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国产16排移动CT在救护车运载条件下进行头部扫描成像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陆军某部训练基地的志愿者健康官兵95人,随机分为3组:Ⅰ组(77人),救护车在停止行驶状态下进行头部扫描;Ⅱ组(11人),救护车在行驶状态下进行头部扫描;Ⅲ组(7人),设置电磁波干扰环境。分析对比3组受检者在不同状态下,移动CT扫描成像质量、运动伪影、数据采集及信息传输情况。 结果骨窗成像:3组受检者颅骨、眼眶、鼻蝶窦等成像清晰。脑组织窗成像:3组受检者均可清晰显示眼球、视神经、脑干、脑皮质及脑白质等结构,但颅底部分层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伪影,其中Ⅰ组16.88%(13/77)受检者有较轻微的线状运动伪影,Ⅱ组81.82%(9/11)受检者有较明显的运动伪影;Ⅲ组14.29%(1/7)受检者有轻微线状运动伪影。经χ2检验,Ⅰ组、Ⅲ组分别与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645、7.901,均P<0.05);Ⅰ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1,P>0.05)。在电磁干扰状态下,移动CT数据采集及信息传输正常,3组辐射剂量CTDIvol均为36.27 mGy。 结论16排移动CT在救护车行驶及电磁干扰状态下扫描成像稳定安全,数据采集及信息传输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国产16排移动CT在直升机运载条件下进行头部扫描成像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空军某部服役的健康官兵88人,随机分为飞行组与对照组。飞行组为直升机在空中飞行状态下进行头部扫描,对照组为直升机在着陆状态下进行头部扫描。分析对比2组扫描成像质量、运动伪影、数据采集及信息传输情况。 结果骨窗成像:2组受检者颅骨、眼眶、鼻蝶窦等成像清晰;脑组织窗成像:2组受检者均可清晰显示眼球、视神经、脑干、脑皮质及脑白质等结构,但在颅底部分层面存在运动伪影,其中飞行组88.89%的受检者有较明显的运动伪影,而对照组26.58%的受检者有较轻微的线状运动伪影,2组的运动伪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6,P=0.001)。飞行状态下,移动CT数据采集及信息传输正常,2组辐射剂量CTDIvol均为36.27 mGy。 结论16排移动CT在飞行状态下扫描成像稳定,数据采集及信息传输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国产16排移动CT在脑血管造影(CTA)的稳定性、成像质量及其螺旋扫描容积范围内的辐射剂量指数(CTDIvol)等情况。 方法选取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的4例志愿者,于2018年7月至8月采用16排移动CT行脑血管增强螺旋扫描,获得原始断层图像,利用Anythink CT Plus图像处理软件,以容积重建(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显示三维脑血管图像,分析其成像质量;并与8排移动CT的CTA结果作对比,分析二者CTA成像的稳定性和扫描容积范围内的CTDIvol。 结果16排移动CT颅内血管成像稳定,可清晰显示Willis环、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血管,16排移动CT在扫描容积范围内的CTDIvol[(20.600±0.087)mGy]低于8排移动CT[(29.300±0.335)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6排移动CT螺旋扫描可以获得稳定的CTA成像,清晰显示CTA图像,扫描容积范围内CTDIvol显著低于8排移动CT。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4岁及以下颅脑疾病患儿头部16排移动CT低剂量扫描成像质量及辐射损伤风险控制情况。 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放射诊断科和廊坊爱德堡医院脑科中心收治的14岁及以下颅脑疾病患儿180例,其中0~3岁组20例、4~14岁组160例,观察16排移动CT的低剂量成像质量。同时采集0~3岁组(10例)、4~14岁组(20例)、成年人组(20例)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人体吸收剂量(ED)进行对比,并选取同期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放射诊断科采用8排移动CT及64排大型CT扫描的成年患者各20例,对比分析3种不同类型辐射剂量指标变化。 结果14岁及以下患儿低剂量头部扫描成像质量稳定,符合临床诊断要求。辐射剂量指标比较显示,成年人组的CTDIvol和DLP值与0~3岁组、4~14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受检者的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排移动CT成年人组的CTDIvol、DLP及ED值与8排移动CT组、64排大型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4岁及以下患儿头部16排移动CT低剂量扫描对成像质量无明显影响,辐射剂量指标显著降低,有效控制了辐射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型国产16层移动CT在颅脑创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创伤外科自2018年10月16日至11月16日选取的100例志愿者的新型16层移动CT的头部影像资料,包括普通头部体检者50例,神经创伤外科普通病房患者25例和重症监护室患者25例。所有患者在神经创伤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铅防护CT室内进行16层移动CT头部扫描,同时在放射线科行普通CT头部检查。对比分析新型16层移动CT头部成像质量和性能,并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行16层移动CT头部检查耗时与转运去放射线科普通CT头部检查耗时进行比较。 结果50例体检者头部16层移动CT扫描显示脑组织形态、结构和密度清楚,成像质量清晰;50例颅脑创伤患者头部16层移动CT扫描显示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梗死、颅骨骨折等病灶显示清晰,满足颅脑创伤疾病的诊断要求。重症监护室患者16层移动CT检查耗时[(7.2±0.4)min]显著少于转运去放射线科普通CT检查耗时[(22.3±1.9)min]。 结论新型国产16排移动CT成像清晰,适合于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应用,并且耗时短,尤其适合神经重症监护室的颅脑创伤患者。  相似文献   

6.
卒中中心建设及质量控制是近年来卒中救治领域的热点话题。我国的卒中中心建设通过医疗资源整合,多学科协作,形成了一个集院前识别与转运、急性期救治、早期康复、二级预防、随访宣教、质量检测及改进于一体的区域组织化卒中救治网络,建立了一套标准、高效、规范的卒中救治及质量控制体系,对规范和提升医疗机构卒中诊疗和效率,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改进,降低疾病负担起到了重要作用。急救地图建设着眼于如何在急救响应及急性期治疗环节减少包括院前识别、急救派遣等环节的时间延误,我国逐步构建了“国家-省-地级市”三级卒中急救地图体系,建设以地级市为中心的“区域卒中急救地图”。我国卒中急诊绿色通道建设近10年来发展迅速。各级医疗机构通过成立急性卒中诊治多学科团队,就诊流程从串联变并联,开展精细化质量检测及持续改进,借助信息化手段逐步提升效率,有效缩短院内延误,提高了溶栓率,改善了临床疗效。基层医疗机构更为直接面对广大卒中人群,但由于在医疗硬件、人才储备、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劣势,打通卒中救治的“最后一公里”困难重重。河南省进行的积极探索值得借鉴参考。卒中单元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结局,其建设涵盖了卒中患者的急性期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16排移动CT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对健康志愿者进行头部轴位平扫的成像质量、电磁干扰影响以及无线信息传输的稳定性。 方法随机选择96例健康志愿者,分为航行组和停泊组。航行组58例,在医院船正常航行状态下进行头部轴位平扫;停泊组38例,在医院船航行结束返回码头停泊状态进行头部轴位平扫成像。比较2组头部轴向扫描的成像质量、电磁干扰影响,以及无线信息传输的稳定性。 结果16排移动CT与医院船上大功率仪器之间相互无电磁干扰,影像信息传输系统性能稳定。在医院船航行和停泊状态下骨窗位成像质量稳定,显示颅骨、眼眶、鼻蝶窦等骨性结构良好;头窗位成像质量良好,显示眼球及视神经、脑干、脑皮质及沟回等软组织结构清晰。2组受检者在颅底扫描时,一部分层面发生线条状运动伪影,航行组发生运动伪影的比率(15.52%)高于停泊组(5.26%),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1),对临床诊断无明显影响。 结论16排移动CT装配在医院船上进行头部平扫,成像质量优良、性能可靠、使用便捷,移动CT与医院船之间无电磁干扰,无线信息传输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野外环境下救护车载16层移动CT头部扫描技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成像质量,建立颅脑伤病移动医疗救治新模式。 方法利用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常用救护车,采用特制固定装置将移动CT与车厢底面的钢板链接固定,观察救护车载在高速和乡村公路行驶过程中,移动CT的稳定性及安全性。选取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7年5月22日纳入的35例受检者,在野外环境进行车载移动CT头部扫描检查,记录检查时间、分析成像质量及相关性能指标。 结果救护车在高速公路运行50 km和乡村公路运行7 km,检测CT固定可靠、安全。野外环境下,在救护车上连续进行头部移动CT检查35例,累计耗时141 min,例均耗时4.03 min。CT断层成像清晰,无震动伪影,与临床诊断完全相符合。CT扫描显示脑损伤恢复期3例,基底节区出血后脑软化4例,陈旧性脑梗塞合并脑萎缩28例。检测扫描辐射剂量为40.43 mGy,个人功耗为0.29 kW/h。 结论野外环境下救护车载16层移动CT的固定链接技术可靠,头部扫描断层成像质量良好、性能稳定,扫描时间短,诊断精准、使用便捷,建立了移动医疗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对比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做床旁移动CT(MCT)扫描和转运患者到放射科做常规CT(CCT)扫描时,所需要的医护人员数、累计工作量、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总结移动CT临床应用技术特色和优势。 方法介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床旁移动CT扫描和常规CT扫描的方法,对比分析2010年8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1917例在NICU做移动CT床旁扫描和593例在放射科做常规CT扫描的相关并发症及技术操作失误、需要的医护人员数及累计工作量,并依据伤情将MCT组和CCT组分为特重型(GCS 3~5分)和重型(GCS 6~8分)两个亚组,分析移动CT在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技术特色和优势。 结果在NICU应用移动CT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床旁移动CT扫描,操作简便安全,无需转运患者。移动CT组中GCS 3~5和GCS 6~8分亚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2%和0%,而相同GCS亚组的常规CT扫描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6.87%,18.82%(P<0.05)。移动CT床旁扫描仅需要3名医护人员参加,GCS 3~5分和GCS 6~8分亚组耗时分别为(15.02±1.53) min和(13.01±1.31) min,3人累计工作耗时分别为(45.05±1.54) min和(39.03±1.32) min,而转运患者到放射科做常规CT扫描需要5名医护人员参加,其与MCT相同GCS亚组的耗时分别为(40.04±4.32) min和(30.03±3.13) min,5人的累计工作耗时高达(200.23±4.45) min和(150.18±3.35) min (P<0.05)。 结论在NICU使用移动CT床旁扫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可显著减少因院内转运患者到放射科做常规CT扫描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医护人员数量和累计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国产16排移动CT在神经外科监护室进行头颅CT扫描诊断的时效性。 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自2019年8月20日至30日收治的60例患者,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头颅CT扫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移动CT组和大型CT组,每组30例。分析对比16排移动CT与大型CT扫描时间、丙泊酚使用频次、全面无反应性量表评分(FOUR评分)、扫描所需人力、容积CT剂量指数(CDTIvol)。 结果2组患者性别组成、年龄及FOU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动CT与大型CT头颅CT扫描结果相比,成像质量均稳定,清晰显示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梗死、颅骨骨折等病灶,满足重症监护室日常诊断需求。移动CT每次扫描所需的时间[(15.53±4.72)min]、人力[(3.47±0.57)人/次]也明显少于大型CT组[(34.30±6.48)min,(5.90±0.71)人/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线性回归明确CT类型不同是扫描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移动CT组丙泊酚使用频次多于大型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动CT与大型CT对比CDTIvol更小。 结论16排移动CT在监护室病房使用具有安全便捷、性能可靠、成像质量优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CT与MRI对腔隙性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腔隙性梗死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均于入院3h内行急诊螺旋CT及MRI检查。以临床诊断为准,观察CT与MRI对腔隙性梗死病灶数量及部位诊断情况。比较CT与MRI对发病24h、24~72h、72h患者脑内病灶及径线5mm、5~10mm和10~15mm病灶检出情况。结果 (1)脑梗死病灶分布于额叶6例,顶叶6例,颞叶6例,枕叶4例,基底节区8例,丘脑3例,脑干3例,小脑4例。40例患者中,CT共显示21例患者存在脑梗死病灶,共显示病灶45处。MRI共显示38例患者存在脑梗死病灶,共显示病灶79处。MRI对脑梗死病灶检出率显著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MRI对24h、24~72h脑梗死病灶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72h病灶的检出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其中MRI对径线5mm及5~10mm腔隙性梗死病灶检出率显著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径线10~15mm病灶的检出中,MRI及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腔隙性梗死的诊断中,MRI较CT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