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博 《华夏医学》2021,34(6):106-108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OSCST)发病率低,仅占卵巢病变的5.0%.因此,临床对OSCST认知不足,故术前确诊较为困难[1-2].随着磁共振成像( MRI)技术的提升和普及,OSCST相关报告逐渐增多[3].本研究收集病理学证实为OSCS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MRI诊断.  相似文献   

2.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大部分有分泌雌激素的功能,引起一系列临床变化,且多数肿瘤具有潜在恶性,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表现。作者对我院收治的该类肿瘤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85~1997年我院收治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46例,占同期收治卵巢...  相似文献   

3.
高继勇  裴军  李好鹏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0):1125-1127
目的探讨磁共振扫描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患者的磁共振影像。结果 23例患者均表现为盆腔内单发病灶,其中右侧15例,左侧8例;卵巢颗粒细胞瘤5例,纤维卵泡膜细胞瘤11例,卵巢纤维瘤6例,支持-间质细胞瘤1例。结论磁共振扫描对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慎忠 《黑龙江医学》2012,36(4):288-289
目的分析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表现,分析其特点。结果 12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颗粒细胞瘤5例,卵泡膜细胞瘤3例,纤维瘤4例,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囊实性或实性肿块,少数可呈囊性,增强扫描肿瘤囊性部分无强化,实性成份有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CT检查具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子宫类似卵巢性索瘤样肿瘤较为罕见,关于其影像报道也较为少见。现报道子宫类似卵巢性索瘤样肿瘤MRI表现2例,为临床提供诊断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增殖细胞相关核抗原(Ki6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Ki67在48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卵巢颗粒细胞瘤组织中Ki67表达高于卵泡膜细胞瘤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卵巢颗粒细胞瘤随临床分期升高Ki67表达水平增强(P〈0.05);核分裂相≥3/HPF明显高于核分裂相〈3/HPF(P〈0.05);复发者Ki67表达高于原发者(P〈0.05)。结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Ki67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有关,检测Ki67表达对卵巢性索问质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判断及预后估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莹  南瑞霞  黄利  陈燕  陈蝶  万映 《海南医学》2020,31(5):633-635
目的观察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相关病理特征,并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9年期间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超声表现,观察其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病理结构特点的相关性。结果 50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患者共52个病灶,超声声像图特点与病理结果所示瘤体内结构一致。其中纤维卵泡膜瘤30例,超声表现肿瘤呈实性或以实性回声为主,伴后方回声衰减,呈栅栏状或弧形衰减,部分肿瘤内可见条状影,瘤体血供稀少,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 0.5~0.7,超声诊断符合率100%(30/30)。颗粒细胞瘤17例,超声表现以实性或囊实性为主,部分实性成分内见小片状无回声区,7例血供丰富,RI>0.5者12例,RI<0.5者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16/17)。硬化性间质瘤3例,超声表现肿瘤以实性为主,内见小片状液性区,瘤体血供丰富,RI 0.25~0.4,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3/3);两性母细胞瘤2例,超声表现囊性为主的混合性包块,内见大片状液性区,部分区域成蜂窝状,血供稀少,超声诊断符合率10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特点,以提高此类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资料,分析其特点。结果 17例卵巢性素间质肿瘤中卵泡膜细胞瘤7例,纤维瘤5例,颗粒细胞瘤4例,纤维-卵泡膜细胞瘤1例。肿瘤形态呈类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楚,其中实性为主肿瘤14例,囊实性3例;肿瘤大小在2.1~15.0cm之间,平均为8.7cm。CT平扫17例均呈软组织密度肿块,内可有散在小囊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肿瘤实质无强化或仅有轻微强化;有2例增强后肿瘤内见纤细血管影,其他合并腹腔积液7例,子宫内膜增生4例,子宫内膜癌2例,子宫肌瘤7例。结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实性肿块,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助于提高这类肿瘤诊断准确率,但确诊仍需要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GATA-4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卵巢、45例卵泡膜细胞瘤、28例颗粒细胞瘤及7例支持-间质细胞瘤中GATA-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GATA-4在正常卵巢、卵泡膜细胞瘤、颗粒细胞瘤及支持-间质细胞瘤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100%、89%、68%、71%.颗粒细胞瘤组中GATA-4的表达低于卵泡膜细胞瘤组及正常卵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卵泡膜细胞瘤组与正常卵巢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持-间质细胞瘤组与正常卵巢组、卵泡膜细胞瘤组、颗粒细胞瘤组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颗粒细胞瘤中,不同临床分期GATA-4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的组织学类型GATA-4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TA-4的高表达是正常卵巢性索间质细胞分化成熟的一个标记,且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分化表型中起作用.GATA-4在卵巢颗粒细胞瘤中的表达降低可能代表了肿瘤细胞的分化障碍.检测GATA-4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判断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指导卵巢颗粒细胞瘤的治疗及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卵巢硬化性间质瘤(SST)的MRI、病理特征及两者相关性。方法选择6例确诊为SST的临床病理和MRI资料,分析SST的MRI特征与病理结果。结果 MRI检查6例均为单发,右侧4例,左侧2例。最大径4.2-7.8cm。肿块呈卵圆形4例,分叶形2例。6例均有包膜,呈囊实性肿块。4例T2WI呈"湖岛征"。动态增强扫描6例均呈快进慢出,向心性强化;动脉期肿块周缘呈乳头状、梳状显著强化(5例);部分T2WI高信号区在延迟期可强化(6例)。病理检查6例均见到假小叶结构、印戒细胞、致密胶原纤维、疏松水肿结缔组织及丰富血管。结论 SST大多有较特征性的MRI及病理组织学表现,结合临床,一般可在术前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复发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OSCST)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2012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共收治OSCST患者127例,对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12例复发性OSCST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2例患者首次复发距初次治疗结束的中位无疾病进展期(PFS)为67.5(6~120)月,除2例仅复发一次外,其余10例患者均经历了2~6次不等的复发过程,总共有33次复发,多次复发的中位PFS为24(1~110)月,最终6例患者死亡,6例患者存活。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复发治疗后的治疗方式(P=0.001)、术后残余瘤(P=0.012)、复发治疗后可测量病灶(P=0.003)与肿瘤复发密切相关。COX多因素分析复发治疗后治疗方式、可测量病灶大小是复发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复发性OSCST患者需根据复发转移部位、残余肿瘤大小等病情严重程度不同选择适当的联合治疗方案,通过尽可能消灭复发转移病灶来延长患者PFS、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12.
高军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8):575-576
目的探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分型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资料。结果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表现分为3种类型:实性、囊实性和囊性,18例中三种类型分别为13例(72%)、4例(22%)和1例(6%)。结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表现多样,但多无恶性病变所示的周围浸润,有内分泌异常者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卵巢硬化性间质瘤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至2013年8月13例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肿瘤进行组织形态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研究。结果 13例患者发病年龄为4~73岁,平均年龄30.72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5例,其中1例伴有不孕,盆腹腔包块4例,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3例,性早熟1例。本组病例肿瘤均为单侧发生,左侧5例,右侧8例,肿瘤合并子宫腺肌症2例、子宫平滑肌瘤3例、同时合并子宫平滑肌瘤和子宫内膜宫内膜样腺癌2例。8例患者行肿瘤标志物检测,糖类抗原19-9(CA19-9)及糖类抗原125(CA125)各有1例略高于正常值;5例患者行性激素检测,其中3例性激素水平紊乱。镜下病理组织学特点为典型的假小叶结构,小叶内可见上皮样细胞、短梭形细胞及特征性的印戒样瘤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细胞Calretinin弥漫阳性(13/13),α-inhibin阳性(13/13),Vimentin弥漫阳性(13/13), Actin弥漫阳性(13/13), SMA弥漫阳性(13/13), Desmin阳性(11/13);CEA、P-CK均阴性;空泡/印戒样细胞苏丹Ⅲ灶性(+)、PAS(-)。网状纤维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被网状纤维围绕。结论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好发于20~30岁女性,在诊断上要与卵巢Krukenberg瘤及卵巢其它间叶源性肿瘤相鉴别,治疗采用手术切除,术后预后好,多无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类似于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ROSCT)的临床、病理形态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4例UTROSCT,回顾分析其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显微镜下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由类似于上皮细胞样的细胞构成,排列成条索状、小梁状、巢状及假腺样.肿瘤细胞细胞核小,圆形或椭圆形,核仁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SCS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以助于临床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法:复习近5年来我们发现的卵巢SCST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分析其临床表现和镜下特征,总结卵巢SCST的诊断要点。结果:卵巢SCST中纤维-卵泡膜细胞瘤最多见,其次为颗粒细胞瘤、Sertoli-Leydig细胞瘤、硬化性间质瘤。临床表现有盆腔包块、腹痛、腹胀、阴道异常出血等,镜下为不同成分和比例的性索间质细胞呈不同结构排列组成,各有特点。结论:卵巢SCST是相对少见的卵巢肿瘤,掌握其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有助于做出正确诊断和分类。对于发现盆腔肿块合并内分泌失调症状患者,需考虑此类肿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卵巢常见类型性索间质肿瘤的超声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收集2010年至2019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阴道及/或经腹部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1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患者。卵泡膜纤维瘤、卵泡膜细胞瘤及纤维瘤属于卵巢纤维-卵泡膜瘤组(ovarian thecoma-fibroma groups,OTFG),共64例;成人颗粒细胞瘤(adult granular cell tumor,AGCT)共7例。收集患者卵巢肿块的最大径线、回声、形态、边界、后方回声是否衰减、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信号等信息;比较不同大小肿瘤之间盆腔积液、CA125及肿瘤囊性成分是否具有差异;分析超声成像诊断符合率及误诊情况。结果 OTFG多纵横比<1(89.1%),AGCT多为不规则形或分叶状(100%);OTFG以实质低回声为主(73.4%),AGCT常表现为囊实混合型(100%);68.8%OTFG病灶伴回声衰减,AGCT均不伴回声衰减;所有病灶边界清晰;OTFG病灶CDFI多表现为无或少量彩色血流信号,血流信号以周边多见(60.9%),AGCT则CDFI以3、4级彩色血流多见(100%)。不同大小肿瘤之间囊性成分、CA125及盆腔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07、16.080和21.540;P=0.025、<0.001和<0.001)。实性及实性为主型病变诊断符合率高于囊实性及囊性为主型。结论 OTFG与AGCT在超声表现上有一定差异,可通过声像图特征对两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α-抑制素、CD99、EMA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在该类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等方面的意义,为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病理确诊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41例,其中颗粒细胞瘤21例,卵泡膜纤维瘤11例,环状小管性索瘤4例,支持间质细胞瘤3例,卵巢支持细胞瘤2例。同时选择10例卵巢上皮性肿瘤作为对照进行对比观察(见附表)。所有标本均经中性福尔马林固定,4um切片,用SP法免疫组化标记,α-抑制素、CD99、EMA均为鼠抗单克隆抗体。DAB显色后,苏木素复染、中性树胶封固。以正常一抗动物血清代替一抗做阴性对照,抗体由北京中山生物技术公司提供。结果判定:α-抑制素阳性在核或浆,CD99阳性表达在细胞膜或浆。结果:颗粒细胞瘤21例中,α-抑制素19例阳性,阳性率为90.5%,CD99有17例阳性,阳性率80.9%;卵泡膜纤维瘤11例中,α-抑制素9例阳性,CD99均为阳性;环状小管性索瘤4例,α-抑制素均为阳性,CD993例阳性;支持间质细胞瘤3例、支持细胞腺瘤2例。α-抑制素、CD99均为阳性,幼年性颗粒细胞瘤复发者1例两次均为阳性。结论:α-抑制素、CD99联合应用标记性索间质肿瘤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区分性索间质肿瘤类型、判定复发、预后、转移有重要意义。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CD99、苗勒抑制物、Melan-A等标记物。  相似文献   

19.
探讨卵巢恶性非性腺母细胞型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卵巢恶性非性腺母细胞型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进行光镜、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光镜观察:瘤细胞呈巢状或蜂窝状分布,个别区域有囊性滤泡状结构.瘤细胞主要向生殖细胞、间质细胞和粒层细胞分化,并以生殖细胞分化占优势.(2) 组织化学染色:向生殖细胞分化的部分细胞PAS染色阳性.(3)免疫组化染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细胞角蛋白(CK)合体滋养细胞阳性;波形蛋白(vimentin)间质细胞、粒层细胞阳性;孕激素受体(PR)、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c-erbB-2、bcl-2 部分生殖细胞及间质细胞阳性;甲胎蛋白(AFP)少数生殖细胞阳性;白细胞共同抗原(LC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雌激素受体(ER)、转移抑制因子(nm23)、癌胚抗原(CEA)、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均阴性.结论:非性腺母细胞型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组织学起源尚未明了 ,组织学形态须与性腺母细胞瘤、两性母细胞瘤、无性细胞瘤、性索-间质肿瘤及非特殊类型类固醇细胞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抑制素(Inhibin,INH)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组卵巢肿瘤中α-抑制素(α-INH)的表达,其中性索间质肿瘤组79例、非性索间质恶性肿瘤组34例和良性肿瘤组7例。结果α-INH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组阳性表达率(93.67%)明显高于非性索间质恶性肿瘤组(17.65%)和卵巢良性肿瘤组(28.57%)(P〈0.005)。α-INH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组的阳性表达中,高分化G1组(97.01%)高于中低分化G2、G3组(75.00%)(P〈0.05);临床Ⅰ、Ⅱ期(98.46%)高于临床Ⅲ、Ⅳ期(71.43%)(P〈0.01);疾病进展患者(40.00%)明显低于疾病缓解(98.33%)及稳定患者(92.86%)(P〈0.05),α-INH阳性组5年生存率略高于阴性组,但P〉0.05。结论α-INH可作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一种特异性指标,为其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疗效判定、病情监测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