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草酸钙结石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肾结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制备肾草酸钙结石大鼠模型。分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并进行培养,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上皮细胞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Bcl-2、Bax和Cyto C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细胞中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Cyto C释放显著增多(P<0.05)。结论肾草酸钙结石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可能是由线粒体途径介导的细胞凋亡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简捷且成石效果好的实验性大鼠肾草酸钙结石造模法。方法采用两类10种诱导法制作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比较各组大鼠24h尿草酸排泄量和肾组织草酸钙结晶情况,综合评价10种造模法。结果10种造模法组的24h尿草酸排泄量及草酸钙结晶评分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1%乙二醇 1%氯化胺饮水1周建模效果好,且耗时最短。结论1%乙二醇 1%氯化铵饮水1周为首选造模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筛选简捷且成石效果好的实验性大鼠肾草酸钙结石造模法.方法 采用两类10种诱导法制作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比较各组大鼠24 h尿草酸排泄量和肾组织草酸钙结晶情况,综合评价10种造模法.结果 10种造模法组的24 h尿草酸排泄量及草酸钙结晶评分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1%乙二醇 + 1%氯化胺饮水1周建模效果好,且耗时最短.结论 1%乙二醇 + 1%氯化铵饮水1周为首选造模法. 相似文献
4.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非生理浓度葡萄糖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葡萄糖分别刺激培养的胰岛β细胞1、7、14天,提取细胞总RNA,运用逆转录(RT)-PCR技术检测胰岛素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葡萄糖浓度为5.5mmol/L),刺激胰岛β细胞1天后,葡萄糖浓度为2.2 mmol/L时,胰岛素基因表达显著降低,当葡萄糖浓度高于对照组时,胰岛素基因的表达量呈浓度依赖性升高;当刺激时间为7天时,除葡萄糖浓度11.1mmol/L外,其余胰岛素基因表达均降低;如果刺激时间延长到14天,非生理浓度葡萄糖均表现为胰岛素基因的抑制作用。结论:短期的血糖升高可以一定程度地刺激胰岛素基因的表达,但长期的高血糖则表现为葡萄糖毒性作用,低血糖也可以抑制胰岛素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乙二醇诱导的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方法 32只Wistar 大鼠分为单纯诱石组(1%乙二醇自由饮用诱导肾草酸钙结石形成)、诱石+姜黄素干预组(1%乙二醇自由饮用+20 mg·kg-1·d-1姜黄素灌胃)、单纯姜黄素组(去离子水自由饮用+20 mg·kg-1·d-1姜黄素灌胃)和空白对照组(去离子水自由饮用),每组8只。于实验前和实验结束时(分组处理后4周末),分别检测大鼠血、尿离子钙和镁浓度、尿草酸、尿枸橼酸及血清肌酐浓度;处死大鼠后取肾脏组织,检测肾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草酸钙结晶形成情况;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纯姜黄素组大鼠尿草酸、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肾脏组织MDA含量和血清肌酐水平轻度升高,尿镁离子浓度、尿枸橼酸盐含量和肾脏组织T-SOD活性轻度降低。与单纯诱石组比较,诱石+姜黄素干预组大鼠尿草酸、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肾脏组织MDA含量明显下降,尿镁离子浓度、尿枸橼酸盐含量、肾脏组织T-SOD活性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对正常饮食大鼠具有轻微的诱发肾草酸钙结石的作用,但可明显抑制乙二醇诱导的大鼠肾结石生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取新生1 d内SD大鼠的大脑皮层,皮层神经元经原代培养,通过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取单细胞悬液,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神经元纯度,然后随机分为正常组(葡萄糖浓度为25 mmol.L-1)及50、75、100 mmol.L-1葡萄糖组,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各组神经元活性。结果与正常组和50 mmol.L-1葡萄糖组相比,75、100 mmol.L-1葡萄糖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活性显著下降(P<0.01);且100 mmol.L-1葡萄糖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凋亡率高于75 mmol.L-1葡萄糖组(P<0.01),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活性低于75 mmol.L-1葡萄糖组(P<0.01)。结论高浓度的葡萄糖可引起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凋亡,且神经元的凋亡情况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泽泻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大鼠尿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 ,并确定其抑制尿草酸钙结石形成的有效部位。方法 通过 ig不同剂量的泽泻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乙二醇和氯化铵诱导的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 泽泻乙酸乙酯浸膏高剂量组大鼠的血清 Cr,BU N,肾 Ca2 +含量 ,2 4 h尿 Ca2 +分泌量 ,肾组织的草酸钙晶体沉积均明显低于成石组 (P<0 .0 5 )。结论 泽泻乙酸乙酯浸膏能抑制实验性高草酸尿症大鼠尿草酸钙晶体的形成 ,是泽泻抑制尿草酸钙结石形成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8.
泽泻水提取液预防草酸钙结石形成的体外及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分别采用Robertson籽晶粒度法和乙二醇与活性维生素D3诱导的大白鼠实验性肾结石模型,泽泻水提取液体对草酸外结晶生长和集以及对大白鼠的实验性肾结石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泽泻的水提取液体外能明显抑制草酸钙结晶的生长和聚集,体内能明显降低肾钙含量和减少肾小管内草酸钙结晶形成而抑制大白鼠的实验性肾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9.
泽泻活性成分对结石模型大鼠肾结石形成和bikunin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中药泽泻活性成分对结石模型大鼠肾结石形成和bikunin表达的影响,以探讨泽泻防治草酸钙尿石症的作用机理。方法 分离提取泽泻的化学活性成分,制作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结石模型组、泽泻组,每组10只大鼠。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肾组织bikunin mRNA的表达水平、镜下观察肾组织草酸钙晶体分布,同时检测大鼠血生化、肾钙含量、24 h尿钙和尿草酸的分泌量。结果(1)泽泻组大鼠肾组织草酸钙晶体分布、血生化等指标均明显低于结石组。(2)泽泻组和成石组大鼠肾组织bikunin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53±0.17,0.71±0.25、肾钙含量分别为4.70 mg/g±0.08 mg/g,9.49 mg/g±0.45 mg/g、24 h尿钙分泌量分别为37μmol±2μmol,62μmol±2μmol,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泽泻活性成分能下调bikunin在结石大鼠肾组织的表达,减少肾组织草酸钙晶体的形成,从而抑制大鼠肾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10.
夏枯草提取物对大鼠尿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夏枯草不同提取物对大鼠尿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采用乙二醇和氯化铵诱导的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进行试验研究。对照组(A组)、成石组(B组)、夏枯草水溶性提取物组(c组)、50%甲醇提取物组(D组)、100%甲醇提取物组(E组),分别通过灌胃方式予一定剂量的夏枯草不同提取物。饲养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BUN、Cr,24h尿草酸(Ox)、Ca^2+分泌量和肾组织Ca^2+含量。镜下观察肾组织切片中草酸钙结晶及肾小管扩张情况。结果A组大鼠血BUN、Cr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各组间血Ca^2+、P浓度则无明显差异;24h尿Ox、Ca^2+分泌量各夏枯草实验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C、D组肾组织Ca^2+含量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肾小管正常,B组肾小管腔可见大量成片草酸钙结晶存在,管腔明显扩张;C组肾小管腔可见散在草酸钙结晶存在,少数呈片状,管腔轻度扩张;D组肾小管腔仅见少许散在草酸钙结晶存在,管腔未见明显扩张;EL、EH组基本同B组。结论夏枯草水提取物和50%甲醇提取物能有效防止大鼠尿草酸钙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11.
睾酮和雌二醇对大鼠草酸钙肾结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男性尿石症发病率高于女性,提示性激素可能影响尿石症的发生。我们检测了肾结石大鼠应用睾酮和雌二醇后尿大分子抑制物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mRNA表达及尿晶体成分的变化,旨在进一步探讨性激素与肾结石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实验动物由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成6组,每组6只。2方法:适应实验环境7天后开始实验。诱石剂为含质量浓度001kg/L乙二醇和体积分数质量浓度为001kg/L氯化铵的自来水。A组(对照组):普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金钱草总黄酮对草酸钙结石模型大鼠肾组织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结石模型组、金钱草总黄酮组,每组10只,采用乙二醇饮水和氯化铵灌胃作为成石剂。金钱草总黄酮组在成石基础上加金钱草总黄酮243mg·kg~(-1)·d~(-1)灌胃,正常对照组和结石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4周。4周后,各组取大鼠肾脏在显微镜下观察肾脏草酸钙结晶形成情况,检测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RT-PCR检测肾组织OPN-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OPN蛋白表达。结果与结石模型组比较,金钱草总黄酮组大鼠肾结晶形成程度评分、肾小管扩张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1.60±0.70)比(2.30±0.82),P0.05;2(1-3)比3(1-4),P0.05],肾组织SOD活性显著增高[(52.82±12.65)比(36.64±9.77),P0.01],MDA含量降低[(6.67±1.86)比(8.83±2.34),P0.05],OPN蛋白、OPN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OPN:(0.47±0.13)比(0.78±0.15),P0.05;OPN mRNA:(0.70±0.39)比(1.13±0.32),P0.05]。结论金钱草总黄酮具有抗氧化应激,抑制骨桥蛋白表达的作用,能有效抑制草酸钙结晶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间α胰蛋白酶抑制物(IαI) 在实验性肾草酸钙结石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乙二醇和氯化铵诱导形成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 检测各组大鼠肾功能、肾组织Ca2 含量和草酸钙晶体沉积、尿生化,并用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观察IαI在肾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大鼠的血清Cr、BUN、肾Ca2 含量、24 h尿Ca2 和草酸分泌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 05)。正常肾组织IαI分布仅在近曲小管, 而在结石组肾组织的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皮髓质交界处等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 高草酸尿和草酸钙结晶的沉积能使肾脏通过合成更多的IαI来抑制草酸钙晶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脂肪乳输注使血浆游离脂肪酸(FFA)升高对大鼠葡萄糖输注率(GIR)的影响.方法 分别给大鼠输注脂肪乳2、5、7和48 h,行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试验评价葡萄糖输注率,测定血浆葡萄糖、FFA.结果 与生理盐水输注组比较,2 h脂肪乳输注使血浆FFA升高了2倍(P<0.01),GIR下降27%(P<0.05),脂肪乳输注5 h GIR降低了52%(P<0.01),7 h GIR降低56%(P<0.01),输注48 h脂肪乳GIR降低58%(P<0.01),5 h组、7 h组及48 h脂肪乳输注组间GIR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鼠输注脂肪乳使FFA浓度达到基础值的3倍左右,可复制出脂毒性胰岛素抵抗的模型,而且胰岛素抵抗达到一定程度后保持恒定. 相似文献
15.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的MC3T3-E1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葡萄糖、甘露醇分别刺激体外培养的MC3T3-E1成骨细胞1、3、7、12d,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成骨细胞的凋亡。结果:甘露醇组MC3T3-E1成骨细胞凋亡较正常对照组有一定的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葡萄糖呈浓度、时间依赖性诱导MC3T3-E1成骨细胞凋亡(P<0.05,P<0.01)。结论:高糖状态下,MC3T3-E1成骨细胞凋亡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分别采用Robertson籽晶粒度法和乙二醇与活性维生素D3诱导的大白鼠实验性肾结石模型,测定泽泻水提取液体外对草酸钙结晶生长和聚集以及对大白鼠的实验性肾结石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泽泻的水提取液体外能明显抑制草酸钙结晶的生长和聚集,体内能明显降低肾钙含量和减少肾小管内草酸钙结晶形成而抑制大白鼠的实验性肾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泽泻有效部位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和肾组织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影响,探讨泽泻抑制尿结石形成的机制。方法采用现代植化和生物活性导向分离的方法分离、提取泽泻的有效部位。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模型组、泽泻组。以乙二醇和1α-羟基维生素D3ig制备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及尿生化、肾Ca2 水平、24h尿草酸分泌量和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OPN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ig泽泻有效部位(主要以四环三萜类化合物为主)大鼠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肾Ca2 水平、24h尿Ca2 分泌量、肾组织草酸钙晶体的分布、OPN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泽泻有效部位能抑制大鼠肾组织OPN的表达,减少肾组织草酸钙结晶的沉积,从而能有效抑制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表达p21WAF1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p21WAF1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在含糖13.8g/L和38.6g/L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24h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用RT-PCR法测定p21WAF1的表达水平。结果:经含糖13.8g/L和38.6g/L培养基培养24h后腹膜间皮细胞大多出现细胞肥大和停滞于细胞周期的G1期,以38.6g/L组明显。高浓度葡萄糖刺激p21WAF1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泽泻总三萜提取物对大鼠尿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从而确认泽泻抗泌尿系结石的活性成分。方法在实验的28d内给予乙二醇及阿法骨化醇诱导雄性SD大鼠泌尿系草酸钙结石形成。造模的同时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泽泻总三萜提取物,分别为205.2、68.4及22.8mg/kg。实验结束时,检测各组大鼠体重,血尿素氮(BUN)、肌酐(Cr)、P、Ca2+、Mg2+含量,24h尿量,尿pH值,24h尿Ca2+、Mg2+、尿草酸(Ox)的分泌量,右肾系数,肾Ca2+、Mg2+含量;显微镜下观察肾组织切片中草酸钙结晶沉积及病理变化,评价泽泻总三萜对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影响。结果乙二醇及阿法骨化醇诱导的泌尿系草酸钙结石大鼠血BUN、Cr、24h尿Ox、尿Ca2+分泌量、肾Ca2+含量及右肾系数明显升高,肾Mg2+含量明显下降。泽泻总三萜提取物能降低泌尿系结石大鼠的血BUN、Cr、24h尿Ca2+含量、肾Ca2+含量及右肾系数水平,增加24h尿量及肾组织Mg2+含量。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知泽泻总三萜能减少大鼠肾组织内草酸钙晶体的沉积,改善肾脏组织的损伤情况。结论泽泻总三萜提取物可以有效抑制乙二醇及阿法骨化醇诱导的大鼠泌尿系草酸钙结石的形成,泽泻总三萜是泽泻抗泌尿系结石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枸橼酸钾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骨桥蛋白(osteopontn,OPN)表达的影响.方法 32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枸橼酸钾组、结石组(乙二醇和氯化氨)、结石+枸橼酸钾组,每组8只.采用乙二醇和氯化铵诱导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进行试验研究.连续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取肾组织,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肾结石形成及OPN表达情况.结果 结石+枸橼酸钾组大鼠肾结石形成比结石组明显减少(P<0.05);结石+枸橼酸钾组大鼠的OPN表达比结石组明显降低(P<0.05);枸橼酸钾组OPN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枸橼酸钾可能通过减少草酸钙结晶的形成而减轻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降低肾OPN的表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