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基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资料,探讨药物诱发血小板减少症的不良反应情况,提高临床医师对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认识,体现药师价值.方法:通过我院检验科LIS系统,收集2017—2020年全部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的患者检验数据;通过我院HIS系统、电子病历,调查患者的性别、年...  相似文献   

2.
1例78岁老年男性患者,因发热伴胸痛3 d入院,诊断为肺炎.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给予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80 mg,tid,ivgtt)进行抗感染治疗,用药2 d后血小板计数(PLT)由入院时的278×109·L-1降至19×109·L-1,药师考虑为庆大霉素导致的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建议停用庆大霉素及可能相关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drug-induced thrombocytopenia,DITP)的特点,为防范临床用药风险和提高用药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我院上报的42例DITP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利用帕累托法对上报人员职业、患者年龄与性别、药品种类、给药方式、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例DITP中,以药师上报为主(38例);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21例;患者年龄主要集中于>18~<80岁,为主要因素;涉及9类药物23种药品,其中抗肿瘤药引起DITP病例数最多(15例),抗肿瘤药、抗菌药物、抗癫痫药和抗血小板药为主要因素;涉及5种给药方式,其中静脉滴注为主要因素;DITP多发生于用药后1~14 d(26例),为主要因素;12例DITP仅停药未对症处理,30例DITP给予对症治疗,主要为重组人白介素-11与输注血小板联合治疗。结论:临床使用可能引起DITP的药物时,应加强安全用药意识,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尽早发现DITP并对症治疗,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费轶博  黄芳  李玲 《中南药学》2013,(9):719-720
氨力农注射液属双吡啶类衍生物,是一种既非强心苷,又非儿茶酚胺的药物,具有正性肌力和直接扩张血管作用,临床适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心源性或非心源性)所致的急慢性心力衰竭,尤适用于经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无效的慢性难治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5.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有关知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数据库,下载有关药物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文献,然后进行文献综述。结果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约十万分之一,但不同药物之间的发生率差别很大。致病药物以抗菌药物、解热镇痛药物及血液系统药物多见。致病机制包括血小板破坏增加、生成减少和消耗增加,其中又以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多见。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一般是可逆的,停药后7~10d可望恢复,产生严重后果者少见。结论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常见的药源性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务人员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6.
张翼 《黑龙江医药》2022,35(2):395-398
目的:分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具体特点,控制由于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造成严重出血等一系列不良事件的产生.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的100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对患者资料统计,概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征.结果:联用抗病原微生物药物的患者有5...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有零散报道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出现血小板减少,但多为单一药物所致,同一患者使用多种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报道较少,且其中发生机制尚无定论,临床上多以停药为主治疗。本文报道了一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患在使用多种抗精神病药物时出现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治经过,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5,(14):1979-1981
目的:为抗栓治疗诱发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2例分别由低分子肝素、盐酸替罗非班致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典型案例分析,给予药学建议,分别为换用磺达肝癸钠注射液2.5 mg,ih,qd,同时给予甲泼尼龙200 mg,输注血小板2 u;停用盐酸替罗非班,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连续3 d分别输注血小板1 u、甲泼尼龙200 mg。结果:临床药师协助判断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并给予适当处理后患者血小板逐渐恢复正常,病情缓解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栓诱发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药学监护,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研究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同时对于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和调查,研究其防治措施。方法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本研究选择其中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调查患者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且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通过对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得出,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主要为骨髓抑制性血小板减少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从临床表现来说,患者存在有出血症状,而且存在有全身的症状。为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选择对于血小板影响较小或者没有影响的药物。本研究所有患者治疗以后,全部得到恢复,采用自制的量表对于所有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分,满意度评分为(92.5±3.4)分。结论临床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主要为骨髓抑制性血小板减少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治疗,尽量为患者选择采用对血小板影响较小或者没有影响的药物进行干预可有效的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  相似文献   

10.
1例71岁女性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心悸、心慌,伴胸部不适,心电图提示快速型房颤.给予泵入盐酸胺碘酮注射液650 mg后调整为口服盐酸胺碘酮片0.2 g,q 12 h,用药前血小板为143×109·L-1,第3天血小板减少为113×109·L-1,随后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用药第7天血小板降至最低值为31×109·L-1.临...  相似文献   

11.
我院12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玮  徐萍  黄庆华 《天津药学》2011,23(4):27-29
目的: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规律及产生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保证用药安全。方法:汇总2007—2009年上报的12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转归情况及引发的ADR前10位的药品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不良反应,50岁以上患者占52.5%。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50.7%;静脉给药途径发生ADR最多,占90.3%,最多见的ADR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45.2%。结论: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强抗感染药物及静脉给药途径的监测,减少ADR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镇痛药物引起癌症患者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间镇痛药物致癌症患者不良反应20例的原因。结果通过镇痛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得知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和处理的。结论癌症患者在使用镇痛药物时提前预防药物的不良反应,会减轻癌症患者的痛苦,从而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Estimates on the incidence of drug-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range 5 – 40% in patients receiving heparin to < 1% with other causative agents. Systematically assessing drug-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through a series of steps, each step providing additional evidence that the suspected agent is the true cause of thrombocytopenia, is the best way to identify the causative agent. Databases exist to aid in identification of the causative agent. Knowing which medications may be causative agents as well as which are not known to cause drug-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the aetiologies of drug-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signs and symptoms of thrombocytopenia and strategies to treat thrombocytopenia associated with specific agents will provide the clinician with the necessary skills to make proper medical decision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导致儿童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使用热毒宁注射液致104例ADR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给药剂量、ADR发生时间、联合用药情况、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性患儿发生ADR的比例相对较高,占55.77%;以单次给药剂量10 mL发生率最高,占35.24%;ADR出现时间多数在用药初期,用药30 min内发生的占66.34%;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38.89%)、全身性损害(30.15%)为主,经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均预后良好。结论 儿童是热毒宁注射液ADR的高发群体,临床使用应辨证施治、规范用药,加强用药监测,密切防范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对本院2011年1至10月临床各科呈报的ADR病例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于60岁的患者ADR发生率较高(43.2%);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占94.4%;中药制剂的ADR报告例数居第1位(29.6%)。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1.2%)。结论开展ADR监测工作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加强ADR监测、报告、诊断和处理对确保安全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张艳丛  王倩 《天津药学》2010,22(5):26-28
目的:探讨药物引起的药源性红斑狼疮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1975—2009年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期刊知识库收载的中文医药卫生期刊,对有关药源性红斑狼疮229例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引起红斑狼疮药物42种,以抗菌药物、抗心律失常药、抗高血压药和抗精神病药为主,计210例(91.7%)。结论:临床工作者应重视药源性红斑狼疮的分布规律,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并对安全性进行评价,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0年3月-2015年8月间于榆林星元医院进行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后发生ADR的7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一般情况、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表现进行考察。结果 76例ADR病例当中,男性占51.32%,女性占48.68%。患者年龄以61~80岁所占构成比最大;原患疾病以呼吸系统感染所占构成比最大,占全部病例的47.37%;用药剂量以每次300 mg的患者所占构成比最大,为51.3%;联合用药占21.05%,以头孢菌素类联用最为多见;给药后24 h内发生ADR病例所占构成比最大;共出现51例单一器官受累及33例多重器官受累,以消化系统和皮肤受累所占构成比最高;好转33例,痊愈43例。结论 乳酸左氧氟沙星在临床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均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在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时,必须进行合理应用与不良反应监测,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上报的因使用头孢曲松钠出现的52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头孢曲松钠所致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33例,63.5%)和过敏性休克(5例,9.6%)。结论:应加强对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的监测,注意其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Several hundred drugs, toxins and herbs have been reported to cause blood abnormalities, and drugs account for 20 – 40% of all instances of cytopenias. Objective: In the present paper, we report and discuss the recognition and management of moderate to severe idiosyncratic drug-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Methods: A bibliographic search was performed on the PubMed database of the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for articles published from January 1990 to November 2008. Results/conclusions: Moderate to severe idiosyncratic drug-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platelet count < 100 × 109/l) is a relatively rare and potentially serious disorder. The origin may be myelosuppression or peripheral, owing to either the consumption of platelets or their immune-mediated destruction. The most common molecules responsible are heparins, quinidine, sulfonamides and gold salts. Clinically, the most classical symptom is a typical pattern of bleeding of variable intensity depending on the severity of thrombocytopenia and the molecule involved. Immune-mediated thrombocytopenia induced by heparin (type II) is more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rombotic events. The diagnosis is based on medical history and a set of clinical criteria, which also specify the level of imputability. Although the role of serological tests is not well established, they seem particularly valuable in some situations in which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s difficult or in type II 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The treatment includes discontinuation of the suspected drug, and symptomatic measures that depend on the severity of clinical symptoms.  相似文献   

20.
我院30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进一步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对我院近2年收集的304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给药方式导致的不良反应例数最多(占97.04%);导致不良反应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物最多(占58.81%);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全身性损害为主。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22.52%,全身性损害占20.54%。结论医务工作者应进一步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期更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