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蛋白Livin及Caspase-3在膀胱移形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石蜡切片中Livin和Caspase-3表达的情况,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两者相关性.[结果]Livin在膀胱移形细胞癌标本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6.4%(42/55),而正常对照组中无一例呈阳性表达;Caspase-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的表达阳性率为32.7%(18/55),与对照组阳性率90%(9/1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in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初发和复发显著相关(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临床病理分期、转移与否、肿瘤数目无关;Caspase-3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初发复发、组织学分级、临床病理分期、转移与否、肿瘤数目均无关.相关性分析表明,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Livin表达与Caspase-3表达呈负相关.[结论]Livin蛋白与膀胱癌的发生和复发有关.可作为BTCC早期诊断和评判术后高复发风险的一项重要指标,且Livin的高表达和Caspase-3蛋白的低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石蜡切片中livin表达的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患者复发转移情况的关系。结果:l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6.4%(42/55),而正常对照组中无1例呈阳性表达(P<0.01);livin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初发和复发显著相关(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临床病理分期、转移与否、肿瘤数目无关。结论:liv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复发密切相关,livin蛋白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早期诊断和评判术后高复发风险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PAR-γ和PTEN蛋白的表达及与其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PAR-γ和PTEN于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及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程度,病理分析仪测定蛋白表达程度。结果 (1)在正常膀胱组织中PPAR-γ蛋白的表达(20%)明显低于膀胱癌(68%),而正常膀胱组织PTEN蛋白的表达(100%)明显高于膀胱癌(52%),两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PAR-γ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性,PTE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性。(3)PPAR-γ蛋白和PTE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604,P<0.05)。结论 PPAR-γ和PTEN可能参与了膀胱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对膀胱癌诊断、临床分期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Vimentin和Ki-67在肾癌(RC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Vimentin和Ki-67在R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33例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不同组织中Vimentin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大小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Vimentin及Ki-67在RCC组织中均异常高表达,在癌旁正常肾组织中均不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86,P<0.05;χ2=26.67,P<0.05);Vimentin和Ki-67的表达在不同RCC患者性别(χ2=4.07,1.16;P>0.05)、年龄(χ2=0.03,0.87;P>0.05)、肿瘤位置(χ2=0.00,0.00;P>0.05)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RCC的临床分期(χ2=10.66,P<0.01;χ2=19.88,P<0.01)、组织学分级(χ2=13.79,P<0.01;χ2=21.03,P<0.01)、肿瘤的大小(χ2=19.52,P<0.01;χ2=16.1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46,P<0.05)。 结论Vimentin和Ki-67参与了RCC的发生发展,其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有关,组织学分级越高、临床分期越晚、肿瘤体积越大,两者的表达水平越高,两者在肿瘤的进展中可能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74例c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中心30例正常健康者的血液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cRCC患者肿瘤组织、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2 cm)中IGFBP2和ERK1/2的表达情况,并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大小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cRCC患者及健康者血清中IGFBP2、ERK1、ERK2的水平。 结果IGFBP2和ERK1/2在ccRCC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87.93%(153/174),80.46%(140/174)]比癌旁组织[6.67%(2/30),10.00%(3/30)]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59,65.87;均P<0.01)。IGFBP2和ERK1/2在直径≥4 cm的肿瘤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4 cm的肿瘤表达阳性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13.02;均P<0.05);IGFBP2和ERK1/2的表达在患者的年龄(χ2=0.78,0.60)、性别(χ2=0.05,1.33)、肿瘤左右侧位置(χ2=0.96,0.57)中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GFBP2及ERK1/2的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升高,且在不同组织分级(Z=-8.17,-3.80)和不同临床分期(Z=-5.63,-9.94)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GFBP2和ERK1/2在ccRC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2,P<0.05)。ELISA实验结果表明,IGFBP2、ERK1、ERK2在ccR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858.33±132.89)μg/L,(12.49±1.22)μg/L,(153.61±33.37)ng/L]较健康对照组[(267.65±86.56)μg/L,(8.69±1.80)μg/L,(105.63±12.03)ng/L]明显升高,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78,5.53,4.28;均P<0.05)。 结论IGFBP2和ERK1/2在ccRCC患者血清及肿瘤组织中均表达升高,组织中组织学分级越高、临床分期越晚、肿瘤体积越大,阳性表达率越高,两者在肿瘤的进展中可能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促凋亡基因蛋白Bak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 4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Bak的表达 .结果 :4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 ,Bak表达 2 7例 (5 5 .1% ) ,其阳性率随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上升而降低 ;6例正常膀胱组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膀胱癌标本(58例)、正常膀胱黏膜(15例)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Bcl-2的表达(58.6,34/58)高于正常膀胱黏膜(20.0%,3/15),并与膀胱癌病理分级有关(χ~2=14.9448,P<0.01),与临床分期有关(χ~2=6.2994,P<0.05),Bax在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BTCC的表达,而Bax阳性表达率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膀胱癌发生发展与膀胱组织的抑凋亡或促凋亡(Bcl-2/Bax)机制失衡有关,检测Bcl-2、Bax可以作为临床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和预后较为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宫颈鳞癌组织中P53凋亡刺激蛋白(apoptosis stimulating P53 protein,ASPP)家族的表达模式以及预后分析。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72例宫颈鳞癌和正常组织中ASPP蛋白家族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方法分析5年生存期与ASPP家族的相关性。结果 在正常组织中ASPP1和ASPP2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组织(χ2=25.533,33.029,P=0.000),而宫颈癌组织中iASPP的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组织(χ2=36.575,P=0.000)。宫颈鳞癌中ASPP2的低表达和iASPP的高表达均与患者的年龄明显相关(χ2=5.426,P=0.020; χ2=13.117,P=0.001); ASPP1的表达与宫颈癌病理分级有关(χ2=8.814,P=0.023),而iASPP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χ2=14.859,P=0.001; χ2=15.376,P=0.000),iASPP的表达与患者5年生存期有关(χ2=34.888,P=0.000)。结论 ASPP蛋白家族可能参与宫颈鳞癌癌变机制过程中,iASPP可能是基因治疗宫颈鳞癌的一个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及E-钙粘连素(E-cadher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NF-κB蛋白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46例(76.7%)NF-κB蛋白阳性表达,正常膀胱组织中1例(10.0%)(P<0.05).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24例(40.0%)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正常膀胱组织中8例(80.0%)(P<0.05).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NF-κB蛋白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及年龄分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的升高和淋巴结转移的出现,NF-κB蛋白表达增加,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P<0.05);两者的变化趋势呈统计学负相关(r=-0.428,P<0.05).结论:NF-κB和E-cadherin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琳巴结转移有无有关,但与年龄、性别无关.NF-κB蛋白与E-cadher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呈统计学负相关,与肿瘤的进展有关,是判断其侵袭性及转移趋势极具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Ki 6 7抗原和cyclinD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法检测 14例正常膀胱粘膜 (正常对照组 )、4 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 )组织中Ki 6 7抗原和cyclinD1的表达。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Ki 6 7抗原阳性率为 5 2 % ,对照组为 7.2 % ,两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随肿瘤病理分级增加 ,Ki 6 7抗原阳性率增加为 89.6 0 % ,cyclinD1阳性率为 5 8% ,对照组为 0 (P <0 .0 5 ) ,随肿瘤病理分级增加 ,cyclinD1阳性率降低为 11.3% ,Ki 6 7抗原与cyclinD1的表达呈负相关 (r =- 0 .38,P <0 .0 1)。结论 :Ki 6 7抗原和cyclinD1能较准确地评估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组织中lnc RNA DNAJC3-AS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集的246例EC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nc RNA DNAJC3-AS1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GFBP-rP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酪氨酸受体激酶B(TrkB)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以及三者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10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治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法检测IGFBP-rP1、BDNF和TrkB的阳性表达,分析三者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三者阳性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IGFBP-rP1、BDNF及TrkB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6.86%(58/102)、46.08%(47/102),49.02%(50/102)均高于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0.00%(8/40)、22.50%(9/40)、17.50%(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5.74、6.69、11.93,P均<0.05);IGFBP-rP1、BDNF和TrkB的阳性表达均与内膜癌临床分期、细胞分级有关(χ2分别=4.03、4.51、5.31、5.06、6.30、7.81,P均<0.05);IGFBP-rP1在淋巴结转移组中表达率为100%(9/9),在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为52.69%(49/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P<0.05);BDNF和TrkB阳性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2.85、2.59,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BDNF阳性表达与TrkB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42,P<0.05),IGFBP-rP1阳性表达与BDNF、TrkB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0.52、0.58,P均<0.05)。结论IGFBP-rP1可能通过BDNF/TrkB信号通路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06-07-2017-09期间收治并确诊的22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石蜡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寻找预后相关最佳CUT OFF值.结果 ...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别观察膜联蛋白A5(ANX A5)和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l47)在癌旁正常组织和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喉癌组织中ANX A5和CD147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2月经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确诊的喉癌组织标本51例和癌旁组织标本35例,运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喉癌组织标本与癌旁组织标本中ANX A5和CD147的表达情况。采用四格表χ2检验分析不同病理、临床特点喉癌患者中ANX A5、CD147的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分析喉癌组织中ANX A5和CD147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ANX A5和CD147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χ2=6.939,P=0.008;χ2=14.722,P<0.001)。与TNM分期Ⅰ~Ⅱ期患者、喉癌组织病理学分级为低-未分化患者、无颈淋巴结转移患者相比,TNM分期Ⅲ~Ⅳ期患者、喉癌组织病理学分级为高-中分化患者、存在颈淋巴结转移患者中ANX A5的表达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98,P=0.021;χ2=3.869,P=0.049;χ2=8.419,P=0.004);≥60岁和<60岁患者以及不同性别患者中ANX A5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957;χ2=0.082,P=0.775)。与TNM分期Ⅰ~Ⅱ期、无颈淋巴结转移患者相比,TNM分期Ⅲ~Ⅳ期、存在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患者中CD147具有更高的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009,P<0.001;χ2=11.004,P=0.001);≥60岁和<60岁患者、不同性别患者以及不同病理学分级患者中CD147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46,P=0.214;χ2=1.373,P=0.241;χ2=0.002,P=0.964)。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喉癌组织中ANX A5与CD147的表达呈正相关(r=0.918,P<0.001)。 结论ANX A5和CD147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且在具有不同病理、临床特点的喉癌患者中存在表达水平的差异,提示ANX A5与CD147可能参与喉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生存素(survivin)在乳腺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选取274例乳腺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为观察组,包括1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89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患者和57例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ADH)患者的病变组织;以60例乳腺普通导管增生(UDH)患者作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OX-2和survivin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研究:(1)不同组织中阳性表达模式;(2)阳性表达差异;(3)COX-2和survivin在IDC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包括肿瘤大小、分级、分期及ER、PR、HER-2和Ki-67表达的关系;(4)COX-2和survivin在乳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COX-2和survivin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结果(1)表达模式:COX-2在不同组织中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中;survivin在UDH中主要表达在细胞质,而在IDC、DCIS和ADH组织中则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表达,在IDC中survivin在细胞核中表达增多;(2)COX-2和survivin在ID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5%和67.2%,DCIS为55.1%和59.6%,ADH为42.1%和57.9%,UDH为16.7%和1.7%,与UDH组比较,COX-2和survivin的表达IDC组(χ2=66.745,70.540)、DCIS组(χ2=22.084,51.967)和ADH组(χ2=9.176,42.8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COX-2和survivin的表达IDC(79.5%和67.2%)与DCIS(55.1%和59.6%)(χ2=14.768,P<0.05;χ2=1.330,P>0.05)、IDC与ADH(42.1%和57.9%)(χ2=25.293,P<0.05;χ2=1.484,P>0.05)比较,COX-2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DCIS与ADH比较,COX-2和survivin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31,0.039;P>0.05);(5)患者不同年龄、肿瘤大小COX-2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COX-2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COX-2和survivin二者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10,χ2=5.626,P<0.05)。 结论survivin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表达的不同定位,对乳腺疾病性质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COX-2和survivin高表达是乳腺癌发生、侵袭转移行为的生物学标志,联合检测有望成为评估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对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与甲状腺未分化癌(ATC)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19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73例PTL和28例ATC患者的临床、病理和超声表现.年龄、病灶最大径及杨氏模量值最大值(Emax)、杨氏模量值最小值(Emin)、杨氏模量值平均值(Emean)、甲状腺病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盆底超声检查观察二次自然分娩后产妇近期盆底结构变化。 方法选取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产后42 d复查的二次自然分娩和初次自然分娩产妇各50例。盆底超声检查观察所有产妇膀胱颈活动度(BND)、最大Valsalva状态时膀胱后角、膀胱颈倾斜角、膀胱颈旋转角、肛提肌裂孔面积,以及尿道内口漏斗化、会阴体活动过度、子宫下垂和直肠膨出发生情况。采用组间配对t检验比较初次自然分娩组与二次自然分娩组产妇BND、最大Valsalval状态时膀胱后角、膀胱颈倾斜角、膀胱颈旋转角、肛提肌裂孔面积。采用χ2检验子宫下垂、直肠膨出、尿道内口漏斗化、会阴体活动过度发生率。 结果二次自然分娩组产妇BND、最大Valsalval状态时膀胱后角、膀胱颈倾斜角、膀胱颈旋转角、肛提肌裂孔面积均较初次自然分娩组产妇增大[(29.37±5.32)mm vs (22.63±6.35)mm,(148.8±14.97)° vs(141.2±15.20)°,(73.69±16.03)° vs (69.8±15.25)°,(44.41±19.27)° vs(40.0±17.52)°,(21.47±5.19)cm2 vs (19.15±4.10)cm2],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61,P<0.001;t=2.519,P=0.001,t=2.476,P=0.001;t=3.123;P=0.001;t=2.481,P<0.001)。二次自然分娩组产妇子宫下垂、尿道内口漏斗化、会阴体活动过度发生率均高于初次自然分娩组产妇[46.0%(23/50)vs 20.0%(10/50),12.0%(6/50)vs 6.0%(3/50),20.0%(10/50)vs 6.0%(3/50)],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644,P=0.006;χ2=3.342,P=0.043;χ2=4.332,P=0.037),二次自然分娩组与初次自然分娩组产妇直肠膨出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2/50)vs 2.0%(1/50),χ2=1.197,P=1.000]。 结论经盆底超声检查发现二次自然分娩对女性盆底近期影响较初产自然分娩明显,同时盆底超声检查可为盆底障碍性疾病筛查和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