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脓毒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32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设为脓毒症组,选取同期24例普通感染患儿为非脓毒症组,另选取同期入院的30名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三组PCT、CRP、WBC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PCT、CRP、WBC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患儿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脓毒症组PCT、CRP、WBC水平均高于非脓毒症组和对照组,且非脓毒症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PCT、CRP、WBC单项及联合诊断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5、0.781、0.842、0.926,且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结论:脓毒症患儿血清PCT、CRP、WBC水平均较高,且PCT、CRP、WBC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患儿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及炎症指标构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预后的预测模型。方法 纳入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9例CRRT治疗的脓毒症AKI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CRRT治疗后28 d内的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n=20)和存活组(n=59)。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治疗前、治疗6 h、治疗12 h的凝血功能和炎症指标,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脓毒症AKI恶性肿瘤患者CRRT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CRRT治疗6 h、12 h患者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均下降,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上升(P均<0.05)。糖尿病、高血压病、肿瘤转移及CRRT治疗12 h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CRP、PCT是脓毒症AKI恶性肿瘤患者28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为联合预测因子(Y联合)=D-二聚体-2.134×血小板计数+3.451×CRP+4.160×PCT,若联合预测因子>96.177提示患者28 d内死亡的风险较高。结论 脓毒症AKI恶性肿瘤患者CRRT治疗12 h的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CRP和PCT可用于预测28 d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PCT)清除率对肺部感染导致的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因肺部感染导致脓毒症者123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的0、24、48、72 h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外周血标本PCT,根据统计数据结果计算入院后第24、48、72 h的PCT清除率。根据患者出ICU时状态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通过分析PCT和PCT清除率之间的差异性,绘制ROC曲线,分析PCT清除率对预后的评估能力。结果:74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生存组),占60.2%,49例死亡(死亡组),占39.8 %。两组之间0、24 h PCT无统计学差异(P>0.05),48、72 h生存组低于死亡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生存组与死亡组相比, PCT清除率24、48、72 h PCT清除率均高于死亡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72 h PCT清除率ROC曲线下面积为0.779(0.688~0.87),可以作为预后判断指标。结论:在肺部感染导致的脓毒症患者死亡率与PCT水平升高有关,且72 h PCT清除率对预后评估有明显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用于结肠梗阻患者术后脓毒症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68例结肠梗阻术后患者,记录患者术后24 h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中性粒细胞比率(N)、血小板(PLT)及最高体温(T),术后第7d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将患者分成脓毒症组、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组(非感染性SIRS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各项临床指标差异。结果脓毒症组患者术后24 h的PCT显著高于非感染性SIRS组(P<0.05),其PC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大于CRP、WBC、N和ESR(P<0.05)。结论降钙素原对肠梗阻患者术后脓毒症的发生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其他的炎性指标。  相似文献   

5.
胡明磊  金献冠  李钰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9):100-103,191
目的 探讨胱抑素C (cystatin C,Cys 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尿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l8)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早期预测选择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及治疗置换模式不同比较中的临床价值评估。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脓毒症且并发AKI的患者,确诊后24h内收集患者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标本,用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标本水平,同时收集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白细胞等临床指标。根据患者在之后住院期间是否需要接受CRRT,分为脓毒症CRRT组和脓毒症非CRRT组,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脓毒症CRRT组治疗前后在动脉端采取血液标本及尿液标本检测;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浓度在评价脓毒症AKI患者需CRRT的早期预测价值,对CRRT治疗中患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分组分为2L/h及4L/h置换剂量组,同时和不同时间点的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浓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总共收集71例脓毒症AKI患者,男性占63.3%,患者年龄21~86岁,平均年龄63.9±14.8岁。36例患者最后接受CRRT治疗,确诊AKI后的24h内,2组患者Scr、BUN、血白细胞等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脓毒症CRRT组尿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浓度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非CRRT组(P<0.05)。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浓度在预测脓毒症AKI患者需CRRT治疗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血清Cys C对于脓毒血症AKI患者需进行CRRT治疗的预测价值的AUC值为0.905(95% CI:0.831~0.979,P=0.000),尿NGAL、尿IL-18预测价值的AUC值分别为0.926(95% CI:0.862~0.991,P=0.000)和0.897(95% CI:0.827~0.967,P=0.000)。在CRRT治疗过程中,置换液流量为分别设定2L/h及4L/h置换剂量行分组透析治疗,2L/h组透析患者数为17例,4L/h组透析患者数为19例。经过12、24h治疗后,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在各组内逐渐下降(P<0.05),4L/h组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在第24h均明显低于2L/h组(P<0.05)。结论 血清Cys C、尿NGAL和尿液IL-18在脓毒症AKI患者选择CRRT治疗时机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中尿NGAL具有更好的早期预测价值,其次为血清Cys C和尿IL-18。此外,在CRRT治疗过程中,置换液流量为4L/h透析治疗比2L/h组透析患者在持续24h治疗后,可能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敌草快(DQ)中毒病人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影响因素,评估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计数对DQ中毒病人出院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DQ中毒病人41例,按出院生存状况分为存活组30例和死亡组11例,分析2组病人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利用ROC曲线评价中毒后24 h的WBC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对DQ中毒病人出院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此外,分析2组病人中毒后24 h、72 h的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以评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动态变化与DQ中毒病人出院生存状况可能存在的关联。结果死亡组病人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中毒剂量以及接受机械通气的比例显著高于存活组,而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比例、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 < 0.01)。死亡组中毒后24 h的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存活组(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中毒剂量外,分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的各变量回归意义明显(P < 0.05)。在加入性别、年龄作为调整变量后再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住院时间、是否进行机械通气、中毒后24 h的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有统计学意义(P <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中毒后24 h的中性粒细胞计数、WBC分别以11.765×109/L和29.345×109/L作为cut-off值,可获得最大曲线下面积(AUC:0.816±0.080,95%CI:0.660~0.973,P < 0.01和AUC:0.783±0.088,95%CI:0.611~0.955,P < 0.05)。存活组病人中毒后72 h的WBC、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中毒后24 h(P < 0.05),而死亡组病人中毒后72 h的WBC、中性粒细胞计数虽然平均水平也低于中毒后24 h,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Q中毒病人中毒后24 h的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可以作为预测其出院生存状况的有效因子,对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的动态监测有助于判定DQ中毒病人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7.
背景 细胞黏附分子是急性重症脓毒症造成器官功能障碍(例如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但目前尚不明确血清细胞黏附分子是否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有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血清细胞黏附分子对脓毒症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84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KI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入院后24 h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查尔森共病指数(CCI)评分,检测患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LAC)〕及血清细胞黏附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血小板选择素(P-selectin)、内皮选择素(E-selectin)〕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炎性指标、血清细胞黏附分子与AKI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炎性指标、血清细胞黏附分子对脓毒症AKI的预测价值。结果 AKI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出现休克、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比例、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血清肌酐(Scr)、LAC、ICAM-1、VCAM-1、E-selectin水平高于非AKI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selectin与Scr呈正相关(r=0.223,P=0.041)。CRP、PCT、LAC、ICAM-1、VCAM-1和E-selectin预测脓毒症AKI的AUC分别为0.523〔95%CI(0.421,0.687)〕、0.637〔95%CI(0.435,0.618)〕、0.609〔95%CI(0.529,0.781)〕、0.702〔95%CI(0.619,0.846)〕,0.661〔95%CI(0.503,0.794)〕、0.774〔95%CI(0.623,0.871)〕,其中,E-selectin的诊断效能最高,其预测脓毒症AKI的最佳截断值为117.2 μg/L(灵敏度79.8%,特异度71.0%)。结论 脓毒症AKI的患者病死率高于脓毒症患者,而E-selectin与AKI的严重程度相关,是预测脓毒症AKI的重要临床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张文婷  杨辉  蔡祥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1):1508-151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计数(WBC)在儿童早期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感染性疾病患儿160例,根据感染病原纳入病毒组(75例)和细菌组(85例),同时选取60名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健康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各组儿童血清PCT、hs-CRP水平及WBC计数,计算并绘制三个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3组儿童血清PCT、hs-CRP及WBC测定值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细菌组患儿血清PCT、hs-CRP及WBC测定值较病毒组和健康对照组明显上升,病毒组患儿血清PCT、hs-CRP及WBC测定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1);PCT用于诊断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1,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100%,均大于hs-CRP及WBC。结论血清PCT、hs-CRP及WBC在患儿早期细菌性感染疾病中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并且PCT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更高,其诊断价值优于hs-CRP和WBC。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判断ICU老年重症感染病人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ICU住院的老年脓毒症病人78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将病人分为脓毒症组(n=35)、严重脓毒症组(n=24)和脓毒症休克组(n=19);根据预后将病人分为存活组(n=60)和死亡组(n=1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IL-6和TNF-α的水平,并对病人进行APACHE Ⅱ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法评价各指标对病人预后的价值。结果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病人IL-6、TNF-α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依次升高(P < 0.05~P < 0.01)。存活组IL-6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 < 0.01),2组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和APACHEⅡ评分三者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5~P < 0.01)。IL-6、TNF-α和APACHEⅡ评分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4,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 < 0.05)。结论IL-6、TNF-α、APACHEⅡ评分均对ICU老年重症感染病人的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的表达水平对脓毒症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脓毒症病人,测定其血清中HBP、降钙素原(PCT)的水平,并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以及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根据预后将病人分为存活组81例和死亡组27例。比较2组血清HBP和PCT浓度及APACHEⅡ和SOFA评分。分析脓毒症病人HBP和PCT水平及APACHEⅡ和SOFA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脓毒症死亡组病人HBP和PCT水平及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 < 0.01)。APHCHEⅡ评分≥15分的脓毒症病人HBP水平明显高于APHCHEⅡ评分 < 15分者(t=6.13,P < 0.01),SOFA评分≥5分的HBP水平明显高于SOFA评分 < 5分者(t=5.64,P < 0.01)。脓毒症病人HBP和PCT水平及APACHEⅡ和SOF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793、0.735、0.708,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P、PCT是脓毒症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HBP水平在脓毒症病人中明显升高,是脓毒症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能够一定程度地预测脓毒症病人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肝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19年1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4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入ICU时是否发生急性肝损伤分为脓毒症相关急性肝损伤组(n=42)和非肝损伤组(n=62),将脓毒症相关急性肝损伤患者按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16)和死亡组(n=26),记录104例患者入ICU 6 h内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值)、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小板(PLT)、入ICU 24 h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量表II(APACHEII)评分最差值及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同时记录脓毒症相关急性肝损伤患者28 d预后。PTX-3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指标单独检测以及联合检测对脓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非特异性指标即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对早期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查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电子病历,收集确诊败血症新生儿95例、临床诊断败血症新生儿158例和非败血症新生儿160例,比较败血症组和非败血症组之间的血常规、CRP 及 PCT 的差异;以血培养结果为金标准绘制 ROC 工作曲线,分析单项指标或联合多项指标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败血症组和非败血症组之间 PCT 、CRP 、WBC 、I/T 、PL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2、0.847、0.828、0.700、0.681;5项指标对确诊组与非败血症组的诊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指标以 PCT 诊断价值较高,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2%和66.9%;由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所得拟合方程系数可知,联合 PCT 、CRP 、WBC 指标的 AUC 为0.974,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7%和87.5%,明显高于单项指标。结论联合 PCT 、CRP 、WBC 非特异性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间质性肺疾病合并感染病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98例间质性肺疾病病人,根据病人合并感染与否分组,其中54例合并感染(感染组),44例未合并感染(未感染组)。检测2组血清CRP、PCT水平及白细胞(WBC)水平、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结果:2组病人PCT水平和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WBC水平和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 PCT、CRP水平与间质性肺炎病人感染发生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和P<0.05);CRP和PCT诊断间质性肺炎合并感染病人的ROC曲线线下面积显著高于WBC和N%(P<0.01)。结论:PCT 和CRP用于间质性肺疾病合并感染病人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判断间质性肺疾病病人感染情况,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血降钙素原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笔者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重症脓毒症患者137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分为急性。肾损伤组(63例)和非急性。肾损伤组(74例),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肾功能、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根据AKIN推荐的急性肾损伤分期将急性肾损伤组患者分成3组,比较组间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降钙素原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间血常规、肾功能及C反应蛋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症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组血降钙素原水平较不合并急性肾损伤组明显升高(P〈0.05);血降钙素原水平与急性肾损伤的分期呈正相关(P〈0.05),而C反应蛋白则与急性肾损伤的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得出PCT〉12.48ng/ml,对于预测重症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的敏感度84.7%,特异性90.4%,曲线下面积为0.911。结论血降钙素原可作为重症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的早期预警指标,在重症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血降钙素原水平与急性肾损伤的严重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50例,其中COPD稳定期组10例、AECOPD非细菌感染组16例和AECOPD细菌感染组24例。所有COPD患者均进行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等检查,并比较其在3组之间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采用Z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确定诊断最佳截取值。 结果 WBC、ESR、CRP、PCT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绘制WBC、ESR、CRP、PCT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诊断AECOPD细菌感染的ROC曲线,其AUC分别为0.779、0.750、0.772、0.885、0.929。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的AUC显著高于WBC、ESR和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于PCT,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以2.35为截取值,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7.5%和84.6%。 结论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作为炎症性生物标记物,可用于AECOPD细菌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结合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式(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内毒素和临床常用炎症指标对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科住院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124例,在入院24 h内测定其炎症指标、肝肾功能,进行MELD评分,并留取患者当日血清,集中测定内毒素、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n protein,CRP)。在所有病例出院后随访3个月,并根据他们的转归分为生存组(n=58)和死亡组(n=66)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124例患者中有66例死亡,58例生存。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MELD评分、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计数、CRP和PCT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MELD评分和PCT与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死亡与否存在显著性的相关关系,相对危险度(OR值)分别为1.07,1.42和1.02(P<0.05),并且可以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死亡概率。2)MELD评分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年龄和MELD评分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21(P<0.05),PCT和MELD评分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54(P<0.01)。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表明:MELD评分和PCT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较高,分别为0.91和0.77(P<0.01)。当MELD评分≥30.09分时,预测患者死亡正确率最高(82.26%),而单独使用PCT及联合PCT和MELD评分预测患者死亡正确率仅有75.00%。但MELD评分联合PCT评价患者预后的特异性高达100.00%,阳性预测值高达1.00。结论: 内毒素和常用炎症指标(WBC,PMN,CRP)不是预测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可靠指标。MELD评分与慢性重型肝炎预后明显相关,PCT和年龄均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结合MELD评分、PCT和年龄可以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3个月内的死亡概率。PCT和MELD评分均对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预后有价值,但PCT不如MELD评分的预测价值大。MELD评分联合PCT可提高对患者预后预测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