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族别和合并用药对新疆地区癫痫患儿拉考沙胺(lacosamide,LCM)稳态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2021年就诊于某院并规律服用LCM的0~14岁癫痫患儿的血清样本103例,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血药浓度测定,并分析患儿年龄、性别、BMI、族别、给药剂量及合并用药等因素对其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LCM的浓度剂量比(concentration-dose ratio,CDR)结果在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2;P=0.741)。学龄期年龄组患儿的CDR结果显著高于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期组患儿(t=2.225,P=0.030;t=2.830,P=0.006)。BMI<18.5组患儿的CDR结果显著低于18.5≤BMI<24.0和BMI≥24.0组患儿(t=-2.876,P=0.006;t=-3.761,P=0.004)。维吾尔族癫痫患儿的CDR结果显著高于汉族癫痫患儿(t=-2.588,P=0.011)。结论:患儿临床应用LCM进行抗癫痫治疗,有必要对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期为其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联合医用交联高分子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瘢痕粘连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某院收治的8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者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医用交联高分子透明质酸钠凝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局部应用他克莫司。比较2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疼痛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75.88±5.53)/(73.25±5.86)、(89.21±6.03)/(83.08±4.69)、(90.22±6.25)/(85.46±5.16)]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3.76±1.02)/(4.25±1.09)、(2.14±0.62)/(3.21±0.87)]分,差异均具有显著(P<0.05)。术后7 d、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IL-4、TGF-β均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观察组为7.14%,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他克莫司联合医用交联高分子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关节腔局部应用能改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起到预防术后瘢痕粘连形成的作用,可改善术后疼痛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L-4、TGF-β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S)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大鼠肾上皮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随机抽取10只设为正常组,其余随机分为AKI组,APS低、高剂量组各10只,地塞米松组11只。建模后6,12,18 h时APS低、高剂量组APS 100,200 mg·kg-1灌胃,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10 mg·kg-1灌胃,正常组及AKI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建模后24 h测磷法检测肾上皮细胞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类1(SIRT1)。结果:与AKI组比较,APS低、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Na-K-ATP酶活性增强(t=3.894,P=0.005;t=6.564,P<0.01;t=6.565,P<0.01);与APS低剂量组比较,APS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Na-K-ATP酶活性增强(t=2.544,P=0.034;t=2.635,P=0.030);与AKI组比较,APS低、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SIRT1蛋白表达量升高(t=9.923,P<0.01;t=12.042,P<0.01;t=10.960,P<0.01);与APS低剂量组比较,APS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SIRT1蛋白表达量升高(t=4.985,P=0.001;t=5.000,P=0.001)。结论: APS可改善脓毒症AKI大鼠肾上皮细胞能量代谢,可能与激活AMPK/SIRT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普萘洛尔对氯氮平血药浓度及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4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氯氮平片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随机、开放、2周期交叉的空腹生物等效性试验,其中15人早晚服用氯氮平片100 mg,另外9人服用氯氮平片+普萘洛尔,每周期在固定的时间点进行血样采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样中氯氮平的浓度,使用WinNonlin 7.0软件计算参比制剂组氯氮平的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单用氯氮平相比,合并使用普萘洛尔后,氯氮平的平均AUC0-12Cmin,ssCav,ss均显著增高(P=0.043,P=0.017和P=0.042);合用普萘洛尔组的氯氮平Cmax,ss均值也较单用氯氮平组高[(854.11±286.47) ng·mL-1 vs.(671.14±160.98) ng·mL-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用普萘洛尔组氯氮平的平均t1/2显著长于单用氯氮平组(P=0.001)。结论:合并使用普萘洛尔可显著增加氯氮平的系统暴露量,在临床上需注意普萘洛尔对氯氮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促进利拉鲁肽合理应用提供依据,回顾性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ic mellitus,T2DM)患者使用利拉鲁肽降糖疗效的因素。方法:以华东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间使用利拉鲁肽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观察和比较患者首次使用利拉鲁肽3个月及以上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 (身体质量指数)和体质量的差异,分成疗效达标(治疗后HbA1c<7%或下降幅度>1%)和疗效未达标组。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组间基线数据差异,包括基本信息、检验指标,还有合并用药情况,Logistic回归法筛选出降糖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中,HbA1c、BMI和体质量指标分别下降(1.13±2.04)%、(0.77±1.48) kg·m-2、(2.41±4.04) kg。140例(60.9%)患者达到预期的降糖目标,90例(39.1%)未达标。研究还发现2组患者的年龄、DM病程、体质量、性别和联用胰岛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0、P=0.044、P=0.016、P=0.0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联用胰岛素对利拉鲁肽降糖疗效影响有显著意义[P=0.004,OR=0.907,95% CI (0.848,0.969);P=0.000,OR=0.151,95% CI (0.058,0.396)]。结论:首次使用利拉鲁肽时,患者的年龄、DM病程、体质量、性别和联用胰岛素与其降糖疗效达标相关,年龄和联用胰岛素是影响利拉鲁肽疗效的主要因素。临床个体化用药时,可评估以上因素对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临床药师主导、基于远程的慢病药学服务实践模式,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药学服务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老年高血压出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出院后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临床药师不同周期及监护级别的随访:干预组前3个月每2周随访1次,后3个月每4周随访1次,由临床药师进行远程用药指导和药学服务;对照组每3个月随访1次,进行一般慢病管理建议。两组随访时间均为6个月。随访方式包括远程药学服务平台、电话及微信,具体选择方式根据患者需求决定。结果: 研究共纳入109例符合纳排标准的老年高血压出院患者,有93例患者完成6个月随访,其中干预组48例,对照组45例。出院6个月时,干预组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30%vs.63.89%,P<0.05);药物了解程度评分干预组优于对照组[(1.44±0.65)分vs.(2.17±0.66)分,P<0.05];用药依从性评分干预组优于对照组[(1.41±0.69)分vs.(2.17±0.82)分,P<0.05];不良反应的错误处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0%vs.61.53%,P<0.05);体质指数(BMI)改善干预组优于对照组(87.80%vs.32.43%,P<0.05)。结论: 临床药师主导的远程慢病药学服务可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对药物的了解程度、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的错误处置率及BMI。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盐酸多奈齐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及脑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收集104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胶囊,观察组给予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盐酸多奈哌齐胶囊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血清炎性因子、脑神经递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73.08%(χ2=3.962,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6.722,10.246,4.090,P<0.05,P<0.01);脑神经递质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明显高于对照组(t=10.162,7.887,3.884,P<0.05,P<0.05,P<0.01);2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1.54% vs 7.69%)(χ2=0.443,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盐酸多奈齐有助于提高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疗效,可能与抑制炎症状态、调节脑神经递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高压氧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在颅脑损伤后下肢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威海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4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女22例,男25例,年龄(60.02±8.52)岁;研究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61.02±8.68)岁。对照组47例予以常规核心稳定性训练,研究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高压氧。比较2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的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2组患者训练前FM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0,P=0.128),训练后2组FMAS评分高于训练前(均P<0.05),且研究组FMAS评分高于对照组[(28.36±4.82)分比(24.96±3.52)分](t=4.522,P=0.001)。2组患者训练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4,P=0.232),训练后2组MMSE评分高于训练前(均P<0.05),且研究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24.25±2.85)分比(19.56±2.56)分](t=8.393,P<0.001)。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38%(3/47)比23.40%(11/47)](χ2=5.371,P=0.020)。结论 高压氧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应用在颅脑损伤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中,有利于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改善精神状态,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3种不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对终末期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参数的影响。方法:对200例应用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或利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DPP-4抑制剂治疗12周前后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和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西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治疗组HbA1c水平下降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0.74±1.57、-0.39±1.45和-0.08±1.40,P=0.076),空腹血糖及血脂变化亦无显著差异。在血液透析患者(n=115)中,3组间HbA1c水平变化无差异。相比之下,腹膜透析患者(n=85)用西格列汀治疗12周后,HbA1c比用维格列汀和利格列汀治疗12周降低得更多(分别为-1.58±0.95,-0.46±0.98,-0.04±1.22,P=0.001)。结论: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使用不同DPP-4抑制剂的降糖作用差异无显著性。在腹膜透析患者中,西格列汀比其他DPP-4抑制剂可使HbA1c水平降低更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评价美金刚对比多奈哌齐治疗帕金森病痴呆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2年7月1日收录的有关美金刚、多奈哌齐分别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痴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估偏倚风险,并收集患者治疗后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变化情况,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项RCTs,总计1219名患者,其中美金刚联合多巴丝肼组610例、多奈哌齐联合多巴丝肼组60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美金刚联合多巴丝肼在改善MMSE评分、改善MoCA评分、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效果均优于多奈哌齐联合多巴丝肼,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金刚对比多奈哌齐治疗帕金森病痴呆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 美金刚对帕金森病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多奈哌齐,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右丙亚胺对乳腺癌患者应用蒽环类药物引起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乳腺癌根治术后接受含蒽环类药物化疗的患者101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0)。2组患者均接受EC方案8周期,并于化疗前予右丙亚胺预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25 mg,q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qd。化疗前及化疗8周期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峰与左心房收缩期充盈峰比值(E/A);化学发光法检测心肌损伤标记物血清肌钙蛋白I (cTnI);ELISA法检测炎性标记物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IL-6)。结果:化疗8周期后,2组LVEF、E/A较治疗前均降低(对照组:t=10.84、3.104;观察组:t=4.318、2.109,均为P<0.05);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LVEF、E/A明显降低(t=2.707,P<0.01);2组LVEDD较治疗前均增加(对照组:t=7.482,观察组:t=3.351,均为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LVEDD明显增加(t=4.699,P<0.01)。化疗8周期后,2组cTnI、IL-1β、IL-6较基线水平均明显上升(对照组:t=5.385、4.948、11.82;观察组:t=3.434、3.505、7.664,均为P<0.01),对照组较观察组cTnI、IL-1β、IL-6上升更明显(t=2.265、2.330、4.422,均为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右丙亚胺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应用蒽环类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降低炎性因子IL-1β、IL-6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额颞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双侧瞳孔散大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双侧瞳孔散大脑疝患者60例(包括重型颅脑外伤、脑出血等患者),并经头颅CT和/或MRI确诊,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6.64±5.89)岁]和观察组[男21例,女9例,年龄(36.85±5.79)岁],各30例。对照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中做额颞叶部分切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2 5,P>0.05);治疗后7、14、28 d时,观察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3.925 1、5.823 4、7.601 7,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1 8,P>0.05);治疗后7、14、28d时,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5.824 6、13.716 9、15.082 6,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8 1,P>0.05),治疗后28 d时,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t=14.309 5,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χ2=4.320 0,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10/30)(χ2=6.666 7,P<0.05),而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3.33%(7/30)比6.67%(2/30),χ2=3.268 0,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额颞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双侧瞳孔散大脑疝患者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率,且大大改善患者GC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尘螨滴剂联合西替利嗪、氮卓斯汀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160例AR患儿,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80例,接受西替利嗪治疗)和研究组(80例,接受西替利嗪联合舌下含服尘螨滴剂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A、E、M(IgA、IgE、IgM)、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不良反应。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治疗后患儿症状改善情况:研究组患儿鼻塞、流涕、鼻痒、喷嚏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9.792、5.810、5.737、4.969,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因子对比:治疗前两组IgM、IgA、Ig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14、0.529、0.474,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IgM、IgA、I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79、5.464、0.584,均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CRP[(8.13±0.95)mg/L比(8.03±0.89)mg/L]、IL-6[(36.47±10.97)pg/ml比(30.52±6.23)pg/ml]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18、0.026,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CRP、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871、4.912,均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率对比: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1.25%(9/80),研究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0.00%(8/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6,P=0.798)。结论 尘螨滴剂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氮卓斯汀治疗可有效缩短AR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改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钛网骨水泥填充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4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进行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72例患者行经皮钛网骨水泥填充术设为观察组,男34例,女38例,年龄(70.5±10.6)岁,骨密度T值-(3.04±0.04)SD,骨折节段T12 22例、L1 24例、L2 16例、L3 7例、L4 3例;75例患者行弯角椎体成形术设为对照组,男36例,女39例,年龄(71.5±9.6)岁,骨密度T值-(3.07±0.09)SD,骨折节段T12 21例、L1 26例、L2 15例、L3 8例、L4 5例。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透视次数、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在手术时间及透视次数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50、0.184,P=0.149、0.854);但观察组患者骨水泥注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6.37±0.55) ml比(3.73±0.27) ml,t=37.169,P<0.001]。两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末次随访观察组VAS和OD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3.822、5.373,均P<0.001)。术前、术后1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的椎体恢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27、0.961、1.267,P=0.222、0.338、0.207),观察组在末次随访时椎体高度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t=14.812,P<0.001)。结论 钛网植入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够更好恢复椎体高度,并且术后能较好维持椎体高度,骨水泥填充优良率较高,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康复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脑卒中患者88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联合组, 各44例。参照组中, 男24例, 女20例, 年龄49~83(64.3±5.2)岁, 应用康复训练治疗;联合组中, 男25例, 女19例, 年龄50~83(64.7±5.0)岁, 应用康复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障碍、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 并采用SPSS 19.0处理数据,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前, 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 联合组抑郁评分为(53.78±3.33)分、焦虑评分为(47.67±4.94)分, 参照组分别为(57.46±4.29)分、(53.05±4.83)分, 联合组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参照组(t=4.495、5.165, 均P<0.001)。治疗前, 联合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