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肾脏是结构和功能高度复杂的器官,由多种细胞类型组成,明确各种类型及其亚型细胞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基因转录图谱及其变化对阐明肾脏结构、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病机制极为重要。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的发展引起转录组学研究模式的转变,从对大量组织基因转录的平均水平的分析转向对特定器官(或组织)中单细胞基因转录的细胞水平的研究。本文在阐述scRNA-seq技术及其揭示的新发现的肾脏细胞亚型和功能的基础上,重点对常见的多种肾脏疾病肾组织中免疫细胞scRNA-seq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软骨细胞退变、软骨下骨重构以及滑膜炎症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目前病因及分子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可以对全转录组在单细胞水平进行扩增与测序,可以解决普通细胞测序技术不能精确到细胞类型的问题,用于细胞异质性发现及微量样品的转录组分析,可以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和病理...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们通过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技术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细胞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认识越来越深刻.scRNA-seq方法也正逐渐应用于肾脏疾病研究领域.本文将介绍scRNA-seq技术的发展,并总结scRNA-seq技术在肾脏领域的正常细胞图谱的绘...  相似文献   

4.
在关节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上,目前最常针对的对象还是骨、软骨及滑膜组织,以及从这些组织的整个病理改变的方向去探索可能的发病过程及发病机制,所以存在很多局限性和不准确性,比如忽略了疾病组织内部的单个细胞的异质性在疾病当中所发挥的作用。单细胞测序技术(single-cell sequencing)是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组、转录组及表观基因组进行测序的技术,能够从组织样本中获得不同细胞间的异质性信息和对珍贵微量样本进行测序,从而更深层次地反映生命规律与本质,本文就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基本方法及在关节疾病方面的应用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5.
新兴的单细胞测序技术联合空间转录组技术,可以从细胞层面分析细胞的基因组、转录组和空间信息,这有助于人们探究细胞的基因表达水平和三维重建,了解细胞间的联系,进而促进探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近年来,单细胞测序和空间转录组技术的联合运用已促进细胞和多种疾病研究,其在肝脏生理和疾病方面已取得部分成果。本文综述了单细胞测序和空...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低蛋白饮食对氨转运蛋白Rh b型糖蛋白(Rhbg )在大鼠肾脏表达的影响。 方法 利用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Rhbg在低蛋白饮食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肾脏皮质、内髓、外髓的表达。利用单标记免疫组化法、双标记免疫组化法和定量免疫组化法检测Rhbg在两组中肾小管主细胞和暗细胞的表达。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大鼠肾脏皮质,低蛋白饮食组Rhbg 的蛋白水平显著增高(954778±509288比275701±262374,P < 0.05);在大鼠肾脏内髓和外髓,低蛋白饮食组Rhbg 的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在大鼠肾脏皮质集合管主细胞,低蛋白饮食组免疫组化Rhbg表达像素值(1310±357)显著高于对照组(896±154,P < 0.05);在大鼠肾脏皮质集合管暗细胞,低蛋白饮食组免疫组化Rhbg表达像素值(1550±497)显著高于对照组(926±251,P < 0.05);在大鼠肾脏内髓集合管和外髓集合管的主细胞或暗细胞中,两组间免疫组化Rhbg表达无显著差异。 结论 饮食中蛋白的限制可能会增加Rhbg在大鼠肾脏皮质集合管的主细胞和暗细胞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尿酸是人体内细胞内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代谢的最终产物,血尿酸水平过高会导致痛风、心血管疾病,并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发病等密切相关。血尿酸水平取决于尿酸生成与清除之间的平衡,嘌呤摄入过多或尿酸排泌减少均可导致血尿酸升高。人体尿酸代谢中,肾脏是排泌尿酸的最主要器官,约有2/3经肾脏途径排出,其他则通过肠道等肾外途径排泌。尿酸在肾脏的代谢首先经肾小球滤过,后通过肾近曲小管重吸收,再经肾小管分泌及分泌后重吸收,最终10%左右被清除。本文重点对近5年新发现的尿酸转运相关基因及蛋白的基因组学研究和实验研究结果,以尿酸分泌及排泄角度分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拟采用一套新的基因免疫系统制备高特异性和高效价的小鼠抗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4(hOAT4)多克隆抗体,并用该抗体对hOAT4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进行定位研究.方法:应用Accelrys软件分析hOAT4抗原表位,选择其中免疫源性较强的细胞内表位(E278~R345),从人肾组织总RNA中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扩增其204 bp的cDNA序列,克隆到pBQAP-OVA构建基因免疫载体,鉴定正确后与辅助载体pCMVi-GMCSF和pCMVi-FlT3L同时免疫小鼠,5周后取血清抗体,ELISA方法测定抗体滴度,人肾组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鉴定抗体的特异性和定位表达.结果:成功构建基因免疫载体pBQAP-OVA-hOAT4,经酶切及序列分析鉴定完全正确.ELISA方法测得抗体滴度高达1∶3 000,该抗体识别人肾皮质膜蛋白和肾小管刷状缘蛋白65 kD糖基化的hOAT4.人肾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提示该抗体识别定位在近段肾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的hOAT4.结论:用基因免疫方法可以成功制备高效价和高特异性抗hOAT4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9.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重要原因。虽然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应用极大改善了NSCLC的预后,但NSCLC的治疗依然存在巨大挑战。免疫微环境在NSCLC发展、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可以对单个细胞进行高分辨率分析,在揭示免疫微环境中的细胞类型、细胞演变轨迹、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以及细胞间相互调节中有重要价值。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有望发现更多有潜力的免疫治疗方法。本文综述了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在NSCLC免疫微环境中的重要研究及最新成果,旨在探讨应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NSCLC免疫微环境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尿酸转运蛋白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定位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人尿酸转运蛋白(hUAT)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内的定位表达情况&#65377; 方法 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hUAT&#65377;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基因分别导入人HKC及非洲爪蟾卵细胞&#65377;构建hUAT的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融合表达载体并制备抗hUAT的多克隆抗体&#65377;利用免疫荧光&#65380;Western印迹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观察hUAT在人HKC的定位表达&#65377;结果 成功制备了兔抗hUAT-GST多克隆抗体&#65377;利用该抗体及构建的pEGFP-hUAT荧光表达载体进行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hUAT是一种膜蛋白,并且表达于人HKC胞膜上,Northern blot结果也表明人HKC在高尿酸环境中的hUAT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 < 0.05)&#65377;结论 hUAT并非典型的膜转运蛋白,可能是以二聚体的形式才能够表达在细胞膜上,它在细胞内的定位表达可能需要特殊的转录调控机制&#65377;  相似文献   

11.
It has been known for decades that uric acid causes acute kidney injury by intratubular crystal precipitation and obstructing the renal tubules. Uric acid crystals stimulate inflammation and elicit immune responses in many disease conditions, including gouty arthritis. More recently, soluble uric acid has been reported to stimulate prolifer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inhibit endothelial function, cause renal vasoconstriction, impair renal blood flow autoregulation, and induce inflammatory response via crystal-independent mechanism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hanging role for uric acid in acute kidney injury.  相似文献   

12.
13.
Hyperuricemia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High levels of uric acid can lead to a series of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such as gout, urinary stones, inflammation, and uric acid nephropathy.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ic acid and the NLRP3 inflammasome.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can cause cell damage and even death th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lysosome destruction,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Golgi apparatus an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addition, the NLRP3 inflammasome acts as a molecular platform, triggering the activation of caspase-1 and the lysis of IL-1β, IL-18 and Gasdermin D (GSDMD) through different molecular mechanisms. Cleaved NT-GSDMD forms pores in the cell membrane and triggers pyrophosphorylation, thereby inducing cell death and releasing many intracellular proinflammatory molecules. In recent years,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hyperuricemia or uric acid crystals can activate NLRP3 inflammasomes, and the activation of NLRP3 inflammasom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kidney diseas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ossible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by which uric acid activates inflammasomes and induces kidney damage at th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evels.  相似文献   

14.
尿酸性肾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与尿酸性肾病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方法 ,观察 30只腺嘌呤致尿酸性肾病模型大鼠肾病变发展过程中 ,IGF 1、bFGF、FGF受体 1(FGFR 1)、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及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受损伤及再生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肉芽肿内单个核细胞均有IGF 1mRNA和bFGFmRNA表达及蛋白合成 ,FGFR 1、PCNA和Ⅲ型胶原也广泛表达 ;肾小管间质bFGFmRNA和蛋白、FGFR 1、PCNA和Ⅲ型胶原阳性细胞随病程逐渐增多。结论 尿酸结晶对肾小管的损伤刺激IGF 1、bFGF在肾内表达增强且范围扩大 ,其表达程度与肾病变程度一致 ,提示IGF 1和bFGF在尿酸性肾病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4例肾移植患者术后1-3个月出现高尿酸血症并形成了移植肾、输尿管尿酸盐结石,结合复习文献探讨了环孢素A(CsA)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可能机制和促成结石形成的因素。通过回顾4例患者成功治疗的体验,讨论了移植肾、输尿管尿酸结石预防及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研究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尿钙排泄量和尿酸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重度子痫前期患者47例为实验组,正常晚孕妇女50例为对照组,测定尿钙与尿酸水平.结果 重度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相比,尿钙总量明显降低(1.6 mmol/24 h±1.1 vs 6.1 mmol/24 h±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  相似文献   

18.
血清尿酸对IgA肾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对IgA肾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对我院348例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不同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高尿酸组患者尿蛋白量(24 h)、BUN及Scr等与非高尿酸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尿酸组患者球性硬化、肾小管间质积分、血管病变积分的病理改变与非高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访结束时,高尿酸组GFR下降和终末期肾衰竭的发生率均高于非高尿酸组,分别为40.82%比15.70%和64.71%比35.00%(P < 0.05)。 结论 不同血清尿酸水平的IgA肾病临床表现相似,但病理存在差异,且影响患者的预后。加强血清尿酸水平随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