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水飞蓟宾衍生物,进行生物活性测试及分子对接研究。方法 以天然产物水飞蓟宾为先导化合物,对其C-23位羟基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合成新型水飞蓟宾衍生物;采用MTT法,用人肺癌细胞(A549)和乳腺癌细胞(MCF-7)进行初步体外抗肿瘤筛选;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分析所合成化合物关键基团与靶蛋白的作用方式。结果 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水飞蓟宾衍生物,结构均经1H-NMR、13C-NMR及MS谱确证。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Ⅰ3、Ⅰ5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与阳性对照药alpelisib相当。结论 经过结构修饰后的水飞蓟宾衍生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筛选新型抗耐药的具有抗菌活性的6-氟-4-喹诺酮类杂合化合物。方法 以诺氟沙星和6-氟-4-喹诺酮-3-羧酸乙酯为主体,与异烟肼、妥曲珠利、青蒿素衍生物和1,2,4-三唑衍生物等结构单元进行杂合,设计了一系列新杂合分子,通过酰胺缩合、烷基化、Mannich反应以及Schiff反应等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测定最小抑菌浓度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革兰阳性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Pae)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1个全新的6-氟-4-喹诺酮类杂合分子,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ESI-MS、1H-NMR谱确证。体外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D对Pae表现出更好的抗菌活性(MIC值为1.0μg·mL-1,优于阳性对照药诺氟沙星3.9μg·mL-1);化合物J对MRSA表现出更好的抗菌活性(MIC值为4.2μg·mL-1,优于阳性对照药诺氟沙星7.8μg·mL-1)。结合修饰过的分子结构和反应位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寻找抗菌候选化合物,在前期研究基础上,18个稠环磺酰胺衍生物被设计合成,经1H NMR、13C NMR和MS确认结构。采用两倍稀释法对目标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类衍生物对所测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尤以化合物Ⅱi、Ⅱr的抗菌活性最为突出,其中前者对金葡菌(S.aureus)、大肠埃希菌(E.coli)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8、32和16μg·mL-1,后者对S.aureus、E.coli及MRSA的MIC分别为8、64和32μg·mL-1,两者的抗MRSA活性较显著,值得进一步结构优化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结合已上市的CDK4/6抑制剂活性片段构建药效团模型,设计合成了15个水飞蓟宾C-7位结构衍生物。经MS、13C NMR和1H NMR谱图解析确认,15个化合物均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采用MTT法,对人肝癌细胞(HepG-2)进行了初步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均比母体水飞蓟宾的活性有提高,其中化合物I1对人HepG-2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设计合成杨梅素类糖苷衍生物,并进行抗菌活性研究。方法 以天然产物杨梅苷为起始原料,经过保护基策略、糖苷化反应、酯化反应制备得到一系列新型半乳糖苷衍生物,对杨梅素类衍生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结果 以杨梅苷为原料,设计合成了14个杨梅素类衍生物,其中包含有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糖苷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ESI-MS进行了确证。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显示,8个杨梅素衍生物具有较杨梅素和杨梅苷更强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9a-1~9a-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MIC值为1~8 μg/mL。结论 本研究首次以杨梅苷作为原料,设计了新的合成路线,并对合成中的关键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构建了一条高效快捷的杨梅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化合物的初步活性结果显示,黄酮醇3位羟基半乳糖修饰可以显著提高杨梅素的抗菌活性,为杨梅素的进一步抗菌化合物的寻找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拟筛选获得抗菌活性更高的候选药物;方法 分别对氟红霉素和克拉霉素的C-3及C-11,C-12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合成了17个大环内酯类衍生物,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衍生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12d、12e和12f对B. subtilis 168和 S. aureus USA 300表现出了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 通过结构改造获得了抗菌活性增强的大环内酯类衍生物,进一步探讨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构效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苯甲酸为原料,经4步反应合成一系列N-取代苯基-5-取代苯基-3H-1,2,4-三氮唑-3-硫酮化合物并研究其抗菌活性。方法 基于课题组前期对新型潜在三唑类抗菌化合物6h的作用机制研究,筛选多个侧链基团,使用乙醇和碳酸钠作溶剂改善最后一步反应条件,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目标化合物,合成一系列1,2,4-三唑类化合物并采用质谱(MS)和1H NMR、13C NMR进行结构表征。通过琼脂扩散法初步筛选所有化合物对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3种常见菌株的抗菌活性,并通过微量稀释法进一步测定它们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结果 合成17个含有卤代苯基和其他侧链基团的目标化合物,其MS以及核磁共振谱图数据表明所有化合物结构正确。抗菌活性初步筛选可知化合物6a、6b、6d、6f、6g、6h、6k、6m和6p等9个化合物具有不错的抑菌能力,其MIC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对所测菌株的MIC值在25~100μg/mL范围内。尤其是化合物6h和6k对肺炎克雷伯菌的MIC值达到25μg/mL,抑菌活性与对照药物氨苄西林相当。结论 在前期作用机制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构效关系的阐述,发现一些侧链片段如间位卤代苯基或对位卤代苯基、三氟甲基苯基等具有吸电子基团的苯基、吡啶基等对1,2,4-三唑类衍生物的抗菌活性有明显增强作用,证实侧链基团与受体蛋白形成特异性协调作用和氢键作用从而发挥衍生物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发现新的肽脱甲酰基酶(PDF)抑制剂先导化合物.方法:在异噁唑环杂原子作为电子对供体替代羰基氧原子与受体形成氢键的新思路指导下,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含异噁唑的β-戊基-丁二酰异羟肟酸衍生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证明,并对部分该类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抑菌实验.结果: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结论:以异噁唑环杂原子作为电子对供体替代肽分子中的羰基氧原子与受体形成氢键的设想是成立的,为进一步优化本类化合物结构,乃至对类肽新药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拓展马蹄金素(MTS)二肽衍生物结构多样性,以获得新型抗乙肝病毒活性目标分子,本文采用生物电子等排体替换法,将MTS二肽衍生物中容易水解的酰胺键以含有三氟甲基取代的甲氨基单元替换,设计合成了新型氟代MTS二肽模拟物。所有目标化合物均通过~1H NMR、13C NMR、19F NMR、HRMS或ESI-MS进行了结构确证,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化合物10′的晶体结构,并以HepG2 2.2.15细胞模型对其进行了体外抗乙肝病毒(HBV)测试,结果显示所有目标化合物对HBV DNA的复制均有抑制作用, 14e、14f、14k的IC50值分别为0.37、0.29、0.79μmol·L-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三苯胺取代邻菲啰啉衍生物为主配体,合成了两种新型的抗菌钌配合物[Ru(phen)2PMA](PF6)2(Ru-1)和[Ru(dmphen)2PMA](PF6)2(Ru-2)。方法 通过1HNMR、13CNMR和HRMS对两个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最低抑菌浓度,生长曲线,时间杀伤曲线,生物膜形成实验,耐药测试,溶血毒素分泌实验以及棋盘联用实验研究了化合物的抗菌活性;通过DAPI/PI染色实验以及蛋白质泄露实验研究了化合物的抗菌机制;最后通过大蜡螟幼虫研究了化合物的毒性。结果 两个化合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显著抗菌活性(MIC=0.0078~0.0156 mg/mL),0.031 mg/mL的Ru-2能在10 min杀灭超过99.0%的细菌。在亚抑菌浓度下,Ru-2不仅能有效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和溶血毒素的分泌,还能显著提升8种临床常用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性(FICI<0.5)。抑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Ru-2能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完整性。此外,毒性研究也表明Ru-2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 具有膜破坏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舒巴坦与9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体外抗菌效应。方法:从临床分离得到24株CRAB。采取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0种抗菌药物单一用药对CRAB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舒巴坦分别联合9种抗菌药物对CRAB的MIC,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判定联合效应。结果:9种抗菌药物联用舒巴坦后的MIC均比单用时降低;联用后替加环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MIC50均低于对应单药敏感折点,替加环素的MIC90达到单药的敏感折点。舒巴坦与9组联合用药均未出现拮抗作用;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的协同作用最强,其次为美罗培南、帕尼培南、亚胺培南、多西环素、替加环素。结论:与单药相比,9种药物联用舒巴坦对CRAB的体外抑菌作用均有增强效果。9种抗菌药物联合舒巴坦有效地降低MIC值,其中多西环素、替加环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可使其MIC值降至敏感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胃幽康胃漂浮片对幽门螺杆菌和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抗幽门螺旋杆菌试验、大鼠幽门结扎胃溃疡抑制试验、大鼠吲哚美辛胃溃疡抑制试验、大鼠棉球肉芽肿试验、小鼠耳二甲苯致炎试验和小鼠醋酸扭体镇痛试验,对胃幽康胃漂浮片进行了初步的药效学评价。结果:胃幽康胃漂浮片在体外对HP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MIC值为18.75 mg·mL-1;胃幽康和阳性对照药阿莫西林组均能有效清除HP感染小鼠模型胃内的HP。胃幽康胃漂浮片能明显抑制幽门结扎致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和吲哚美辛致大鼠胃溃疡,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胃幽康高中低3个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醋酸引起的小鼠疼痛反应,而且能明显抑制棉球引起的大鼠慢性肉芽肿增生和二甲苯引起的小鼠炎症反应。结论:胃幽康胃漂浮片具有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抗胃溃疡、抗炎和镇痛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左氧氟沙星与黄连中成分联合用药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选择从临床标本中检出的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分别测定黄连提取物、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及左氧氟沙星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分别测定黄连提取物、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与左氧氟沙星的体外联合抑菌作用。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黄连提取物、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与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后对大部分耐药菌(90.9%)均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其中盐酸巴马汀与左氧氟沙星的联合应用最有效。结论: 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或黄连提取物分别与左氧氟沙星联合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都有较好的体外抗菌作用,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体外药效学模型,研究盐酸莫西沙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突变体选择的体外PK/PD参数。方法: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102526及105006的MIC、MPC,建立微生物法并测定莫西沙星药物浓度,建立体外药效学模型,用梯形法计算AUC0-t:MIC及AUC0-t:MPC。结果:微生物方法学的精密度RSD<10%,相对回收率范围为95%~105%。敏感菌102526对莫西沙星的MIC及MPC分别为0.064,0.25 mg·L-1,其主要PK/PD参数AUC0-24/MIC和AUC0-24/MPC分别为307,76.75 mg·h·L-1;Cmax/MIC及Cmax/MPC分别为63.75及15.94。中介耐药菌105006对莫西沙星的MIC和MPC分别为1,8 mg·L-1,其24 hAUC/MIC均远小于125 mg·h·L-1,Cmax/MIC亦小于10。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体外药效学模型,用其研究莫西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中测定了莫西沙星的PK/PD参数和细菌恢复生长曲线,验证了药物浓度处于耐药突变选择窗内时可选择性富集中介耐药菌的耐药突变窗理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氨曲南与阿奇霉素联用,对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和临床分离的1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作用效果。方法:利用肉汤稀释法、微量棋盘法、时间杀菌曲线等分别测定氨曲南、阿奇霉素单用及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判断两药联合作用效果。结果:氨曲南与阿奇霉素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43.75%为协同作用,37.5%为相加作用,18.75%为无关作用,无拮抗作用。结论:氨曲南联用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作用主要表现为协同和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莫匹罗星壳聚糖纳米粒(Mupirocin-loaded chitosan nanoparticles,Mup-loaded CNs)原位凝胶,并考察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离子凝胶化法制备Mup-loaded CNs,以药物与壳聚糖比例(X1)、pH值(X2)、搅拌速度(X3)作为考察对象,以药物包封率(Y)作为评价指标,运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优化Mup-loaded CNs处方和制备工艺;采用Malvern Zetasizer Nano型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透射电镜观察微观形态;以泊洛沙姆407作为凝胶基质将Mup-loaded CNs制备成原位凝胶;并比较了莫匹罗星软膏、Mup-loaded CNs以及原位凝胶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优化得到Mup-loaded CNs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为:药物与壳聚糖比例为0.2、pH值为3.5、搅拌速度为350 r·min-1,Mup-loaded CNs的包封率为(89.5±1.8)%,平均粒径为(217.8±10.5) nm,PdI为(0.158±0.015),Zeta电位为(24.8±1.8) mV;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Mup-loaded CNs呈近似呈球形或类球形分布,粒径分布较均匀;Mup-loaded CNs原位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效果。结论:Mup-loaded CNs原位凝胶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抗菌活性,有望成为Mup外用给药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红鱼眼叶不同提取物及其化学成分对人肝癌BEL-7404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红鱼眼叶不同提取物的含药血清对人肝癌BEL-7404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并从有效部位分离出单体成分,观察各化学成分对肝癌BEL-7404细胞的影响。结果:与20%空白血清对照组比较,红鱼眼叶乙酸乙酯提取物20%含药血清对人肝癌BEL-7404细胞有明显的体外抑制作用(P<0.05);红鱼眼叶乙酸乙酯提取物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短叶苏木酚酸乙酯对人肝癌细胞BEL-7404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46.81,32.40,41.15 μg·mL-1,没食子酸乙酯对人肝癌细胞BEL-7404的增殖基本无抑制作用,其IC50为-6.67 μg·mL-1。结论:红鱼眼叶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抑制人肝癌BEL-7404细胞的增殖;从红鱼眼叶乙酸乙酯中分离的没食子酸、柯里拉京、短叶苏木酚酸乙酯对人肝癌细胞BEL-7404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对阿戈美拉汀的体内外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鼠肝微粒体体外实验得到塞来昔布对阿戈美拉汀的抑制机制,并在大鼠体内得到验证。因此,可通过人肝脏微粒体和重组CYP2C9.1蛋白体外实验预测塞来昔布在人体中对阿戈美拉汀的抑制作用和可能机制。结果:塞来昔布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该作用在CYP2C9.1中呈现浓度依赖性,而在鼠肝微粒体中表现为非竞争性抑制。结论:塞来昔布联合阿戈美拉汀进行抑郁治疗时可能会对后者产生非竞争抑制,这一作用能允许降低阿戈美拉汀的使用剂量,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揭示金合欢素预防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发生的一种机制。方法:通过建立体外代谢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法,分析金合欢素对雌二醇经人细胞色素酶CYP1B1亚酶途径代谢生成致癌产物4-羟基雌二醇的抑制作用。结果:金合欢素对以雌二醇为底物的CYP1B1酶活性的半抑制浓度为(1.43±0.27)μmol·L-1,具有较强的抑制雌激素致癌代谢产物生成的活性。结论:金合欢素可以有效地抑制人CYP1B1酶的活性,阻碍雌激素致癌代谢产物的生成,从而预防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黄芩体外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部位,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黄芩提取物经反相C18填料进行固相萃取(SPE)制备不同浓度甲醇醇梯度洗脱部位,以体外抑制AChE能力评价其抗阿尔茨海默症(AD)作用,采用高分离快速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RRLC-MS/MS)对黄芩抑制AChE活性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黄芩提取物的50%甲醇洗脱部位的AChE抑制活性明显强于其他洗脱部位并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为其体外抑制的活性部位,经液质联用分析共鉴定出15种化合物。结论:黄芩具有体外抑制AChE活性,其主要有效部位为50%甲醇洗脱部位,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芩苷为代表的黄酮类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