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骨瓣阶梯减压控制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黄梅县人民医院脑外科自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试验组采用骨瓣阶梯减压控制术,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3、7 d颅内压,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1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结果试验组术后1、3、7 d的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NIHSS评分都有所降低,且试验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骨瓣阶梯减压控制术能加快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压(ICP)监测下改良阶梯减压法结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内高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312例各种病因导致颅内高压需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中是否采用改良阶梯减压术,将患者分为改良阶梯减压结合去骨瓣减压术组(改良组)和常规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组(常规组),所有患者均在术中实时监测ICP,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术中ICP变化、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 结果312例患者中,常规组154例,改良组158例,常规组术中剪开硬脑膜后ICP值急剧下降后反弹升高并趋于稳定,改良组术中ICP平缓下降后趋于稳定。2组患者的术中脑肿胀、脑膨出、迟发对侧血肿、术后GCS评分、瞳孔变化、并发症、术后6个月的GO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CP监测下改良阶梯减压法处理高颅压患者能有效控制ICP、减免术中脑膨出、减少迟发血肿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去骨瓣减压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阶梯减压下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度颅脑损伤(sTBI)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 方法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神经外科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行去骨瓣减压术的sTBI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术中全程监测颅内压,采用阶梯减压的方法;对照组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术后1个月采用Baethel指数(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采用肢体运动功能运动量表(FM)评估肢体运动功能,比较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患者近期预后。 结果观察组的恢复良好率(41.18%)明显高于对照组(17.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BI评分、FM评分(78.37±8.96、83.67±14.72)高于对照组(65.24±7.91、72.33±1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脑膨出发生率(5.89%)低于对照组(2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大面积脑梗的几率(8.82%、5.89%)略低于对照组(26.47%、11.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阶梯减压下去骨瓣减压术可降低sTBI患者急性脑膨出发生率,改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2012年收治的1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6例,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开颅减压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预后良好率(51.0%)明显高于对照组(38.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2%)明显低于对照组(5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优于常规开颅减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控制性减压技术在老年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TBI)去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6例老年重型、特重型TBI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其中48例术中采用控制性减压技术(观察组),48例未采用(对照组)。结果 去骨瓣前,观察组颅内压[(35.37±2.07)mmHg]与对照组[(35.24±1.72)mmHg]无统计学差异(P>0.05);去骨瓣后,观察组颅内压[(20.87±1.40)mmHg]与对照组颅内压[(28.75±1.53)mmHg]较去骨瓣前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组GCS评分[(6.28±0.7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12±0.69)分;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Barthel指数[(76.81±5.5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8.17±6.02)分;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6.7%,8/48)明显低于对照组(47.9%,23/48;P<0.05)。结论 对于老年重型、特重型TBI,去骨瓣减压术是有效的,术中运用控制性减压技术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性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外二科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sTBI患者70例,均行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减压,观察组35例行渐进性减压。比较2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2组患者术前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7 d、1个月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中、重度残疾及植物生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GO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sTBI患者行改良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性减压有利于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手术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2组,常规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标准组给予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观察术后6个月末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标准组术后6个月末良好率(40.00%)明显高于常规组(21.54%),病死率(10.77%)明显低于常规组(27.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38%(10/65)明显低于常规组33.85%(22/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694,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确切,术野内暴露病变组织和脑结构充分,大范围骨窗可充分降低颅内高压,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在降低致残率、病死率和改善预后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01-2012-12收治的12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取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清除颅内血肿,观察组64例患者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处理颅内血肿,观察分析2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按GOS评分分级,对照组Ⅰ级20例,Ⅱ级10例,Ⅲ级12例,Ⅳ级10例,Ⅴ级8例;观察组分别为11例、8例、12例、21例、12例。术后观察组颅内压、脑水肿体积和中线移位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脑切口疝、外伤性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脑积水、外伤性癫痫等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使患者脑组织得到充分减压,病死率降低,患者预后较好,并发症较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手术治疗的103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50例(观察组),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53例(对照组)。结果 两组术前颅内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1、3、7 d颅内压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8.0%)显著低于对照组(35.8%;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率(52.0%)明显高于对照组(32.1%;P<0.05)。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增加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效果优于常规骨瓣减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结合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对预后的影响。方法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结合早期气管切开治疗,观察组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判定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72.09%,优于对照组的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GOS评分提高明显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结合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及病残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84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组(观察组)和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组(对照组)各42例,2组术后均给予规范化综合治疗,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ADL评分、再出血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1.90%和30.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ADL评分明显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血肿复发率、病死率及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比较,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压(ICP)监测下控制性减压联合预缝式关颅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sTBI患者136例,其中2018年2月及以前收治的患者57例(对照组)术中均采取ICP监测下常规快速血肿清除及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未采取控制性减压),2018年3月收治后的患者79例(研究组)术中均采取ICP监测下控制性减压联合预缝式关颅手术。对2组患者的术中低血压、急性脑膨出、迟发性颅内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脑组织暴露时间、关颅时间、颅骨去骨瓣情况、非计划再次手术及伤后6个月的GOS评分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研究,明确ICP监测下控制性减压联合预缝式关颅这种手术模式在救治中的效果。 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分布、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前GCS评分、术前瞳孔散大、影像学资料及初始ICP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低血压、急性脑膨出及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脑组织暴露时间及关颅时间较对照组短,双侧颅骨去骨瓣率较对照组低,非计划再次手术率较对照组低,预后良好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CP监测下控制性减压联合预缝式关颅模式的应用能降低sTBI患者术中低血压、急性脑膨出及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率,能降低患者非计划再次手术率或双侧颅骨去骨瓣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导致的晚期脑疝双瞳孔散大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爱德堡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sTBI致晚期脑疝双瞳孔散大的患者7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骨瓣开颅术,观察组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比2组近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恢复良好率(31.43%)明显高于对照组(8.57%),重残占比(11.43%)明显低于对照组(3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轻残率、植物生存率、死亡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29%)低于对照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应用于sTBI所致的晚期脑疝双瞳孔散大可获得显著效果,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减压抢救方案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新兴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实验组(31例)。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实验组于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前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操作,比较2组患者的瞳孔恢复时间、脑疝持续时间、手术操作时间,使用GOS量表评价患者预后情况。 结果对照组瞳孔恢复时间[(6.60±0.93)min]、脑疝持续时间[(24.60±1.12)min]和手术操作时间[(25.70±1.50)min]长于实验组[(3.20±0.95)min、(16.70±1.34)min和(16.50±1.6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GOS量表Ⅰ级、Ⅱ级和Ⅲ级较实验组多,Ⅳ级和Ⅴ级较实验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58.1%)较实验组(83.9%)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前的微创穿刺引流操作能缩短患者瞳孔恢复时间、脑疝持续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和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镇静镇痛对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术后颅内压(ICP)的影响。 方法选取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重型TBI患者45例,根据GCS评分将患者分为重型TBI组(GCS评分6~8分,26例)与特重型TBI组(GCS评分3~5分,19例),观察2组镇静镇痛下及撤除镇静镇痛/唤醒下ICP值波动情况。 结果特重型TBI患者在镇静镇痛前后I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TBI患者撤除镇静镇痛/唤醒后,ICP前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镇痛镇静与重型TBI开颅术后颅内压力波动有显著相关性,使用镇静镇痛可获得安全、平稳的ICP。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传统骨瓣开颅与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对比分析。 方法选择高密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自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2例,根据患者自身病情及家属意见进行手术分组,40例行小骨窗微创开颅(骨窗组),32例行传统骨瓣开颅减压组(骨瓣组)。对比2组患者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6、24、72 h和1周的颅内压值,并于3个月后随访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 结果骨窗组相对于骨瓣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2组术后6、24 h颅内压力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窗组72 h、1周颅内压力值高于骨瓣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脱水或释放部分脑脊液后,颅内压值均可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术后3个月按照ADL评分:骨窗组Ⅰ~Ⅲ级良好率85.0%,骨瓣组Ⅰ~Ⅲ级良好率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传统骨瓣开颅术相比,小骨窗微创术医源性创伤小,近期预后好,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免缝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在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颅脑损伤108例,采用免缝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修补54例(观察组),采用可缝合人工硬脑膜补片修补54例(对照组)。术后3~6个月常规行颅骨修补术。结果 观察组硬脑膜修补时间明显缩短(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GO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修补硬脑膜至颅骨修补术时间间隔、修补术时间、修补术中出血量、脑膜破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免缝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在颅脑损伤中能够发挥减压作用,保护脑功能,手术时间短,与严密缝合的人工硬脑膜修补术效果相当,并且更有利于二期颅骨修补术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共收治符合标准的颅脑损伤146例,采用控制性减压术治疗52例(观察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94例(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术后1周病死率(17.3%)与对照组(20.2%)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发生率(13.5%)明显低于对照组(28.7%;P<0.05)。观察组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率(14.3%)、脑积水发生率(11.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6.8%、30.3%;P<0.05)。伤后6个月按GOS评分评估疗效。观察组恢复良好27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4例;对照组恢复良好30例,中残6例,重残15例,植物生存14例,死亡29例。观察组恢复良好率(51.9%)明显高于对照组(31.9%;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板减压术中采用控制性减压方法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