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摆药差错现状及原因。方法 将2020年9月~2021年3月期间静脉药物调配中心839 522份静脉药物调配记录做出回顾性分析,分析静脉药物调配过程中发生差错的原因,并提出有效防范干预措施,以确保临床用药准确性和安全性。结果 本次分析839 522份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记录,共534份差错率,占总比为0.06%,包含审方差错3.56%,贴签摆药核对59.36%,配置差错25.84%,复核差错3.18%,其他差错8.05%。结论 经分析后得知,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摆药差错的主要原因为配置差错、医嘱审方差错、排药差错等,通过建立健全严格的配置和操作规范,加强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用药管理等,可明显降低差错率,确保患者治疗安全,对医患双方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5,(4):565-567
目的: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运行中差错的发生,提高静脉用药调配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对我院PIVAS 2013年1-4月工作流程中各个环节出现的差错进行原因分析,并制订防范措施,比较改进前、后(2013年5-8月)差错率。结果:通过改进和细化工作流程,分别针对审方、分签、贴签、排药、配制、退药、复核及打包等各环节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并进行了改进。与改进前比较,差错率显著降低,由0.079%下降至0.037%。结论:通过分析差错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关防范措施可减少差错发生,提高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9,(18):186-189
目的通过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差错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提高输液质量,保证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出现的差错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共调配输液351999组,发生差错67例,差错率为0.019%。差错发生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差错类别主要分为审方差错、贴签差错、摆药差错、调配差错、退药调配、成品输液复核与运送差错、其他,其中主要差错为调配差错。结论对差错进行汇总、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对防止发生相似的差错尤为重要,有助于提高成品输液的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对本院PIVAS各个环节经常出现的差错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内差率为0.08%,差错率为0.001%。主要发生在贴签、药师排药、护士配置、成品复核等工作环节。结论可通过构建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强药品管理、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合理安排工作量等措施降低差错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5,(1):71-73
目的:促进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工作水平的提高。方法:从审方、记费、复核贴签与摆药、复核包装、退药各环节比较我院PIVAS信息系统优化前后的情况。结果:与优化前比较,优化后系统在实现与医护人员的即时交流、记费的自动化和准确性、自动提示标签相关信息、病区成品送货时自动编号、规范退药操作及统计查询功能方面更加完善,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准确率和服务质量。结论:PIVAS通过不断优化其信息系统可有效提高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工作实践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完善医院药师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相关工作内容,保证输液调配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对医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出现问题进行定性分析,总结药师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工作的作用及意义。结果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发现的问题包括医生医嘱不舍理、护士排药及调配差错。结论药师进行医嘱审核、排药复核及调配复核,并对护理人员进行调配指导,层层把关保证调配质量,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静脉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临时医嘱调配模式,为PIVAS临时医嘱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新泰市人民医院PIVAS临时医嘱运行现状,介绍临时医嘱批次、审核、摆药贴签、混合调配、复核包装、退药环节实践经验。结果 PIVAS可开展全院8:00—20:00临时医嘱调配服务,进一步满足临床静脉用药需求。结论 通过PIVAS临时医嘱调配的开展,提高了PIVAS服务效率,提升了临床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吴世英  黄小娟  周媛 《江西医药》2023,(12):1506-1508
目的 探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风险问题及预防策略。方法 对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静脉药物调配总量739 933次中药物使用差错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对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危险因素进行探讨,以此进行预防措施的制定。结果 (1)风险内容分析:静脉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0.029%,包括摆药贴签错误(44.70%)、调配错误(23.04%)、不合理医嘱漏审(19.35%)、药品存放区看似、听似、高危药品标识不醒目(5.54%).(2)导致上述风险发生的原因分析: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足、核对流程不够规范、监督管理措施不足。结论 当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风险问题依旧存在,为进一步有效控制不良事件,需要充分关注导致不良事件出现的原因,以静脉药物应用中出现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为依据,对其工作人员药物使用掌握情况进行培训,加强用药监管,提升其专业性水平,保证药物使用规范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环节质量控制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碧英  任俊辉 《中国药业》2010,19(18):60-61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通过对审方、排药、配置、成品复核4个环节的有效质量控制,加强了各环节质量管理和控制,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体现了药学对临床用药的监督职能,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验证了标准规范化管理是配置中心首选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差错提供参考。方法: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中出现的典型差错按其在工作流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制订改进措施。结果与结论:差错分布在审方、摆药、复核、配制、药品管理几个环节;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确立了差错的处理重点是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复核确认和人员培训,建立合理的差错制度,逐步完善静脉药物调配各环节的岗位职责。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智能系统,为PIVAS的信息化、自动化建设提供借鉴。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开发智能审方、智能摆药、扫描核对、智能轨道运送等系统模块, 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并对应用前后不合格医嘱率、摆药效率、差错件数、人员效率等进行比较,以评价应用效果。结果:该系统运用后, 实现了自动审核医嘱、智能分拣摆药、智能扫描核对、成品输液自动运送;不合理医嘱由原来的0.10%下降为0.06%,摆药贴签用时由每日(4.35±0.48)h 缩短至(3.15±0.31)h;每日调配内差由(4.23±0.82)件降低至(1.52±0.24)件;药品破损由每日(2.78±0.24)件降低至(0.69±0.74)件;成品输液打包分拣差错由每日(6.78±0.45)件降低至(2.36±0.14)件。每日可减少排药人员1名,减少外送人员1名。结论:PIVAS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有助于提升药学服务水平,降本增效,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梁敏  刘丽萍  胡伟  史秋晨  魏彩 《安徽医药》2011,15(7):915-916
目的探讨按病区排药和按药品排药两种方法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总共20个工作日,两种排药方法各排药10 d,统计配置时排药、核对、配液、复核和分筐的时间,计算其平均值,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按病区顺序排药时平均每袋静脉输液的配置时间为137.0 s,而按药品顺序排药时则为121.9 s,两组间差异显著。按病区顺序排药时平均每袋静脉输液排药、配液和复核环节的时间分别为36.3、54.1和10.1 s,而按药品顺序排药时则分别为30.9、44.5和9.3 s,两组间差异显著;核对和分筐时间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按药品顺序排药可缩短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静脉输液配置时间,应作为首选排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方法 :将条形码扫描技术应用于PIVAS配药前、配置后成品输液配送前及病区工作人员签收成品输液等环节,总结条形码扫描技术在PIVAS工作中的各项功能及分析其应用前后的效果。结果:条形码扫描技术具有输液配置核对、打包核对、病区签收核对、工作量统计等功能;其在我院使用后输液日平均配置数由53组升至61组,日平均差错数由0.6组降至0.03组,日均药品浪费组数由0.02组降至0.01组,日均查找相关信息时间由4.2小时降至0.5小时,月配置工作量统计平均时间由8小时降至0.5小时。结论:我院PIVAS使用条形码扫描技术后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风险控制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收集了北京友谊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1年1至6月期间出现的各类差错,并对此进行分析,其中内差错发生率为1.44‰,出门差错发生率为0.105‰,主要发生在调剂、配置和成品输液核对等多个环节,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防范措施,以减少PIVAS差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降低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的差错率,提升医院药剂科服务水平.方法 将品质管理圈(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减少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内差中,分析处方调剂内差的主要表现及引起差错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同时评估该活动的效果.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处方调剂内差件数明显降低,下降比例超过50%;提升了药师对服务品质管理手法的认识以及沟通协调的能力.结论 提高了药房服务的品质,降低了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内差件数,保证了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徐嵘  承志强  洪蕾  张剑萍  陆瑶华  郭澄 《中国药房》2014,(13):1177-1180
目的:提高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全程信息化管理水平。方法:基于PIVAS伴侣(MATE)软件,建立我院PIVAS条码管理信息系统并对其应用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输液单和实库存的管理、基础数据维护和工作量统计,以及药物调配时扫描、出仓核对扫描、病区接收扫描、患者用药前扫描;具体应用表现在可实现医嘱审核自动排定批次、智能医嘱调整、实时动态监控、统计查询等管理功能以及自动得出每名患者合理的抗菌给药方案及营养参数、补液量计算等药学服务功能。其应用后实现了从药品调配到患者用药时移动腕带的全程扫描核对,使PIVAS每个业务环节均实现了全程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促进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人员培训与考核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介绍我院新参加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的药学人员的培训方法,包括培训岗位、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及考核方法等。结果与结论:根据不同的岗位即摆药、打印、核对、发药、营养和化疗药物医嘱配制及配制复核等制定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心理素质,采用集中授课、一对一带教等方式进行培训,考核方法分为笔试和操作。所建立的人员培训与考核体系及相应规章制度,可促进新员工的合格培养,促进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减少配置差错的有效措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归纳分析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发生的差错,并根据原因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结果371742份输液中发生审方差错13份,内部差错112份,漏错14份,差错2份。常见的差错类型有药师溶剂贴错、摆药错误、给药时间错误等。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临床医务人员药学知识,提高药师审方能力,加强药师、护士配置查对工作,将明显减少配置差错,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9.
黄琼  张灵  董一曼  吴国翠  吴华 《中国药房》2014,(29):2717-2720
目的:提升药房药学技术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从提升药学人员综合素质、加强药品调剂差错管理、药品质量管理及多项措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等方面介绍我院药房的精细化管理。结果与结论:通过人员操作规范化、加强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开展五常法和品管圈活动、加强药师人文素质培训,提升了药师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高危药品、易混淆药品管理,对内部差错进行登记与分享,对已发生差错进行深层次分析,减少了发药差错(内部差错件数由134件下降到64件);通过加强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等,强化了药品管理质量;通过落实处方审核、充分运用药品定位系统、设置用药咨询专窗、制作用药交代标签等方式,提高了用药合理性、工作效率(患者候药平均时间从5 min降为3 min)和患者满意度(从80%上升至94.9%),保障了用药的安全、合理。我院实施的精细化管理显著提升了药房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0.
黄博  钱晓萍 《中国药事》2022,36(11):1300-1307
目的:探讨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的智能化建设与实践,为PIVAS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PIVAS信息系统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对接智能贴签机、智能摆药机、智能PDA、扫描枪、智能分拣机等智能化设备,并进行全流程监控,考察运行效率与质量。结果:PIVAS经过智能化建设后,提高了医嘱审核、排批、分拣、运输效率,减少了贴签、摆药、分拣、运输等相应岗位的人员数量,差错降幅达到61.90%,输液执行及时率从76.02%提升至92.53%。结论:PIVAS的智能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质量,提升药学服务水平,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