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研究表明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黄芪多糖、皂苷类、黄酮类和氨基酸等;其药理作用为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氧化、抗辐射和抗癌作用,保护心脑血管、肝脏、肾脏和肺脏作用,保护脑细胞、提高记忆力,舒张血管平滑肌,激素样作用,抗菌及抑制病毒作用,降血脂、降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等;临床上黄芪广泛用于治疗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和血液系统疾病;临床上未见明显肝肾毒性,但有妊娠晚期误用致难产,静滴黄芪制剂出现轻度过敏反应等临床报道.文中对近年来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黄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孝东 《中国药事》2003,17(11):714-716
黄芪注射液是由中药黄芪提取而来的,主要成分为氨基酸、黄酮及黄酮类似物黄芪皂苷,其中主要是黄芪皂苷Ⅴ,还含有多糖及微量元素。具有抗病毒、强心、调节免疫功能、增强代谢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和治疗。该药药性温和,不良反应较少。随着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逐渐发现,笔者检索近年来的医学文献,将其不良反应综述如下,以期在临床应用时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3.
黄芪药理作用及在方剂配伍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主产于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甘肃等地。其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之效。黄芪主要成分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近期通过查找大量文献资料,对黄芪的药理作用及方剂配伍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黄芪药理作用及其在儿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传统中药材的黄芪,其临床应用广泛。该药主要成分为黄芪苷类、多糖类、黄酮类等。归纳近年的药理学研究成果,黄芪及其提取物具有对机体免疫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众多系统、器官、组织的调节、营养和保护作用。根据其药理特点,黄芪在儿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秋季腹泻等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信不远的将来,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黄芪必将为更多儿科疾病的治疗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黄芪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补气类中药之一,具有补气固表、托毒生肌、排脓止汗等功效,应用于全身多个系统疾病的治疗,新型制剂也层出不穷。现就黄芪的生物学特征、药理功效和现代制剂的研究进展前景作一综述。1生物学特征1.1一般生物特征黄芪又名黄耆,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根,主要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  相似文献   

6.
李伟  苏国华 《黑龙江医药》2003,16(2):143-143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膜荚黄芪 Aseragalus men-branaceus Bge,蒙古黄芪 A.membraceus Bge,ver mongholi-cus Bge.Hsiao 干燥根,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为传统的补气药,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排浓,敛疮生肌的作用,主要化学成分为皂甙类、黄酮类及多糖类等,各种有效成分具有不同的药效及临床作用。随着黄芪现代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证明黄芪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心脑血管系统、肾功能,消化系统等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黄芪注射液的生物利用度高,作用直接疗效比口服剂型快,近些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作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7.
黄芪多糖是黄芪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其注射液目前已经用于癌症的临床辅助治疗。最近有研究表明,除了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降血糖、抗炎等药理学活性,黄芪多糖还能够有效治疗和改善多种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及神经损伤症状,具有良好的神经营养和神经功能增强作用。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黄芪多糖针对神经系统病症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其药理学研究提供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黄芪多糖在医药保健等领域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黄芪注射液为中药黄芪提取物的灭菌水溶液,为黄色或淡棕黄色澄透明液体,每10mL相当于生药20g,其主要成分是黄芪皂苷,还含有多糖及微量元素。临床上常用于病毒性心肌炎、肾功能不全、白细胞减少症等,还具有抗贫血作用及拮抗阿霉素心脏毒性和庆大霉素肾脏毒性[1]。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本品所致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9.
李璞 《北方药学》2013,(9):15-15
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主要成分为黄芪皂甙、黄芪多糖、氨基丁酸、微量元素和钙。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黄芪保护心脏和肾脏,抗自由基氧化,抗衰老,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研究,黄芪及其制剂临床应用不断被发现。因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著名的杂志的查阅和临床调查对近年来黄芪及其制剂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达到指导临床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复方附子口服液是由附子、黄芪等药材经过现代工艺研究制成的中药制剂,是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自制制剂,主要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由于其质量标准中缺少具体的含量测定项目,不利于其质量的控制.黄芪是该制剂中的主要成方药物,具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的功效[1.黄芪含有皂苷类、多糖类、黄酮类、氨基酸类、微量元素和亚麻酸、亚油酸、谷甾醇、叶酸等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皂苷具有保护心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黄芪多糖具有促进免疫器官功能和抗体生成,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肿瘤细胞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对复方附子口服液进行质量控制,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附子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完善了复方附子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保证临床疗效.关键词:复方附子口服液;黄芪甲苷;色谱法,高效液相分类号:R92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838(2013)05-0380-02  相似文献   

11.
黄芪甲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黄芪甲苷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黄芪甲苷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阅读近5年来70余篇相关文献报道,从黄芪甲苷的药理活性、理化性质、含量测定方法、药动学和组织分布以及提取精制工艺等方面对其目前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结果黄芪甲苷具有免疫调节、器官保护、降糖、调节细胞凋亡、抗炎、抗病毒及生殖毒性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结论为黄芪甲苷药用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产地黄芪药材的UPLC/Q-TOF-MS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建立黄芪药材的指纹图谱,初步鉴定其主要色谱峰,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模式识别方法评价不同产地药材质量。方法: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以水-乙腈-异丙醇体系梯度洗脱,使用ESI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应用Markerlynx软件进行不同产地药材的PCA分析。结果:在18 min内建立了黄芪药材的UPLC/Q-TOF-MS指纹图谱,结合PCA分析,可以区分不同产地的药材,并找出包括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黄芪皂苷Ⅰ、Ⅱ等8个差异最大的化合物。结论:UPLC/Q-TOF-MS方法所得谱图重现性和特征性较好,可以用于黄芪指纹图谱的快速鉴别。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较全面地反映不同产地药材学成分的差异,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黄芪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肿瘤坏死因子 (TNF)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黄芪组 3组。采用大鼠缺血再灌注离体心脏模型 ,检测心肌组织TNF含量与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1)实验组心肌组织中的TN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 ,黄芪组与实验组相比则明显降低 (P <0 .0 5 )。 (2 )对照组透射电镜 (TEM )未见发生凋亡的心肌细胞 ,也未见TUNEL阳性细胞 ;实验组和黄芪组 ,TEM可见心肌组织中有趋于凋亡的心肌细胞 ,并可见少量TUNEL阳性细胞。结论 :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黄芪可以明显降低心肌内TNF水平 ,但未见其对细胞凋亡有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甘肃民乐黄芪品质与土壤的关系。方法 采集黄芪药材和土壤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测定药材质量、土壤因子及重金属元素。结果 民乐黄芪质量符合药典标准规定,受重金属污染风险低。浸出物与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黄芪甲苷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与可溶盐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土壤pH值是影响黄芪浸出物、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三者含量的关键因素,其次为全磷、有机质和全氮。结论 研究结果揭示了土壤因子是民乐黄芪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为民乐县规范化种植黄芪药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芪甲苷对心肌细胞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博雅  高晟 《天津医药》2020,48(2):156-160
摘要:黄芪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等功效,在中国已经被广泛用于治 疗心血管疾病,其中黄芪甲苷(AS-Ⅳ)是其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黄芪甲苷的主要药理作用包括增强免疫力、抗炎、 抗氧化、抗病毒等。近年开展的AS-Ⅳ相关研究表明,黄芪甲苷通过调节细胞内钙稳态、抗氧化反应、改善心肌能量 代谢、抑制细胞凋亡、抗细胞毒性作用等多种机制参与心脏保护作用。本文就相关研究内容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 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生脉散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对冠心病伴左心功能不全(LVD)的疗效比较。方法:冠心病伴LVD51例。生脉散组32例,给生脉散注射液8支(10mL/支)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静滴),qd;黄芪对照组19例,应用黄芪注射液6支(2mL/支)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qd,2组均用药14d。结果:生脉散不仅能改善左室收缩功能(SV,CO,CI,FS,EF)(P<0.01),对舒张功能也有显著的疗效(PE,ES,PE/PA)(P<0.01)。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而黄芪注射液仅对左心收缩功能(CO,CI,FS,EF)有改善(P<0.01或P<0.05)。结论:生脉散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伴LVD疗效优于黄芪注射液。  相似文献   

17.
黄芪特征组分的表征与识别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表征黄芪中特征组分的新方法并进行识别,用于黄芪的质量控制。方法 反相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别分离黄芪脂溶性和水溶性组分;与自编紫外光谱库管理软件结合,多指标、快速识别黄芪的多组分。结果 探讨了分离黄芪水溶性与脂溶性组分的统一条件,用特征指标表征黄芪共同特征组分;确定了定量及指纹识别的几个关键技术。分别分析了黄芪对照品药材之间、不同产地黄芪之间的这些组分,有一致性、相似性和差异性。结论 结果代表性强,有良好的重现性,不用化学对照品,快速方便  相似文献   

18.
不同剂量黄芪及黄芪加丹参对大鼠蛋白尿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黄芪及黄芪加丹参与大鼠原位免疫复合物肾炎蛋白尿的量效关系。方法 :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清蛋白造成大鼠原位性免疫复合物肾炎模型并分 6组 ,每组 10只 ,A组为 (黄芪 0 .75mL·kg- 1·d- 1)、B组为 (黄芪 3mL·kg- 1·d- 1)、C组为 (黄芪 6mL·kg- 1·d- 1)、D组为 (黄芪3mL·kg- 1·d- 1+丹参 0 .8mL·kg- 1·d- 1)、E组为(模型组 )、F组 (空白对照组 )。用药 4wk ,然后观察 2 4h尿蛋白 ,血清清蛋白 ,ConA及电镜等指标。结果 :D组效果最佳 ,B组效果次之 ,而A组及C组的效果则较差。结论 :黄芪治疗大鼠原位性免疫复合物肾炎蛋白尿的合理剂量为每只予黄芪 3mL·kg- 1·d- 1(在人应是 6 0 g·d- 1) ,与丹参合用则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黄芪对顺铂耳蜗毒性所起防护作用。方法将豚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顺铂组,黄芪组。测试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和I波潜伏期及光镜观察。结果ABR阈值黄芪组较顺铂组明显降低及I波潜伏期缩短(P〈0.01)。黄芪组耳蜗底回螺旋器内外毛细胞排列较整齐,结构基本正常。结论黄芪可减轻顺铂耳蜗毒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肠缺血 再灌注损伤时 ,肺表面活性物质及脂质过氧化物 (LPO)含量的改变及其意义 ,以及黄芪在缺血 再灌注过程中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复制家兔肠损伤模型 ,测定血浆和肺组织LPO及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变化 ,同时计算肺系数及进行肺病理学检查 ,并观察黄芪对LPO及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 :静脉给予黄芪注射液可提高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 ,减少LPO的生成 ,对缺血 再灌注引起的肺组织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下降可能与LPO上升有关 ,黄芪通过其稳膜作用能减轻或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缺血 再灌注时肺损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