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引起成人胸腔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为该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成人胸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研究病原菌菌种分布和耐药表型以及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的住院死亡率。  结果  纳入339例胸腔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371株,包括革兰阴性菌189株(50.9%)、革兰阳性菌137株(36.9%)、真菌23株(6.2%)和分枝杆菌22株(5.9%)。革兰阴性菌以鲍曼不动杆菌(44/189,23.3%)、大肠埃希菌(34/189,18.0%)及肺炎克雷伯菌(29/189,15.3%)为主,革兰阳性菌以屎肠球菌(25/137,18.2%)、金黄色葡萄球菌(17/137,12.4%)和星座链球菌(17/137,12.4%)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占90.9%(40/44),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菌株占84.1%(37/4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61.8%(21/34)和27.6%(8/2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8.8%(10/17),未查见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和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分别为31.2%(59/189)、18.2%(25/137)、17.4%(4/23)和4.5%(1/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  结论  引起成人胸腔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菌种为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死亡率高,应进一步关注该类细菌引起胸腔感染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及黄体血流多普勒参数在早期妊娠不确定丢失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以64例早期妊娠胚胎存活力不确定的孕妇为研究对象,经阴道超声检查测量其子宫动脉及黄体血流参数,以随访后的明确诊断为依据,将不可存活宫内妊娠者纳入研究组,可存活宫内妊娠者纳入对照组。  结果  不可存活妊娠组mUAPI(2.16±0.50)、mUARI(0.82±0.07),低于可存活妊娠组mUAPI(2.93±0.48)、mUARI(0.8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可存活妊娠组黄体血流PI(0.85±0.13)、RI(0.56±0.06)、高于对照组黄体血流PI(0.75±0.13)、黄体血流RI(0.5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子宫动脉及黄体血流搏动指数对早期存活力不确定妊娠临床咨询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多重耐药ESKAPE-E病原体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和死亡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1例ESKAPE-E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61例患者血培养ESKAPE-E病原体菌株和耐药机制的分布以及主要检出菌的耐药率。依据患者血培养ESKAPE-E病原体是否存在多重耐药分为多重耐药组(35例)和非多重耐药组(26例),应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有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重耐药ESKAPE-E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累积死亡风险;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23例)和存活组(38例),运用单因素分析和Cox风险回归,探讨死亡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61例患者共检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51例,主要检出菌为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三、四代头孢(28.0%~56.0%)和喹诺酮类(48.0%~63.6%)呈现了较高的耐药率,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西丁耐药率较低(<20.0%),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的耐药率达到了30.8...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  方法  纳入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PICC置管18岁以上肿瘤患者180例。依据患者是否出现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将其分为非感染组162例与感染组27例。对比两组在性别、年龄、单次置管穿刺数、PICC保留时间、导管移动、化疗次数、合并糖尿病等差异。  结果  对比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在年龄、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P > 0.05),单次置管穿刺数、PICC保留时长、导管移动、化疗次数、糖尿病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对比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导管移动(OR = 2.421)、化疗次数(OR = 6.475)、合并糖尿病(OR = 3.271)等基础疾病为CRI危险因素。  结论  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导管发生移动、化疗频率及糖尿病等,在临床上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实对症护理策略,能够最大程度地防止及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瘦素基因LEP rs7799039及瘦素受体基因LEPR rs1137100、LEPR rs1137101的基因多态性与CSFP的相关性。   方法   入选CSFP组54例,正常冠状动脉血流(NCF)组46例。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等指标,采用稳态模型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患者的血清瘦素、瘦素受体浓度。应用SNaPShot技术分析两组患者之间LEP rs7799039、LEPR rs1137100、LEPR rs1137101位点基因及基因型分布频率,以探讨瘦素及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CSFP是否存在相关性,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SFP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1)与NCF组比较,CSFP组男性居多,且存在较高的瘦素水平(P = 0.000)及胰岛素抵抗指数(P = 0.046);(2)CSFP组的LAD(校正后)、LCX、RCA及平均TFC均高于NCF组(P < 0.05);(3)在CSFP组和NCF组患者中,LEP rs7799039、LEPR rs1137100、LEPR rs1137101基因及基因型分布频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4)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EP、HOMA-IR为影响CSFP的相关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  (1)血清瘦素、胰岛素抵抗为CSFP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2)LEP rs7799039、LEPR rs1137100、LEPR rs1137101基因多态性与CSFP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创建了一个联合预测模型并探讨其预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破裂风险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就诊的ATAAD患者的相关资料以及入院后首次肌钙蛋白I(troponin-I,cTn-I)值,根据患者入院后是否发生主动脉破裂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 = 44)和存活组(n = 109)。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cTn-I值是否存在差异,并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探索ATAAD患者破裂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2组患者在晕厥、WBC > 15×109/L、心包积血、主动脉周围血肿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在其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患者的cTn-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晕厥、WBC > 15×109/L、心包积血、主动脉周围血肿及cTn-I被纳入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表明心包积血、主动脉周围血肿、cTn-I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上述因素创建的联合模型预测ATAAD破裂死亡的AUC为0.859(P < 0.05)。  结论  联合预测模型对预测ATAAD破裂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影响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订相关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2月在诸暨市人民医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且出现交叉感染的患者68例作为感染组,并选取同期接受治疗且未发生交叉感染的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感染组病原学分布,统计患者一般资料、疾病资料及治疗相关资料中可能导致患者交叉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  结果  感染组患者共检出革兰氏阴性菌134株(79.3%),以伴放线放线杆菌、福赛坦氏菌及牙龈卟啉单胞菌居多,革兰氏阳性菌35株(20.7%),以口腔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居多。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未使用一次性器械、器械消毒不合格、医师操作不规范、医护人员防护意识水平较低及空气和环境消毒不达标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合并糖尿病、未使用一次性器械、器械消毒不合格、医师操作不规范、医护人员防护意识水平较低及空气和环境消毒不达标是导致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 < 0.05)。  结论  口腔正畸患者交叉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做好预见性护理干预,提高预防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肢端肥大症合并甲状腺结节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5月至2018年1月,患肢端肥大症且进行了甲状腺彩超检查的患者。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甲状腺体积和甲状腺结节大小的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肢端肥大症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在240例肢端肥大症患者中,仅70例(29.17%)完成了甲状腺彩超检查。这70例中,合并甲状腺结节组56例,平均年龄(48.48±12.73)岁,女性37例,男性19例,中位病程8.0年;未合并甲状腺结节组14例,平均年龄(40.97±12.34)岁,女性7例,男性7例,中位病程3.0年,病程短于合并甲状腺结节组(P<0.05),年龄、性别比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表明,病程越长的肢端肥大症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风险越高[比值比1.306,95%可信区间(1.010,1.688),P=0.035]。生长激素随机值与甲状腺体积呈线性相关(P<0.05)。未发现性别、年龄、生长激素水平等与肢端肥大症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相关。  结论  肢端肥大症病程长是合并甲状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肿瘤患者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的耐药性及死亡危险因素,为其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近5年我院110例血液肿瘤患者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为研究对象,比较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组(产ESBLs组,n=77)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组(非产ESBLs组,n=33)患者的耐药性及临床特征;同时比较30 d内死亡者(死亡组,n=20)与存活者(成活组, n=64)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10%。产ESBL组和非产ESBL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既往抗生素/抗真菌药使用、易感因素、30 d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液肿瘤未缓解(比值比=9.575,95%可信区间1.546~59.312,P=0.015)和早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比值比=8.806,95%可信区间1.527~50.772,P=0.015)是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3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早期快速启动有效抗菌治疗(碳青霉烯类,必要时联合阿米卡星)可降低血液肿瘤患者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塑型性支气管炎(plastic bronchitis, PB)患儿的临床特征及PB患儿中需要呼吸支持的危险因素,提高对PB的识别能力。  方法  收集2014年3月–2019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PB的患儿资料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根据是否接受呼吸支持分为呼吸支持(respiratory support, RS)组和非呼吸支持(no respiratory support, NRS)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PB需要呼吸支持的危险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6例PB患儿,其中3岁以上儿童62例(72.1%);57例(66.3%)患儿有并发症;56例患儿入院后予呼吸支持;86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76例(88.4%)体温峰值≥39.5°C;82例(95.3%)存在肺大片实变或不张,63例(73.3%)存在胸腔积液;70例(81.4%)检测出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最高(68.6%)。NRS组30例(34.9%),RS组56例(65.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年龄小于3岁(OR=4.99)、有并发症(OR=7.22)为本组PB患儿需要呼吸支持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  结论  临床症状重、合并其他系统并发症、有肺大片实变或不张、胸腔积液以及肺炎支原体阳性时需警惕PB可能。年龄小、合并并发症为PB患儿需要呼吸支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近年来硅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痰液病原菌分布和药敏情况,为硅肺防治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职业病科诊断的硅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例信息及药敏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病原学检测阳性的硅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18例,均为男性,发病年龄中位数为51.00岁,接尘工龄中位数为12.40年,病例主要行业为建筑业、有色金属矿选业和煤矿开采业,主要工种为风钻工、挖煤工和采矿工;壹、贰、叁期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7.54%、28.32%、32.97%。共培养出341株病原菌,真菌占54.1%,其中白色念珠菌114株(35.8%);细菌占53.1%,其中革兰阴性菌168株(52.8%),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30.2%);革兰阳性菌仅1株(0.3%),为溶血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对青霉素G和氧氟沙星敏感性高。结论 随着硅肺的进展,硅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增加。微生物分析中真菌检出率高,细菌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总体耐药率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周雪丹  周海洋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0):1673-1676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体力活动现状,并探讨影响肠造口患者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行直肠癌造口的患者18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QA)分析患者的体力活动水平,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体力活动的相关因素。  结果  185例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体力活动总量达到低等体力活动水平共122例(65.95%),达到中等体力活动水平共38例(20.54%),达到高等体力活动水平共25例(13.51%)。单因素分析结果中,低等体力活动组、中等体力活动组和高等体力活动组在性别、是否在职、文化程度、造口类型、手术时间、造口适应总分、癌症疲乏总分、是否规律锻炼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文化程度较高、回肠造口、不规律锻炼、手术时间 < 1年、造口适应总分降低、癌症疲乏总分升高是影响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低等体力活动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的体力活动主要以低等体力活动水平为主,男性、文化程度较高、手术时间 < 1年、不规律锻炼、回肠造口、疲乏总分升高、造口适应总分下降是导致患者低体力活动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为综合医院制定切实可行的VAP感染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7—2018年在某综合医院ICU(包括ICU、EICU和NICU)开展VAP目标性监测,对使用呼吸机和发生VAP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VAP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和病原菌特点。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VAP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1)2017—2018年ICU患者的呼吸机使用率为33.58%,共发生VAP感染58例次,感染率为5.89‰。2018年ICU患者呼吸机使用率较2017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龄(P<0.001)、脑出血(P=0.028)、气管切开(P=0.009)、患者住院天数(P<0.001)和呼吸机使用天数(P<0.001)是VAP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气管切开和患者使用呼吸机天数与VAP的发生密切相关(OR>1,P<0.05)。(3)VAP相关病原菌培养居于前列的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27株...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中国成人结直肠癌患者生活方式,为结直肠癌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慢性病和危险因素监测,在31个省级行政区的298个县(区)中进行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和现场调查数据库。本研究通过SAS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描述和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共获得108 665份癌症自报有效问卷,其中自报结直肠癌患者118例,男性65例,女性53例,自报率分别为128.45/10万和91.28/10万。45岁及以上、城市、无配偶等人群中结直肠癌自报率较高(均P < 0.05)。调整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蔬菜摄入充足(OR=0.758, 95% CI: 0.748~0.767)、水果摄入充足(OR=0.391, 95% CI: 0.388~0.395)是结直肠癌患病的保护因素(均P<0.05);吸烟(OR=3.707, 95% CI: 3.672~3.742)、饮酒(OR=1.198, 95% CI: 1.189~1.206)是结直肠癌患病的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蔬菜、水果摄入是结直肠癌患病的保护因素,吸烟、饮酒是结直肠癌患病的危险因素,建议居民健康饮食,保证蔬菜、水果的充足摄入,改变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CBM、EBSCO等数据库中有关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章,合并结局指标并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纳入13篇文献,共12 283例患者,出现感染的人数为773例,感染发生率为6.29%。危险因素共9项,包括导管留置时间≥7 d(OR=5.30,95% CI:3.39~8.27)、合并糖尿病(OR=21.15,95% CI:11.45~39.08)、置管前使用抗生素(OR=6.63,95% CI:5.12~8.58)、高龄(OR=3.01,95% CI:2.74~3.31)、穿刺次数>2次(OR=60.10,95% CI:30.63~117.94)、APACHEⅡ评分较高(OR=16.07,95% CI:8.97~28.77)、股静脉置管(OR=12.41,95% CI:3.82~40.30)、男性(OR=7.93,95% CI:3.69~17.04)、经历过急诊手术(OR=8.12,95% CI:3.43~19.19), 均P<0.05。  结论  导管留置时间≥7 d、患者合并糖尿病、置管前使用抗生素、患者年龄>55岁、置管次数>2次、APACHEⅡ评分较高、选择股静脉为留置部位、男性、经历过急诊手术是ICU患者发生中心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重视高危人群和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施明美  郭普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9):1542-1544
  目的  对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以及常见细菌耐药态势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临床诊疗血流感染提供参考与支撑。  方法  将马鞍山十七冶医院2016年7月—2019年7月门诊及住院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纳入研究,将同一患者的重复菌株剔除,将已确认的污染菌剔除,依据统一方案分离血流感染病原菌,对血培养标本进行培养鉴定与药敏分析。  结果  经统计,收集非重复性病原菌合计708份,其中包含革兰阳性菌326株,占比为46.05%,革兰阴性菌373株,占比为52.68%,真菌9株,占比为1.27%。前5种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药敏分析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100%敏感,对红霉素耐药率>7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7.02%和30.15%,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30%~50%,铜绿假单胞菌对测试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 < 30%,所有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 < 5%。  结论  血培养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菌谱广,耐药差异显著,临床医生应及早形成血培养检测意识,加强对血培养病原菌分布以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的监测,对患者施以“因人而异”的个体化诊疗方案,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监测耐药态势变化,亟待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血流感染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广泛应用,直肠癌的远期疗效得到极大的改善,然而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却没有明显的降低,本研究旨在探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行直肠前切除的395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发生吻合口漏分为吻合口漏组(38例)和无吻合口漏组(357例)。对可能影响吻合口漏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  结果  纳入研究的行直肠前切除的患者共395例,其中发生吻合口漏的有38例(9.62%),经统计检验发现吻合口漏的发生与性别(P=0.005)、闭合直肠远端订仓个数(P=0.031)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OR=3.145,95% CI:1.344~7.356,P=0.008)和闭合直肠远端订仓超过2个(OR=2.083,95% CI:1.026~4.229,P=0.042)是直肠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为9.62%,对于男性和闭合直肠远端订仓超过2个的患者有较高的吻合口漏风险。应尽量减少闭合直肠远端订仓的使用个数,从而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收集胰腺癌(PC)患者发病的相关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PC发病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防治措施。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256例PC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住院治疗的非PC患者256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PC发病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男性、伴有糖尿病(DM)、PC家族史、胰腺炎病史、DM家族史以及肥胖的人数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观察组中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DM患者人数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28.77% vs. 58.9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有DM、DM家族史、PC家族史、胰腺炎病史、肥胖为P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3.251、2.208、2.252、3.373、3.257,95%CI分别为1.383~7.640、1.016~4.797、1.067~4.752、1.279~8.899、1.257~8.443),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患者发生PC的保护因素(OR为0.451,95%CI为0.239~0.853)。  结论  伴有DM、DM家族史、PC家族史、胰腺炎病史、肥胖是P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对伴有上述危险因素的人群警惕PC的发生,特别是对同时伴有DM家族史、PC家族史、肥胖的DM患者应采取积极防治措施;而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DM患者发生PC的风险,是DM患者发生PC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围产相关因素与新生儿高促甲状腺素血症(hyperthyrotropinemia,HT)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促甲状腺素筛查阳性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诊断为HT的新生儿为病例组,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新生儿HT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高龄产妇和早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高龄产妇(OR = 2.320,95%CI:1.099~4.897)和早产(OR = 2.960,95%CI:1.354~6.473)增加新生儿HT的发生风险。  结论  高龄产妇和早产是新生儿HT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孕期保健,减少新生儿HT的危险因素,降低新生儿HT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