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四氧化三铁(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并进行氨基修饰和定量。方法分别采用"将磁颗粒包覆硅壳后修饰氨基"和"直接修饰氨基"两种不同方法对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进行氨基修饰,并通过对硝基苯甲醛比色法对表面氨基进行定量,比较两种方法的修饰效果。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震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其进行表征。结果所合成的颗粒粒径比较均一,包覆的硅壳在6 nm左右,且具有超顺磁性,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能够实现快速有效的分离。氨基定量结果显示有硅壳包覆的磁颗粒的氨基量明显多于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直接修饰磁颗粒的氨基量。结论有硅壳包覆的磁性纳米颗粒更适合进行下一步的生物功能化修饰,能够适应更广泛的生物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上转换多色纳米颗粒,建立适配体荧光传感技术,实现17β-雌二醇、双酚A、孕酮等激素类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核诱导法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上转换多色纳米颗粒,通过表面功能化修饰,将其与目标物适配体偶联,制备多色上转换的适配体纳米颗粒;将金纳米颗粒与互补链偶联,利用上转换纳米颗粒与金纳米颗粒之间的荧光内滤效应,建立了荧光传感方法,可快速定量检测三种激素类污染物残留。结果此方法可定量检测17β-雌二醇(E2)线性范围为120-200 ng/mL(y=703.74-2065.2ln(x-116.76),R^2=0.997),检出限为118.79 ng/mL;双酚A(BPA)线性范围为5-120 ng/mL(y=-2604.15+1138.94ln(x+11.22),R^2=0.985),检出限为4.78 ng/mL;孕酮(P4)线性范围为0.0001-1000 ng/mL(y=91.89+124.68ln(x+1.92),R^2=0.984),检出限为0.0001 ng/mL,特异性识别强,加标实验显示平均回收率较好,E2为100.21%~101.21%,BPA为92.65%~105.65%,P4为95.34%~108.2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54%。结论该方法可以实现三种激素类污染物的快速检测,特异性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铽纳米颗粒的制备新方法及其荧光性质、颗粒表征及BSA对其荧光强度的影响。[方法]以单宁酸为还原剂,利用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形成的微乳环境中将硝酸铽还原成水溶性铽(Tb)纳米颗粒;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透射电子显微镜等研究铽纳米颗粒的性质,并通过修饰剂巯基丙酸与BSA连接,分析铽纳米颗粒与BSA连接前后的荧光变化。[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随着还原剂加入量的增加,形成的球形铽纳米颗粒直径逐渐减小;同时荧光光谱显示,纳米颗粒的直径从12 nm到20 nm,以275 nm波长激发,发射峰位置分别为393.8、388.8、387.2、384.0、384.0 nm,逐渐下移。铽纳米颗粒与BSA结合后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结论]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备稀土元素铽纳米颗粒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制备大小不同的铽纳米颗粒,并且与蛋白结合后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在生物大分子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金纳米材料形貌多样,因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特点,近年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基础研究.表面独特的等离子共振效应导致不同大小与形状的金纳米颗粒在近红外吸收和光热转化效率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大量研究表明小粒径金纳米粒子,具有血液循环周期长和组织穿透力较强等优点,更适合活体肿瘤的治疗研究.本文中,对智能金纳米...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用于活体分子影像的各种合成探针。探针是分子影像的重要因素。诸如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小分子荧光染料等基于小分子化合物的探针,金属纳米粒子、荧光量子点、磁性纳米材料、稀土发光纳米材料、氧化物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等基于无机纳米材料的探针,枝状聚合物、胶束和囊泡、脂质体及其类似物等基于合成软物质纳米材料的探针均在分子影像领域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汞离子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和纳米金,构建一种能快速比色检测水中Hg2+的纳米生物传感器.方法 对已有的汞离子特异性核苷酸探针进行优化设计,并吸附到纳米金颗粒表面,实现生物传感器的组装.利用汞离子特异性稳定T-T错配和纳米金颗粒在高盐条件下的颜色变化,从而实现对Hg2+的定量分析.结果 制备的纳米金粒径为15 nm,浓度为2.97 nmol/L;成功获得2条截短的汞离子特异性核苷酸探针(9 bp);构建的汞离子纳米生物传感器,最佳盐浓度为0.5 mol/L,检测Hg2+仅需数分钟,检出限为10 μmol/L,特异性为100%.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纳米生物传感器,不需要标记探针或者修饰纳米金,在不使用任何特殊条件下就可以实现对汞离子可视化便捷分析,具有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灵敏度较高、特异性强等优点,易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纳米金界面压电石英晶体DNA传感器,探讨纳米金界面上进行寡核苷酸探针固定的最佳条件。方法构建纳米金颗粒修饰的石英晶振生物反应界面,进行巯基修饰的寡核苷酸探针的固定,对纳米金自组装pH值条件、探针固定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将构建的传感器和未经纳米金颗粒修饰的传感器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比较两种传感器的响应性能,并进一步对该纳米金界面压电石英晶体DNA传感器的再生进行研究。结果纳米金自组装的最佳pH值为6.0,探针最佳固定浓度为3.0μmol/L。纳米金颗粒修饰的石英晶振的响应性能大于未经修饰的石英晶振,可以重复使用5次。结论纳米金界面压电石英晶体DNA传感器,具有不需标记、操作简单、能实时在线检测、频率响应性能高、无污染和能重复使用等优点,在临床实验诊断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间氨基苯硼酸修饰磁性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纳米粒子,建立环境水样中9种微囊藻毒素的磁性固相萃取-HPLC-MS/MS检测方法。方法通过水热合成方法制备磁性多壁碳纳米管(Fe3O4/MWCNTs)复合纳米粒子,再利用化学氧化法将间氨基苯硼酸修饰在磁性碳纳米管表面形成功能化纳米材料(APBA@Fe3O4/MWCNTs),合成的纳米粒子在水中具有很好的磁响应度和分散能力。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红外光谱对材料进行表征。对影响萃取效率的一些因素如材料用量、水样p H值、萃取时间和解析条件等进行优化。结果 9种微囊藻毒素的质量浓度为5 ng/ml~200 ng/m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 0. 998,在优化后的条件下,3种加标水平下9种微囊藻毒素回收率为79. 5%~88. 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 1%~7. 9%,检出限(LOD)为0. 34 ng/L~4. 88 ng/L。结论间氨基苯硼酸修饰磁性碳纳米管材料对微囊藻毒素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结合HPLC-MS/MS,可用于富集、分离和测定环境水样中的9种微囊藻毒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三氧化二铁纳米颗粒(Fe2O3 NPs)经口暴露后在大鼠小肠中的吸收转运特点及机制。方法 26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吸收曲线组和重复灌胃组[对照组(超纯水);实验组(200 mg/(kg·bw)]。前者采眼眶血测定铁离子含量并绘制吸收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重复灌胃组连续灌胃28天后处死大鼠采集胃液、肠液后进行体外模拟消化实验、检测转运相关基因表达、铁离子含量和纳米颗粒分布情况。结果 Fe2O3 NPs在人工模拟胃肠液及大鼠胃肠液中释放的铁离子随消化时间延长而增加且符合二室曲线代谢模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各肠段铁离子转运相关基因和肠上皮胞吞相关基因表达升高(P<0.05);各肠段铁离子含量升高(P<0.05),且各肠段铁离子含量和纳米颗粒的沉积数量均表现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论 本研究中,单次灌胃Fe2O3 NPs后大鼠的口服吸收率低,消除较快。Fe2O3 NPs在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一个新型活性炭核化生气溶胶粒子防护时间方程。方法 基于低浓度核化生气溶胶粒子在活性炭表面吸附是个准Langmuir型吸附和防护面具中活性炭对核化生气溶胶粒子的吸附过程相当于含有一定浓度的核化生气溶胶粒子的混合气体按固定流量通过一个活性炭床的假设。结果 建立一个新型活性炭防护面具防护时间方程:tb=(ws·we 1/2)/((kaRTC0+kd)1/2a1/2)ln (1)/(1-Cb/C0)。结论 理论研究表明:方程各因素对防护时间的影响因次与Wheeler,klotz.Nelson equation相似,能解释其防护时间方程出现正偏差的原因是忽略了脱吸附过程。新的防护时间方程更为合理。只要解决了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常数,就能就能估算出防护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纳米氧化铈(CeO2)对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1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照射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氨磷汀)、纳米氧化铈低剂量组(100 mg/kg)、纳米氧化铈中剂量组(300 mg/kg)和纳米氧化铈高剂量(900 mg/kg)组。小鼠经3.5 Gy 60Co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剂量率1 Gy/min)。于照射后3天、8天处死小鼠,检测脾脏和胸腺系数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并对照后8天小鼠血浆SOD和小鼠胸腺淋巴细胞肌动蛋白微丝骨架进行观测。结果 照后3天,与照射对照组相比,纳米氧化铈中、高剂量组的胸腺系数明显增加(P<0.05或P< 0.01),优于阳性药物组;纳米氧化铈用药组脾脏系数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米氧化铈药物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细胞率均降低,特别是低剂量组微核细胞率与照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作用优于阳性药物组。照后8天,与照射对照组相比,纳米氧化铈药物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细胞率持续降低;纳米氧化铈中剂量组小鼠血清总SOD活力有升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腺淋巴细胞微丝骨架形态较完整。结论 纳米氧化铈具有一定的辐射防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保护造血组织免于辐射诱发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tDNA4977bp缺失用于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三种不同肿瘤细胞株:肝癌细胞(HepG2)、食管癌细胞(EC-9706)和乳腺癌细胞(MCF-7)。采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经γ射线照射后的存活分数(SF);巢式PCR法检测肿瘤细胞的mtDNA4977bp缺失率。结果 MTT法:2Gy、4Gy和8Gy照射后,HepG2和EC-9706的SF显著低于MCF-7,表明HepG2和EC-9706细胞具有更高的辐射敏感性。PCR法:1Gy和4Gy照射后3种肿瘤细胞mtDNA4977bp缺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Gy照射后HepG2和EC-9706mtDNA4977bp缺失进一步增加,而MCF-7的缺失率下降,显著低于HepG2与EC-9706细胞的缺失率,提示HepG2和EC-9706细胞的辐射敏感性高于MCF-7细胞。结论 mtDNA4977bp缺失作为新的生物学指标,有希望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基于等效均匀剂量(Equivalent Uniform Dose,EUD)的生物函数与基于剂量体积(Dose Volume,DV)的物理函数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15例Ⅲ期非小细胞(NSCLC)病例分别设计4组不同放疗计划:A组,靶区、危及器官均使用物理函数优化(DV + DV);B组,靶区在使用物理函数优化的基础上加入生物函数优化条件,危及器官使用物理函数优化(DV − EUD + DV);C组,靶区、危及器官均使用生物函数优化(EUD + EUD);D组,靶区在使用生物函数优化的基础上加入物理函数优化条件、危及器官使用生物函数优化(EUD − DV + EUD)。比较4组计划在剂量学参数方面的差异。结果 靶区方面:PTV:B组与D组D2%D98%D50%D105%Dmax数值相对较小(P < 0.05);C组相对最高(P < 0.05);均匀性指数:B组及D组结果优于其他两组(P < 0.05);适形性指数:4组结果相近(P > 0.05)。危及器官方面:肺组织平均剂量(MLD)、V5V10V20V30及心脏V30V40Dmean剂量参数结果相近(P > 0.05),脊髓:C组及D组D1%优于其他两组(P < 0.05);机器跳数(MU)方面,4组无差异(P > 0.05)。结论 靶区采用物理与生物函数优化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在保证治疗的前提下可以提高靶区均匀性;脊髓采用生物函数优化或生物函数与物理函数优化相结合能显著降低脊髓受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毒力基因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研究,建立肇庆市副溶血性弧菌DNA指纹图谱基因库。方法 对肇庆市食物中毒分离出的28株副溶血性弧菌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各类水产品分离的17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基因(tr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PCR检测,对45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PFGE分子分型。结果 食物中毒分离的28株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以O4:K8(32.14%)和O3:K6(25.00%)为主,17株水产品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以O1:KUT(42.11%)为主;21株(46.67%)为tdh+trh-菌株,23株(51.11%)为tdh-trh-菌株,1株(2.22%)为tdh-trh+。45株副溶血性弧菌的PFGE相似值为3.9%~100.0%,被分为36种不同的PFGE型别,带型100%相同的菌株几乎都出现在同一年代相近的时间点,但也出现了跨年代菌株。结论 肇庆市食物中毒的副溶血性弧菌以O4:K8和O3:K6血清型为主,多数菌株携带tdh基因。PFGE结果提示肇庆市流行的副溶血性弧菌存在多克隆来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讨论石家庄市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与居民日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2016年石家庄市大气污染物PM10、PM2.5日均浓度、气象因素(气温、相对湿度)及每日死亡数据,基于广义相加模型分析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浓度对居民日死亡率的急性影响,并对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石家庄市2013-2016年大气PM10、PM2.5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07.40 μg/m3和113.86 μg/m3,超过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的1.96倍和2.25倍。时间序列分析表明,PM10(lag1)浓度每升高10 μg/m3,居民非意外总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分别增加0.14%(95%CI:0.01%~0.27%)和0.16%(95%CI:0.00%~0.33%);PM2.5(lag1)浓度每升高10 μg/m3,居民非意外总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分别增加0.19%(95%CI:0.01%~0.38%)和0.40%(95%CI:0.03%~0.79%)。调整气态污染物O3/SO2/NO2后,大气PM10、PM2.5的急性健康效应消失。分层分析表明男性受PM10污染影响较大,老年人对PM2.5污染可能更敏感。结论 石家庄大气颗粒物污染较为严重,PM10和PM2.5浓度的增加均有可能增加居民的死亡风险。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空气污染的控制,以降低雾霾对当地居民、尤其是男性老人及有基础性疾病等高危人群的健康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维生素B6和丰诺安(20AA复方氨基酸)对X射线辐照小鼠外周血细胞的保护作用。 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维生素B6组、丰诺安组和联合组。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小鼠均接受X线照射。从照射前4 d开始至照射后第10天,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渗盐水,维生素B6组、丰诺安组和联合组分别腹腔注射维生素B6、丰诺安、以及维生素B6和丰诺安的混合液,照射后第11天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常规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X线照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总T细胞、CD4和CD8 T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CD4/CD8比值升高(P<0.05);丰诺安、维生素B6和混合液均可显著提高X线照射小鼠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血小板、NK细胞、B细胞、总T细胞、CD4和CD8 T细胞数量(P<0.05);混合液在提高总T细胞数量[(41.94%±10.90%)比(32.14%±5.86%)]和CD4 T细胞数量[(33.11%±10.00%)比(25.01%±4.64%)]效果上优于维生素B6(P<0.05),在提高白细胞总数[(6.3±0.6)×109/L比(3.7±0.5)×109/L]和淋巴细胞数量[(5.3±0.4)×109/L比(3.4±0.3)×109/L]效果上优于丰诺安组(P<0.05)。 结论维生素B6和丰诺安对X射线辐照小鼠外周血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维生素B6和丰诺安联合应用优于单一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纳米三氧化二铁(iron oxide nanoparticles,Fe2O3 NPS)经口暴露后对大鼠肝脏的影响,评估其在食品领域的安全性。 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配到低(L组)、中(M组)、高(H组)剂量组和分散剂对照组(C 组),分别给予 50、100、200mg/kg.bw Fe2O3 NPS悬浊液和等体积 0.5%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灌胃。90d后腹腔麻醉取血,计算肝脏系数,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切片,检测血液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含量;测定肝组织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 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 - AOC)活力、丙二醛(MDA)含量。 结果 各组大鼠的ALB、TP、AST均无统计学差异 (F=0.210;F=2.492;F=0.132,P>0.05);病理切片未观察到肝组织损伤;M组、H组的肝脏系数升高(t=2.343;t=2.957,P<0.05)、 T-AOC水平升高(t=2.552,P=0.015;t=5.669,P<0.001),GSH活性升高(t=3.793,P=0.001;t=6.879,P<0.001); M、H组的ALT活力降低(t=4.083,P=0.001;t=4.647,P<0.001),MDA含量降低(t=4.290,P<0.001;t=4.754,P<0.001)。结论 在本研究所设计的灌胃剂量和干预时长的作用下,暂未观察大鼠肝脏病理组织改变,未对大鼠血液生化水平产生负面影响以及对大鼠肝脏产生氧化应激损伤,提示Fe2O3 NPs在食品正常剂量使用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基于少数类样本合成过抽样技术(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SMOTE)算法的化学治疗(化疗)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预警模型。方法 共纳入西宁市4所三级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2 384例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收集病例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1 668例和验证组716例,建模组数据用来建立模型,验证组数据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利用单因素比较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下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基于SMOTE算法建立化疗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预警模型。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年龄(x1)、身体质量指数(BMI)值是否正常(x2)、恶性肿瘤分期(x3)、吸烟史(x4)、合并糖尿病(x5)、合并肺部疾病(x6)均是化疗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1),获得原始数据预警模型:Logit(P)=0.055x1+0.967x2-0.195x3+1.383x4+0.968x5+0.939x6-14.073和基于SMOTE算法的预警模型:Logit(P)=0.090x1+1.092x2-0.249x3+1.724x4+1.136x5+1.344x6-14.859。基于SMOTE算法预警模型AUC为0.949(95%CI:0.937~0.961),高于原始数据预警模型AUC 0.780(95%CI:0.734~0.846)。结论 基于SMOTE算法所构建的预警模型能更准确预警化疗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有效解决感染与非感染患者样本数据不平衡所导致的预测误差,基于预测模型可选择相应的对策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并探讨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112例ACI患者和59例年龄匹配的查体健康者。应用核酸探针杂交芯片技术检测ApoE的基因分型,采用上转发光技术测定血清Lp-PLA2。 结果对照组ApoE的E2、E3和E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1.19%、73.73%和5.08%。ApoE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ACI组与对照组比较,E2等位基因频率(6.25%)低于对照组(21.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ε2/2、ε2/3基因分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ε3/4基因分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p-PLA2表达对照组(106.16±38.85 ng/ml)与ACI组(146.39±57.90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E4等位基因与非E4等位基因Lp-PLA2浓度两两比较:对照组E4等位基因携带者与ACI组非E4患者比较(P=0.1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p-PLA2表达与ACI患者ROC曲线诊断价值分析:AUC值为0.790,95%CI(71.9,86.1),临床诊断临界点为123.01 ng/ml,敏感度为67.8%,特异度为69.6%,Lp-PLA2表达水平对判断ACI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PLA2与ApoE E4等位基因均为ACI诊治的危险因素。 结论ApoE E4等位基因携带为ACI的风险因子,Lp-PLA2表达与ACI患者密切相关;检测ApoE基因型及血清Lp-PLA2表达对诊断ACI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