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哮喘中淋巴细胞亚群及CD4+细胞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3例哮喘患儿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在院健康体检儿童103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淋巴细胞亚群,外周血Treg,外周血TH1、TH17和TH2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外周血Treg占CD4+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021,P<0.05),外周血TH1在两组中占CD4+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外周血TH2占CD4+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179,P<0.05),实验组外周血TH17占CD4+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664,P<0.05),实验组CD8+、CD4+所占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4+/CD8+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10.253、14.145、16.327,均P<0.05).结论 淋巴细胞亚群及CD4+细胞在小儿哮喘的发病中能够作为诊断依据,对哮喘的诊断和治疗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伴喘息患儿中的水平及对其喘息预后的早期预测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5-11月潍坊市人民医院妇儿医院小儿内科血清MP抗体阳性住院患儿200例作为单纯MP感染组,其中92例MP感染伴喘息患儿为MP喘息组、108例MP感染不伴喘息患儿为MP非喘息组;选取同期住院89例急性支气管哮喘患儿为哮喘组,检测3组患儿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对92例MP喘息组随访1年。结果 1)MP喘息组进行1年的随访后,反复喘息组70例,喘息终止组17例,失访5例;2)MP喘息组、MP非喘息组的CD3+CD4+、CD3+CD4+/CD3+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哮喘组(P<0.05),CD3-CD19+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哮喘组(P<0.05);3)MP喘息组进行1年的随访后,反复喘息组CD3+CD4+、CD3+CD4+/CD3+CD8+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喘息终止组(P<0.01),CD3-CD19+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喘息终止组(P<0.01)。结论 1)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喘息患儿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2)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喘息患儿同时伴CD3+CD4+/CD3+CD8+淋巴细胞百分比低时,容易导致反复喘息,甚至发展为哮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CD64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168例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和60例同期于我院体检正常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纳入研究者的一般资料,并根据感染类型将168例患者分为A组(呼吸系统细菌性感染)88例和B组(呼吸系统病毒性感染)80例,所有纳入研究者入院后均行CRP、CD64指数、总T淋巴细胞和CD3^+CD8^+细胞的检测,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水平的差异性。结果 (1)A组患者CRP和CD64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B组患者(P<0.05),总T淋巴细胞和CD3^+CD8^+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B组患者(P<0.05);B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较,除CRP明显偏高外(P<0.05),CD64指数、总T淋巴细胞和CD3^+CD8^+细胞水平虽略有升高或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和B组患者CRP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组患者CD64指数、总T淋巴细胞和CD3^+CD8^+细胞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B组患者(P<0.05)。(3)CD64指数诊断呼吸系统细菌性感染疾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90.68%和86.24%。结论 CD64指数在诊断呼吸系统细菌性感染疾病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作为临床上诊断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首选检测指标之一;为了更好地提高诊断价值,可联合CRP、总T淋巴细胞和CD3^+CD8^+细胞共同进行检测,进一步为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D64、CD11b及淋巴细胞亚群在不同类型感染性疾病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选取细菌感染患者40例(细菌组),包括20例全血感染(全血组),20例局部感染(局部组);EB病毒感染患者20例(病毒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CD64、CD11b及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活动期SLE患者、30例缓解期SLE患者及30名正常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及其亚群CD3+CD4+(CD4+)、CD3+CD8+(CD8+)、CD19+和CD16+56+(NK)细胞,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活动期SLE患者与对照组比较,CD4+、CD3+CD4+/CD3+CD8+比值、NK细胞降低(P<0.05),CD8+、CD19+增高(P0.05)。缓解期SLE患者各亚群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SLE患者与缓解期SLE患者比较,CD4+、CD3+CD4+/CD3+CD8+比值、NK细胞降低(P<0.05),CD8+、CD19+增高(P0.05)。结论 SLE患者活动期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异常,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有助于了解SLE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细胞亚群的检测是目前观察机体细胞免疫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肿瘤治疗中 ,医生动态了解肿瘤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是必要的。本文概述了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功能、检测方法及在肿瘤中应用的意义。1  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T淋巴细胞的表面抗原是在分化过程中产生的 ,近年来利用单克隆抗体在人的 T细胞膜上发现了多种表面抗原。自 1993年 WHO第一届人数白细胞分化抗原会议后 ,逐渐以分化群 ( cluster of differentafion,CD)取代了其它类型 T细胞单克隆抗体命名。 T细胞按其表面标志和功能不同分为 CD4 和 CD8两大成熟亚群 ,CD3为…  相似文献   

7.
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93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是否伴有肺部感染分为不伴有感染组(对照组)47例,伴有感染组(观察组)46例,将2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及NK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CD3+(60.82±5.96)%、CD4+(30.58±3.78)%、CD4+/CD8+(1.02±0.15)%、NK(19.20±5.97)%,对照组的CD3+(65.38±5.89)%、CD4+(37.85±3.69)%、CD4+/CD8+(1.43±0.18)%、NK(22.76±6.12)%,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8+(29.75±2.66)%,对照组(25.76±2.5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分期患者中的CD3+、CD4+、CD8+、CD4+/CD8+及NK水平均呈现这种规律。结论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免疫力更差,治疗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张贵霞 《药物与人》2014,(9):104-104
目的:对脑梗死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30名脑梗死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设为观察组。在这些脑梗死患者早期分别运用流武细胞术和免疫分散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清内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含量。同时选取同年龄段的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同样的方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结果:血清T淋巴亚群水平中,观察组的CD3+,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水平中,IgG,Ig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gM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早期免疫功能下降与机体免疫能力受到抑制有关,患者早期检测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有助于疾病诊断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外周血及腹水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探讨其全身及局部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 3 8例结核性腹膜炎治疗前、治疗后及 2 9例肝硬化并腹水患者、15例正常人的外周血和 (或 )腹水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①结核性腹膜炎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 (CD3 + )、T辅助 /诱导淋巴细胞亚群 (CD4+ )、T辅助淋巴细胞 /T抑制淋巴细胞亚群 (CD4+ /CD8+ )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 (P <0 0 1) ,抗结核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 (P <0 0 1) ;②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腹水CD3 + 、CD4+ 、CD8+ 、CD4+ /CD8+ 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 (P <0 0 1) ,与外周血比较除CD8+ 降低 ,其余亦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外周血及腹水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明显异常 ,其免疫功能紊乱 ,表现为全身细胞免疫力低下而腹膜腔局部免疫力增强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可作为结核性腹膜炎一项新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选取107例尘肺患者,其中石棉肺47例、矽肺45例、电焊工尘肺15例,单纯尘肺无并发症者53例,并发感染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者41例,并发COPD者30例(其中伴感染19例)。以同期40例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分别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比较,尘肺组外周血中CD3+总T细胞、CD3+CD4+辅助/诱导T细胞及CD3-CD16+CD56+NK三类细胞百分数均降低(P0.05);三种不同类型尘肺之间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尘肺并发感染者外周血中CD3+总T、CD3+CD4+辅助/诱导T、CD3+CD8+抑制/杀伤T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并发COPD组外周血中CD3+总T、CD3+CD4+辅助/诱导T、CD3+CD8+抑制/杀伤T、CD3-CD16+CD56+NK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比值均降低(P0.05)。提示尘肺患者淋巴细胞尤其是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明显,并发肺部感染者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升高,并发COPD者免疫功能损伤严重。因此,对尘肺患者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监测对阐明尘肺发病机制、监测疾病进展和改善预后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检测EB病毒(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的血浆可溶性HLA-G (sHLA-G)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分析EBV感染IM患儿血浆sHLA-G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51例EBV感染IM患儿及146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浆sHLA-G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86例EBV感染IM患儿及30例正常对照儿童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EBV感染IM组血浆sHLA-G水平130.30(77.28~217.23)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82(6.39~44.90) U/ml,经Mann-Whitney U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472,P<0.01);EBV感染IM组外周血CD3+、CD8+淋巴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而CD4+、CD4 +/CD8+、CD16+56+、CD19+淋巴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BV感染IM组血浆sHLA-G水平与CD3+、CD4+、CD8+、CD4 +/CD8+、CD16+56+以及CD19+细胞表达率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EBV感染IM患儿血浆sHLA-G水平明显升高,并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血浆sHLA-G水平可作为EBV感染IM的辅助诊断指标,其升高的机制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Ⅰb/Ⅸ)特异性抗体变化,探讨相关因素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2例ITP患者(ITP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D19+变化.应用改良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固相化检测技术测定GPⅡb/Ⅲa、GPⅠb/Ⅸ特异性抗体变化.结果 ITP组与对照组比较,GPⅡb/Ⅲa、GP Ⅰ b/Ⅸ特异性抗体吸光度值升高(P<0.05),CD3+、CD4+、CD4+/CD8+显著下降(P<0.01),CD8+、CD19+显著增高(P<0.01).结论 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可较好地反映ITP的病理机制,在ITP的发病机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苏州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情况,为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0 - 2018年苏州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 - 2018年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息20 350条,预警信号响应率100%,响应时间中位数0.34 h(P25~P75:0.10~0.97 h),疑似事件率1.21%,预警信号阳性率0.14%。预警信号最多的地区为昆山市、吴中区和常熟市。预警信号高峰为4 - 7月。固定阈值法预警信号数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麻疹、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肺结核、布病和疟疾;时间模型法预警信号数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和痢疾。固定阈值法预警信号2 h内响应率为90.02%,时间模型法预警信号24 h内响应率为99.77%。信号核实方式以综合分析为主。结论 苏州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良好,响应率高,但预警信号阳性率低,需根据不同传染病的防控需要,不断完善预警参数设置,提高预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再次警示人们,传染病威胁从未真正远去。有效的监测预警作为传染病防控的基石,对全面准确地认识特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须持续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本文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传染病监测预警实践进行综述,探讨了传染病监测预警领域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加强我国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过敏原对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以期为哮喘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147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进行过敏原筛查,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 本研究中哮喘患儿平均发病年龄为1岁11个月,男性患儿(72.1%)较女性患儿(27.9%)多,儿童过敏性哮喘以环境过敏阳性为主。环境过敏原阳性组外周血CD4水平与过敏原阴性患儿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7,P=0.006)。不同类型过敏原哮喘患儿外周血CD3、CD8、CD4/CD8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境过敏原致敏更易影响哮喘儿童免疫功能的改变,造成CD4 T淋巴细胞平衡失调,在哮喘患儿免疫功能判断和临床防治中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病毒性肺炎患儿病原学感染情况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应用ELISA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2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急性期病原学感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IFV)、副流感病毒(PIV)、巨细胞病毒(CMV)、肠道病毒(EV)、EB病毒(EBV)、单纯疱疹病毒(HSV),并利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病毒性肺炎患儿及正常对照儿童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检出病毒感染阳性者106例,其中轻症肺炎84例,重症肺炎22例;阳性率46.9%,其中单一病毒感染71例,占67.0%,混合感染35例,占33.0%;RSV、ADV、IFV感染居前3位;与对照组相比,病毒性肺炎患儿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3+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及CD16+56+NK细胞均明显下降(P<0.05),CD19+B淋巴细胞比例则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重症患儿的CD3+CD4+T淋巴细胞也比对照组儿童显著降低(P<0.01);与轻症患儿相比,重症患儿CD16+56+NK细胞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病毒感染的种类繁多,特别是重症肺炎患儿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及早进行病原学及免疫功能检测,有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提高临床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20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并比较IM组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与对照组的变化。结果203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肿大、眼睑浮肿等症状也较为多见。203例患儿中抗EBV-VCA-IgM和抗EBV-VCA-IgG抗体阳性,且抗EBV-NA-IgG阴性89例;抗EBV-VCA-IgM抗体阳性,且抗EBV-VCA-IgG和抗EBV-NA-IgG抗体阴性74例;抗EBV-VCA-IgM抗体阴性,但EBV-VCA-IgG抗体阳性,且为低亲合力抗体40例。IM组患儿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率、异型淋巴细胞百分率、ALT、AST、LDH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M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CD3^+、CD8^+T细胞升高,CD4^+T细胞和CD4^+/CD8^+T细胞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充分认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特征,可提高此病的临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测定卵巢早衰(POF)患者血清中白介素(IL)-1α、IL-1β、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16+56)的水平,探讨POF免疫致病机制。方法:调查时点内本中心就诊的POF患者3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月经周期规律,尿黄体生成激素或B超监测有正常排卵,因男性因素或输卵管因素不孕妇女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妇女血清中上述指标的水平。结果:两组IL-1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B+NK、CD3、CD4、CD8、CD4/CD8、CD19、CD16+56水平均无差异(P均>0.05)。结论:POF患者血清中IL-1β水平低于非POF妇女,可能提示POF患者存在自身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9.
传染病暴发或流行的探测、监测和预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染病继续成为全球发病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影响公众健康生命、社会经济发展甚至国家安全。早期探测重点是及时、敏感地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异常信息,并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实,也是有效监测、预警系统的前期;有效监测、预警系统能够全面准确地认识特定传染病暴发流行可能发生的事实条件、驱动因素和传播链,并提出科学有效预防控制策略措施;因衡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 - 19)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以2020年1月31日 - 3月31日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收治的91例确诊COVID - 19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入院后第一次实验室检查的淋巴细胞计数及各类亚群计数,通过方差分析(ANOVA)比较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计数(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逐渐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7.966,P<0.001;F = 53.574,P<0.001;F = 42.563,P<0.001;F = 34.949,P<0.001)。危重型CD4+/CD8+比值呈异常升高状态,高于普通型、重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4.849,P = 0.010)。危重型B淋巴细胞计数(CD19+)、NK淋巴细胞计数(CD16+CD56+)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4.048,P = 0.021;F = 3.667,P = 0.030),普通型、重症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VID - 19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对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