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管癌根治术治疗胆管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应激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92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管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BD)介入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术后并发症、术前和术后24h应激反应指标变化、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改善及1、2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78.26%)高于对照组(58.70%)(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10.87%)低于对照组(26.09%)(P0.05)。两组术后24h血浆Cor、IL-6和NE均较术前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24h血浆Cor、IL-6和NE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提高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86.96%)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69.57%)(P0.05)。结论:腹腔镜胆管癌根治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效果显著,且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对比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组62例,开腹手术组58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肠蠕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并对肿瘤根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给予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切口长度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的17.2%(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性治疗结直肠癌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手术方式,近期疗效满意,且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根治性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HCCA)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HCCA患者111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姑息性手术组36例、根治性手术组42例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组33例,对比三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根治性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4%,姑息性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56%,PTC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48%,根治性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姑息性手术组(P0.05);根治性手术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2.86%、35.71%、0;姑息性手术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为69.44%、11.11%、0;PTCD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为21.21%、0、0,根治性手术组1年、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姑息性手术组和PTCD组(P0.05)。结论根治性手术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可作为HCCA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完全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45例采用完全腹腔镜手术和42例采用开放性手术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生存率, 评价其疗效。结果两组一般资料、Bismuth 分型和手术术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手术耗时多于开腹组(t=-1.366, 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t值分别为0.043, 0.026, -1.852, 均P<0.05), 完成R0根治术的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亦优于开腹组(χ2值分别为3.216, 2.566, 均P<0.05), 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术后病理学检查、住院费用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术后1、3年生存率优于开腹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相较于开放性手术提高了根治性切除率, 缩短了住院时间, 延长了患者术后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完全腹腔镜与开放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胆囊癌(PCG)的近中期疗效及生存函数,旨在为PCG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PCG患者95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组,将行完全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43例纳入腔镜组,将行开放手术患者52例纳入开放组。采用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两组手术及临床相关指标及生存时间以(±s)表示,独立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采用生存函数K-M检验分析两组生存期。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开放组(P<0.05);腔镜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4.7%)低于开放组(19.2%),P<0.05;两组术后1年、3年生存率和术后3年内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G患者应用完全腹腔镜及开放手术治疗的术后近中期疗效及生存时间相当,但与开放手术相比,完全腹腔镜中出血量少,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且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次手术切除和经皮射频消融方法治疗肝细胞肝癌患者复发病例的临床疗效和生存状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58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资料,其中二次手术切除的患者25例(二次切除手术组)、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33例(RFA组)。采用统计软件SPSSl8.0分析,两组生化指标等计量资料的比较使用独立t检验,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情况、生存状况计数资料的比较使用χ2检验,检验水准取0.05,双侧概率。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BIL、ALT、ALB、GGT指标RFA组均好于二次手术切除组(P<0.05);二次切除手术组患者并发症总的发生例次(34例次)明显高于RFA组(10例次)患者(P<0.05)。RFA组术后1年复发转移率(9.1%)和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84.8%)均明显优于二次切除手术组(28.0%、5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皮射频消融技术对肝细胞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治疗效果优于二次手术切除,患者有更好的肝功能、肿瘤复发转移发生情况及长期无瘤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模式化全腹腔镜肝叶切除联合经皮经肝胆道硬镜碎石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100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组(腔镜组,n=50)和开腹联合胆道镜组(开腹组,n=50),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术中术后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残石、并发症、近期疗效和复发情况等分类资料和有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 χ2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锻炼时间、肠道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的ALT、AST、TBIL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且腔镜组的ALT、AST水平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腔镜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10.0% vs. 26.0%),P<0.05;腔镜组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两组的术后1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模式化全腹腔镜肝叶切除联合经皮经肝胆道硬镜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的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腹腔镜技术探讨前切除术与拖出式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81例直肠癌患者资料,将39例接受腹腔镜拖出式手术患者纳入A组,同期接受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42例患者纳入B组。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围术期指标、数字疼痛评分(NRS)等以(x±s)表示,独立t检验;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B组相比,A组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病理切缘距离较长,术后6 h、12 h、24 h NRS评分较低(P<0.05);A组术后复发率、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7.7%、94.9%、10.3%)相比B组(9.5%、92.9%、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前切除术相比,腹腔镜拖出式手术治疗直肠癌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但两种术式的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不同术中转开腹时机对患者安全性及3年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的75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将腹腔镜术切皮后1 h内中转开腹的43例患者纳入早期组,将切皮后1 h后中转开腹的32例患者纳入延迟组。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围术期各项相关指标、肠道功能以(±s)表示,独立t检验;并发症、生存率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早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便及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延迟组(P<0.05);术后3个月MSKCC评分早期组各项评分均比延迟组高(P<0.05);早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0%)较延迟组(25.0%)低(P<0.05);早期组术后1、2、3年生存率(100.0%、88.4%、72.1%)与延迟组(93.8%、81.3%、62.5%)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切皮后1 h内中转开腹手术可促进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进程,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Bismuth-Ⅰ型肝门胆管癌患者中的疗效对比。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Bismuth-Ⅰ型肝门胆管癌患者108例,按照不同术式分为开腹组和腔镜组两组,各54例。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切缘阳性率、并发症等采用χ2检验;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及肝功能等用( ±s)表示,采用独立t检测;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腔镜组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高于开腹组(P<0.05),两组淋巴清扫数、切缘阳性率和2年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肝功能指标TBIL、ALT及AST术后均低于开腹组(P<0.05),Alb高于开腹组(P<0.05);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1.9%低于开腹组14.8%(P<0.05)。 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Bismuth-Ⅰ型肝门胆管癌可以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可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近远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96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3D组32例,2D组47例和开腹组17例。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术中术后相关指标、血清生物学指标计量资料以( ±s)表示,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术后并发症、肿瘤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3D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管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2D腹腔镜组及开腹组(P<0.05);3D组并发症发生率(9.4%)低于2D组(19.1%)及开腹组(47.1%),P<0.05;术后第3天,ET、IL-6、IL-8、CRP血浆水平均下降,3D组<2D组<开腹组(P<0.05);术后1年无复发生存率、术后1年生存率、术后2年无复发生存率、术后2年生存率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较轻,机体损伤小,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相当,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旨在探索腹腔镜应用于Ⅰ期和Ⅱ期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住院行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50例Ⅰ/Ⅱ期卵巢癌患者,其中腹腔镜手术组24例,开腹手术组26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淋巴结切除数等)以及术后生存情况。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运用Kaplan-Meier法制作生存曲线图。P<0.05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的年龄、手术时间、切除淋巴结数、术后排气时间、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和组织学分化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5)。但是,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70.4 ± 35.8)ml]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263.5 ± 40.0)ml,P< 0.001],且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住院时间[(9.4 ± 0.7)d]较开腹手术组[(13.7 ± 1.1)d]要短(P<0.001)。术后自我疼痛感觉方面,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疼痛相对较少(术后镇痛泵使用率为0 vs 100%)。两组的3年无瘤生存率和3年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于Ⅰ/Ⅱ期卵巢癌患者,腹腔镜全面分期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在不影响生存期的情况下,还具有住院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等诸多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D2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的手术效果、安全性及远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胃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98例、传统开腹手术92例(开腹组),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进行处理,手术相关指标比较采用均数±标准差统计描述,采用独立t检验;并发症率、3年生存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时间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P值<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胃肠减压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的清扫淋巴结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12.2%低于开腹组的25.0%(χ2=5.137, P=0.023<0.05);腹腔镜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52.5%低于开腹组的60.5%;腹腔镜组患者的中位平均时间31.2个月低于开腹组的32.6个月,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D2胃癌根治术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程度低、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同时手术效果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远期疗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在远期疗效方面的差异。方法将1996年1月至2000年9月问215例需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本人意愿非随机地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及远期并发症。结果开腹组128例,腹腔镜手术组8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肿瘤分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累计生存率开腹组70%,腹腔镜组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局部复发33例,远处转移34例,切口种植2例,切口疝4例,粘连性肠梗阻30例;腹腔镜组局部复发20例,远处转移22例,切口种植1例,切口疝2例,粘连性肠梗阻11例。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切口种植率和切口疝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41、0.505、1.00和1.00);但腹腔镜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较开腹组少(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似,但术后远期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近、远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的1月至2015年的12月116例结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开腹组)临床资料,每组58例。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围术期相关指标对比、术后恢复情况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疗效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的施术时间及淋巴清扫数量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患者与开腹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镇痛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6%明显低于开腹组25.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83, P<0.05);两组患者在肿瘤转移率、复发率及2年内生存率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相当。 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相比近期恢复效果更为理想,且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但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更具优势,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治疗结肠单发腺癌时,在安全性、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 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98例结肠单发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99例。开腹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开腹手术,切掉癌变的结肠部分;腹腔镜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根治术,在腹腔镜的配合下实施癌变结肠部分的切除手术。对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一些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生活质量以及近远期术后的生存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t=11.182、22.960、6.420、8.635、16.850,均P<0.01);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2% vs 2.0%,χ2=13.100,P=0.000)。腹腔镜组术后5周时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开腹组(P<0.01)。对于Ⅱ期结肠癌患者,腹腔镜组的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要优于开腹组。 结论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来治疗结肠单发腺癌的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开腹手术,且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NOSES)的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90例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2例行NOSES的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NOSES组),48例采用传统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切除术(TLC组)。选用SPSS 2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围术期指标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腹腔冲洗液肿瘤细胞学检测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腹腔冲洗液肿瘤细胞阳性率为0%,NOSES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0.9%(13/42)小于TLC组31.2%(15/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6);相比于TLC组,NOSES组手术时间较长,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NOSES组3年总生存率为90.5%、无病生存率为88.1%,TLC组3年总生存率为93.8%、无病生存率为8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盆底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的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且不影响患者盆底功能,临床上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腹腔镜保留自主神经D3根治术与开腹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及生存质量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间8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n=46)和开腹组(n=38),应用SPSS21.0软件完成数据分析。手术相关指标采用( ±s)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生存率等指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尿管保留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均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5%低于开腹组的26.3%(χ2=4.6517,P<0.05)。两组患者1年局部复发率及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0 d排尿功能、术后2个月勃起功能、术后2个月射精功能均优于开腹组(均P<0.05)。 结论腹腔镜保留自主神经D3根治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安全性较高,复发率及生存率与开腹术相当,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