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 采用HTO治疗6例膝骨关节炎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采用疼痛VAS评分、Lysholm评分、HSS评分、Tegner评分及健康状况SF-36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9~33(29.00±5.09)个月。手术时间150~230(181.17±35.01)min,术中出血量100~150(133.33±25.82)ml,术后引流量160~210(175.00±18.71)ml,住院时间9~14(12.17±1.83)d。术后12周胫骨截骨处均基本愈合。疼痛VAS评分、Lysholm评分、HSS评分、Tegner评分及健康状况SF-36评分中各维度评分:术后3、6、12个月均明显优于术前(P<0.01);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TO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半月板损伤,能有效改善下肢力线,缓解膝关节疼痛,同时能获得较好的下肢力线矫正维持效果,截骨处愈合良好,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胫骨高位球形截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所有患者术前行X线等检查评估,测量下肢站立位力线,确定截骨部位,采用球形胫骨高位截骨,用外固定器固定截骨断端,同时用骨圆针在股骨髁部钻孔减压,矫正维持下肢力线,随访结果参考窦宝信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按窦宝信等评定标准进行评价,优25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2.1%。结论采用胫骨高位球形截骨,结合外固定器固定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手术创伤小,矫正角度易掌握,矫正确切、截骨部位愈合好,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鸣  季峰 《临床骨科杂志》2021,24(2):274-277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双平面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胫骨高位双平面截骨术治疗37例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测量手术前后膝关节站立负重位X线片胫股解剖角、髋—膝—踝角,记录手术前后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KOOS评分、KSS评分和疼痛VAS评分。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腓总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截骨处愈合良好,患者膝内翻畸形情况均得到矫正。3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30(18.6±7.0)个月。胫股解剖角、髋—膝—踝角、KOOS评分、KSS评分、VAS评分术后3个月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胫骨高位双平面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能够纠正下肢异常力线,缓解或者消除膝关节疼痛症状,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骨关节炎(OA)是一种以软骨退行性变为主的疾病。该病常见于老年患者,病程末期可致严重的关节畸形,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带来极大的痛苦。胫骨高位截骨术(HTO)作为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手术方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现已被广大医生及患者接受,特别是年轻患者的接受度更高。该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下肢畸形力线,以延缓或解除内侧间室KOA的退行性改变。HTO一直被认为具有技术简单、手术创伤小、畸形矫正精确、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多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创新、内固定的不断改良,手术的适应证变得更为广泛。目前普遍认为HTO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长期临床效果良好。本文对近年来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术前选择、手术方式、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长期疗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隙骨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99年7月-2004年7月,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t tibial osteotomy,HTO)治疗45例膝内侧间隙骨关节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胫骨高位截骨术(HTO)与腓骨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佛山市中医院骨九科行HTO或腓骨截骨术治疗KOA的患者。HTO组共37例,男11例,女26例,平均年龄(59±3)岁;腓骨截骨组共26例,男9例,女17例,平均年龄(59±3)岁。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住院总花费、术后并发症、随访期内再次行膝关节置换情况。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西安大略和曼彻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OMAC)对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住院总花费、Lysholm评分、WOMAC评分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随访期内再次行膝关节置换情况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HTO组术后随访中位数15.7个月,腓骨截骨组术后随访中位数14.9个月。HTO组手术耗时(t=21.094,P<0.05)、术中失血量(t=9.91,P<0.05)、住院总花费(t=65.471,P<0.05)均显著劣于腓骨截骨组。HTO组有1例(2.7%)并发症,腓骨截骨组有2例并发症(7.7%),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5)。两组患者术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WOMAC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HTO组显著优于腓骨截骨组(t=2.426,P<0.05)。WOMAC评分HTO组显著劣于腓骨截骨组(t=3.997,P<0.01)。术后12个月HTO组Lysholm评分(t=2.979,P<0.01)、WOMAC评分(t=-2.472,P<0.05)均显著优于腓骨截骨组。 结论行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比行腓骨截骨术手术耗时长、术中出血多、住院总花费多;术后12个月的随访提示行胫骨高位截骨术能比行腓骨截骨术取得更好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室骨关节炎的长期随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室骨关节炎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随访了1985~1996年12年间在德国基尔大学骨科医院行胫骨高位截骨术的194例(215膝)膝内侧室骨关节炎的患者。结果有161膝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5年(1.5~12年)。手术后2年内的优良率为97.3%,5年内的优良率为93.6%,手术后5年以上的优良率为78.2%。12膝发生手术并发症(5.6%),主要为感染(1例深部感染,5例浅表感染),骨不连或骨延迟愈合5例,腓总神经损伤1例。手术后有19膝(11.8%)因治疗效果的下降须再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以全膝置换为失败标准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2年98.7%,5年95.0%及10年为84.1%。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术是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手段,术中下肢力线的适当过度纠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远期疗效呈下降趋势.有一部分患者须再次行伞膝关节詈换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关节镜联合内侧开放性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内翻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微创关节科收治的36例(40膝)内翻性膝骨关节炎患者资料,其中男12例(13膝),女24例(27膝);年龄44~65岁,平均(58.63±4.89)岁。行膝关节镜检查、内侧开放性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记录手术前后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股胫角(femoro tibial angle, FTA)、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 KSS)、膝关节内侧间隙距离。结果 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4个月,平均(18.69±3.72)个月。术后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1例出现皮下血肿。术后截骨处愈合良好,下肢力线位置满意,内侧间隙距离增宽,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VAS、FTA、KSS、膝关节内侧间隙距离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联合内侧开放性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性膝关节骨关节炎,能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关节科诊断为膝内侧骨关节炎并行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患者56例(64膝).纳入标准: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合并胫骨侧内翻畸形.排除标准:炎症性、感染性关节炎;多间室的关节退变;膝关节...  相似文献   

12.
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功林  章鸣 《中国骨伤》2007,20(11):798-800
本文对内侧张开式楔形胫骨高位截骨(HTO)技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国外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多年来,HTO技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很有价值的手术方法。正确的术前评估和手术的精确性,对手术的成功较重要,患者相对年轻、术前关节活动好、单髁性骨性关节炎且伴有膝内翻畸形是最佳的手术适应证。植骨材料的选择包括:自体髂骨块、同种骨和骨替代材料等,但是应用自体髂骨块,仍是当今临床应用的金标准。术中截骨操作时,应用C形臂X线机监测很重要,以防截骨方向偏斜,截骨位置理想后再行植骨。研究资料表明:负重线向外移至胫骨平台宽度的62%~66%处时,治疗效果较满意。患者选择适当、截骨角度准确和不发生手术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随访10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5年6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螺钉钢丝内固定术治疗2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男3例,女17例,年龄43~76(57.80±8.05)岁。分别在术前,术后1、5、10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价膝关节疼痛、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16例获得随访,4例失访,随访时间9~11(10.0±0.8)年。VAS评分由术前的7.88±1.15降至术后1、5、10年的3.19±0.91、3.44±0.96、3.69±1.20,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SS临床评分由术前的61.94±5.74增加至术后1、5、10年的75.50±4.62、80.13±3.97、77.38±6.40,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SS功能评分由术前的62.81±13.03增加至术后1、5、10年的77.50±8.56、81.88±6.55、76.88±10.78,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无腓总神经损伤及截骨不愈合的并发症。结论: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螺钉钢丝内固定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具有较好效果,可以阻止或延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展,长期随访能达到与关节置换相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胫骨内侧撑开楔形高位双平面截骨术(OWHTO)与Oxford Ⅲ代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及治疗费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内侧胫股关节炎患者共48例(48膝),除外感染性关节炎及外侧骨关节炎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胫骨内侧撑开楔形高位双平面截骨术组(截骨组)和单髁置换组(单髁组)。A组12例(12膝),男4例,女8例,年龄平均(58.3±3.5)岁;B组36例(36膝),男14例,女22例,平均年龄(59.4±4.5)岁。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并拍摄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测量膝内翻角度。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HSS评分,以及患者住院和术后康复费用。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随访时间平均(8.5±1.8)个月。截骨组患者VAS评分术前(7.62±0.51)分,术后(2.15±0.26)分,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P<0.05);单髁组VAS评分术前(7.73±0.64)分,术后(2.31±0.14)分,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P<0.05)。截骨组患者HSS评分术前(56± 5)分,术后(88±3)分,评分改善(t=24.11,P<0.05);单髁组HSS评分术前(57±6)分,术后(91±4)分,评分改善(t=26.75,P<0.05)。两组患者VAS、HSS评分无明显差异,而截骨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单髁组(t=3.59,P<0.05)。 结论两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早期疗效,但胫骨内侧撑开楔形高位双平面截骨术住院费用及术后康复治疗费用更少,同时又达到了"保膝"的目的,所以,对于两种术式均合适的患者,可以优先考虑胫骨内侧撑开楔形高位双平面截骨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45例63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男10例(15膝),女35例(48膝);年龄45~64岁,平均(54.76±5.54)岁。术前常规行膝关节负重正侧位X线检查,准确测量股胫角大小,根据术前股胫角决定胫骨外侧截骨量,手术均在硬膜外麻醉下常规行胫骨高位截骨术,大部分行腓骨中段截骨,部分病例行上胫腓关节松解。术后第2天即行功能锻炼,2周开始无负重下床活动,术后8~10周开始负重。术后第2天、8~10周、半年、1年及以后每年1次拍片复查,对全部病例术前、术后3~5年、术后10~14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价膝关节疼痛、畸形、功能和运动范围。结果 :43例(61膝)进行了10年及以上的随访,全部患者手术切口Ⅰ期愈合,术后8~10周截骨处均达骨性愈合。术后10~14年HSS评分平均76.24±5.27,优27膝,良25膝,可7膝,差2膝。术前与术后3~5年、术前与术后10~14年VAS、HSS、KSS比较有差异,术后3~5年与术后10~14年各项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内侧间室关节炎)只要手术指征掌握适当,术后积极锻炼,其中长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告胫骨高位嵌插截骨治疗高龄屈曲型膝内侧间隙骨关节炎的方法疗效,并与传统高位胫骨截骨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对年龄60~82岁,病史3~20年,屈曲度7°~19°的膝内侧间隙骨关节炎的3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进行胫骨高位嵌插截骨和传统高位截骨手术治疗。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内翻畸形和屈曲畸形恢复、膝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要求患者术后第4、6、8、9、10、12、14、16周及5、7、9、12个月复查,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内翻、屈曲角度纠正情况。术后12个月时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对2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胫骨高位嵌插截骨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9.26±2.23)周,传统高位截骨组平均(11.53±3.15)周,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术后1年,根据Lysholm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胫骨高位嵌插截骨平均(88.5±4.4)分,优14例,良1例;传统高位截骨组平均(78.1±5.7)分,优8例,良5例,可2例。胫骨高位嵌插截骨组术后膝关节伸直位角度0°~-1.1°,术后平均矫正(13±3.3)°;传统高位截骨组术后膝关节伸直位角度与术前相同,为(14°±3.3)°。两组术后站立位X线测量,FTA平均170.2°(l69.1°~172.3°),平均矫正12.3°~12.5°。结论:胫骨高位嵌插截骨手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隙骨关节炎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同时矫正了膝关节内翻畸形和屈曲畸形,更好地恢复了膝关节的功能,此手术方式明显优于传统的高位截骨术。  相似文献   

17.
付有伟  刘丙根  罗坚  罗明星  庞清江 《中国骨伤》2018,31(12):1156-1163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较高质量的有关比较胫骨高位截骨治疗(HTO)与单髁置换治疗(UKA)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定量分析,为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提供一种较好的外科选择方法。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7年6期)、PubMed、Ovid、ELSIVE、CNKI及万方等数据库。检索1970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有关胫骨高位截骨治疗(HTO)与单髁置换治疗(UKA)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包括并发症、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翻修率及优良率等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利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并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3篇,总样本量1 043例。其中HTO治疗组462例,UKA治疗组581例。HTO治疗组与UKA治疗组进行比较,两组在对侧间室关节退变率[WMD=3.21,95%CI (1.13,9.10)],膝关节活动度(ROM)[WMD=6.55,95%CI(1.44,11.66)],膝关节Lysholm评分[WMD=-3.15,95%CI(-4.77,-1.53)],并发症[WMD=2.78,95%CI(1.52,5.11)],翻修率[WMD=1.81,95%,CI (1.17,2.80)],优良率[WMD=0.49,95%CI (0.30,0.80)],胫股角度改变(FTA)[WMD=-2.37,95%CI(-3.63,-1.11)]有明显差异(P0.05);HTO治疗组与UKA治疗组在髌股关节退变率[WMD=1.59,95%CI(0.65,3.84)]及膝关节运动速度[WMD=-0.02,95%CI(-0.09,0.04)]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基于有限的资料,在中短期临床效果比较中,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方式,而长期临床效果可能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联合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收治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58例,活动度均正常,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排除炎症性关节炎及膝外侧骨关节炎,随机分为两组,29例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HTO)联合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微骨折组),29例采用HTO联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清理组),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进行对比,使用负重位双下肢全长X线片测量术前、术后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和股胫角(FTA),并对术前及术后12个月进行对比,使用配对t检验和卡方检验统计学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3.5±1.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VAS评分、HSS评分、IKDC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VAS、HSS、IKDC评分差值对比,微骨折组优于清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16、4.063、3.121P <0.05),角度差值(MPTA、FTA)对比,(t=1.248、1.6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 结论HTO联合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或清理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前者效果更佳,可能与存在更好的软骨修复有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