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考察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应用术中护理干预对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96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9,(11):1561-1562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结合多元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 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能够缓解其焦虑情绪,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徐婉毅 《现代保健》2009,(32):119-121
目的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疗效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1月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2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按照THA术后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41例,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髋关节脱位、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溃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内钉内固定(PFNA)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及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2020年1月6日至2021年12月5日本院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PFNA手术,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分析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下地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数据较低,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术中出血量方面,对照组患者明显少于观察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下地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用时较短,两组数据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d、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观察组患者数据较为理想,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两组则无差异(P>0.05)。结论:针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全身麻醉,研究组予以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疼痛程度以及术后谵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麻醉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能缩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疼痛程度,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秦喆 《工企医刊》2014,27(1):577-579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早期体位与预防肺部并发症.方法 针对48例老年患者均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早期体位干预及预防肺部并发症方面及本身并存疾病进行了积极有效的预防护理.结果 48例老年手术患者全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通过精心护理,提高了手术成功率,肺部感染得到有效预防及控制,使患者早日康复.结论 对于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不仅患者本身并存有疾病而且术后又易发一定的并发症,加强术后体位干预护理,预防并发症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保障患者痊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与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性抽取100例我院骨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对该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和控制手段,在出院后1年内进行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100例老年患者中有5例发生脑血管意外偏瘫,其他95例患者在手术3个月之后就能够去除拐杖活动,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没有发生髋关节脱位和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通过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手术之后的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进一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高龄老年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8例患者,所有患者年龄均大于65岁,均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术后给予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并针对此术式术后的主要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为14~29d,平均(18.5±2.6)d,患者术后经指导锻炼恢复后,疗效满意,术后生活可以自理,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给予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措施,并针对此术式术后的主要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老年性股骨胫骨折患者越来越多,老年人股骨头血液循环很差,骨折后容易坏死须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基于老年人骨质疏松,骨质脆性增加,关节不灵活,对外界反应迟钝,易受到外力失去平衡跌倒引起骨折,因骨折住院治疗人数逐年增加,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治疗老年髋关节损伤疾病的常用方法,人工髋关节置换不仅能有效的解除髋关节疾病患者的病情,纠正畸形,而且能够更极大地恢复患者关节功能,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开展,术后康复越来越受到重视,正确的康复指导,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竺亚  傅国美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1):73-73,74
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股骨头坏死以及严重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但出于患者多属高龄,且常伴有多脏器病变,而手术创伤、骨水泥反应以及术中长时间的被动体位都可使血管损伤的概率大大增加,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栓(DVP)。我院2005,2006年共收治194例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因采取早期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均痊愈出院。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老年人衰弱的影响因素。 方法  从东莞市大朗镇随机抽取8个社区,采用项目开发的衰弱指数量表调查符合条件的老年人。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人口学特点、家庭关系、经济情况及生活方式的老人衰弱情况分布有差异,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低年龄(OR=0.13,P<0.001)、男性(OR=0.65,P=0.012)、每天锻炼身体(OR=0.76,P=0.049)是老年人衰弱的保护因素。未接受教育(OR=2.42,P<0.001)、每月见到子女次数较少(OR=1.82,P=0.035)、以养老金为主要经济来源(OR=1.59,P<0.001)、低体力活动水平(OR=2.18,P<0.001)及不进行社会参与活动(OR=1.41,P=0.004)是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每月见到子女次数、经济来源、锻炼身体频率、体力活动水平及社会参与情况是老年人衰弱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心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性,探讨术后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进行心胸外科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肺部感染菌株是否为多重耐药菌(MDRO)分为MDRO组和非MDRO组,统计MDRO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并分析术后肺部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23 905例老年患者进行心胸外科手术,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89例,感染发病率为1.21%;123例为MDRO肺部感染(MDRO组),166例为非MDRO肺部感染(非MDRO组)。与非MDRO组比较,MDRO组患者患糖尿病、机械通气时间>10 d、留置导尿管时间>10 d、留置中央静脉导管时间>10 d、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10 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的比例更高,入住ICU日数更长(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机械通气时间>10 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是心胸外科老年患者术后肺部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术后肺部感染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贵州黔南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衰弱现况及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及生命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贵州黔南民族地区3个镇10个村抽取1 352名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 结果  贵州黔南民族地区1 352名农村老年人中衰弱者497人,衰弱率为36.76%;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民族(β=0.40,OR=1.49,95% CI:1.16~1.91,P<0.001)、年龄(β=0.27,OR=1.31,95% CI:1.09~1.57,P<0.001)、家庭年收入(β=-0.28,OR=0.76,95% CI:0.67~0.86,P<0.001)、饮食类型(β=0.29,OR=1.33,95% CI:1.17~1.52,P<0.001)、居住情况(β=-0.76,OR=0.47,95% CI:0.32~0.69,P<0.001)、慢性病(β=1.01,OR=2.75,95% CI:2.10~3.60,P<0.001)和日常生活功能状况(β=0.78,OR=2.17,95% CI:1.66~2.85,P<0.001)是影响该地区老年人衰弱的主要因素。 结论  贵州黔南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衰弱严重程度相对较高,尤其高龄、少数民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及患慢性病老年人是衰弱防治的重点人群,应积极开展慢性病管理及老年人合理膳食的指导,引导老年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或延缓老年人衰弱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并对并发症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230例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分为开腹手术组(62例)及腹腔镜手术组(168例),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肛管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显著早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共有13例(7.7%)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胆囊壁厚、白细胞计数、Calot三角粘连、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是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素,Calot三角粘连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机体损伤小、术后恢复快,Calot三角粘连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和骨折内固定术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于本院治疗的88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44例。对照组接受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接受THA治疗。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Harris评分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305.71±50.24)mL,多于对照组的(112.54±29.68)mL;手术时间(82.10±10.19)min,长于对照组的(60.89±8.51)min;Harris评分(82.45±4.16)分,高于对照组的(73.53±3.97)分;住院时间(15.29±2.17)d,短于对照组的(22.16±3.74)d;并发症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THA治疗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确切且并发症少,利于缩短住院时间,但也存在损伤较大弊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就诊日期单双号将65岁以上全髋置换术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单日手术者为实验组,双日为对照组,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加用早期康复训练。结果:实验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具有使患者康复快,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基于衰弱指数(FI)评估的老年人衰弱状况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以北京市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跌倒情况随访调查数据库中2005年基线调查人群作为本研究的分析样本,以2015年随访调查中收集该队列人群的死亡情况作为结局变量进行分析。采用FI模型对老年人进行衰弱评估,分析不同年龄组老年人FI与死亡率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评估FI对不同年龄组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影响,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衰弱程度老年人的生存曲线。结果 最终纳入分析的1 301例老年人,至2015年共死亡403例,死亡率为31.0%(403/1 301)。老年人死亡率随着FI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FI值的增加死亡率增加的速度减缓,老年人FI值所致死亡存在极限值约0.70,在此基础上任何新增加的健康缺陷均可能导致老年人死亡。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FI值增加会增加老年人死亡的风险(HR=1.143,95% CI:1.034~1.248,P=0.000),且FI值相比于年龄对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更高(HR=1.143比HR=1.048,t=5.827,P=0.000)。随年龄增加,FI值即老年人衰弱对死亡风险影响的HR值从1.179降至1.120,即衰弱对死亡的影响也逐渐降低。生存曲线结果显示,各年龄组老年人的生存率均随衰弱程度的增加而降低(Log-rank=317.812、354.203、247.258,均P=0.000);对不同衰弱程度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仅≥80岁组高龄老年人衰弱程度较高组(0.4≤FI<0.5、FI≥0.5)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8)。结论 采用FI模型对北京市城市社区老年人进行衰弱评估能够较好地反映老年人的衰弱特征,在预测不良健康预后如死亡率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对老年人进行衰弱的干预时,着重于衰弱程度较低或相对年轻的老年人可能更有效地减少衰弱所导致的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8.
Septic loosening of total hip and knee endoprostheses gains an increasing proportion of revision arthroplasties. Operative revisions of infected endoprostheses are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wearing for the patient, challenging for the surgeon and a significant economic burden for healthcare systems. In cases of early infection within the first three weeks after implantation a one-stage revision with leaving the implant in place is widely accepted. Th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late infections vary by far. One-stage revisions as well as two-stage or multiple revision schedules have been reported to be successful in over 90% of all cases for certain patient collectives. But implant associated infection still remains a severe complication. Moreover, the management of late endoprosthetic infection requires specific logistics, sufficient and standardized treatment protocol, qualified manpower as well as an efficient quality management. With regard to the literature and experience of specialized orthopaedic surgeons from several university and regional hospitals we modified a commonly use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two-stage revision of infected total hip and knee endoprostheses. In addition to the achievement of maximum survival rate of the revision implants an optimisation of the functional outcome of the affected artificial joint is aimed for.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in aged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 the degree of recovery at discharge and after discharge relative to the pre-fracture walking level, to clarify the factors involved in unsuccessful recovery. The patients were 189 patients aged 60 years and older who underwent surgery between 1988 and 1994. Patients who died within 1 year or lacked data on walking were excluded.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data on the walking level before fracture, that at discharge, and the best walking level after discharge, to clarify factors involved in unsuccessful recovery. The rate of recovery to the pre-fracture level was 55.1% at discharge. Unsuccessful recovery at discharge was influenced by prior dementia, a history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nd an age of 85 or more years. Analysis showed an “after-discharge” recovery rate of 63.2%. Prior dementia and the residence outside one’s own home influenced unsuccessful recovery rate.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provide patients with such factors a more effectiv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program not merely the standard rehabilitation program. In addition, a walking rehabilitation program should be offered to those who were re-hospitalized or admitted to other health care facil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