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与糖脂代谢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广东省化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处理组采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干预血糖,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的氧化应激指标包括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C),脂代谢指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糖代谢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C肽。 结果两组干预前的TAC、SOD、以及MDA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处理组的TAC和SO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处理组的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处理组FPG、2hPG和Hb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处理组的平均C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能显著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胰岛β细胞功能、CIM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盐湖分院就诊的8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C均较对照组低,HDL-C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OMA-IR、CIMT水平较对照组低,HOMA-β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可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水平,调节胰岛β细胞功能与CIMT。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短期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胱抑素C(Cys-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2017年9月—2018年9月间该院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2例。A组短期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B组预混胰岛素治疗,均治疗2周,并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人群40名为C组。观察治疗前后3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胰岛素(INs)、空腹C肽、Cys-C和Hcy水平。结果 FPG、2hPBG、HbA1c、TC、TG、HDL-C、LDL-C、INS、空腹C肽、Cys-C和Hcy水平比较:A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B组除TG,HDL-C和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P0.05);治疗前3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组以及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除FPG、2hPBG、HbA1c和Cys-C水平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均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FPG、2hPBG、HbA1c、TC、TG、LDL-C、INS、Cys-C和Hcy水平,提高HDL-C和空腹C肽水平,缓解患者糖尿病肾脏病变及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初诊肥胖T2DM患者82例,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联合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糖、体质指数(BMI)、血脂代谢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PG、2 hPG、HbA1c、BM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 hPG、HbA1c、BMI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C、TG、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HDL-C、LDL-C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及尿酸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T2DM患者200例,按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管理和运动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给予阿卡波糖治疗,持续服药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F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的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后BMI、FPG、2 hPFG、HbA1c、TG、TC、LDL-C、U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BMI、FBG、2 hPFG、HbA1c较治疗前下降(P0.05),TG、TC、LDL-C、UA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HDL-C无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MI、FPG、2 hPFG、TC、LDL-C、HDL-C、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均可降低BMI、FPG、2 hPFG、HbAlc的水平,但两组HbAlc无明显差异。此外,阿卡波糖还可以降低TG、TC、LDL-C、UA的水平,升高HDL-C的水平。可知,阿卡波糖可以明显改善血脂及尿酸的代谢,早期预防T2DM慢性并发症及延缓心脑血管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血糖指标、心功能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PG、2 h PG、HbA_(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LVEDD小于对照组,血清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调节患者血脂代谢,降低患者血糖,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替格瑞洛应用于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4月到2019年3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冠心病高血脂症患者13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而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持续12周,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病频率和持续时间,记录两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以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变化,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在干预12周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TC、HDL-C、LDL-C、TG以及血清中Hcy、hs-CRP和VEGF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HDL-C、LDL-C、TG均显著改善(P<0.05),血清中Hcy、hs-CRP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VEGF的含量则明显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Hcy、hs-CRP水平显著下降,而VEGF的水平显著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替格瑞洛能有效控制冠心病高血脂症患者的血脂水平,抑制血清中Hcy、hs-CRP的含量,提高VEGF的表达水平,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血清Hcy、CysC和hs-CRP水平,糖代谢变化,脂代谢变化,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两组血清Hcy、CysC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两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血清LDL-C、TC和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两组FINS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HOMA-I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FINS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调节脂代谢,降低血清Hcy、CysC和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9.
对20例肥胖T2DM患者给予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12周,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观察患者血糖、血脂(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体重指数(BMI)C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BMI、甘油三酯TG、胆固醇TG水平均明显下降,而空腹C肽(F-CP)2hC肽(2h-CP)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可有效控肥胖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并降低体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新发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月青铜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新发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予以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腰围(W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C肽水平(FC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新发超重2型糖尿病可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血脂、体质量,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浆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 S,CatS)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浓度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将浦东新区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197例糖尿病患者根据临床情况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院体检健康者80名为对照组。测定各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sugar,2 hPBG)浓度、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nd-diastolic volume,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end systole vol⁃ume,ESV)及血浆CatS和TSP-1浓度,并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合并组及单纯组患者ESV、EDV、HbA1c、LDL-C、FPG、2 hPBG、TC、TG、DBP、SBP显著升高,EF、HDL-C则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与单纯组比较,除LDL-C、FPG、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合并组ESV、EDV、HbA1c、HDL-C、2 hPBG、TC、TG及DBP均较单纯组高,EF较单纯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组及合并组CatS和TSP-1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CatS和TSP-1浓度明显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TSP-1与LDL-C(r=0.453,P<0.01)、HbA1c(r=0.629,P<0.01)、HDL-C(r=0.435,P<0.01)、EDV(r=0.364,P<0.01)、ESV(r=0.408,P<0.01)呈正相关;与EF(r=-0.317,P<0.01)呈负相关。CatS与LDL-C(r=0.426,P<0.01)、HbA1c(r=0.530,P<0.01)、HDL-C(r=0.345,P<0.01)、EDV(r=0.380,P<0.01)、ESV(r=0.395,P<0.01)呈正相关;与EF(r=-0.465,P<0.01)呈负相关。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及心力衰竭患者血浆CatS和TSP-1浓度较单纯糖尿病患者高,可通过检测血浆CatS和TSP-1浓度来预测患者的心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惠者HDL-C亚型和T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普罗布考500 mg,2次/d;阿托伐他汀20 mg,1次/晚;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1次/晚。2组均常规使用硝酸酯类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检测TG、TC、LDL-C、HDL-C、HDL_2、HDL_3。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TG、TC、LDL-C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治疗组患者HDL-C和HDL_2明显下降,HDL_3、HDL_3/HDL-C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HDLC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TG、TC、LDL-C、HDL-C、HDL_2明显下降(P<0.05),HDL_3、HDL_3/HDL-C明显升高(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可更好降低TG、TC、LDL-C,虽然同时HDL-C总量有所下降,但逆向转运TC能力更强的HDL_3却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碳水化合物高营养密度膳食对肥胖儿童青少年的减重效果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肥胖门诊及营养门诊的肥胖儿童青少年(7~18岁)37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22例肥胖儿童青少年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平衡膳食及生活方式、运动宣教干预,研究组在生活方式、运动宣教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高营养密度膳食干预,共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BMI、腰臀比、身体成分分析数据以及代谢指标水平。 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BMI、腰围、臀围、腰臀比、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8周后,研究组的BMI、腰围、臀围、腰臀比、体脂率和内脏脂肪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hINS)、血尿酸(UA)、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研究组的FPG、2hPG、FINS、2hINS、UA、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碳水化合物高营养密度膳食短期内可以有效使肥胖儿童青少年减重,减少体脂率和内脏脂肪面积,改善其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Studies have shown that both cystatin C and metabolic syndrome (MetS) are associated with inflammation. We set out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cystatin C levels and MetS in the elderly.MethodsThis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380 elderly individuals, including 135 patients with MetS, 142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disturbance (MetD), and 103 healthy elderly individuals (control group). Waist–hip ratio, waist circumference, waist–height ratio, body mass index (BMI),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hemoglobin A1c (HbA1c),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triglycerides (TG),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C),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pulse pressure and cystatin C were measured and their mutual relations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higher the MetS scores, the higher the serum cystatin C concentration in these patients. Serum cystatin C concentra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waist–hip ratio, waist circumference, waist–height ratio, BMI, TG, FPG, and blood pressure, not related to LDL-C levels,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HDL-C level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cystatin C, waist–height ratio, waist circumference, FPG, TG, SBP and pulse pressure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MetS (OR between cystatin C and MetS 2.164, 95% CI 1.136–8.259).ConclusionCystatin C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MetS in the elderly. As MetS scores rose, serum cystatin C levels increased.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对老年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的查体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老年人MS的危险因素. 方法按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推荐的MS诊断标准,将568例老年人分为对照组(不符合MS诊断标准者)、代谢异常1组(符合MS诊断标准1项者)、代谢异常2组(符合MS诊断标准2项者)及MS组.比较各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丙转氨酶(ALT)、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等指标. 结果 MS组、代谢异常2组、代谢异常1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及血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MS组,代谢异常2组总胆固醇、LDL-C、HbA1c及A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代谢异常1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指数与舒张压(r=0.231)、HbA1c(r=0.195)、血尿酸(r=0.152)、ALT(r=0.211)呈正相关,与HDL-C负相关(r=-0.1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符合MS诊断标准1项及2项者是老年人MS的高危人群,超体质量或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ALT和血尿酸升高等是老年人M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MS心率减速力(DC)变化与血糖、血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确诊为MS的100例10~16岁儿童青少年(MS组);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的100名儿童青少年为正常对照(NC)组。检测两组DC、血糖及血脂指标变化,随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两组WC、BMI、FPG、2 hPG、HbA1c、HDL-C、LDL-C、TG、D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MS组治疗前后WC、BMI、FPG、2 hPG、HbA1c、HDL-C、LDL-C、D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危亚组比较,中、高危亚组超重/肥胖、血糖、血脂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DC与HDL-C呈正相关(r=0.494,P<0.05),与TG、FPG、WC、HbA1c呈负相关(r=-0.497、-0.496、-0.474、-0.501,P<0.05或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2 hPG、HbA1c、LDL-C、TG是儿童青少年MS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DC是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 DC检测对儿童青少年MS的危险分层及心血管事件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自拟茶方改善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疗效及机制。方法以高脂饲料建立脂肪肝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及模型组不经药物干预,阳性对照组以吡格列酮进行治疗,治疗组以针灸联合自拟茶方进行治疗。检测肝脏组织匀浆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对各组大鼠肝脏病理、肝指数、肝酶[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血脂水平[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炎症相关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及肝组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蛋白表达进行测定。结果模型组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表明造模成功。治疗组肝脏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明显优于模型组,肝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血清ALT、ALP、TC、TG、LDL-C、IL-1、IL-6、TNF-α水平降低(P<0.05),HDL-C水平升高(P<0.05),肝组织AMPK及PPARγ表达水平升高(P<0.05),p38MAPK表达水平降低(P<0.05)。治疗组在改善肝指数、降低血清TC、ALT、AST、IL-1、TNF-α水平及降低肝脏TC、TG水平、升高HDL-C、下调肝脏p38MAPK水平方面与阳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灸联合自拟茶方可明显改善脂肪肝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该作用可能与上调肝脏AMPK及PPARγ表达水平、下调p38MAPK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背景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开放剂是一类扩血管药物,临床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但其对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对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的探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对冠心病大鼠血脂代谢和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018年8月-2019年2月,将50只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均喂养高脂饲料、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制备冠心病大鼠模型,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按照二氮嗪3、5、7 mg/kg进行灌胃治疗,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均给予相同体积0.9%氯化钠溶液;五组大鼠均连续给药14 d。比较五组大鼠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后眼球血OD340值及颈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相对表达量。结果治疗前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组大鼠TC、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五组大鼠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组大鼠TC、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大鼠TC、TG、LDL-C水平低于模型组,中、高剂量组大鼠TC、TG、LDL-C水平低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TC、TG、LDL-C水平低于中剂量组(P<0.05);治疗后五组大鼠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模型组大鼠眼球血OD340值低于对照组,中、高剂量组大鼠眼球血OD340值高于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眼球血OD340值高于模型组(P<0.05)。治疗后模型组及低、中剂量组大鼠颈动脉血管内皮细胞FGF-2及VEGF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大鼠颈动脉血管内皮细胞FGF-2及VEGF相对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可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活性而改善冠心病大鼠血脂代谢,并可通过下调颈动脉血管内皮细胞FGF-2及VEGF的表达量而减轻血管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