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脑梗死(ACI)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病情和梗死灶大小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ELISA法测定32例ACI患者的第1、7和14d血清VEGF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康特征的关系。结果 1.ACI发生后血清VEGF即开始升高,在第7d时达高峰,第14d仍维持较高水平;2.ACI中血清、EGF水平与梗死灶大小及病情轻重有关;梗死灶越大,病情越重,血清VEGF水平越高。结论 血清VEGF在ACI发生后呈动态变化;血清VEGF与ACI的严重程度有关,提示动态检测血清VEGF、水平对临床判断ACI严重程度及预后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134例,ACI组168例,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VEGF含量,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两组间血清VEGF含量存在显著差异。②ACI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清VEGF含量存在显著差异。③血清VEGF与脑梗死部位,体积及缺血缺氧程度呈正相关。结论:VEGF可能共同参与了ACI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促进ACI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与肺癌临床患者病理特征关系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60例肺癌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清VEGF进行测定.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有无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明显关系.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其生存期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0.38,P<0.01).结论 肺癌患者存在血清VEGF水平增高,血清VEGF水平与患者的顸后密切相关,血清VEGF是评估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肿瘤的发展和转移是多阶段的、复杂的、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过程,涉及肿瘤细胞与宿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其机理尚不甚清楚。近年来关于新的血管生成与肿瘤发展、转移和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迅速,证明新的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肿瘤生长、转移和转移灶生长的必要条件,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调节新血管生成的最重要的细胞因子,已成为研  相似文献   

5.
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ELISA法对 3 0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分别在发病 2 4h和 7d进行检测 ,并用非脑梗死患者血清作对照。结果 脑梗死患者两个时相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而且大面积梗死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高于小灶组 ,病程第 7d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高于发病 2 4h。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能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修复 ,本资料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了血管再生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梗死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丁苯酞注射液对VEGF的作用。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发病1、3、7、10、14d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头颅CT测量梗死灶面积,将中等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用药组和非用药组,非用药组按常规治疗方案,用药组在病后第一天至第十四天加用丁苯酞注射液,2次/d 25mg静滴,3个月后采用mR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各时相血清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VEGF水平发病当天即升高,在7d达最高,第十天开始下降,14d降至最低;用药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非用药组(P<0.01);预后较好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预后较差者(P<0.01)。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能使VEGF表达增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预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观察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并结合随访资料评价VEGF表达水平对预测乳癌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生存率分析显示,VEGF表达增强组无复发生存期及治后生存期均短,Kaplan-Meirer生存典线显示,VEGF高表达组复发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多元回归分析证实,VEGF具有重要的预后预测价值,但不能作为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 VEGF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乳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任莉 《中国医药导报》2007,4(5Z):139-13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判断和对神经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VEGF和TNF-a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和TNF-a含量在发病3、7、14d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VEGF含量和梗死灶大小呈正相关,而TNF-a的峰值和梗死灶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相关。结论:组织的损伤、缺氧和VEGF的表达增加明显相关。TNF-a仅在发病后7d达峰值,并与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相关,与外周血白细胞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生长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8例肺癌组织VEGF、PCNA和p53表达,结合病理检查和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8例肺癌组织中VEGF总表达阳性率为94.87%,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rs=0.568,P<0.001),与p53表达无相关性(rs=0.217,P>0.05).53例淋巴结转移者中VEGF高表达32例(60.38%),25例无淋巴结转移者中VEGF高表达6例(24.00%,χ2=8.997,P<0.005).VEGF高表达者5年生存率为5.3%;VEGF低表达者5年生存率为35.0%(χ2=10.569,P<0.005).COX分析表明VEGF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判断指标.结论 VEGF在肺癌生长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内科常见的严重性疾病。因为其具有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及复发率高的特点,故对脑梗死的荫治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实验研究也证实,如能及时恢复缺血区的血供,脑组织的损伤基本是可逆的。但如果半暗带区的缺血情况不能及时得到改善,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半暗带区中的死亡神经细胞将会逐渐增多、融合,最后会发展为完全的梗塞灶。由此可见,及时改善缺血半暗带区的血液供应,是缩小梗塞面积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急性脑梗塞发病中的作用及与脑梗塞体积、病情的关系 ,采用酶联免疫法动态测定了 4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起病后第 1,3,7及 14天血清VEGF含量。结果显示 :脑梗塞患者血清VEGF含量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第 7天达峰值 ,峰值水平与梗塞灶大小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密切相关。提示VEGF与脑梗塞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血清VEGF水平测定对判断脑梗塞病变严重程度及指导临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VEGF在急性脑梗塞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对5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急性脑梗塞组)和3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进行测定,在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病的第1、7、14天分别测定血清VEGF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同时比较了不同族别、不同梗塞面积、不同梗塞部位以及不同神经功能评分的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VEGF水平.结果: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病第1、7、14天的血清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梗塞面积大的VEGF水平高于非大面积的VE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评分重度的血清VEGF水平高于中度、轻度的VE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族别、不同硬塞部位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病第1、7、14天的血清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增高,提示VEGF参与了急性脑梗塞的修复病理变化过程,有可能反映脑梗塞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动态变化与预后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血浆D -二聚体在急性脑梗死 (ACI)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和预后关系。方法 采用Latex半定量法动态检测 93例患者及 2 0名正常对照者血浆D 二聚体变化 ,分析其与梗死面积大小 ,病情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ACI患者血浆D 二聚体水平与病情及预后关系密切 ,其中大梗死组血浆D 二聚体升高水平高 ,持续时间长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 ,预后越差 ,与中、小梗死组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ACI患者血浆D 二聚体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D 二聚体越高 ,持续时间越长 ,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含量的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连续测定 2 5例脑梗死患者血清 VEGF含量 ,健康对照组选年龄、性别相匹配体检者 2 2例。结果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 VEGF含量各时间点均高于健康对照组 ( P <0 .0 1 ) ,最高值发生在第 7天 [( 35 9± 85 ) ng· L-1],并持续至第 1 4天 [( 343±81 ) ng·L-1]。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 VEGF含量增高 ,VEGF含量与脑梗死面积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早期患者的局部脑血流量变化。方法 对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24h内同时行头部CT及SPECT检查,对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头部CT及SPECT检查。结果 SPECT检出阳性率为10.34%(3/29)。表现为病灶区rCBF减低或缺损,其异常部位与临床表现相符。神经功能缺损越重,rCBF的灌注缺损就越低。结论 在患者尚未发生脑组织结构异常的代谢和功能性损伤时,SPECT可灵敏的探测到损伤局部的脑血流变化,对估计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观察16例AMI患者经过冠状动脉成型术,以及肝素、硝酸酯类药物、阿斯匹林等治疗前后血清VEGF的变化。于发病第1、3、14d和28d分别测定血清VEGF的含量。结果发病后第1 d血清VEGF的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85±11)vs(72±2)pg/mL(P>0.05)。发病后第3 d,VEGF的浓度较第1 d明显升高(150±46)vs(85±11)pg/mL(P<0.001)。发病后第7 d达高峰(171±31)vs(85±11)pg/mL(P<0.0001)。之后开始下降,但第28 d仍明显高于第1 d(142±132)vs(85±11)pg/mL(P<0.001)。结论AMI治疗后VEGF的水平明显持续增高,可能与缺血心肌的血管新生及冠状血管侧枝循环的建立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观察16例AMI患者经过冠状动脉成型术,以及肝素、硝酸酯类药物、阿斯匹林等治疗前后血清VEGF的变化.于发病第1、3、14d和28d分别测定血清VEGF的含量.结果发病后第1 d血清VEGF的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85±11) vs (72±2)pg/mL(P>0.05).发病后第3 d,VEGF的浓度较第1 d 明显升高(150±46) vs (85±11) pg/mL(P<0.001).发病后第7 d 达高峰(171±31) vs (85±11)pg/mL(P<0.0001).之后开始下降,但第28 d 仍明显高于第1 d(142±132) vs (85±11) pg/mL(P<0.001).结论AMI治疗后VEGF的水平明显持续增高,可能与缺血心肌的血管新生及冠状血管侧枝循环的建立有关.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与近期预后的关系。②方法按发病后48小时内的空腹血糖水平,将94例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血糖升高组、血糖正常组,观察病变程度、病变体积及预后。③结果血糖升高组于入院后第1、3、7、28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DS)分别为21.5±9.2、27.1±12.7、25.7±11.0、22.5±11.4,血糖正常组为18.9±15.7、21.8±15.1、18.5±14.2、16.0±15.6;入院后第28天应用Barthel指数(BI)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血糖升高组为40.29±17.62,血糖正常组为72.67±21.24;血糖升高组病灶大小19.6±3.1,血糖正常组12.8±2.3;血糖升高组总有效率34.1%,血糖正常组64.1%;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④结论应激性血糖升高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发展有关,可作为预测病损程度、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酸与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经头颅CT/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脑出血患者61例,分别于入院后48小时内检测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作比较分析。结果: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比较,尿酸水平升高,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水平可以反映脑出血的严重程度,有必要重视脑出血患者尿酸水平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