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源性胰腺炎是我国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类型,始动因素是胆道疾病阻塞胆胰共同通道导致胆胰管同时梗阻,因此,胆胰肠结合部的解剖构型与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胆胰管汇合方式可分为无合流、正常合流和异常合流(PBM)。无合流(U型)不会引起胆源性胰腺炎。正常合流中,V型可因结石压迫胰管引起胰管开口进行性水肿导致胆源性胰腺炎;短Y型易同时阻塞胆胰管导致胆源性胰腺炎;长Y型若结石小未堵塞胰管开口,胰液能流入胆管缓冲了胰管压力而不易导致胆源性胰腺炎。异常合流中,C-P型若结石排出时阻塞胰管或P-C型若结石长径过长阻塞胰管均将导致胆源性胰腺炎。因此,应依据胆胰肠结合部不同的解剖学分型防治胆源性胰腺炎,对于V型和短Y型病人应及时治疗胆道结石。由于缺乏大样本临床研究和精准的影像学评估,胆胰肠结合部的解剖与胆源性胰腺炎发生及防治的关系仍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2.
胆源性胰腺炎指各种胆道疾病引起的胰腺炎,包括胆道系统结石等引起的胆石性胰腺炎和胆胰合流异常、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等引起的非胆石性胆源性胰腺炎。针对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目前国内外指南和学者建议行胆囊切除术。然而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非结石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后仍发生胰腺炎。随着胆胰外科和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我们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发现部分非结石性胆源性胰腺炎合并隐匿性胰胆反流和其他胆胰汇合部疾病,内镜下胆胰分流等手段措施可取得良好效果。胆源性胰腺炎病因多样,临床诊疗过程中应多思考胆囊以外病因,行胆囊切除应理性,应遵循个体化诊治原则进而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是指由胆道系统疾病引起的胰腺炎,占我国胰腺炎总数的60%以上,包括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及胆总管结石引起的急性胆石性胰腺炎(acute gallstone pancreatitis,AGP),以及胆道蛔虫、乳头旁憩室、Oddi括约肌痉挛、乳头狭窄、十二指肠乳头炎、胆胰合流异常等急性非胆石性胆源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4.
胆胰肠结合部包括胆总管胰腺段和壁内段、主胰管终末段、Vater壶腹和十二指肠乳头。胆胰肠结合部损伤主要是指壶腹周围损伤和胆总管远端损伤,多见于胆总管探查、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和胆管引流术等手术中[1]。因乳头炎症、胆道狭窄或解剖异常(如胆胰合流异常)等导致插管困难而致损伤,给病人造成痛苦,甚至死亡,死  相似文献   

5.
<正>胆胰肠结合部范围的界定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胆胰肠结合部是指胆管、胰腺和十二指肠汇合的部分,即Vater壶腹或十二指肠乳头;广义的胆胰肠结合部是指胰头、胆总管十二指肠壁内段和胰腺段、十二指肠降部及胰头周围组织。胆胰肠结合部位置特殊、解剖结构复杂,是人体重要的解剖复合体,黄志强院士曾喻之为胆道流域与胰管流域结合的"枢纽工程",是一个无法代替的奇妙结构,体现着结构—体液调控—神经  相似文献   

6.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2  
胆道与胰腺的解剖与功能互有联系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胆道因素占有很大比例。在国外以胆囊结石、继发性胆管结石特别是小结石的自然排石过程常是其发生和复发的直接原因 ,因而将此统称之为胆石性胰腺炎。在我国原发性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症及胆道感染等因素也占重要比重 ,因而较之更为复杂 ,所以称胆源性胰腺炎较为合理。胆道结石的嵌顿、梗阻、排石过程和胆道蛔虫感染这些刺激对壶腹括约肌的损伤引起胰胆出口的痉挛、充血、水肿 ,都导致胆胰管排空不畅和压力升高 ,加上胆胰结合部的不同方式 ,易致胆汁向胰液的返流 ,致使部分病人发生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的反复急性发作 ,其中 ,胆胰管出口的排空不畅处于中心的地位 ,并易导致种种并发症的发生。内镜乳头切开引流常是有用的手段。如何认识、诊断和及时进行有效治疗 ,是应该进行充分讨论和达到共识的。现谨约请有关专家就此进行评述。———编者  相似文献   

7.
胆石性急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问题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胆道与胰腺的解剖与功能互有联系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胆道因素占有很大比例。在国外以胆囊结石、继发性胆管结石特别是小结石的自然排石过程常是其发生和复发的直接原因 ,因而将此统称之为胆石性胰腺炎。在我国原发性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症及胆道感染等因素也占重要比重 ,因而较之更为复杂 ,所以称胆源性胰腺炎较为合理。胆道结石的嵌顿、梗阻、排石过程和胆道蛔虫感染这些刺激对壶腹括约肌的损伤引起胰胆出口的痉挛、充血、水肿 ,都导致胆胰管排空不畅和压力升高 ,加上胆胰结合部的不同方式 ,易致胆汁向胰液的返流 ,致使部分病人发生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的反复急性发作 ,其中 ,胆胰管出口的排空不畅处于中心的地位 ,并易导致种种并发症的发生。内镜乳头切开引流常是有用的手段。如何认识、诊断和及时进行有效治疗 ,是应该进行充分讨论和达到共识的。现谨约请有关专家就此进行评述。———编者  相似文献   

8.
胆源性胰腺炎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的探讨   总被引:91,自引:2,他引:89  
胆道与胰腺的解剖与功能互有联系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胆道因素占有很大比例。在国外以胆囊结石、继发性胆管结石特别是小结石的自然排石过程常是其发生和复发的直接原因 ,因而将此统称之为胆石性胰腺炎。在我国原发性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症及胆道感染等因素也占重要比重 ,因而较之更为复杂 ,所以称胆源性胰腺炎较为合理。胆道结石的嵌顿、梗阻、排石过程和胆道蛔虫感染这些刺激对壶腹括约肌的损伤引起胰胆出口的痉挛、充血、水肿 ,都导致胆胰管排空不畅和压力升高 ,加上胆胰结合部的不同方式 ,易致胆汁向胰液的返流 ,致使部分病人发生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的反复急性发作 ,其中 ,胆胰管出口的排空不畅处于中心的地位 ,并易导致种种并发症的发生。内镜乳头切开引流常是有用的手段。如何认识、诊断和及时进行有效治疗 ,是应该进行充分讨论和达到共识的。现谨约请有关专家就此进行评述。———编者  相似文献   

9.
胰胆反流(pancreaticobiliary reflux,PBR)常见于胆胰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胰酶原被胆汁激活后损伤胆管及胰管黏膜,引起急慢性炎症、结石和肿瘤等胆胰疾病。此外,胆胰合流正常的患者也存在PBR,称之为隐匿性胰胆反流(occult pancreaticobiliary reflux,OPBR),其病理改变与PBM一致。我们以胆胰管汇合部解剖为基础,综合PBR的影像学、内镜及胆汁淀粉酶等诊断标准,将PBR分为高位胆胰合流异常(high 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HPBM)、低位胆胰合流异常(low 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LPBM)及OPBR三种类型,并对其定义、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进行了论述,为PBR的精准化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胆道系统与周围器官关系密切,上承肝脏,下接胰腺和十二指肠,这些脏器的疾病常受胆道系统的影响。胆道梗阻、结石和肿瘤常累及肝脏,壶腹部(包括胆胰汇合部)的结石和肿瘤引起梗阻性黄疸、胆源性胰腺炎。以往认为胆源性胰腺炎大多是胆囊小结石继发胆管结石所致,所以行胆囊切除治疗胆源性胰腺炎,但笔者临床中发现大部分胆源性胰腺炎,切除含结石胆囊后仍复发,因此可能存在其他病因,而胆胰汇合部是其复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顺行胆道造影胰管显影的临床意义与内镜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顺行胆道造影的384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顺行造影胰管显影68例,纳入51例,其中术前诊断为胆总管结石18例,胆囊结石14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19例,合并胰腺炎病史14例;造影发现胰管造影剂排泄延迟32例,造影剂排泄正常19例。经顺行胆道造影、胆道镜和(或)十二指肠镜等检查确定乳头旁憩室43例,胆胰合流异常35例,壶腹部隔膜缺失或功能缺陷7例,十二指肠乳头狭窄5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3例,原因不明2例。29例行内镜下胆胰分流术并置入一体式胰胆管引流管,未出现急性胰腺炎、胆道出血、胆漏等术后并发症,术后再次顺行胆道造影胰管未显影24例,胰管显影但造影剂排泄正常5例。随访1~3年,内镜治疗组复发胰腺炎1例、胆总管结石2例,非内镜治疗组复发胰腺炎6例、胆总管结石5例、胆囊结石4例,其中胰腺炎及胆囊结石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行胆道造影胰管显影提示存在胆胰汇合部疾病,此类患者采取内镜下胆胰分流术可以降低胰腺炎及胆结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诊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复发性非结石性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采取十二指肠镜技术诊治的26例复发性非结石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十二指肠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憩室11例,胆胰合流异常8例,壶腹部狭窄3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4例。其中21例行ERCP治疗,2例十二指肠乳头憩室、1例胆胰合流异常及2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行药物治疗。随访20例,时间1个月~4年,其中18例ERCP术后未再发生急性胰腺炎,1例十二指肠乳头憩室及1例胆胰合流异常患者多次复发急性胰腺炎,该例十二指肠乳头憩室患者在随访第27个月因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治疗。结论 复发性非结石性急性胰腺炎往往与十二指肠乳头憩室、胆胰合流异常、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相关,ERCP技术是一种诊断和治疗复发性非结石性急性胰腺炎的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胆源性胰腺炎中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MRCP)在决定胆道探查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 2 0 0 2年间两阶段胆源性胰腺炎行胆道探查的病例资料 :1995~ 1999年 46例无MRCP检查 ,术前B超提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及胆管扩张 ;2 0 0 0~ 2 0 0 2年 3 0例术前经MRCP检查提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及胆管扩张或胆总管下段狭窄。结果 第一阶段术中探查及术后T管造影显示无结石 ,无胆总管下段梗阻或十二指肠乳头狭窄 2 8例 (60 .9% ) ;第二阶段术中探查及术后T管造影显示无结石 ,无胆总管下段梗阻或十二指肠乳头狭窄 7例 (2 3 .3 % )。第二阶段经MRCP指导的胆道探查阴性率较第一阶段明显为低 (P <0 .0 5 )。结论 胆源性胰腺炎应严格掌握胆道探查指征 ,术前MRCP检查可显著降低术中胆总管探查阴性率 ,MRCP有助于判断胆源性胰腺炎是否需行胆道探查。  相似文献   

14.
胆胰肠结合部是指胆管、胰管和十二指肠的汇合部位。因其特殊的解剖和病理生理等特点,医源性的胆胰肠结合部损伤最为常见。由于肝胆结石发病率的增高、胆道和胰腺手术的普遍开展以及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胆道镜等新技术的推广,医源性胆胰肠结合部损伤常有发生。胆胰肠结合部损伤,往往术中难以及时发现,而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及时的术中发现与处理,对于病人的康复和预后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胆胰结合部的范围包括胆总管下部(3、4段)、胰头、十二指肠三者的毗邻关系[1]。胆胰结合部的良性病变包括该部位的结石,急、慢性炎症,良性肿瘤,胆胰管末段、Oddi乳头狭窄、梗阻和功能障碍等,其中以胆总管下段原发或继发结石最为多见,特别是壶腹结石嵌顿容易并发胆管炎和胰腺炎。反复发作胆管炎、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尤其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和结石、十二指肠乳头旁或乳头部憩室并发憩室和乳头炎,都是引起胆胰管末段和乳头狭窄、梗阻或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的原因。胆总管下段、壶腹和乳头部良性肿瘤,如乳头状瘤、腺瘤、息肉、胰头部囊腺…  相似文献   

16.
更好地运用胆胰肠结合部手术的基础知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胆胰肠结合部包括胆总管胰后段和壶腹 ,胰头及其主副胰管 ,十二指肠二、三、四段 ,以及与这些脏器相关的血管、淋巴和神经。外科医生要在这里施行手术 ,就必须了解相关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 ,简单地说来 ,有以下几方面 :就解剖关系而言 ,它们的组织结构、血运、神经分布、淋巴引流 ,以及与周围脏器的毗邻 ,特别是发育转位的巨大变化所致的许多畸形 ;就生理功能而言 ,胆胰管是肝、胰的外分泌排输道 ,十二指肠又是胃、胆、胰的排输道 ,各有独特的活动功能 ,是消化运动的重要部分。就病理而言 ,是疾病好发部位 ,易发生胆道结石和炎症、胰腺结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和外科处理方式。方法 对1999年9月~2004年9月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人135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引起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胆系疾病有:胆囊和胆总管下端多发结石、胆胰合流异常、Oddi括约肌炎性狭窄等;超声、CT等影像学对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有决定性帮助;外科干预以简单有效的早期胆道或胰腺引流为主。结论 胆道梗阻引起胰液排出障碍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和确定该病治疗原则的主要根据;胆源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是胆囊切除和,或胆总管切开引流术、胰腺减压引流术。  相似文献   

18.
胆胰结合部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相近的胚胎起源。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不同导致胆胰结合部恶性病变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大不相同。胆胰合流异常、区域癌化等理论的出现丰富了胆胰结合部肿瘤发生和发展的理论研究。胆胰结合部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和胰腺癌的诊断是这一区域病变临床处理上的关键。了解胆胰结合部恶性病变的病因、病理,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有助于胆胰结合部恶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是指由胆道疾病(结石、蛔虫、乳头狭窄等)诱发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胆道结石的嵌顿、梗阻、排石过程和胆道蛔虫感染等刺激造成壶腹括约肌的损伤引起胰胆出口的痉挛、充血、水肿,导致胰胆管排空不畅和压力升高,胆汁向胰管返流,从而引起AP.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胆囊结石患者的诸如胆绞痛、胆源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研究,来探讨胆囊结石胆胰并发症的相关诱发因素及其预后的相关分析。方法对97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次数>3次,年龄>49岁,病程>5 a,或是首次发病持续>24 h则易诱发并发症。若胆囊大小无异常,胆囊壁厚<0.3 cm,结石直径<1 cm,管径>0.3 cm等,易合并胆总管结石或胆源性胰腺炎。若则结石直径>2 cm,且胆囊大小异常,易并发胆囊炎。结论胆囊结石并发其他疾病的因素大多与患者年龄、结石大小、发病次数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