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总结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头皮一步法复合移植治疗臀部烧伤后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科对4例大面积烧伤后臀部瘢痕增生患者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头皮一步法复合移植治疗,从术前准备、手术方法、术后护理及临床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结果 3例移植皮片全部成活,1例移植皮片小部分感染失活。随访0.5~2年,植皮区外观较平坦,无明显挛缩,功能恢复良好,皮片间有轻度线形瘢痕形成,无明显色素沉着,柔韧性好,具有良好弹性,头皮供区头发生长密黑,未见瘢痕形成。结论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头皮一步法复合移植治疗臀部瘢痕是可行的,植皮成活率较高,整形后外观满意,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异体真皮在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8例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中,异体真皮组创面应用异体真皮+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覆盖,对照组创面应用自体刃厚皮片移植覆盖,随访1年,比较术后两组功能和收缩情况。结果烧伤瘢痕切除术后半年及1年随访观察,发现采用异体真皮组创面应用异体真皮+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术较对照组愈合后皮肤收缩少,表面更光滑柔软。结论异体真皮+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较单纯自体刃厚皮片移植后期功能和外观佳,是烧伤后瘢痕整形良好的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人工真皮在重度烧伤患者关节瘢痕挛缩松解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潍坊医学院附属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4例重度烧伤创面愈后关节瘢痕挛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 (16例) 和对照组 (18 例), 研究组患者于瘢痕松解术后采用人工真皮、负压封闭引流、湿润烧伤膏及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治疗, 对照组患者于瘢痕松解术后采用中厚皮片移植、负压封闭引流及湿润烧伤膏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瘢痕松解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以及瘢痕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瘢痕松解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为 (15.06±1.84) d, 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瘢痕松解术后创面愈合时间 (20.61±5.05) d (t=4.152, P < 0.001); 瘢痕松解术后 3? 6? 12 个月, 研究组患者温哥华瘢痕量表 (VS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t = 3.136、2.258、2.389, P = 0.004、0.031、0.023)。结论 人工真皮可有效促进重度烧伤患者关节瘢痕挛缩松解术后创面愈合, 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改善瘢痕增生情况,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脱细胞(猪)真皮支架在深度烧伤创面及切瘢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脱细胞(猪)真皮支架与大张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治疗15例切(削)痂后的深度烧伤创面和47例切除瘢痕后的创面,术后于复合移植区和对照区(单纯移植大张自体刃厚皮)切取标本行光镜及电镜观察,并记录随访结果.结果 15例深度烧伤创面和47例切瘢创面复合移植后未发现明显排斥反应.与对照创面部位相比,复合移植创面愈合后大体观察见创面光滑、平整,无明显瘢痕挛缩,皮肤弹性良好,尤其关节部位功能恢复良好.组织切片光镜观察见复合移植60d后基底膜清晰、连续,皮肤结构逐渐融合为一体,角质层连续而成熟,钉突下伸,真皮胶原纤维粗细基本一致,排列较为规则,毛细血管数量较前减少,而对照区域表、真皮易分离,连接不紧密,基底膜不清晰.电镜下见复合移植区棘细胞间桥粒清晰,基底膜清晰连续.随访观察5个月~7年,复合移植后外形和功能恢复均比单纯大张自体刃厚皮移植好.结论 深度烧伤创面和切瘢创面行脱细胞(猪)真皮支架与大张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可发挥诱导组织再生的真皮引导作用,移植后外形和功能恢复好,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汪涛  林遐  刘大海 《西南军医》2006,8(4):44-45
目的探讨功能部位增生性瘢痕孪缩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患有关节增生性瘢痕挛缩患者采用薄层头皮加脱细胞异体真皮移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5个手术部位有23个植皮成活良好,成活率98%。结论薄层头皮加脱细胞异体真皮移植是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理想方法,尤其适用于大面积烧伤后疲痕增生皮源不足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深二度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对51例深二度烧伤患者给予分组治疗,VSD组28例,清创后应用VSD技术;常规治疗组23例,两组患者创面新鲜后移植刃厚皮片或者中厚皮片封闭创面。结果 VSD组应用5~10 d后,肉芽新鲜者去除VSD材料装置,手术移植刃厚皮片或者中厚皮片。反之,继续VSD治疗至肉芽新鲜,手术植皮。与常规换药组比较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疼痛减轻,费用降低。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小面积二度烧伤创面愈合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博  胥学冰  唐亦复  张桂全  林麟 《武警医学》2012,23(12):1036-103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修复中的疗效。方法我院2009-03至2012-03收治6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VSD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前者清创后给予VSD负压吸引,后者行非手术换药治疗,两组均在创面新鲜,形成肉芽后分期分批行头部取皮游离植皮修复创面,比较两组疗效。结果VSD治疗组无创面脓毒症患者肉芽生长时间(9.05±2.95)d、植皮成活率(90.12±4.88)%、创面愈合时间(60.25±11.75)d;创面脓毒症患者肉芽生长时间(10.23±1.77)d、植皮成活率(86.48±2.52)%、创面愈合时间(64.52±7.48)d,2例死亡。常规治疗组无创面脓毒症患者肉芽生长时间(14.78±5.22)d、植皮成活率(70.05±9.95)%、创面愈合时间(80.16±10.84)d;创面脓毒症患者肉芽生长时间(16.15±3.85)d、植皮成活率(65.14±4.86)%、创面愈合时间(85.03±5.97)d,死亡8例。结论 VSD可控制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提高植皮成活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网状中厚皮片游离移植的方法治疗头皮大面积缺损患者7例,其中电烧伤2例,火焰烧伤2例,头皮撕脱伤3例。所有创面经治疗均完全愈合,创面得到了较好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正>深Ⅱ度烧伤创面虽不经植皮也能自行愈合,但愈合后多遗留瘢痕,常形成各种挛缩畸形,因此深Ⅱ度及混合度烧伤创面的修复,一直是烧伤外科学领域研究与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我们于2009年9月—2011年12月采用早期(磨)削痂保留变性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削痂自体微粒皮与异体皮混合移植,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对13例以四肢为主的深Ⅱ度烧伤患者,在4 8 h内行真皮内削痂术,保留部分真皮和浅筋膜。切取自体刃厚皮制作成微粒皮,通过漂浮法将微粒皮转移到复温处理后的大张异体皮真皮面,用其覆盖削痂后创面,缝合固定,加压包扎。5~7 d打开敷料,异体皮外涂碘酊,创面暴露。结果本组13例。一次手术治愈10例,再次手术植皮者3例,平均手术次数1.23次。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18.0±2.3)d。经5~12个月随访,供、受皮区未见明显瘢痕,皮肤外观、功能恢复较好。结论早期削痂自体微粒皮与异体皮混合移植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可减轻感染、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和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联合光疗治疗小儿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26例小儿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湿润烧伤膏联合光疗治疗局部创面,对照组患儿采用聚维酮碘乳膏联合光疗治疗局部创面,对比两组患儿的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创面愈合时间为(20.69±15.34)d,瘢痕评分为(3.16±1.9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创面愈合时间(32.90±14.65)d,瘢痕评分(5.28±2.1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69、5.740,P均=0.000)。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光疗治疗小儿烧伤创面,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增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藻酸盐敷料治疗难愈性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难愈性烧伤创面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医用海绵材料;观察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藻酸盐敷料,比较两组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新鲜肉芽生长时间、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第1、7、14天,观察组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92.0%(46/50)、26.0%(13/50)、2.0%(1/50),对照组分别为90.0%(45/50)、48.0%(24/50)、14.0%(7/50)。第1天时,两组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7、14天时,观察组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及新鲜肉芽生长时间分别为(5.1±1.2)次、(28.2±4.3)d、(15.4±2.7)d,对照组分别为(7.2±1.5)次、(35.1±3.8)d、(22.3±3.5)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0%(46/50)和64.0%(32/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藻酸盐敷料治疗难愈性烧伤创面,可明显减少创面细菌感染,促进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湿润烧伤膏(MEBO)与磺胺嘧啶银(SD-Ag)治疗瓦斯烧伤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瓦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在基础治疗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采用MEBO换药治疗,对照组采用SD-Ag糊剂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10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治疗组:创面感染4例,形成浅瘢痕3例,无功能障碍,无需行植皮术;对照组:创面感染11例,形成瘢痕8例,其中有2例发展成Ⅲ度创面并植皮,2例瘢痕增生明显,1例瘢痕增生挛缩,需行整形手术。结论 MEBO在烧伤创面的治疗中,具有保护创面、引流坏死物、减少创面感染、有效止痛、毒副作用少、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恢复皮肤功能、使用方便等特点,是理想的烧伤创面外用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患者应用早期手术方法进行整形治疗对防治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及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笔者选择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进行早期功能部位整形手术患者,其中研究组22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功能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切除瘢痕组织,移植中厚皮并术后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差异。结果研究组36个烧伤关节部位进行早期手术方法进行整形治疗后,各部位平均植皮存活率均达到90%以上,手和肩关节部位的植皮存活率较高。术后第3、6个月,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分布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第12个月研究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随着时间的延长,研究组患者采用功能部位整形术的远期效果较好。术后第12个月研究组的疗效分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达到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结论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患者应用早期手术方法进行整形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处瘢痕挛缩导致的关节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湿润烧伤膏治疗深Ⅱ度及Ⅲ度烧伤的临床研究报告(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验证湿润烧伤膏(简称MEBO)药物对深度(包括Ⅱ度及Ⅱ度以上)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考察其适用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法和填表方式调查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之间,对国内烧伤治疗具有较大影响力的12家三级医院烧伤救治中心开展湿性医疗技术治疗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资料,通过归纳分析,进一步了解MEBO对不同原因、不同部位、不同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方式、治疗痛苦程度、止痛效果、并发症与药物毒副反应等指标的临床疗效。结果:60例病人中成人组平均年龄35.3±9.61岁,平均烧伤面积26.56±16.35%TBSA;小儿组平均年龄2.81±1.60岁,平均烧伤面积27.38±19.91%TBSA。深Ⅱ度深型烧伤创面平均愈合时间25.42±7.43天,Ⅲ度浅型烧伤创面平均愈合时间33.53±7.26天。深Ⅱ度深型瘢痕发生率为9.7%,Ⅲ度浅型45.1%,但它们的瘢痕增生范围与传统疗法比均有缩小,p值均<0.01,同时减少了Ⅲ度创面的植皮面积和次数,缩短了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降低了创面和全身感染发生率。结论:MEBO适于各种原因、各种面积、各部位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可防止或减少瘢痕愈合、挛缩和残疾,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尤其对Ⅱ度深型和Ⅲ度浅型烧伤创面的治疗具有明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特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瘢痕畸形的整形外科修复方法。方法 1994年1月-2008年5月共收治31例烧伤面积超过80%TBSA(Ⅲ度面积均超过50%TBSA)、治愈后多部位出现瘢痕挛缩、严重畸形的患者,采用软组织扩张、毛发种植、皮片、皮瓣或瘢痕瓣、复合皮、同基因异体皮等多种方法修复。结果本组患者在全部手术完成后外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随访6个月~5年,BI评分优12例(39%),良16例(52%),中3例(10%),日常生活均能自理,无一例长期卧床需人照顾。结论通过综合康复及手术整形等多种方法治疗,特大面积烧伤患者瘢痕畸形已能得到良好改善,大部分患者外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可吸收修复胶原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供皮区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07至2018-12医院收治的100例自体皮移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可吸收修复胶原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供皮区创面,对照组采用传统凡士林纱布治疗。观察供皮区创面换药时疼痛程度、创面感染率、愈合时间,以及创面愈合后瘢痕指标评定。结果 治疗组供皮区创面换药时疼痛分数在术后3、6、9 d分别为6.24±2.23,4.13±2.37,1.49±1.3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73±2.14,5.24±1.59,2.43±1.66(P<0.05);治疗组供皮区创面感染率为2%,较对照组14%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后3、6、9个月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吸收修复胶原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供皮区创面相比于传统凡士林纱布治疗是一种更优越的方式,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4月—2012年4月期间,将80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小邮票皮片移植术)和观察组(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每组40例。对两组皮片成活率、手术植皮面积、供皮面积、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术后随访期间愈合瘢痕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皮片成活率明显升高(95.0%比80.0%),供皮面积[(4.0±2.2)%比(12.5±2.0)%]总体表面积(TBSA)、手术时间[(2.0±0.5)min比(7.0±1.0)min]、伤口愈合时间[(12.0±3.5)d比(24.5±4.0)d]均明显缩短,术后随访期间愈合瘢痕及功能恢复明显好转(术后3个月时为77.5%比55.0%;术后6个月时为57.5%比35.0%;术后12个月时为37.5%比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能够明显提高皮片成活率、缩短手术时间、节省皮源、加速伤口愈合,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儿童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儿童烧伤患者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75例深Ⅱ度烧伤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自身同体对照,按照部位对称、深度相同、面积相近的原则,将每例患者创面分成VSD治疗组(40例)和烧伤宁油纱(3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细菌培养结果、创面疼痛程度评价、2周创面愈合率、完全愈合时间、半年瘢痕增生程度、创面治疗费用。结果治疗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治疗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2周创面愈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治疗组的伤口完全愈合时间、瘢痕增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SD治疗Ⅱ度烧伤创面能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及瘢痕增生情况,但医疗费用相对增高。  相似文献   

20.
应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防治手部深度烧伤瘢痕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MEBT/MEBO防治手部深度烧伤瘢痕的可靠性。方法:用MEBT/MEBO治疗手部深度烧伤,将发生的瘢痕例数及愈合时间与传统疗法遗留瘢痕及愈合时间作比较。结果:治疗组172例出现瘢痕17例(4.07%),瘢痕级别低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提前,经X2检验,P<0.01。结论:皮肤再生技术是治疗手部深度烧伤防治瘢痕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