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发性流产患者需全面筛查病因,对因治疗能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低分子肝素主要应用于血栓前状态、抗磷脂综合征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的复发性流产的防治。文章重点讨论低分子肝素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与监测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摘要:复发性流产是一种常见的妊娠相关疾病,发生率大约1%~3%。目前,妊娠期血栓前状态是复发性流产领域的研究热点。遗传性血栓前状态及获得性血栓前状态都是自然流产的高危因素。抗凝治疗是针对血栓前状态有效的治疗措施,仍需更完善的循证医学证据来证实其对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肝素(LMWH)是分子量小于8kD的肝素,与未分级肝素(UFH)相比具有孕妇用药安全性好、副反应少等优点,近年来在生殖领域广泛应用。LMWH的抗凝作用已明确,其在发挥抗炎、抑制补体活性、调节滋养细胞侵袭方面的作用机制研究也日趋深入。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多个临床指南指出对于血栓前状态(PTS)引起的复发性流产(RSA)均推荐使用LMWH或联合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LDA),LMWH能明显改善这些患者再次妊娠活产率,改善妊娠结局。对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及反复种植失败(RIF)的患者在临床中虽多尝试性使用LMWH治疗,但研究取得的临床效果不尽相同,其临床应用仍备受争议。关于LMWH治疗反复生化妊娠及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目前的研究较少,仍需后续大量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丹参治疗血栓前状态(PTS)和(或)自身免疫因素所致的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的临床结局,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中心的PTS和(或)自身免疫因素所致的185例RSA患者,根据治疗意愿,124例采用LMWH联合丹参治疗的患者纳入联合组,61例采用LMWH治疗的患者纳入单药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凝血指标和LMWH使用量、胎盘血流指数水平、妊娠期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孕期保胎成功率、抱婴率、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明显高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组孕早期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孕期LMWH总使用量、孕中期胎盘脐血流指数[收缩期/舒张压(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羊水过少、胎儿生长受限(FGR)及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组患者用药过程中过敏和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组孕期PLT水平、早产、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单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LMWH联合丹参治疗RSA患者,可改善高凝状态及胎儿脐血流指标,降低胎盘相关疾病的发生率,提高保胎成功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LMWH)对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妊娠早期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以及PI值、RI值和S/D比值对LMWH的敏感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门诊就诊的妊娠早期子宫动脉血流异常、皮下注射LMWH 8000IU/d的RSA患者255例。根据用药时长分为A组(2周)、B组(3周)、C组(4周)和D组(6周)。比较分析用药前后子宫动脉血流PI值、RI值、S/D比值和切迹的变化情况,通过绘制ROC曲线对各指标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A组治疗前后的子宫动脉血流PI值、RI值、S/D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B、C、D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4组的子宫动脉血流PI值、RI值、S/D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各项指标数值逐渐降低,PI值在3~4周稳定,RI值在4周左右稳定,S/D比值在4周时达到最低值,而到6周时又升高到3周水平。治疗后4组子宫动脉舒张期血流切迹均有部分转阴,治疗4周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子宫动脉血流S/D比值对LMWH治疗的敏感度明显高于PI值和RI值,两侧数值之和的敏感度高于右侧和左侧。结论:对于早期妊娠的RSA患者,LMWH皮下注射8000IU/d,持续4周以上,可有效改善异常子宫动脉血流,子宫动脉血流双侧S/D比值之和对LMWH的敏感度更高。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肝素(LMWH)是由标准肝素经裂解产生的分子量较小的肝素片段产物。LMWH与肝素相比,具有皮下注射吸收率高、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出血少及副作用小等优势,近年已逐渐取代肝素,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血栓前状态是指多种因素引起的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失调或障碍的一种病理状态,可导致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及复发性流产等并发症。LMWH能有效改善机体血栓前状态,从而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肝素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引起流产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素临床上多用于抗凝治疗,同时肝素具有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1997年3月开始,我们用低分子肝素静脉滴注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引起的流产.井与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前瞻性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地屈孕酮联合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地屈孕酮+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采用地屈孕酮+小剂量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对照组足月产80例(80.00%)、早产17例(17.00%)、流产3例(3.00%);研究组足月产60例(60.00%)、早产25例(25.00%)、流产15例(15.00%)。研究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χ2=9.524,P=0.002)。研究组免疫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7,P=0.594)。结论 地屈孕酮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可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复发性流产部分患者是由于妊娠期生理性和病理性的血液高凝状态常导致胎儿丢失。合理应用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能有效改善此类患者的母胎结局,在复发性流产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防治反复生化妊娠合并抗磷脂抗体阳性的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就诊的具有反复生化妊娠史且抗磷脂抗体阳性的复发性流产患者569例,排除未孕,受试者完成随访且资料完整可用于分析。采用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抗凝治疗作为一种暴露因素,按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策略不同划分为阿司匹林组(A组,121例)、阿司匹林联合孕后使用低分子肝素组(B组,241例)和阿司匹林联合排卵后使用低分子肝素组(C组,207例)。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孕后妊娠结局:活产、流产、异位妊娠和生化妊娠。结果:3组患者中,C组的活产率最高为86.96%(180/207),流产率和生化妊娠率最低,分别为2.42%(5/207)和6.28%(13/207); A组活产率最低为52.89%(64/121),流产率和生化妊娠率最高,分别为15.70%(19/121)和23.14%(28/121); 3组的异位妊娠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提高抗磷脂抗体阳性反复生化妊娠患者的活产率,且低分子肝素在孕前(即排卵后)使用疗效优于在孕后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与强的松和阿司匹林治疗抗磷脂综合征(APS)的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探讨低分子肝素是否能替代强的松和阿司匹林治疗APS.方法:将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患者80例(已孕40例,未孕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为40例.研究组予以低分子肝素(克塞),对照组予以强的松与阿司匹林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ACA转阴率,对血液流变学、骨代谢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①随治疗时间延长,研究组与对照组ACA转阴率均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治疗前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TRAP浓度均比对照组上升幅度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叉(P<0.05).③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妊娠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抗磷脂综合征,其ACA转阴率、妊娠结局与强的松和阿司匹林相当,降低血浆粘度优于强的松和阿司匹林,对骨代谢影响比强的松和阿司匹林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复发性流产对前置胎盘及早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我院并分娩的孕妇中,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50例有复发性流产史的孕妇,予以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为治疗组,既往有复发性流产史,未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的孕妇50例为对照组,随机选取同期我院正常分娩的孕妇200例为正常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胎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比较3组病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及早产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前置胎盘发生率(30%)明显高于治疗组(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早产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及早产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及早产发生率比正常妊娠孕妇高,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有可能降低复发性流产患者前置胎盘和早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丹参和低分子肝素在多种产科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抗血小板凝聚、促进纤溶、调节微循环等作用。低分子肝素具有抗凝、抗炎、抗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调节绒毛外滋养细胞(EVTs)入侵等作用。两药具有相似的药理特性,在多种产科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时长对产科抗磷脂综合征(obstetric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OAPS)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15例OAP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孕早期开始用药至整个妊娠期为全程用药组;≥14周开始用药或仅用阿司匹林或低分子肝素单药治疗或中途停药为部分用药组,妊娠期未使用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为未用药组。分析3组的足月及早产活产率、妊娠丢失情况、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评分。结果 3组活产率分别为93.5%、85.7%、50%;足月分娩率分别为79.0%、54.3%、11.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早产率分别为14.5%、31.4%、38.9%,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子痫前期重度和(或)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分别为17.74%、28.57%、66.67%。3组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及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治疗组合并慢性高血压比例最高,并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  相似文献   

15.
摘要:大量研究表明抗磷脂抗体可导致复发性流产,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伴抗磷脂抗体阳性属于抗磷脂综合征范畴。发病机理研究表明抗磷脂抗体可以通过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和直接损伤滋养细胞导致流产。抗磷脂抗体阳性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治疗应该是短疗程、个体化。阿司匹林、 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低分子肝素的剂量和疗程主要根据患者外周血抗磷脂抗体水平、血小板聚集情况、D-D聚体水平变化进行调整。但其诊治尚待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早期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栓弹力图(TEG)的改变,为早期RSA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检测指标。方法:对62例RSA患者和72例正常生育期妇女进行孕前及孕后的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统计各组TEG参数及妊娠丢失率。结果:(1)非孕状态时,RSA组与正常组相比,最大凝块振幅(MA)增高(P0.05)。(2)孕前MA≥64mm时,预测流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和82%。(3)RSA患者孕前异常MA纠正后,孕后TEG参数异常率及妊娠丢失率与孕前未纠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可在非妊娠时鉴别部分RSA女性是否处在血栓前状态。在这样状态下未经治疗的RSA再次妊娠流产的风险增高。监测TEG有助于RSA的病因诊断,指导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一、病例摘要患者,女,31岁,孕0产0。体检发现CA125升高于2019年1月29日入院。2016年底体检发现CA125升高(具体数值不详)。2017年1月因便血于外院行肠镜示距肛缘8 cm肿物,病理为低分化腺癌,盆腔核磁考虑直肠癌(T3N2)。2017年1-2月于外院行奥沙利铂+氟尿嘧啶(FOLFOX方案)化疗2个周期。2017年3月于外院开腹探查,术中见肿瘤位于腹膜反折处,与子宫关系密切,右侧髂总血管下方及髂血管分叉处4 cm质硬结节。行髂血管区淋巴结活检,病理结果为淋巴组织增生,偶见脉管内可疑癌栓。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易栓症与不良妊娠结局呈正相关。孕妇存在凝血、抗凝血功能紊乱或者障碍,可导致母体血液高凝状态,并且伴随妊娠的进展而加重,增加各种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率,约66%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本文就遗传性及获得性易栓症与复发性流产的关联性,对有血栓栓塞病史或相关高危因素的复发性流产女性进行易栓症筛查的必要性,以及对复发性流产合并易栓症的治疗手段,预防各种产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妊娠丢失率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低分子肝素在产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建华教授 妊娠妇女随孕周增加,其高凝状况逐渐递增。这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浓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增加,变形能力降低,血液中促凝物质增加(如肝素酶)等因素有关,但仍然定义为生理性高凝。少数妇女妊娠期间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凝血、抗凝、纤溶系统以及血液流变学系统出现异常,发生病理性高凝,即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state,PTS),继续发展形成血栓。  相似文献   

20.
        复发性流产在育龄期妇女中的发生率约为1%~5%,给育龄期女性造成身体和情感的双重打击。反复的清宫操作损伤子宫内膜,形成局部感染,导致宫腔粘连;多次的妊娠丢失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紧张、沮丧等不良情绪。因此,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前急于向医师寻求帮助,然而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复杂,约50%病因不明,临床诊治方面存在诸多争议,孕前管理非常棘手。因此,高度重视复发性流产女性的孕前管理,对促使再次成功妊娠并预防孕期并发症非常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复发性流产的孕前管理对象、病因筛查和孕前管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