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入院时MEWS评分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3月15日至2017年7月15日收治的EICU患者入院时的各项指标,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相加得到入院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主要结局为患者24、48 h及院内死亡,采用ROC曲线评估MEWS评分对预后预测的截断值,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估MEWS评分对EICU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MEWS评分预测患者24、48 h及院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5、0.734和0.738,MEWS评分预测患者24、48 h及院内死亡的截断值均为5分。结论入EICU时,MEWS≥5分对患者24、48 h及院内死亡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对EICU患者病情做出快速判断。  相似文献   

2.
MEWS评分对院前急性脑血管意外病情及预后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改良早期预警(MEWS)评分系统在院前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病情评估和死亡预测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对院前急救中明确诊断为脑血管意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场采集相关数据,进行MEWS评分,以收入院后90 d为观察终点,结局作为观察指标,对患者进行MEWS评分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下面积计算,计算患者相应的预测指标。结果 死亡组MEWS评分较存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W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判断院前急救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危重程度的最佳截断点为≥4分,对危重病患者死亡预测的敏感度56.25% ,特异度为87.24% ,准确度为83.63% ,约登指数为0.4349。结论 MEWS评分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病情评估及死亡的预测具有中等的分辨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此评分方法为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适用于院前脑血管意外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在院前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病情评估和死亡预测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对院前急救中明确诊断为脑血管意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场采集相关数据,进行MEWS评分,以收入院后90 d为观察终点,结局作为观察指标,对患者进行MEWS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下面积计算,计算患者相应的预测指标.结果 死亡组MEWS较存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W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判断院前急救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危重程度的最佳截断点为≥4分,对危重病患者死亡预测的敏感度为56.25%,特异度为87.24%,准确度为83.63%,约登指数为0.434 9.结论 MEWS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病情评估及死亡的预测具有中等的分辨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此评分方法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适用于院前脑血管意外患者.  相似文献   

4.
朱利君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094-5095
目的 探讨院前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ACI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MEWS进行病情及预后评估,另选择2015年1月之前采用常规方法 院前评估ACI患者60例为对照.比较2组患者好转出院率及病死率,观察组死亡与存活患者MEWS评分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病死率及好转出院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患者MEWS评分平均(3.58±0.72)分,显著低于死亡患者的(5.12±1.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WS评分预测ACI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WS评分对ACI患者病情有较好的评估作用,并且MEWS评分与患者预后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影像学特征结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评估重症监护室(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86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病例及影像学资料,收集所有患者MEWS评分、影像学资料和预后情况,并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中MEWS评分和分析其影像图像表现。结果整理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显示,86例患者至出院时存活72例,存活率为83.72%,死亡14例,死亡率为16.28%;死亡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MEWS评分较存活者显著高,而GCS评分较存活组明显降低(P0.05);MSCT检查+ MEWS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评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86%和92.4%,均显著高于MSCT检查和MEWS评分单一评估灵敏度和特异度(P0.05)。在MSCT检查中,其中14例死亡患者中,仅2例基底池正常,有8例出现基底池受压,4例出现基底池消失,颅内压明显升高,而中线结构仅有1例显示正常,7例出现轻度移位,6例出现重度移位。结论 MSCT检查结合MEWS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MSCT检查对颅脑损伤患者病变部位、形态以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等均可清晰显示,结合MEWS评分分析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更有利于评估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急诊救治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院前死亡4例,院内死亡15例,死亡率为27.94%,存活49例,存活组与死亡组相比较,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GCS评分和受伤至救治时间方面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迅速的院前急救和合理的院内治疗可减轻GCS评分及受伤至救治时间等对患者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在院前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对2010年1~7月院前急救中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场采集相关数据,进行MEWS评价,以收入院后第90 天为观察终点,结局作为观察指标,对患者进行MEWS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C)计算,分析患者相应的预测指标.结果 死亡组MEWS评分较存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WS AUROCC为0.78,提示判断院前急救急性脑梗死患者危重程度的最佳截断点为大于或等于3分,对危重病患者死亡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约登指数分别为45.45%、84.61%、81.25%及0.30.结论 MEW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死亡风险具有中等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GCS^[1]计分法评估颅脑损伤,指导院前急救与转送院内救治措施。方法:对2005—2006年院前急救195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现场死亡14例。死因为出血性休克和(或)严重血气胸,成功地实施院前急救181例。结论:GCS计分法正确评估积极地现场救治、合理合时转运、简练联络方式是成功院前救治和院内依托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GCS评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3月收治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GCS评分与预后作比较分析。统计学数据采用t检验。结果50例中死亡9例,入院时GCS评分为6.11分;好转15例,入院时GCS评分为10.86分;痊愈26例,入院时GCS评分为12.65分。死亡组入院时GCS评分明显低于好转及痊愈组(P<0.01)。好转组与痊愈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入院时GCS评分对颅脑预后判断有意义,得分越低预后越差。得分较高时不应忽略对病情动态观察,以免延误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MEWS)评分系统与校正MEWS评分在院前急救的应用价值对比。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6月我院应120外出接诊的300例患者,在医护人员接诊的第一时间分别进行MEWS评分和校正MEWS评分,并进行分诊分流。以观察患者30 d的结局为预后结果。结果急诊死亡患者MEWS和校正MEWS评分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患者MEWS和校正MEWS评分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诊入住ICU及院前抢救患者MEWS和校正MEWS评分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门诊及专科治疗患者MEWS和校正MEWS评分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和存活组校正MEWS评分均高于MEW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住ICU及院前抢救组和门诊及专科治疗组校正MEWS评分均高于MEW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死亡作为预测指标,MEWS与校正MEW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入住ICU及院前抢救为预测指标,MEWS与校正MEW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1.
沈蓝  郑江丽  张杰清  陈桂美  王铁英 《重庆医学》2021,50(19):3307-3309,3313
目的 探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在院前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9年2-12月该院医护人员院前急救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在急救现场采集相关数据,进行MEWS、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NIHSS评分为标准将患者分为轻-中度脑卒中(轻-中度组)、重度脑卒中(重度组)两组,比较两组MEWS、GCS的差异,并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计算MEWS、GCS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效能.结果 重度组的MEWS显著高于轻-中度组,且GCS明显低于较轻-中度组(P<0.05).MEWS的ROC曲线下面积0.878,预测病情严重程度的临界值为大于或等于7.5分,其灵敏度64.70%,特异度95.90%;GCS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0.917,预测病情严重程度的临界值大于或等于10分,灵敏度94.10%,特异度57.55%.结论 MEWS、GCS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但两者各有不足,故临床需联合应用两种评分法发挥其协同互补作用,进一步准确地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低院前病情识别风险的护理研究。方法对106例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53例患者使用简单临床评分(SCS)作为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模式作为观察组,并按照院前危重患者救治护理模式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比较救治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总耗时间缩短,转运成活率和满意度提高,转运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WS评分评估28 d生存率的AUC为0.861(P<0.001),临界值为6.98分,敏感度87.2%,特异度91.6%,优于SCS。结论早期预警评分模式可以降低院前病情识别风险,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护理质量,对患者预后有较好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伍刚 《当代医学》2012,18(25):58-59
目的 探讨"院前指数法"在群体创伤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总结2009年7月~2011年6月,在128例院前急救群体创伤中应用"院前指数法"(prehospital index,PHI)对患者伤情进行评估分级,指导现场急救,合理安排转运以及治疗后转归情况.结果 128例群体创伤患者,PHI评分0~3分(轻伤)49例,PHI评分4~7分(中度伤)45例,PHI评分大于7分(重伤)34例.死亡13例,其中现场死亡5例,转送至医院急诊室死亡2例,术毕死亡6例;其余均治愈.结论 院前急救中对群体伤员应用PHI进行评估分级,在短时间内对伤员展开急救,合理调度,分批分级转运,有利于提高危重伤员抢救成功率,有利于提高院前急救的效率,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与分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与院内急救处理方法。方法对我科2003年1月至2012年5月救治的41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在本组41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24小时内死亡49人,其它370例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评定;恢复良好成中残258例(69.73%),重残41例(11.08%),植物生存12例(3.24%),死亡59例(死亡率15.94%)。结论院前急救、经绿色通道直接送入脑外科病房,专科规范治疗是救治的根本;强调早期迅速的专科救治。  相似文献   

15.
颅脑外伤进展性出血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德文  罗雪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3):3124-3125
目的:总结和提高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损伤(PHI)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PH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伤后距首次CT检查时间、血肿类型与PHI发生的关系,PHI部位分布情况及治疗,预后等因素分析PHI临床特点。结果:颅脑原发损伤越重,伤后首次CT抢救时间越早,PHI的发生率越高;PHI出血类型中,脑内血肿(ICH)35例占40.7%,硬膜外血肿(EDH)24例,占27.9%,硬膜下血肿(SDH)14例,占16.3%,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3例,占15.1%。结论:对于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尤其伤后首次CT检查伤后2h以内者,要在之后的6h内行CT复查,以便及时发现PHI,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动态变化对颅脑损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PHI)以及预后的影响,评估D-D对急性颅脑损伤诊治过程中的辅助价值。 方法 选取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8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时段采集患者伤后24 h内、第3天、第7天、第15天外周静脉血,检测伤后血浆D-D动态变化;所有患者入院后24 h内、第3天、第7天以及第15天均行颅脑CT检查,根据CT检查结果分成2组,颅脑CT复查提示颅内血肿较前明显增大者(≥25%)为PHI组,未明显增大者为对照组。进一步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研究,分析D-D对颅脑损伤程度、PHI及预后的影响。 结果 88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42例为PHI患者,发生率为47.73%。PHI患者伤后24 h内、第3天、第7天、第15天外周静脉血D-D含量均显著高于非PHI患者(24 h内:7.47±6.35 vs.2.01±2.46;第3天:4.06±3.43 vs.1.41±2.37;第7天:2.73±3.03 vs.0.91±1.38;第15天:1.77±3.15 vs.0.41±1.07,均P<0.05);GCS评分≤8分患者D-D含量明显较高,GCS≥9分患者D-D含量较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非死亡患者,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结果显示,D-D含量较高者,PHI发生率亦较高;预后不同的患者D-D含量有显著差异。 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中D-D含量异常增高,可作为PHI发生的预测因素,是判断患者伤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静波  黄萍 《医学综述》2013,19(8):1491-1493
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对急诊老年危重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监护室老年患者158例,入院后分别给予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MEWS评分、APACHEⅡ评分的差别,分别比较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的区别及MEWS评分≤3分、4~6分,7~9分、≥10分患者病死率的区别,研究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MEW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分别为(8.06±2.71)分和(24.60±4.20)分,存活组分别为(4.80±2.47)分和(19.06±3.93)分(P<0.01),MEWS评分ROC下面积为0.814,与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MEWS分值增加,病死率升高(P<0.01);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具有相关性(r=0.647,P=0.001)。结论 MEWS评分是一种方便、快捷的评分系统,和APACHEⅡ评分一样能够评估急诊老年危重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损伤4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潜  李光远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2):1255-1256,1259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损伤(PHI)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根据46例PHI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伤后距首次CT检查时间、血肿类型与PHI发生的关系,PHI部位分布情况及治疗、预后等因素分析PHI的临床特点。结果:颅脑原发损伤越重,伤后首次CT抢救时间越早,PHI的发生率越高;PHI类型中,颅内血肿25例,硬膜外血肿11例,硬膜下血肿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痊愈和恢复良好20例,轻残12例,重残8例,病死6例。结论:对于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尤其伤后2 h以内首次CT检查者,要在之后的6 h内行CT复查,以便及时发现PHI,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院前救护及绿色通道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16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进行回顾分析,包括迅速评估伤情、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维持有效循环、降颅压及做好术前准备、快速经绿色通道行手术治疗等。结果:本组患者168例中存活126例,死亡42例(25%),死亡组GCS评分低于存活组(P<0.05),合并器官损伤的数量多于存活组(P<0.05),受伤到院前急救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及受伤到手术时间均长于存活组(P<0.05)。结论:尽早实施有效的院前救护,快速经绿色通道行手术治疗,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成功的关键,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重点进行总结和探讨。方法评估88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在8分以下。结果术后继发性颅内出血5例,肺部感染18例,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4例,长期脑脊液漏1例,植物人生存3例,死亡16例,生存率81.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大部分需急诊手术治疗。快捷、有序、规范的术前准备是争取手术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证病人呼吸道畅通及引流通畅,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促使病情的稳定及逐渐恢复,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防止继发性损伤及并发症。护理重点是高热、肺部感染、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大出血及褥疮的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