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直肠癌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观察组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对照组直接接受根治性前切除术。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意外损伤发生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观察盆腔局部复发率及1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意外损伤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局部复发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96.00%VS 62.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前切除手术安全可靠,可显著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Ⅲ期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方法病理确诊Ⅲ期乳腺癌患者89例(无远处转移),根据是否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分为NCT组(53例)、对照组(36例),NCT组术前给予TAC方案4个疗程,化疗结束1周后手术治疗,对照组直接手术治疗;2组术后2周均行术后辅助化疗,并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行序贯放疗,ER和(或)PR阳性者放、化疗结束后给予三苯氧胺口服,术后随访2年,比较2组局部复发情况。结果 NCT组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6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降低Ⅲ期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9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采用新辅助化疗技术分为实验组(259例)和对照组(237例),两组患者知情同意,采取自愿原则。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64%,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盆腔淋巴结转移和术中出血量方面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可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盆腔淋巴结转移,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治疗联合术中灌注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2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术前新辅助治疗联合术中灌注化疗后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远期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治疗联合术中灌注化疗可降低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局部复发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治疗已经形成放疗、化疗联合手术切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模式。NCCN指南推荐的局部晚期直肠癌综合治疗的最佳顺序是新辅助短程放疗或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随后4个月的辅助化疗。新辅助治疗可以使肿瘤降期、降级,达到提高根治性切除率、减少局部复发和增加保肛率的目的。但是随着晚期治疗中更高疗效药物的出现以及对生活质量的重视,个体化治疗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对不同全程新辅助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对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研究对象为接受磁共振分期的非转移性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根据同步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先后顺序、放疗疗程和化疗方案的不同,将治疗方案分为6组,使用RevMan 5.4和STATA 1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7 699名患者,结果显示,先行同步放化疗后新辅助化疗(CRT/SCRT→FOLFOX/XELOX)方案与先新辅助化疗后同步放化疗(FOLFOX/XELOX化疗→CRT)相比具有较高的病理完全缓解率(OR=1.61,95%CI:1.06~2.45;OR=1.58,95%CI:1.08~2.36),但肿瘤降期率、R0切除率、不良事件发生率、3年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RT→FOLFOX/XELOX是最佳的术前治疗方案,推荐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后,在手术前行部分或全部周期新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外科手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试验组136例患者在放疗基础上术前采用2个周期的顺铂加氟尿嘧啶的化疗方案,化疗后2周手术;对照组136例患者无化疗行直接手术。结果:试验组肿瘤明显缩小,其中根治性切除112例,占82.35%;对照组根治性切除89例,占65.4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可降低食管癌肿瘤分期,提高根治性切除手术率,提高术后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对直肠癌细胞凋亡、增殖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为新辅助放化疗在直肠癌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新辅助放化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研究组)及未行新辅助放化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对照组)术后石蜡包埋组织进行对照研究。检测与直肠癌生物学特性相关指标(如癌胚抗原、增殖细胞核抗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两组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CEA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83.33%(50/60)、98.33%(59/6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PCNA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83.33%(50/60)、96.67%(58/6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VEGFR2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46.67%(28/60)、81.67%(49/60),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新辅助放化疗可使直肠癌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降低,可能有利于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结合保乳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2009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新辅助化疗结合保乳术治疗,对照组采取根治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时间为3年,所有患者均行化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中,观察组癌症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结合保乳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高,且具有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较短等优势,临床应用价值很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在直肠癌中的应用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50例直肠癌患者,以其治疗方式为依据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患者行新辅助同期放化疗,对照组行新辅助单纯放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的局部复发率、保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新辅助同期放化疗相较于新辅助单纯放疗对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同步新辅助放化疗应用于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的效果。方法80例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前实施同步新辅助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保肛、复发、转移、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糖链抗原24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糖链抗原242水平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保肛率92.50%高于对照组的60.00%,复发率5.00%、转移率0低于对照组的30.00%、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6652、8.6580、4.2105,P=0.0006、0.0032、0.0401<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205,P=0.0449<0.05)。结论同步新辅助放化疗应用于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的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升患者保肛率,降低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岳欣  胡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15):1479-1482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应用于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1-12月就诊的直肠癌患者7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卡培他滨825 mg·m-2,每日2次,每周5天,连用5周,并接受盆腔放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皮下注射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1.0 mL,隔日一次,连用30次。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61.1%和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NK细胞减少、CD8+细胞增加,治疗组的CD3+、CD4+细胞增加;治疗后2组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放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应用于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可以增加疗效,增强免疫应答,减轻骨髓抑制,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阿帕替尼在巨块型(肿瘤直径>4 cm)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金华市中心医院2016年6月-2018年1月确诊为宫颈癌且肿瘤直径>4 cm的患者3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予以顺铂+紫杉醇+阿帕替尼)与对照组(15例,予以顺铂+紫杉醇)化疗2个周期,统计2组患者化疗过程中并发症、肿瘤变化、手术用时、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比较阿帕替尼在新辅助化疗中的作用效果。结果 比较化疗前治疗组肿瘤直径(4.74±0.51)cm,对照组肿瘤直径(4.90±0.56)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治疗组肿瘤直径(2.54±0.90)cm,对照组肿瘤直径(3.28±0.38)c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244.19±22.37)min,出血量(288.06±34.05)mL,对照组手术时间(282.27±10.87)min,出血量(342.33±51.58)mL,2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巨块型宫颈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中联合阿帕替尼能更好缩小肿瘤,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位晚期直肠癌术前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及护理措施。方法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50例低位晚期直肠癌患者使用新辅助放化疗并手术治疗,放化疗期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如:消化系统毒性、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放射性直肠炎、肛周放射性皮炎等,给予相应的心理、饮食及药物护理。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积极护理干预,全部完成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其中39例(78%)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多为I和Ⅱ级反应,其中14例(28%)出现消化系统毒性反应;12例(24%)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4例(8%)出现手足综合征;11例(22%)出现放射性直肠炎;15例(30%)出现肛周放射性皮炎,所有患者均无Ⅲ、Ⅳ级毒副反应发生,无毒性死亡病例。结论新辅助放化疗治疗低位晚期直肠癌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和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单孔腹腔镜辅助经肛TME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某院收治的3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17例与观察组18例,对照组治疗以单孔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为主,观察组治疗以经肛TME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基本情况、术后1月时排便功能、排尿功能、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病人拔除尿管的最佳时机,以降低留置尿管对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妇科行腹式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于术后48 h拔尿管,观察组于输液剩余500 mL时拔除尿管,对照组于输液完后立即拔除尿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第一次排尿情况、第一次排尿量、尿潴留发生率、是否需重新导尿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第一次排尿情况、第一次排尿量、尿潴留发生率等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妇科术后留置尿管者首选于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奥沙利铂 5-FU CF新辅助化疗方案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变化,判断每个胃癌患者对该方案的敏感程度,评估不同分化程度胃癌患者对化疗方案的敏感性,并指导术后的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方法胃癌患者40例,分为低分化(含未分化)、中分化、高分化3组,利用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同一患者化疗前、后自身肿瘤细胞凋亡率(AI)的变化。结果低分化组、中分化组、高分化组在新辅助化疗前的AI分别为5.24%、12.5%、15.6%,而化疗后AI分别为31.3%、27.9%、26.5%,各组化疗后AI与化疗前AI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全部病例化疗前的AI为12.6%,化疗后为27.2%,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辅助化疗对肿瘤细胞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胃癌的分化程度与对化疗的敏感性成反比;奥沙利铂 5-FU CF这一化疗方案对低、中、高分化胃癌的疗效是确切的,我们可以用患者化疗前后凋亡率的变化程度判断患者对该方案的敏感,从而指导下一步化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行预防性末端回肠置管造瘘术,在预防及治疗吻合口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深圳市人民医院2011年9月~2013年3月因直肠癌在胃肠外科住院治疗期间的患者中,选取易发生吻合口瘘高风险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行末端回肠置管造瘘术(研究组)和末端回肠造瘘术(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术中资料及术后康复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吻合口瘘以及发生吻合口瘘后的治疗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的年龄(P=0.618)、性别(P=1.000)、肿瘤距齿状线距离(P=0.914)、TNM分期(P=0.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P=0.345)、术后发生吻合口瘘例数(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后的病情程度、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P=0.283)、术后进食流质时间(P=0.636)、术后排气时间(P=0.492)、术后拔除盆腔引流管时间(P=0.942)、术后住院天数(P=0.6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施行末端回肠置管造瘘术与末端回肠造瘘术相比,同样可以预防或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②末端回肠置管造瘘术可避免二次手术,免除了肠造瘘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Survivin)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退缩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2018年8月新辅助放化疗后行全 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直肠癌患者8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IF-1α和Survivin的表达情 况,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HIF-1α和Survivin表达的关系,应用AJCC-TRG评分系统对放化疗后肿瘤退缩 效果进行评价,分析HIF-1α和Survivin同肿瘤退缩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HIF-1α和Survivin在本 组患者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4%(51/83)、67.5%(56/83),且表达呈正相关(rs=0.587,P<0.01)。本组患者 新辅助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5.4%(46/83),完全退缩13例,中等退缩33例,轻微退缩20例,无退缩17例。患者癌组织 中HIF-1α和Survivin的表达与肿瘤退缩效果有关,HIF-1α和Survivin同时阳性者有效率35.3%(12/34),明显低于其 他组别。结论 HIF-1α和Survivin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两者的表达状态可以为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 疗后肿瘤退缩的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