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啶在宫颈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ASAⅠ~Ⅱ级的择期宫颈癌根治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1.0μg·kg-1·d-1,观察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1.0μg·kg-1·d-1+右美托咪定1.0μg·kg-1·d-1,2组术后镇痛持续量2 ml/h,单次负荷剂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总容量100 ml。采用疼痛视觉模拟( VAS)评分评价2组手术结束时( T1)及术后2 h( T2)、8 h( T3)、24 h( T4)与48 h( T5)疼痛程度和镇静评分标准( Ramsay)分级;记录导尿管不适、呕吐、恶心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2组术后各时点疼痛VAS评分均〈4分,T2~T5时点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2~T5时点观察组Ramsay分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导尿管不适、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啶适合在宫颈癌根治术后镇痛中使用,与单纯舒芬太尼相比较,术后镇痛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患者更为舒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及合适剂量.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择期行四肢骨折手术患儿60例,按手术时间分为右美托咪定低剂量(1μg/kg)+舒芬太尼组(D1组)、右美托咪定中剂量(1.5μg/kg)+舒芬太尼组(D2组)、右美托咪定高剂量(2μg/kg)+舒芬太尼组(D3组)、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15例.观察并记录术后4 h、8 h、12 h、24 h、48 h 5个时间点患儿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镇痛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D1、D2、D3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S组,D2、D3组在术后8 h VAS评分明显低于D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段D2、D3组与D1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2、D3组患者的PCA按压次数在术后0~24 h明显少于S组,其中在4~12 h按压次数明显少于D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期间未出现皮肤骚痒、心动过缓及呼吸抑制,其中S组有2例(13.3%)出现恶心,无呕吐;D3组有1例(6.67%)出现过度镇静.结论 1.5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小儿术后静脉镇痛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比单用舒芬太尼效果更佳,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全麻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S)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DS)组,每组30例。S组给予舒芬太尼2μg·kg-1和盐酸雷莫司琼0.3 mg,DS组给予舒芬太尼2μg·kg-1、右美托咪定200μg和盐酸雷莫司琼0.3mg,以上2组药物均溶于生理盐水100 mL,负荷剂量4 mL,背景输注2 mL·h-1,自控剂量0.5 mL·h-1,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术后2、4、6、12和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拉姆齐镇静规模(RSS)评分,舒芬太尼累计消耗量,术后24 h内患者恶心、呕吐和寒战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术后镇痛效果的满意度。结果术后6 h内,DS组VAS评分明显低于S组(P<0.05);术后2 h内,DS组RSS评分明显优于S组(P<0.05);术后6 h内DS组舒芬太尼累计消耗量明显低于S组(P<0.05);S组术后恶心、呕吐、寒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DS组(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舒芬太尼相比,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效果更好,可减少舒芬太尼用量及相关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术后镇痛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河南医学研究》2016,(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复合舒芬太尼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尿道下裂手术患儿80例,随机均分4组:C组舒芬太尼0.04μg/(kg·h);D_1组舒芬太尼0.04μg/(kg·h)+Dex 0.02μg/(kg·h);D_2组舒芬太尼0.04μg/(kg·h)+Dex 0.04μg/(kg·h);D_3组舒芬太尼0.04μg/(kg·h)+Dex 0.06μg/(kg·h)。4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法相同。术毕前30 min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15μg/kg,术毕即刻连接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记录术后2、4、8、12、24、48 h患儿HR、NBP、Sp O_2、脸谱疼痛评分法(FP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记录PCIA按压次数、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各时点,D_1、D_2、D_3组FPS评分均低于C组(P<0.05),且D_2、D_3组均低于D_1组(P<0.05);术后各时点,D_1、D_2、D_3组Ramsay评分均高于C组(P<0.05),且4 h内,Ramsay评分与Dex剂量呈正相关(P<0.05);D_2、D_3组PCIA按压次数、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D_1组(P<0.05),但D_3组有2例镇静过度,4组均无心动过缓、低血压及呼吸抑制。结论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镇痛中,Dex有镇静、增强镇痛效应,并可减少不良反应,但需防止过度镇静,其中0.04μg/(kg·h)Dex为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5.
7.
右美托咪定辅助舒芬太尼超前镇痛用于胆囊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京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1,28(3):30-32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辅助舒芬太尼超强镇痛用于胆囊手术后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胆囊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辅助舒芬太尼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静脉麻醉后连接镇痛泵(PECA),对照组药物为舒芬太尼(0.04μg/kg·h-1)+盐酸昂丹司琼(6mg),右美托咪定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0.08g/kg·...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前预注射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自愿行PCIA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20min缓慢静脉注射(10min)右美托咪定1.0μg·kg^-1(D组)或等容积生理盐水(C组)。术毕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静脉缓慢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1作为负荷量,之后接镇痛泵行PCIA,给予枸橼酸舒芬太尼0.04μg·kg^-1·h^-1+托烷司琼4mg静脉自控镇痛泵。记录PCIA开始后1、2、6、12和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y镇静评分(RSS);记录术后24h内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和二者比值(D/D比值)、镇痛药物用量,以及恶心、呕吐和寒战等发生情况。结果PCIA后2、6、12h时点2组VAS评分D组明显低于C组(P〈0.05),但术后各时间点RSS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内D组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和D/D比值、镇痛药物用量,以及恶心/呕吐、眩晕和寒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或P〈0.01)。结论麻醉诱导前预注射右美托眯定可缓解乳腺癌术后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次数和用量,并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眩晕、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2015年1~6月6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组和D组,每组30例。S组术毕应用舒芬太尼2.5μg/kg、托烷司琼10 mg静脉镇痛;D组术毕应用右美托咪定4μg/kg、舒芬太尼2.5μg/kg、托烷司琼10 mg静脉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RSS),观察两组产妇术后镇痛、镇静效果。记录术后4 h、8 h、12 h、24 h新生儿神经适应能力(NACS)评分,并观察术后产妇的血浆催乳素浓度、肠蠕动恢复时间和镇痛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术后4 h、8 h、12 h、24 h,D组产妇镇痛评分[(2.6±0.8)分、(3.4±0.8)分、(3.4±0.7)分、(3.1±0.6)分]和镇静评分[(2.4±0.7)分、(2.5±0.6)分、(2.5±0.5)分、(2.6±0.5)分]明显优于S组镇痛评分[(3.6±1.0)分、(4.4±1.0)分、(4.4±1.0)分、(3.9±0.7)]分和镇静评分[(1.6±0.6)分、(1.5±0.4)分、(1.5±0.5)分、(2.1±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Р<0.05)。两组新生儿术后4 h [(36.6±1.0)分vs (37.3±1.9)分]、8 h [(37.1±1.3)分vs (37.6±1.7)分]、12 h [(37.5±1.3)分vs(36.8±1.7)分]、24 h [(38.2±0.9)分vs (37.9±1.5)分]的NACS评分、血浆催乳素浓度[(353.7±82.7)μIU/mL vs (361.1±97.6)μIU/mL]、肠蠕动恢复时间[(17.5±7.6) h vs (15.7±8.1) h]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呕吐发生率[26.7%(8/30)]高于D组[3.3%(1/30)],但恶心[26.7%(8/30) vs 10.0%(3/30)]、头晕[26.7%(8/30) vs 33.3%(10/30)]、寒颤[16.7%(5/30) vs 3.3%(1/30)]、口干[10.0%(3/30) vs 20.0%(6/30)]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Р>0.05)。两组均无低血压、心动过缓及呼吸抑制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可有效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对新生儿及母乳喂养无不良影响,且右美托咪定能有效降低阿片类药物的静脉镇痛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50例择期全麻下行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均等分为5组: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组(S1、S2组),舒芬太尼复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组(M1、M2、M3组)。于手术结束即刻行 PCIA,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首次剂量均为舒芬太尼0.1μg/ kg,静脉镇痛泵背景输注速度2 ml/ h,自控给药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分别于术后1(T1)、3(T2)、6(T3)、12(T4)、24(T5)和48 h(T6)各时间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及 Ramsay 镇静评分评价患者镇静程度;记录患者术后48 h 内 PCIA 按压总次数及地佐辛用量;并记录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与 S1、M1组比较,S2、M2、M3组 T1~ T6 VAS 评分降低(P <0.05),M3组 T1~ T6 Ramsay 评分升高(P <0.05),S2、M2、M3组 PCIA 按压总次数及地佐辛消耗量均减少( P <0.05)。M2组未出现并发症,S2组较 S1、M1、M2、M3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发生例数增加(P <0.05);M2、M3组较 S1组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减少(P <0.05);M3组较 M2组呼吸抑制发生例数增加(P <0.05);M3组较 S1、S2、M1、M2组低血压发生例数增加(P <0.05)。结论2μg/ kg 舒芬太尼联合2μg/ kg 右美托咪定镇痛效果满意,副反应少,是骨科患者术后镇痛的较佳配方。 相似文献
11.
胸腔镜手术(VATS)是肺叶切除术的主要手术方式,多模式镇痛则是VATS快速康复外科(ERAS)管理的核心内容,其目的在于管理围手术期疼痛,减少患者应激反应,实现术后全面的早期康复。近年来,多模式镇痛不断发展更新,强调综合应用多种镇痛方式和不同机制镇痛药物的协同治疗。本文总结了VATS肺叶切除术多模式镇痛应用的新进展,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期制定更为有效、实用的ERAS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12.
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胸部疾病36例,其中包括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切除术20例;凝固性血胸清除、纤维膜剥脱术4例;纵隔肿瘤切除术3例;肺叶切除术2例;肺楔形切除术3例;胸膜间皮瘤切除术1例;广泛性恶性胸膜间皮瘤活检术1例;肺癌胸腔镜探查后中转开胸术2例。治疗效果满意,无手术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纤维支气管镜指导下的双腔气管插管技术和肺功能差者单肺通气时采用CPAP法预防、纠正低氧血症是VATS手术成功的前提和条件。VATS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和对美容影响小的优点。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切除可列为首选治疗术式。VATS辅助胸壁小切口是较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目前VATS临床应用有局限性,不能代替常规开胸手术,对手术操作难度大的病变或较大的肿瘤仍选择常规开胸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布托啡诺和舒芬太尼-咪达唑仑用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12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①S组(舒芬太尼0.15mg);②B组(布托啡诺15mg);③ SM组(舒芬太尼0.1mg+咪唑安定10mg);④SB组(舒芬太尼0.1... 相似文献
14.
电视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与传统开胸切口行肺叶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辅助腋下小切口与传统开胸切口行肺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需行肺叶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采用VATS辅助腋下小切口行肺叶切除术,B组采用传统开胸切口行肺叶切除术;比较2组的手术效果。结果A组切口长度比B组显著缩短(P〈0.01);A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当日引流量显著少于B组(P〈0.01);A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1);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2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VATS辅助腋下小切口比传统开胸切口行肺叶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吗啡在妇科开腹患者术后静脉镇痛中的临床效应及副作用的发生率,并探讨氯胺酮的合适剂量。方法将99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M组接受吗啡0.02mg/(kg·h),MK1组接受吗啡0.15mg/(kg·h)+氯胺酮0.04mg/(kg·h),MK2组接受吗啡0.15mg/(kg·h)+氯胺酮0.07mg/(kg·h)静脉术后镇痛治疗。分别于手术结束后6、12、24、36、48h记录疼痛、镇静评分、发生的不良反应(瘙痒、恶心呕吐、精神症状)。结果MK2组的疼痛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M组和MK1组在相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P〈0.01),而M组和MK1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之间的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M组中恶心、呕吐、皮肤瘙痒(28.5%)明显高于MF2和MF1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中均未出现具有精神症状的病例。结论小剂量氯胺酮[(0.07mg/(kg·h)]在妇科开腹患者静脉术后镇痛中能够增强吗啡的镇痛作用,减少吗啡的用量,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在老年胸外科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60例,根据地佐辛不同剂量将患者分为三组,其中采用地佐辛0.5 mg/kg的患者为低剂量组( n=20),采用地佐辛0.7 mg/kg的患者为中剂量组( n=20),采用地佐辛0.9 mg/kg的患者为高剂量组( n=20),观察术后1 h( T1)、4 h( T2)、12 h( T3)、24 h( T4)患者血压、心率和镇痛效果的差异。结果全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低剂量组T2时VAS评分明显高于中高剂量组患者相同时间点( P<0.05),组间患者Ramsay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高剂量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低中剂量组患者( P<0.05)。结论0.5 mg/kg术后疼痛较明显,0.9 mg/kg药物不良反应增加,0.7 mg/kg为地佐辛用于老年胸外科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脊柱外科术后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单纯舒芬太尼组(S组n=40),舒芬太尼1.75μg/kg+盐酸格拉司琼3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布托啡诺复合组(B组n=40),布托啡诺0.1mg/kg+舒芬太尼1μg/kg+盐酸格拉司琼3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两组病人均在全麻下手术,手术结束前15min接静脉PCIA泵行术后镇痛治疗。分别记录术后4、8、12、20、24和48h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S组(P<0.05),B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并发症少于S组(P<0.01)。结论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脊柱外科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在胸腔镜下肺小结节手术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采用吲哚菁绿进行术前定位并接受胸腔镜下肺小结节(直径小于1 cm)切除术的45例病例资料,对患者的年龄、病灶直径、结节距胸膜距离、结节密度、吲哚菁绿定位成功率、定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吲哚菁绿定位靶病灶的成功率100%,平均结节大小6.3 mm,结节距壁层胸膜(10±11)mm,59枚结节定位后CT扫描发现局部少量气胸13例(22.0%),少量出血4例(6.7%),手术成功率100%,术后病理证实肺腺癌43例(72.9%)。结论 吲哚菁绿在胸腔镜下肺小结节手术定位中定位成功率高,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镇痛效能及不良反应。方法 检索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术后镇痛记录系统,回顾性分析手术日期在2018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的术后镇痛记录,对比使用盐酸羟考酮组、舒芬太尼组和吗啡组患者术后24、36、48 h镇痛药累计用量、静息状态及下床活动时的疼痛评分、相应曲线下面积(AUC)和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36 h,羟考酮组患者的活动时疼痛评分为(2.2±2.4)分,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的(3.4±2.1)分(t=0.305,P=0.0126)和吗啡组的(3.4±1.7)分(t=0.104,P=0.0277)。静息状态下,羟考酮组和吗啡组的AUC分别为29.00和27.00,低于舒芬太尼组的40.01;下床活动时,羟考酮组的AUC为63.17,低于吗啡组的80.93和舒芬太尼的82.00。术后24、36、48 h,舒芬太尼组患者等效吗啡累计量分别为(37.2±16.1)、(46.1±24.3)、(64.4±33.4)mg,明显高于羟考酮组的(20.4±14.8)(t=3.571,P=0.001)、(24.2±16.1)(t=4.630,P<0.0001)、(34.4±25.1)mg(t=6.409,P<0.0001)和吗啡组的(16.6±11.7)(t=4.233,P<0.0001)、(20.50±14.1)(t=5.250,P<0.0001)、(28.8±19.0)mg(t=7.354,P<0.0001);羟考酮组和吗啡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羟考酮组出现恶心(χ 2=11.360,P=0.003)及提前终止镇痛患者的比例(χ 2=7.914,P=0.019)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结论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可用于术后PCIA,缓解多种手术的术后疼痛,其镇痛效能优于吗啡及舒芬太尼,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在肺叶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和舒芬太尼在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下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VATS肺叶切除术患者75例(22岁~57岁),ASAⅡ级,随机分成布托啡诺I组(BI组)、布托啡诺II组(BII组)、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25例。在手术结束前30min,BI、BII组给予布托啡诺负荷量30μg/kg,S组给予舒芬太尼负荷量0.1μg/kg,术毕BI、BII组分别以布托啡诺3μg/kg/h,4μg/kg/h维持PCIA,S组以舒芬太尼0.05μg/kg/h维持PCIA。观察并记录术后1h、6h、12h、18h、24h、36h、48h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患者平静时的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术后12h、24h、36h、48h的恶心评级和呕吐评级。并记录患者术后36h和48h咳嗽时的VAS疼痛评分。结果:术后48h内三组患者各观察时点的呼吸循环指标、Ramsay镇静评分、恶心、呕吐评级比较无显著差异。在术后6h~24h各时点,BII组与S组间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但BII组和S组VAS评分均低于BI组(P<0.05)。术后36h、48h患者咳嗽时VAS评分,BII组和S组均低于BI组(P<0.05),但BII组与S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VATS手术结束前30min缓慢静注布托啡诺负荷量30μg/kg,术后给予4μg/kg/h的维持量,与舒芬太尼PCIA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