60例、120呼救组85例和非PCI医院转诊组49例。观察3组病人发病-球囊时间、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2B)时间、FMC2B时间达标率、大门-球囊扩张(D2B)时间、D2B时间达标率、首次医疗接触-心电图时间等指标。结果3组病人D2B时间均低于90 min标准,120呼救组明显短于自行来院组(P < 0.01)。非PCI医院转诊组发病-球囊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心电图时间、FMC2B时间均明显长于自行来院和120呼救组(P < 0.01),FMC2B时间达标率明显低于自行来院和120呼救组(P < 0.01)。结论现行胸痛中心模式下院前延误,尤其基层非PCI医院诊疗、转运延误明显,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心肌再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120例于监利市中医医院就诊的急性STE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与C组,各40例。三组均采取PCI治疗,A组给予常规用药,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标准剂量(10μg/kg),C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半剂量(5μg/kg)。比较三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峰值出现时间、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3级血流与ST段回落>50%的占比、梗死相关血管无复流发生率、术后1周及术后4周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与1年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B组与C组的CK-MB峰值均低于A组,CK-MB峰值出现时间均早于A组,B组与C组ST段回落>50%占比均高于A组,梗死相关血管无复流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B组与C组术后1周与术后4周的LVEF均高于A组,LVED...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联合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对环状混合痔病人术后疼痛程度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以127例行环状混合痔切除术伴肛门成形术治疗的环状混合痔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个体化护理+中药熏蒸+耳穴压豆)45例,B组(个体化护理+中药熏蒸)42例,C组(常规护理)40例。比较3组病人术后疼痛、睡眠质量、康复进程、并发症发生率、镇痛满意度。结果A组与B组在6、16、20、24、36 h点VAS评分均低于C组(P < 0.05),A组术后24 h与36 h VAS评分低于B组(P < 0.05)。术后睡眠质量评分:A组 < B组 < C组(P < 0.05)。A组、B组病人切口愈合时间、便后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C组(P < 0.05)。3组并发症累计发生率分别为17.8%、23.8%与50.0%,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均低于C组(P < 0.05)。控制疼痛方法满意度A组>B组>C组(P < 0.05)。结论个体化护理联合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有效提升了环状混合痔术后镇痛效果及病人满意度,可促进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择期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左心室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发作AMI且发病24 h内未行静脉溶栓病人43例,其中行急诊PCI病人29例(急诊组),择期PCI病人14例(择期组)。分别于PCI术前和术后1、3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2组病人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各指标前后变化。结果:2组病人PCI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与术前比较,术后1、3个月急诊组的LVEDD、LVESD、LVEDV、LVESV指标均下降(P<0.05~P<0.01),LVEF明显升高(P<0.01);择期组LVEDD、LVEDV、LVESV均下降(P<0.05~P<0.01),LVESD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EF明显升高(P<0.01)。2组病人术前LVEDD、LVESD、LVEDV、LVES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组病人术后1、3个月的LVEDD、LVESD、LVEDV、LVESV均低于择期组(P<0.05)。结论:急诊PCI可改善AMI病人左心室重构,抑制左室收缩功能进一步降低,对AMI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刘志文  闫建卫 《中外医疗》2011,30(35):46-46,48
目的观察入院时随机血糖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对173例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后即刻的随机血糖,将患者分为3组:A组(血糖〈7.8mmol/L);B组(血糖7.8~10.9mmol/L);C组(血糖≥11.0mmol/L)。结果急诊PCI后,合并高血糖的B组、C组患者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O-1级所占比例高于血糖正常的A组(分别为23.4,35.1∶14.1,P〈0.05),TMPG达3级所占比例低于A组(分别为75.1,58.6∶85.3,P〈0.05)。结论随机血糖水平影响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组织灌注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羟考酮缓释剂对ST 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术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3 月—2018 年9 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STEMI 患 者102 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羟考酮组和对照组。给予两组患者阿司匹林300 mg 口服、替格瑞 洛180 mg 嚼服及阿托伐他汀20 mg 口服治疗基础上,羟考酮组术前30 min 内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 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然后行急诊PCI。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手术前及术后30 d 心功能指标及 PCI 术后30 d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等,评估羟考酮缓释片对STEMI 急诊PCI 近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羟 考酮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P <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 (P <0.05)。羟考酮组的支架内血栓、心力衰竭、二次手术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应用羟考酮缓释片可改善STEMI 行急性PCI 患者术后30 d 的心功能,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 生率。  相似文献   

15.
蒋宇  程磊  邓鑫  詹利  郑立东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11):1521-1526
目的评价深度肌松对腹腔镜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病人78例,随机分为2组,各39例,分为中度肌松组(A组)和深度肌松组(B组)。A组在肌松监测下泵注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维持中度肌松;B组在肌松监测下泵注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维持深度肌松。2组病人术中容量管理均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策略,入复苏室后继续进行肌松监测,在肌松监测仪指导下给予肌松拮抗药及拔除气管导管。记录并比较2组病人手术视野评分、平均气腹压及平均气道压,恢复指数、拔管时间及复苏室驻留时间,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评分,术后早期恢复质量评分、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B组平均气腹压、平均气道压均低于A组(P < 0.01),B组苯磺顺阿曲库铵使用量、恢复指数、拔管时间均高于A组(P < 0.01)。B组病人术后各时间段肩痛评分均低于A组病人(P < 0.01),术后6、24 h,B组病人内脏痛及恶心呕吐评分均低于A组病人(P < 0.01)。B组术后1、3 d的恢复质量评分均高于A组(P < 0.01)。B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 < 0.01)。结论将深度肌松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能够在保证术野的前提下降低气腹压力,提高病人早期恢复质量,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为围术期麻醉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 53例首次确诊为STEMI的患者均行直接PCI治疗,其中发病至就诊时间≤6 h 32例(A组),发病至就诊时间6~12 h 21例(B组),观察两组疗效、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时间、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等。结果 A组术后无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ST段回落(STR)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高于B组(P〈0.05);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明显低于B组(P均〈0.01);两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RA开通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患者就诊延迟现象普遍存在,尽早行直接PCI可减少无复流率、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小心肌梗死范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混合利多卡因抑制丙泊酚注射痛的最佳浓度,并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收集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病人(ASAⅠ~Ⅱ级)809例,采用阶梯式递增、递减模式,滴定混合利多卡因的最佳浓度。病人静注舒芬太尼后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A组)静注1%丙泊酚;对照组(B组)预注利多卡因40 mg后,静注1%丙泊酚;试验组(C组)注射0.3%利多卡因及0.83%丙泊酚的混合液。注射期间对注射痛评分,同时观察记录注药前后血压、心率(HR)及氧饱和度(SpO2)、清醒时间及呼吸、循环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术后调查病人满意度。结果3组病人用药前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C组收缩压均高于A组(P < 0.01),用药后1 min、3 min 3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 < 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病人HR用药前无差别,用药后1 min均下降(P < 0.05~P < 0.01),用药后3 min A组HR仍低于用药前(P < 0.05),B组、C组HR均低于用药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用药后C组HR高于B组(P < 0.05);SpO2用药后均明显降低(P < 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用药后3 min SpO2较用药后1min明显升高(P < 0.01),且B组、C组明显高于A组(P < 0.01)。3组疼痛发生率比较:C组 < B组 < A组(P < 0.05),病人满意率比较:C组 > B组 > A组(P < 0.05)。3组病人低SpO2、低血压、低心率、恶心呕吐及体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混合0.3%利多卡因的丙泊酚可以安全、有效消除注射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负压创面治疗(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联合银离子水凝胶敷料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01例糖尿病足溃疡病人,随机分为银离子水凝胶敷料组(A组)、NPWT组(B组)以及NPWT和银离子水凝胶敷料联合组(C组)。比较3组前3周创面肉芽生长积分、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每人次换药时间以及每人次换药费用。结果3组病人创面愈合时间A组最长,B组次之,C组最短(P < 0.05~P < 0.01);抗生素使用时间C组短于A组和B组(P < 0.05~P < 0.01),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第1周肉芽生长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第3周A组和B组、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积分低于A组(P < 0.05和P < 0.01)。3组病人换药次数和每人次换药时间,B组和C组均明显短于A组(P < 0.01),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每人次换药费用比较,A组和B组、B组和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高于C组(P < 0.05)。结论NPWT联合银离子水凝胶敷料可以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短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愈合时间,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未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以及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不同给药方式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突发性耳聋病人32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静脉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A组)208例,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B组)114例,静脉用无效后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C组)67例。比较3组听阈、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分析基础疾病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前3组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听阈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 0.01),且A组、B组听阈均低于C组(P < 0.05)。A组、B组总有效率均高于C组(P < 0.05),但A组与B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余2组(P < 0.01)。不伴有基础疾病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伴有基础疾病组(P < 0.01)。结论鼓室内注射治疗优于静脉治疗,听力损失类型和程度及基础性疾病等均对预后有较大影响。制定治疗方法时,要详细评估病人的病情,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早期ST段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4月-2013年4月选取在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住院行急诊 PCI术的 48例急性STEMI患者。根据PCI术后60 min内ST段回落情况将患者分为回落组(ST段回落≥50%)和非回落组(ST段回落<50%)。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病史、生化指标、临床检查等)、ST段回落情况和手术资料〔发病时间、痛门时间、门球时间、手术时间、术后60 min后ST段抬高发生率、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3级发生率、单支病变发生率、两支病变发生率、三支病变发生率、左前降支(LAD)病变发生率、左回旋支(LCX)病变发生率、右冠状动脉(RCA)病变发生率〕、PCI术前左心室造影心脏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异常运动节段数〕和出院前心脏超声心脏参数〔舒张末期容积(EDV)、LVEF、E峰与A峰流速比值(E/A)〕、出院后1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患者中回落组28例,非回落组20例。两组患者男性比例、Killip分级(≥2级)、年龄、心率(HR)、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60 min内心电图示:回落组28例患者ST段回落,非回落组20例患者未出现ST段回落。两组患者PCI术后60 min后ST段抬高发生率、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3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前左心室造影示:两组患者LVEF、室壁异常运动节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心脏超声示:回落组患者LVEF高于非回落组,EDV低于非回落组(P<0.05);两组患者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落组患者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心力衰竭事件发生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均低于非回落组(P<0.05);两组患者心肌梗死后心绞痛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落组心律失常事件累计发生率、心力衰竭事件累计发生率、心肌梗死后心绞痛事件累计发生率、MACE累计发生率及复合心血管事件累计发生率均低于非回落组(χ2=32.643、30.643、33.296、4.023、30.468,P=0.001)。结论 早期ST段回落的急性STEMI患者1年心血管事件累积发生率较低,能较好预测其近期预后,且早期ST段回落时间均在30 min内,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