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膀胱癌根治术(R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收治的206例行R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OC曲线确定PLR最佳临界值为147,以术前PLR是否≥147,分为高PLR组(n=94)和低PLR组(n=112)。对PLR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临床病理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多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本组206例随访1~144个月,平均81.3个月。高PLR组和低PLR组的肿瘤进展率分别为66.0%(62/94)和50.9%(57/112),中位PFS分别为63个月和9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有无肾积水、肿瘤大小、术中有无输血、手术方式、肿瘤临床T分期、组织学G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PLR≥147是患者肿瘤进展的影响因素(P0.05)。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PLR是影响患者肿瘤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LR也与患者的临床T分期、组织学G分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PLR与RC患者预后及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肥胖与前列腺癌根治术(RP)后病理特征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120例RP患者。收集并分析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前列腺体积、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和术后病理结果。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将患者分为三组:正常组(18.5 kg/m2≤BMI<24kg/m2)30例、超重组(24kg/m2≤BMI<28kg/m2)66例、肥胖组(BMI≥28kg/m2)24例。结果 RP后,肥胖组患者Gleason评分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8例患者诊断为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PCa),其中BMI正常组6例,超重组27例,肥胖组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8例患者出现Gleason评分升级,其中BMI正常组5例,超重组13例,肥胖组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0例患者术后切缘阳性,其中BMI正常组4例,超重组17例,肥胖组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 肥胖患者在RP后Gleason评分以及病理分期更高,同时具有较高的切缘阳性率,Gleason评分升级发生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PLT)计数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值(PLR)与肾细胞癌(RCC)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12月1 340例经病理确诊的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RCC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从而验证在众多影响RCC患者预后的因素中术前外周血PLT计数及PLR是否是RC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术后获访并符合条件的患者1 125例,随访时间1~14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4个月。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确定PLR的最佳截点为146.86。术前外周血PLT计数升高组(300×109/L)和非升高组(≤300×109/L)患者的1、3、5、7、10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93.5%、71.2%、63.6%、51.4%、43.6%和98.1%、93.1%、88.9%、83.6%、8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9,P0.001)。高PLR组(PLR≥146.86)和低PLR组(PLR146.86)患者的1、3、5、7、10年OS分别为95.5%、83.8%、74.9%、65.0%、57.4%和98.6%、93.7%、91.3%、87.1%、8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1,P0.001)。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大小、术时远处转移、术前外周血PLT计数、PLR、pT分期(2010)、Fuhrman分级、ECOG评分是影响RC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术前外周血PLT计数升高及高PLR均是R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256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PLR水平,绘制PLR诊断肿瘤复发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PLR界值,分析术前外周血PLR水平分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PLR诊断肿瘤ROC曲线下面积为0.625(95%CI=0.544~0.706),灵敏度为0.53,特异度为0.70,界值为131.81。患者术前外周血PLR水平与术前血清白蛋白、Child-Pugh分级、是否伴有腹水、血管侵犯、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有关(均P0.05)。Cox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NM分期(HR=1.441,95%CI=1.721~2.635,P0.001)、PLR(HR=1.737,95%CI=1.317~2.291,P0.001)为肝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而PLR(HR=1.893,95%CI=1.434~2.497,P0.001)为肝癌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低PLR患者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81.2%、53.3%、29.6%)明显高于PLR患者(62.4%、30.4%、11.6%)。结论:术前PLR可以作为肝癌患者的预后指标,高PLR水平患者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中代谢综合征与前列腺癌分期、分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6年7月于华西医院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代谢综合征组与非代谢综合征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特点,探究代谢综合征与前列腺癌分期、分级的关系。结果 纳入的499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中,93例(18.6%)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代谢综合征组肿瘤前列腺外浸润(pT3~4)的风险是非代谢综合组的2.2倍(OR =2.222, 95% CI:1.349~3.661, P=0.0002),Gleason评分≥8分风险达到3倍(OR=3.061, 95% CI:1.313~7.137, P=0.010)。合并肥胖的前列腺患者肿瘤前列腺外浸润和Gleason评分≥8分风险分别是非肥胖患者的2倍(OR =2.000, 95% CI:1.279~3.128,P=0.002)和2.4倍(OR=2.436, 95% CI:1.068~5.555, P=0.034)。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分数量达到3个以上时,肿瘤前列腺外浸润的风险增加94%(OR=1.941, 95% CI:1.093~3.449, P=0.024),Gleason评分≥8分的风险是无代谢综合组分患者的4.3倍(OR=4.316, 95% CI:1.530~12.174, P=0.006)。结论 代谢综合征与肿瘤前列腺外浸润和Gleason评分≥8分显著相关。肥胖与前列腺癌分期、分级正相关,只有当代谢综合征组分累积到代谢综合征状态时才导致高危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lymphocyte ratio ,PLR)的变化及其与RA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RA患者200例,其中活动组86例、非活动组114例,同时选取10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PLR、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reactive protein, hs-CRP)、抗环瓜氨酸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 CC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免疫球蛋白、补体C3(complement 3, C3)、补体C4(complement 4, C4)、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LR与RA病情活动性的关系。结果 RA活动组PLT、PLR、超敏CRP、CCP、ESR、C3、C4和RF均较RA非活动组和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非活动组PLT、PLR、超敏CRP、CCP、ESR、C3、C4和R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校正超敏CRP、CCP、ESR、C3、C4、RF等影响因素后,PLR [OR=3.235 (95% CI 1.997~5.894) , P=0.008]仍然是RA病情活动性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发现,PLR的曲线下面积为0.804 (95% CI 0.738~0.869, P=0.006),但其最佳临界值为120.37时,PLR评估RA病情活动性的灵敏度为80.20%,特异度为68.60%。结论 PLR是RA病情活动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动态监测PLR对临床判断RA的疾病活动性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行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LRC)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2016-2019年在我院行LRC的118例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外周血NLR、PLR分为高NLR组(NLR≥2.33,58例)与低NL...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预测TACE后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分析95例接受TACE治疗的BCLC分期B期的HCC患者资料,根据NLR、PLR值预测患者预后ROC曲线的界值,将其分成高值组和低值组。观察TACE术前、术后3天、术后1个月NLR和PLR变化及NLR、PLR值与术后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术后3天NLR高于术前(P0.05),术后3天PLR低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NLR回落至接近术前水平(P0.05),PLR上升至接近术前水平(P0.05)。术前NLR≥2.51组中位总生存期(OS)短于NLR2.51组(13.40个月vs 26.83个月;Z=5.24,P0.05);术前PLR≥96.84组中位OS短于PLR96.84组(17.27个月vs 28.83个月;Z=3.06,P0.05)。术后3天NRL≥5.17组中位OS短于NLR5.17组(15.20个月vs 25.07个月;Z=3.32,P0.05);术后3天PLR≥100.65组中位OS短于PLR100.65组(14.87个月vs 25.07个月;Z=3.54,P0.05)。术前NLR水平、肿瘤最大径、AFP水平、AST水平、ALB水平是影响HCC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ACE治疗HCC前后NLR、PLR值与TACE后患者预后有关,可作为评估HCC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直以来影响着人类健康.肝切除术是肝癌首选的治疗方式,但术后复发率高、生存期短严重影响手术疗效.随着肿瘤相关炎症的研究不断深入,包括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内的一系列全身炎症指标被逐步提出,并被认为是可用于预测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标志物.近年来,研究发现术前PLR可作为预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采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与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Radical prostatectomy for prostate cancer after pubic bone,RRP)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20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RP组69例、RRP组51例,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差异.结果 LR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220.6 ±61.5)min显著的高于RRP组(P<0.05),LRP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的低于RRP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RP组患者的手术总并发症为2.90%,显著的低于RRP组的15.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RP组的切缘阳性率17.39%与RRP组的19.61%差异不显著(P>0.05),LRP组术后1年、2年的生化复发率8.70%、26.09%与RRP组的7.84%、21.5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RP组的术后1年完全尿控率92.75%与RRP组的94.12%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RP组的术后勃起良好率66.67%显著的低于术前的97.10%(P<0.05),RRP组的术后勃起良好率56.86%显著的低于术前的98.04%(P<0.05),两组患者术后勃起良好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03,P>0.05).结论 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采用LRP治疗与RRP治疗取得相似的临床效果,但是具有创伤小、术中失血量少、患者恢复较快、手术并发症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Meta分析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是否立即辅助内分泌治疗进行综合比较.方法 通过Pubmed、EMbase、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检索1990年至2013年相关文献.Jadad质量记分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治疗组为前列腺癌术后立即给予内分泌治疗,对照组为前列腺癌术后延迟给予或不给予内分泌治疗,Meta分析评价两组总体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结果 5项研究入选,共496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088例,对照组2876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体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71),肿瘤特异性生存率(P<0.0001)和无进展生存率(P<0.0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立即辅助内分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病人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但不能提高总体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与前列腺癌根治术(RP)治疗前列腺癌(PCa)患者术后生化复发(BC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480例接受RP治疗的PCa患者。患者定期随访并完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术后连续2次检测PSA≥0.2 ng/mL定义为BCR,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等方法探索TURP对RP术后BCR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 480例RP患者中有400例患者未行过TURP治疗,80例患者既往行TURP治疗。行TURP治疗过的患者BCR发生时间显著缩短,与未行过TURP治疗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有TURP手术史(HR=2.31,95%CI:1.33~4.04,P=0.003)、PSA升高(HR=1.01,95%CI:1.00~1.02,P=0.007)、T3b分期(HR=2.83,95%CI:1.16~6.87,P=0.022)、Gleason评分为7~9分(7分:HR=2.28,95%CI:1.09~4.75,P=0.028;8分:HR=2.90,95%CI: 1.24~6.80,P=0.014;9分:HR=5.55,95%CI:2.32~13.29,P<0.001)是BC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PCa患者中,TURP手术史、PSA升高、T3b分期及Gleason评分7~9分的患者在RP术后发生BCR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或淋巴结转移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美国SEER数据库2004年至2013年间收录的淋巴结转移或骨转移的647例前列腺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单独骨转移非手术组129例,单独骨转移手术组129例,单独淋巴结转移非手术组131例以及单独淋巴结转移手术组131例,无转移非手术组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先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后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高危前列腺癌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至2016年1月本院先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后,再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14例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病检诊断明确,完成Gleason评分,MRI增强扫描完成临床分期,行骨扫描及相关辅助检查排除远处转移,术前辅助内分泌治疗3~6个月控制PSA<4μg/L后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及PSA控制情况等.结果 大部分患者手术时间为130~290 min,无输血、无直肠穿孔患者,术后平均15 d拔除尿管,术后3个月均能自行控尿,术后3例病检切缘阳性,术后3个月复查PSA<0.2μg/L.结论 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经内分泌治疗后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安全可行,但术前需充分评估风险及并发症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结合精神心理干预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对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就诊治疗的92例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精神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SDS、IPSS、QOL评分及术中情况、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P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IPSS、QOL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结合精神心理干预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可有效地改善其负性情绪,减轻排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LR)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6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NLR的截断值为2.4(敏感性:53.3%,特异性:71.4%),将患者分为低NLR组(NLR2.4,153例)和高NLR组(NLR≥2.4,11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率的差异,并分析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差异(均P0.05),但高NLR组较低NLR组肿瘤直径大、肿瘤浸润深度深、TNM分期高(均P0.05);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44.3%,生存分析显示,高NLR组患者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NLR组(χ~2=17.511,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前NLR、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和TNM分期与胃癌患者总生存率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LR和肿瘤大小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术前NLR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高术前NLR值提示胃癌患者有较差的临床病理情况及生存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独或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年龄预测前列腺癌(PCa)的临床价值及其与危险分级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和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 205例患者,根据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 060例)和PCa组(145例)。根据欧洲泌尿外科协会指南再将PCa患者分为低(48例)、中(62例)、高(35例)危组。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Ca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LR、PSA和年龄单独检测预测PCa的临床价值,并建立联合预测模型方程。比较不同PCa危险分级组间的NLR水平。结果 PCa组的年龄、PSA、空腹血糖(FBG)、NLR和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SA、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FBG和NLR与PCa均有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SA和NLR为影响PCa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PSA和NLR预测PCa的临床价值均高于年龄预测PCa的价值(Z=8.604、9.204,均P<0.001)。NLR、PSA和年龄联合检测建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2.5%和80.7%。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的NLR水平分别为(2.05±0.26)、(2.36±0.34)和(2.75±0.61),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021,P<0.001),且高危组的NLR水平均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q=11.132、6.494,均P<0.001),中危组的NLR水平高于低危组(q=5.709,P<0.001)。结论 NLR为PCa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患者的危险度分级有关,与PSA和年龄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P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