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立足于项目组前期研究的成果上,积极探索吉林辽宁两省目标设置水平的差异,并进一步探究受目标设置影响下的工作落实结果情况,探讨产生差异的原因。 方法以系统穷尽的方式收集吉林辽宁两省2000至2017年有关目标与工作落实情况的指标,利用Spearma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吉林辽宁两省目标设置对于突发应急工作落实情况的影响。 结果吉林辽宁两省突发应急领域的目标设置水平与工作落实情况总体均呈现上升趋势,截至2017年,吉林目标设置水平与工作落实情况分别为46%与60%,辽宁为60%与53.3%,且目标设置水平与工作落实呈正相关。 结论有公众需要为依据且定量可考的目标设置对于工作落实、推进、完善具有积极的正反馈作用,建立科学量化的突发应急目标设置评价体系是适宜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辽吉两省传染性疾病与感染的信息发布有效程度,并尝试量化比较传染性疾病与感染信息发布有效程度的可行性,为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辽吉两省传染性疾病与感染相关数据进行趋势变化统计分析,对辽吉两省各方总体识别公众需要信息的及时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辽吉两省各方识别公众需要信息的及时程度逐年上升,辽宁省从2007年的18. 90%上升至2016年的24. 80%,吉林省从2007年的6. 30%上升至2016年的25. 40%,吉林与辽宁两省各方总体识别公众需要的及时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均呈负相关。结论传染病与感染相关信息监测与及时发布是采取有效公共卫生防控措施的基础,虽然辽吉两省传染性疾病与感染信息发布有效性逐步提高,但两省传染性疾病与感染信息监测有效性仍有待提升。采用量化指标评价一个国家(地区)传染性疾病与感染信息发布有效程度是可行的,可推广到其他地区和公共卫生领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云南与广西两地2002-2016年传染病防治领域激励机制覆盖程度的变化,探究其变化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的关联,为促进云桂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收集云南、广西所有在官网信息中公开发布的涉及传染病领域激励机制覆盖的政策文件,摘录形成与相关部门实施奖惩措施有关内容字段,并对其进行赋值量化,计算各类部门激励机制覆盖值以及综合覆盖程度。使用Excel 2016对文本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摘录、建立数据库并且描述其变化趋势;利用spearman相关、线性回归分析激励机制覆盖程度与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的关系。[结果]2002-2016年,云南传染病领域激励机制覆盖程度由42.35%提升至60.08%,激励机制覆盖程度与云南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负相关(r=-0.671,P<0.05),覆盖程度增长对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下降有显著影响(R^2=0.579,P<0.05);广西传染病领域激励机制覆盖程度由39.81%提升至59.27%,两者间不相关(P>0.05)。[结论]云南、广西两地业务主管部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已基本覆盖激励机制,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激励机制覆盖程度仍然较低,进一步促进激励机制有效覆盖部门、建立健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激励机制是降低传染病发病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京沪两地妇女保健(以下简称"妇保")服务的健全程度及其差异,探讨健全妇保服务的重要意义以及定量评价健全程度的可行性。方法系统收集所有涉及北京、上海市妇保相关的政策文件以及1995—2017年涉及两地妇保服务公平性问题的文献,综合服务的覆盖程度、定量可考核程度以及公平性程度,量化评价服务的健全程度。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服务健全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2000年京沪两地妇保服务健全程度分别为56.9%、64.3%,2017年分别增长至71.6%、76.6%。京沪两地服务健全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率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5)。结论京沪两地提供的妇保服务基本健全,且其对健康结果的决定作用逐步显现,但两地仍需重点改善服务公平性;适宜的妇保体系应做到服务健全、覆盖全人群,并确保服务的公平性;同时,研究结果验证了综合量化评价服务健全程度的方法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合分析辽吉(辽宁吉林)两地依据公众需要科学决策程度现状与差异,满足应急工作需要。方法系统收集辽吉两地2000—2017年公开发布应急工作的权威报告163篇,运用SPSS 22.0描述性分析两地科学决策程度现状,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两地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程度与突发领域防制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辽吉两地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程度都分别由2000年的2.1%提高至2017年的55.7%和39.3%。两省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程度与突发领域防制效果之间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5和0.691,调整R~2分别是0.511和0.445。结论适宜的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程度指标能推动突发应急领域防治效果改善,两地该指标大幅上升,充分体现公众健康需要和政府部门对应急领域目标设置体系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京沪两地妇女保健服务的覆盖状况及其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系,探讨服务覆盖公众健康问题的重要意义及其量化评价的可行性。方法系统收集所有涉及北京市、上海市妇女保健(以下简称"妇保")相关的政策文件,量化评价服务覆盖程度,并使用Spearma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其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系。结果北京市的妇保服务覆盖程度从1971年的10.0%上升至2017年的80.0%,上海市从1971年的10.0%上升至2017年的90.0%。两地服务覆盖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率均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大于0.8)。结论适宜的妇保体系应全面提供各项保健服务。京沪两地妇保服务覆盖面较广,上海市服务覆盖完善的作用更优,但两地针对更年期抑郁均未提供相应服务。未来需要进一步拓展覆盖范围,加强服务的落实。同时,对京沪两地的评价结果验证了服务覆盖程度量化方法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沪陕两地传染病防控体系激励机制覆盖程度,分析其与传染病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上海市、陕西省公开发布的所有涉及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政策文件,摘录并量化激励机制覆盖程度,运用Spearman相关、简单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激励机制覆盖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2000~2017年,沪陕两地激励机制覆盖程度分别由49.70%、39.81%上升到77.39%、61.41%,其与传染病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80,-0.65(P0.01),调整R~2分别为0.70(P0.01)、0.18(P0.05)。结论沪陕两地激励机制覆盖程度逐年上升,上海市优于陕西省,两地传染病发病率均随激励机制覆盖程度的提高而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卫生应急人员培训效果评估现状,发现卫生应急人员培训效果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文献复习法对国内外涉及卫生应急人员培训效果评估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为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卫生应急培训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多数卫生应急培训班都只关注培训过程,对培训效果不太重视,很少开展卫生应急培训效果的评估工作。结论:我国的卫生应急人员培训效果评估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应采取包括充分认识培训效果评估工作的重要性、运用多种评估方法、全面评估培训效果以及建立完善的培训信息系统等措施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张倩  曾燕  钟荧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1,32(11):1420-1423
目的:研究近年来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政策变化、模式改革,分析探讨改革成效。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收集2018-2020年期间广东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相关文件,对其评审工作政策及评审模式的变化进行分析,选取申报人、人事干部及评审专家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调查对象对高级职称评审改革相关项目的了解程度、支持度和满意度。结果:广东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工作通过开展基层评审和基层副高认定引导卫生人才资源向基层下沉;增设新专业,服务行业发展;突出临床导向,科学评价人才;深化“放管服”,优化评审服务。调查对象对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和支持程度较高,对于评审模式的改革、评审服务的优化满意度高。结论:现阶段已建立健全涵盖医德医风、临床实践、科研带教、公共卫生服务等要素的医疗卫生人才评价体系,后续应更加突出临床业绩导向,继续深化职称评审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京沪两地妇女保健组织架构健全程度的差异,明确其意义,推导确立其适宜定位,探索对其量化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系统收集(即穷尽)2000-2017年京沪两地公开发布的与妇女保健相关的政策文件和相关文献,共收集北京市相关文件232篇,上海市相关文件417篇.摘录文件中提及"部门""机构""组织"的相关内容,基于组织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甘肃省如何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更好地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方法 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并对知情者进行访谈.结果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居民健康档案也已按计划建立,但是健康档案的累计建档份数和建档率在城乡间存在明显差异.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健康管理工作目标已经完成.结论 甘肃省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推进过程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标准体系,缩小城乡差异;保障流动人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权利,走有中医特色的甘肃医改之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吉林省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结构变化特征及趋势。方法:基于2014—2020年吉林省公立医院财务数据,运用结构变动分析和灰色预测分析方法对医疗收入及其各明细项收入的结构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研究。结果:2014—2020年,在吉林省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结构中,药品收入占比显著下降,医疗服务、卫生材料和检查及化验收入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药品收入对整体结构变动度的贡献率最高,其次是卫生材料和检查收入。结论:公立医院改革以来,药品价格改革及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成效显著,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结构得到一定优化,但其结构调整仍有空间。卫生材料及大型检查费用应得到重点关注,后续应统筹兼顾、综合施策,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比价关系,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作为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和工作重点之一,是保证公共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和实现2020年达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前提条件。本文首先通过以往研究,结合专家咨询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并计算指标权重,运用西北五省的相关数据,在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化的基础上,计算各省份的最终结果并进行排名,对进一步优化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40,自引:15,他引:25  
为了解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情况,2002年年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到2002年年底,全国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城市达到358个。地级城市、市辖区及县级市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分别为92.1%,80.3%和28.0%,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132个,与2001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1.6%。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迅速并存在地区间不平衡性,建议加强中小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完善机构管理和信息统计制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调查我国5省基层卫生人员医防工作的参与情况与对开展医防融合工作的认知现状, 探讨目前基层医防融合工作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防融合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根据地域方位差异分别抽取四川、贵州、江西、江苏和广东5个省,再依据经济状况每省选取3个区县,共15个区县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卫生人员(6 439名)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 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并对医防融合工作参与情况与认知现状进行检验。结果 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958名卫生人员中,仅有292人(30.5%)同时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有615人(64.2%)只参与公共卫生服务; 51.7%的公共卫生工作人员以独立公共卫生服务的方式参与基本卫生服务。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卫生人员主要以护理学和临床医学专业为主,仅15.6%的人员具有预防医学专业背景。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1 964名人员中,1 464人(74.5%)医疗服务与公卫服务均参与,但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时间相对较少。不同岗位的卫生人员参与医防工作的情况不同(=2 208.874,P<0.001)。结论 基层临床医疗工作与公共卫生工作机制相对独立。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因缺乏疾病诊断治疗能力或无处方权而不能很好地参与到临床医疗工作中; 临床医疗工作人员因缺乏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参与受限。 建议整合医防融合服务机制,打造基层整合型服务; 培养基层医防复合型人才,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效果及问题,并给予相应建议。方法调查全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实施情况,收集相关数据,使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总体实施效果较好,不过一些项目实施效果未达理想水平,健康档案建档率较高,但使用率较低,预防接种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孕产妇及儿童的健康管理率达90%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仍有待提升。结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总体实施效果良好,但仍需加强基层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及人才建设,完善相关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7.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valuate the resources and capacity of emergency trauma care services in three Peruvian cities using the WHO report Guidelines for Essential Trauma Care. This wa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eight public and private healthcare facilities in Lima, Ayacucho, and Pucallpa. Semi-structured questionnaires were applied to the heads of emergency departments with managerial responsibility for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Considering the profiles and volume of care in each emergency service, most respondents in all three cities classified their currently available resources as inadequate. Comparison of the health facilities showed a shortage in public services and in the provinces (Ayacucho and Pucallpa). There was a widespread perception that both human and physical resources were insufficient, especially in public healthcare facilities and in the provinces.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s The Community Health Act came into effect in 1997 in Japan. This act altered the work system for public health nurses (PHNs) in public health centers (PHCs) nationwide from region-specific to service-specific work. Such major changes to working environment in the new system seem to be exposing PHNs to various types of stress.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whether prevalence of burnout is higher among PHNs in charge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s (psychiatric PHNs) than among PHNs in charge of other services (non-psychiatric PHNs), and whether attributes of emergency mental health care systems in communities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prevalence of burnout.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including the Pines burnout scale for measuring burnout was mailed to 525 psychiatric PHNs and 525 non-psychiatric PHNs. The 785 respondents included in the final analysis comprised 396 psychiatric PHNs and 389 non-psychiatric PHNs. Results Prevalence of burnou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for psychiatric PHNs (59.2%) than for non-psychiatric PHNs (51.5%). When prevalence of burnout in each group was analyzed in relation to question responses regarding emergency service and patient referral systems, prevalence of burnout for psychiatric PHNs display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to frequency of cases requiring overtime emergency services, difficulties referring patients, and a feeling of “restriction”. Conclusions Prevalence of burnout is high among psychiatric PHNs, and inadequate emergency mental health service systems contribute to burnout among these nurses. Countermeasures for preventing such burnout should be taken as soon as possi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