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期母婴分离对小鼠不同年龄段内脏痛敏及焦虑抑郁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新生期小鼠随机分为母婴分离(MS)组和非母婴分离(NMS)组,MS组小鼠于出生后第2 ~ 15天每天与母鼠分离3 h,NMS组小鼠不予处理;待小鼠成年后,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月龄)、中年组(10月龄)和老年组(18月龄),分别进行腹外斜肌放电实验和内脏痛阈检测实验,观察小鼠内脏痛敏变化。实验进一步将NMS组和MS组小鼠分别给予急性束缚应激2 h,分为NMS组、急性束缚应激组(NMS+R)、MS组和母婴分离+急性束缚应激组(MS+R),分别进行高架十字迷宫和旷场实验,观察小鼠焦虑样行为改变;NMS组和MS组小鼠进行糖水偏好实验,观察小鼠抑郁样行为改变。结果 在20mmHg结直肠扩张(CRD)压力刺激下,与NMS组相比,MS组小鼠腹外斜肌放电波幅在青年组和中年组中显著升高[青年组(22.04±3.24)μv比(14.70±3.10)μv,中年组(19.22±4.60)μv比(13.79±4.24)μv,P < 0.05或P < 0.01];在40mmHg CRD压力刺激下,与NMS组相比,MS组小鼠腹外斜肌放电波幅在青年组和中年组中显著升高[青年组(35.56±3.32)μv比(24.11±3.29)μv,中年组(32.38±4.43)μv比(25.61±3.67)μv,P< 0.01];在60mmHg CRD压力刺激下,与NMS组相比,MS组小鼠腹外斜肌放电波幅在青年组中显著升高[(47.16±4.24)μv比(36.96±4.63)μv,P < 0.01];与NMS组相比,MS组小鼠内脏痛阈阈值在青年组和中年组中显著降低[青年组(57.78±7.84)mmHg比(70.25±9.21)mmHg,中年组(59.79±9.07)mmHg比(70.00±6.32)mmHg,P< 0.05],表现出内脏痛觉高敏,随着小鼠年龄增加,内脏痛敏症状可缓解。在高架十字迷宫和旷场实验中,与NMS组相比,MS组小鼠在开臂次数百分比、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中心区域停留时间和旷场总距离均显著减少[开臂次数百分比(34.84±5.78)%比(48.26±7.61)%,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20.72±4.66)%比(31.39±4.80)%,中心区域停留时间(25.50±8.15)s比(38.81±5.07)s,旷场总距离(21.77±2.41)m比(30.42±5.41)m,P< 0.01],表现出显著的焦虑样行为改变;给予急性束缚应激后,与NMS+R组相比,MS+R组小鼠在开臂次数百分比、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中心区域停留时间和旷场总距离均显著减少[开臂次数百分比(29.39±2.57)%比(38.65±5.04)%,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15.53±4.80)%比(24.45±5.65)%,中心区域停留时间(20.33±4.98)s比(30.04±7.88)s,旷场总距离(18.57±1.68)m比(25.18±2.72)m,P< 0.05或P< 0.01],可进一步加重小鼠焦虑样行为;糖水偏好实验中,与NMS组相比,MS组小鼠糖水消耗百分比降低[(37.91±13.44)%比(55.64±21.41)%,P< 0.05],表现出显著的抑郁样行为。结论 新生期母婴分离能够引起小鼠成年后内脏痛觉高敏和焦虑抑郁样行为改变,内脏痛敏症状可随小鼠年龄增加而逐渐缓解,而对急性束缚应激的焦虑调节能力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期母婴分离对小鼠不同年龄段内脏痛敏及焦虑抑郁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180只新生期小鼠随机分为母婴分离(MS)组和非母婴分离(NMS)组各90只,MS组小鼠于出生后第2~15天,每天与母鼠分离3h,NMS组小鼠不予处理;待小鼠成年后,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月龄)、中年组(10月龄)和老年组(18月龄),分别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雷火灸对母婴分离初产妇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母婴分离的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产后母婴分离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雷火灸。初产妇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6h和第7d焦虑和抑郁状况。结果产后6h两组产妇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第7d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雷火灸能有效改善母婴分离产妇产后焦虑和抑郁心理状况,且有诸多优点,患者易于接受,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探讨信息支持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产后焦虑的影响,得出结论:信息支持有效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产后6周焦虑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母婴分离对大鼠前皮层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的年龄依赖性影响。方法建立母婴分离模型,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及实施母婴分离的应激组大鼠(幼鼠)在出生后第15、20、30及60天前皮层区IGF-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应激组大鼠前皮层IGF-1蛋白表达在出生后第15和20天高于对照组( P<0.05),在第30天时回至对照组水平;而第60天时应激组大鼠前皮层IGF-1蛋白表达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发现,组别、年龄以及组别与年龄交互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母婴分离对大鼠前皮层组织IGF-1的蛋白表达具有年龄依赖性影响。 IGF-1是调节大脑发育的一个关键因子,IGF-1可能是早期干预负性生活事件对个体认知及行为发育影响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rd小鼠是一种出生1周左右自发致盲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小鼠。通过母婴分离应激实验,检测其对rd新生小鼠的焦虑样和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初步评价rd小鼠能否成为眼部疾病与焦虑抑郁研究新的模型。方法将出生第1天的rd小鼠分为母婴分离组(n=9)和对照组(n=9)。母婴分离组每天与母鼠分离4 h,共分离28 d。从第29天开始行为测试实验,通过Smart3动物行为跟踪软件检测母婴分离组和对照组在旷场实验和十字高架实验中的焦虑样行为,在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中的抑郁样行为。结果在旷场实验中,母婴分离组在旷场中心的时间比例(0.88%)和运动距离(28.17±5.65)cm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61%,109.9±9.79 cm;P=0.04,P=0.001);在十字高架实验中,母婴分离组在开放臂的时间(40.64±4.13)s明显少于对照组(91.73±11.26 s,P0.01);在强迫游泳实验中,母婴分离组的不动时间(126.5±10.22)s明显多于对照组(77.75±16.83s,P=0.02);在悬尾实验中,母婴分离组的不动时间(21.56±6.83)s多于对照组(7.37±3.22 s,P=0.03)。结论rd小鼠母婴分离28 d应激,能够明显增加rd小鼠的焦虑样行为和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云连总生物碱对小鼠焦虑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 SPF 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模型组,地西泮组,云连总生物碱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在高架十字迷宫和明暗箱装置中,观察云连总生物碱对小鼠焦虑行为的影响,然后断头取脑测定脑内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atmine,5-HT)的含量,并对行为学实验数据和脑内递质含量作统计分析。结果:在高架十字迷宫和明暗箱装置中,云连总生物碱中剂量组对焦虑小鼠有显著抗焦虑作用(P <0.05);小鼠脑内 GABA 含量统计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地西泮组和云连总生物碱中剂量组小鼠脑内 GABA 含量显著增高(P <0.05),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有增高趋势,而 Glu 和5-HT 在各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云连总生物碱对小鼠有明显抗焦虑作用,以中剂量作用明显。其作用机制与明显升高小鼠脑内抑制性递质 GABA 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母婴分离3 h (MS180)和15 min (MS15)两种分离方法对雌性大鼠行为的影响,探索跑轮运动是否可以改善母婴分离造成的雌性大鼠行为异常。方法随机将雌性仔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MS15组和MS180组,在仔鼠出生后2~14 d,将MS15组和MS180组的仔鼠从母鼠身边取出,分别放在单独的饲养笼进行15 min或3 h的母婴分离,操作结束后将仔鼠放回母鼠身边。在仔鼠出生后22~35 d,Control组、MS15组和MS180组均再细分为跑轮运动组和非跑轮运动组,即对照非跑轮运动组(Control+non-RW组)、对照跑轮运动组(Control+RW组)、MS15非跑轮运动组(MS15+non-RW组)、MS15跑轮运动组(MS15+RW组)、MS180非跑轮运动组(MS180+non-RW组)、MS180跑轮运动组(MS180+RW组),其中Control+RW组、MS15+RW组、MS180+RW组大鼠进行每天30 min的跑轮运动。结果旷场实验结果显示,MS15+non-RW组大鼠进入中心的次数显著高于Control+non-RW组(P <0...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和氟西汀(Flu)治疗对雌鼠类抑郁样和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NS组、Flu组、CUS+NS组和CUS+Flu组,每组6只。CUS+NS和CUS+Flu组每日CUS前30 min分别注射2.5 mL/kg NS或10 mg/kg Flu;NS和Flu组仅给予相同剂量的NS或Flu。最后一次应激注射后第2 d用糖水消耗实验和强迫游泳评估类抑郁行为,开场试验评估类焦虑行为。结果:糖水消耗实验示糖水消耗百分比无组间差异,但CUS+NS组糖水消耗量明显低于其它3组;强迫游泳示CUS+NS组的不动时间显著长于其它各组,而NS、Flu和CUS+Flu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开场实验示CUS和CUS+Flu组中央/总路程低于NS和Flu组(P〈0.05),CUS+NS组的中央活动时间少于Flu组,CUS+Flu组的中央活动时间少于NS和Flu组。结论:CUS大鼠具有类抑郁样行为,同时伴类焦虑样行为,Flu治疗可以逆转类抑郁样行为,但对类焦虑样行为无效;Flu对正常大鼠无情绪改变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丰富环境和艾司西酞普兰对母婴分离大鼠成年早期抑郁样行为和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方法 新生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母婴分离组(MS)和非分离组(NMS),断奶后至成年早期予以丰富环境(EE)和艾司西酞普兰(Drag)干预,利用蔗糖水消耗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估大鼠抑郁样行为,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1)蔗糖水消耗实验:MS组蔗糖水消耗比例[(0.013±0.006)ml/g,n=10]显著低于以下5组[MS+EE组(0.023±0.007)%,n=8];Ms+Drug组[(0.027±0.012)%,n=9];NMS组[(0.022±0.007)%,n=11];NMS+EE组[(0.023±0.007)%,n=7];NMS+Drug组[(0.032±0.011)%,n=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NMS+Drug组蔗糖水消耗比例显著高于N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强迫游泳实验:经母婴分离处理的3组大鼠不动时间[MS组(140.19±37.01)s,n=8];MS+EE组[(129.41±29.50)s,n=6];MS+Drug组[(128.83±26.11)s,n=6]均显著长于未经受母婴分离组别NMS组[(96.28±35.63)s,n=7];NMS+EE组(94.17±24.87)s,n=6];NMS+Drug组[(93.00± 34.21)s,n=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水迷宫实验:水迷宫空间探索阶段,MS组大鼠站台象限活动时间以及活动距离百分比均显著短于其他5组,NMS+Drug组两指标较NMS组显著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期母婴分离大鼠成年早期存在快感缺失、行为绝望和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可被丰富环境和药物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逆转.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57/BL6小鼠母婴分离(MS)模型中医证型。方法?通过母婴分离干预新生鼠,采用旷场实验评价母婴分离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强迫游泳和强迫悬尾实验评价母婴分离对小鼠不动时间的影响。四诊计量化指标检测与计量辨证方法探讨小鼠气血阴阳状态。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测定,观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功能状态。通过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cAMP/cGMP)、三磷酸腺苷酶(ATPase)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探讨能量代谢水平。结果?旷场实验中各组动物活动总路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180组在强迫游泳实验、强迫悬尾实验中,与对照组及MS15组比较小鼠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1)。MS180组阳热水平较对照组和MS15组显著降低(P<0.01)。MS180组ACTH及CORT值升高,与对照组及MS15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MS180组cAMP/cGMP降低,与对照组和MS15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MS180组Na+-K+-ATPase活性降低,与对照组和MS15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MS180组SOD活性降低,与对照组和MS15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母婴分离对小鼠行为有显著影响,小鼠出现抑郁样行为,小鼠HPA轴功能受到影响,机体能量代谢水平降低,小鼠表现出的证候特征属于中医阳虚证。   相似文献   

12.
One hundred and ninety-five mice were used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folic acid on nitroqine toxicity to the small intestine.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nitroquineacetate(570mg/kg×1),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normal saline was given to one group of mice(NS group)and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folic acid(8mg/kg×1)to another(NF group).Decrease incells in the crypts were observed in the animals of NS group,but the changes were much milder inthose of NF group even at 96 h after administration.The decrease of DNA content in the tissues ofthe small intestine was dose-and time-dependent.The value of cpm/mg of DNA after ~3H-TdRincorporation were much higher in NF group than in NS group.these rcsults suggest that DNA synthesis in the small intestine may be promoted by folic acid so thatthe renair of the damaged intestinal mucosa is acoelerated.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新生期母婴分离对大鼠成年后结直肠扩张后结肠中5-羟色胺(5-HT)阳性细胞数目的影响,探索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的神经机理.[方法]雄性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母婴分离组:出生后第2~21天给予每天母婴分离3 h;对照组:出生后第2~21天不给予任何处理.成年后给予结直肠扩张,取远端结肠进行5-HT免疫组化检测并定量分析.[结果]基础水平时,母婴分离组结肠粘膜5-HT阳性细胞数目和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别(288.1±26.8vs286.9±87.4,P=0.966);结直肠扩张后,母婴分离组5-HT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加,对照组没有改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别(386.8±38.0vs291.0±62.4,P=0.001).[结论]新生期母婴分离使成年大鼠结直肠扩张时结肠粘膜5-HT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加,提示早期负性生活事件可增强成年后对内脏伤害性刺激的神经反应,这可能在IBS结肠运动和感觉异常的机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叶酸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xy)诱发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效果.方法 健康8周龄雄性SD大鼠26只,体重(200±20)g,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模型组(10只)和叶酸干预组(10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在普通饲料喂养的基础上加2%的蛋氨酸,叶酸干预组在普通饲料的基础上加2%的蛋氨酸及0.0003%叶酸.12周后,心脏取血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取胸主动脉进行电镜观察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油红O染色.结果 模型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叶酸干预组Hcy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电镜观察和HE、油红O染色均可见模型组主动脉内皮下脂质和泡沫细胞沉积,亦即动脉粥样硬化脂纹形成.叶酸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结论 HHcy可诱发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形成,叶酸干预可有效预防HHcy引起的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专业人员对孕妇服用叶酸的行为干预及其自身对叶酸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专业人员对孕妇服用叶酸行为依从性的影响,为提高育龄妇女叶酸服用依从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甘肃省两个县妊娠后3个月至产后1年的妇女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及对专业人员的小组访谈获取相关资料。结果专业人员告知叶酸服用时间、剂量及定期督导对孕妇服用叶酸依从行为程度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专业人员在叶酸推广中宣传工作不到位、向育龄妇女通知不到位、专业人员队伍不稳定、专业人员培训不到位及素质偏低、对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不够积极和态度差及其他因素对叶酸服用依从性的影响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高医生等专业人员的叶酸预防知识,加强对育龄妇女叶酸服用知识的宣传及督导作用是提高妇女叶酸有效依从行为降低无效依从行为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新生期母爱剥夺对大鼠成年后自发活动的影响。方法:将母鼠随机分为母爱剥夺(MD)组(所生仔鼠在出生后第2~21 d每天母婴分离1 h)和正常对照(N)组(所生仔鼠不做任何处理)。仔鼠成年后予慢性应激,用开场试验观察大鼠自发活动的改变。结果:MD组再次受到慢性应激后可引起自发活动总路程与周边路程的显著减少(P<0.001),休息时间增加(P<0.01)。结论:新生期大鼠母爱剥夺可引起成年后自发活动减少,导致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早期母婴分离情况下使用手动吸乳器和电动吸乳器对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2013年1-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由于早产、新生儿窒息、母亲由于医学指征需要暂停母乳喂养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对研究组使用电动吸乳器,对照组使用人工吸乳器进行早期乳房按摩刺激。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乳房肿胀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多,乳房肿胀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电动吸乳器较人工吸乳器能在母婴分离的早期有效促进早泌乳,降低乳房肿胀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醋酸生产分离过程的数学模型,对脱水塔的操作工况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甲酸富集区的形状和位置与全塔的物料分割比例,回流比及进料和侧线位置有关;通过增大侧线抽出量,可降低富集区甲酸和氯离子的浓度,减缓设备的腐蚀速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单独干预、大豆异黄酮与叶酸联合干预对神经胶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选用24 h龄ICR小鼠,以肝微粒体酶混合物(S9)诱导环磷酰胺制备神经胶质细胞的损伤模型,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彗星试验)和MTT细胞活性试验,观察大豆异黄酮、叶酸及两者联合作用后对神经胶质细胞损伤的拮抗作用。结果彗星试验中,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神经胶质细胞的彗星细胞拖尾率(P<0.05)和尾长值均明显降低(P<0.01);随着大豆异黄酮浓度的增加,大豆异黄酮单独和联合干预组的彗星细胞拖尾率和尾长值逐渐降低,但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TT试验中,与模型组相比,各干预组的细胞活性明显增强(P<0.05),随着大豆异黄酮浓度的增加,大豆异黄酮单独或联合干预组的OD492值逐渐升高,尤其是大豆异黄酮和叶酸联合干预比相应的大豆异黄酮单独干预效果明显(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神经胶质细胞损伤和增强细胞的活力,两者联合作用的效果更佳,且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提示大豆异黄酮和叶酸对神经胶质细胞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