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羊膜移植在急性重症眼表烧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羊膜移植治疗急性重症眼表烧伤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20例(28眼)Ⅲ~Ⅳ度急性眼表酸、碱及热烧伤施行了新鲜或冷冻保存羊膜移植,观察眼表重新上皮化进程、视力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随访3~12月。结果28眼均在术后3周内眼表重新上皮化;术后矫正视力〈0.05者2眼,0.05~0.1者3眼,0.12~0.25者3眼,≥0.3者20眼,脱盲率92.00%(23/25),脱残率71.43%(20/28):角膜恢复透明者15眼,遗留薄翳10眼,角膜斑翳2眼,角膜白斑1眼;角膜血管新生6眼,其中4眼仅限角膜周边部,2眼进入角膜瞳孔区;轻度睑球粘连2眼。结论羊膜移植能使急性重症眼表烧伤眼表早日上皮化,可以阻止和减轻角膜浑浊、溃疡穿孔、角膜新生血管化、假性胬肉长入及睑球粘连等并发症,至少可以获得一个稳定的眼表,为日后行光学性角膜移植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自体角膜缘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角膜缘障碍性眼表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单眼重度碱烧伤、热烧伤、蚕蚀性角膜溃疡等共计31例有角膜缘功能障碍的重症眼表疾病行自体角膜缘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结果 术后观察12~36个月,29例获得稳定的眼表上皮,视力不同程度提高;2例角膜缘植片因缺血溶解,以角膜血管化告终。结论 自体角膜缘联合羊膜移植可有效治疗单眼角膜缘功能障碍性眼表疾病。  相似文献   

3.
角膜缘上皮移植联合角膜移植治疗眼化学烧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阻止角膜新生血管,改善角膜移植片的预后,用同种异体角膜缘上皮移植联合角膜移植术,对陈旧性眼化学烧伤53例(53眼),作干燥全角膜板层移植组(21眼),和穿透性角膜移植组(10眼)联合角膜缘上皮移植。以及对照组——单纯作全角膜板层移植组(22眼)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联合干燥全角膜板层移植者中,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4~14天,平均7.4天。4眼发生排斥反应。15眼角膜上皮一直较稳定。植片保持透明者15眼71.4%。穿透性角膜移植组上皮愈合时间为3~5天,平均4天,9眼角膜上皮保持稳定。两组均有70%的病例较有效地阻止角膜新生血管与假性胬肉的发生。对照组愈合时间为7~20天,平均13.7天。22例中9只眼(40.9%)发生上皮早期剥脱或持续上皮缺损。结论:对严重的眼部化学伤施行角膜缘上皮移植联合角膜移植是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凤云  贺燚 《眼科研究》2006,24(2):198-198
蚕蚀性角膜溃疡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角膜病,治疗方法虽多,但尚不能完全治愈及防止其复发。我院用板层角膜移植加羊膜移植联合1%环孢素A(CsA)滴眼液点眼治疗复发性蚕蚀性角膜溃疡,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眼外科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使大泡性角膜病变获得增视或解除痛苦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角膜表面羊膜贴敷、角膜基质热凝 羊膜贴敷、角膜层间羊膜植入、角膜层间晶状体后囊膜植入、角膜层间前囊膜植入、角膜内皮板层移植等6种术式共40只眼作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角膜表面羊膜贴敷术中58%(7/12)、角膜层间羊膜植入75%(3/4)刺激症状消失或减轻;角膜基质热凝 羊膜贴敷100%(8/8)大泡消失,但视力无改善;角膜层间晶状体后囊膜植入100%(10/10)和前囊膜植入100%(4/4)大泡消失伴视力轻微改善;角膜内皮板层移植100%(2/2)大泡消失,角膜恢复透明并获得0.3以上视力。结论:单纯的羊膜贴敷不足以阻止角膜基质水肿和上皮大泡形成;角膜基质热凝造成的瘢痕能阻止上皮大泡形成。但无助于视力的改善;晶状体前/后囊膜具有良好的物理性屏障作用,能够减轻角膜基质水肿和阻止上皮大泡形成,但仍难获得有用视力;带有活性内皮的内皮板层移植,帮助受体重获内皮的物理性屏障功能和代谢性泵功能,角膜透明的生理属性得以恢复,是一种安全的增视性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羊膜移植术在急性期及瘢痕期眼表损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眼表理化生物损伤急性期10例(14眼),及瘢痕期6例(7眼),行新鲜及保存羊膜移植,部分联合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随访6~22月:结果 急性期者无一例发生角膜融解或睑球粘连;瘢痕期严重睑球粘连者中1例术后部分复发;联合角膜移植者均未见新生血管长入。结论 羊膜移植对急性期和瘢痕期眼表损伤防止角膜融解、睑球粘连,改良眼表基底及重建眼表上皮均有肯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深低温保存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羊膜移植治疗重度眼表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以羊膜为载体的深低温保存的角膜缘干细胞同种异体移植术治疗重度眼表疾病。方法 19例19眼重度眼表疾病患者采用羊膜移植联合深低温保存的角膜缘干细胞同种异体移植,2例术后半年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随访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14例平均随访超过一年,眼表结构恢复正常,整个角膜上皮未见结膜杯状细胞,保存了眼球,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例植片脱落;4例发生角膜自溶的免疫排斥反应。结论 羊膜移植联合深低温保存的角膜缘干细胞同种异体移植术对于重度眼表疾病患者能快速、稳定的促进角膜表面重新上皮化,是一项可采纳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羊膜移植及角膜板层移植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姚进  蒋沁  袁南荣 《眼科新进展》2001,21(5):350-351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及羊膜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的作用。方法 对12例14眼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按照溃疡的大小与程度分别进行单纯羊膜移植或羊膜和板层角膜同时移植术。结果 随访观察6个月,除1例溃疡复发外,余均无溃疡复发和移植片排斥反应。结论 羊膜是重建眼表的理想材料,球结膜和坏死组织去除联合羊膜和角膜板层移植术是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羊膜移植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羊膜移植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近两年治疗的11例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病例,施行保存羊膜移植手术治疗。结果:11例中10例10眼在治疗后3-12d,羊膜脱落,角膜上皮完全愈合,1例1眼手术后12d角膜溃疡复发,再次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改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结论:羊膜移植手术有利于角膜上皮修复。对于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一定要在充分控制感染的前提下再考虑羊膜移植手术。羊膜移植治疗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手术步骤简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联合带活性角膜缘的全板层角膜移植治疗早期严重眼烧伤疗效。方法:对早期严重眼烧伤14例15眼施行新鲜羊膜联合带活性角膜缘的全板层角膜移植术,术后观察移植物贴附、生长及眼表情况,监测重建的穹窿深度,了解是否有睑球粘连的发生。结果:移植的羊膜、角膜缘及角膜全部成活,重建的眼表面很快上皮化并保持基本稳定。除6眼因白内障及角膜持续水肿外,余视力均有提高。4眼发生睑球粘连,余形成足够的穹窿深度,眼球运动基本正常。术后3眼移植角膜缘发生排斥反应,局部用药控制。结论:治疗早期严重眼烧伤,新鲜羊膜移植能够有效防止睑球粘连,异体角膜缘及全板层角膜移植可恢复角膜结构并提供足够的干细胞,获得稳定眼表面。积极防治移植角膜缘排斥反应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角膜曲率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洪荣照  吴正秀  王骞  刘晓瑞  叶梅 《眼科》2002,11(4):207-210
目的:探讨我国人角膜曲率半径的正常值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角膜曲率半径差异。方法:对10998只眼的角膜曲率进行检测,并按男、女10岁一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K1为7.65mm,K2为7.71mm,平均K值为7.67mm。较眼科学正常值K:7.77mm短0.1mm。(2)K的平均值男性较女性的长0.1155mm。且女性各年龄段角膜曲率半径均男性的有不同程度的减短。(3)男女均随年龄的增长,角膜曲率半径大致呈递减趋势,即:角膜曲率半径与年龄成反比关系。(4)男女K1,K2之比,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即K1逐渐增长而增长,即 K1值逐渐增长,K2逐渐减短。结论:本文测定的角膜曲率较眼科文献中的提供的正常值短0.1mm,并且存在着年龄、性别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苏楠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3):573-575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了解艾滋病眼部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赞比亚卡布韦总医院眼科2008-08/2009-08就诊患者。结果:艾滋病眼部并发症症状重,病程长,致盲率高。结论:充分认识、掌握艾滋病眼部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提高艾滋病的检出率,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应强调预防是降低艾滋病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方建华  吴鸥 《实用防盲技术》2011,6(3):117-118,120
目的分析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的原因并探讨再次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11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的患者予以再手术治疗,随访半年至一年。结果复发原因:泪囊未完全切开2例,骨孔过小或位置错误4例,吻合腔或骨孔内肉芽组织增生堵塞5例;10例术后流泪消失,泪道冲洗通畅,占90.91%,1例流泪减轻,泪道冲洗基本畅通,占9.09%。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患者可以通过再次手术重建泪道,是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制约了其有效防治和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尽管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为探索ROP复杂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特异性较差,与人类ROP临床本质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动物模型进行改良或建立新动物模型。通过更新观念、在多学科交叉中寻求突破,融合更多ROP危险因素,并结合新兴的转基因技术以及完善模型评价系统,建立科学的实验研究平台,为更好地开展ROP防治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不同转归一自然退行与阈值病变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探讨与ROP阈值病变有关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09年7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3例确诊ROP的早产儿相关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83例不同程度ROP患儿中(166只眼),自然退行51例(102只眼,占ROP患儿61.45%),阈值病变32例(64只眼,占ROP患儿38.55%).使用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OP阈值病变组的胎龄较ROP自然退行组小,产次较ROP自然退行组次数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后,男性、机械呼吸及发生败血症与ROP阈值病变有关,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胎龄、多产次,男性、使用机械呼吸、发生败血症与ROP不能自然退行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视神经管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眼部外伤的病人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58例病人中,均伴不同程度的眼眶骨折,合并视经管骨折8例,其中视神经管内壁骨折4例,内壁为蝶窦壁3例,筛窦壁1例,外壁骨折3例,上壁骨折1例,通过三维重建可清晰地显示骨折线,骨重建显示准确,多平面重建定位好,3D重建显示骨折直观、立体。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视神经管骨折显示清晰,定位准确,对临床论断及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和阈值期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评估ROP阈值期治疗效果。方法使用双目间接检眼镜对108例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将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达到阈值病变的患儿及时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或经巩膜、视网膜冷凝术。结果筛查108例早产儿,发现ROP23例,发生率为21.3%。在所有ROP患儿中,ROP1期13例,占56.5%;ROP2期3例,占13.0%;ROP3期7例,占30.4%。其中ROP3期患儿均伴有附加病变,达到阈值病变标准。ROP患儿出生体重为(1.43±0.25)kg(t=4.059,P<0.001);孕周为(31.0±2.3)周(t=2.637,P=0.013);吸氧时间为1~49d,平均17d(n=23,Z=-3.630,P<0.001);需要机械辅助呼吸患儿18例(χ2=12.009,P=0.001);上述指标与非ROP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是否多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3,P=0.314)。Logistic回归分析:出生体重低(β=-2.542,OR=0.079,P=0.032)和使用机械辅助呼吸(β=1.341,OR=3.823,P=0.025)的患儿是发生ROP的相关高危因素。7例阈值期病变患儿中,6例进行激光光凝或冷凝治疗。术后随访2个月至2年,手术眼的结构和视功能未见异常。1例阈值期病变患儿未予治疗,于1个月后出现视网膜脱离。结论出生体重轻、孕周少、吸氧时间长、需要机械辅助呼吸的早产儿发生ROP的风险较高。对阈值期病变患儿应及时进行激光光凝或冷凝治疗。  相似文献   

18.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受到关注,成为研究热点.但由于民众欠缺相关知识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匮乏,致使我国ROP的防治处于初级阶段,亟待ROP知识的普及以及专业防治的开展."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登记网"(http://www.chinarop.com)的建设,旨在加强ROP的科普宣传和医务工作者的专业培训,建立国内的ROP病历注册登记制度及ROP数据库,为国内的ROP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在治疗I型(阈值期和阈值前期)和A-ROP(急进性ROP)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一系列病例中引起的视网膜血管化过程。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07/2020-03在厦门市儿童医院眼科通过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治疗的ROP患者34例67眼。再活化是指急性期特征的复发,发生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无论是否存在其他疾病。结果:患儿34例的平均胎龄为28.82±2.32wk。平均出生体质量为1155.18±398.22g。19例37眼的病变区域为Ⅰ区。10例20眼的病变位于Ⅱ区,5例10眼的病变位于Ⅱ区后部。一次IVC治疗的ROP患儿疾病控制总有效率为73.1%(49/67),且Ⅱ区血管化均完成。患者在Ⅲ区的血管化完成率出现差异。在接受过一次治疗且未再复发的患者中,Ⅰ型ROP血管化时间平均为9.11±2.49wk,A-ROP为13.40±4.04wk。A-ROP的血管化完成时间明显比Ⅰ型ROP的时间长,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IVC治疗后的病变为Ⅱ区的患儿均具有较高的血管完成率。  相似文献   

20.
眼睑分裂痣的手术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和大小眼睑分裂痣的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本中心1997年7月至2006年11月的眼睑分裂痣病例共30例(30只眼),按不同部位,侵犯范围的大小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手术方法.包括:分裂痣切除后直接缝合3例;分裂痣切除后Ⅰ期行游离皮肤移植术5例;分裂痣切除后皮瓣转移术,手术分两期进行,Ⅰ期行上睑或下睑手术,3个月后Ⅱ期行另一眼睑手术,共22例,其中对侵及泪小点的分裂痣将色素痣和受侵犯的泪小点一起切除后行泪小管口再造和睑成形术8例.结果 30例患者随访2~11年,平均随访时间60个月.有1例术后2年复发,随诊5年再次手术,术后病理发现有恶变,经再次行Mohs眼睑恶性肿瘤组织学控制性切除术,术后未见复发.其余病例未见复发和恶变.结论 眼睑分裂痣切除术采用分期手术转移皮瓣法修复眼睑比游离植皮法疗效更满意.对分裂痣切除术后的病例需密切观察,以便早期发现恶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