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或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患者实施后路短节段固定术基础上,分别附加开展了11例患者伤椎固定和21例椎弓根椎体植骨椎体成形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变化情况,Cobb角矫正程度。结果:术后随访11~35个月,平均16.2个月。骨折椎体前后缘均恢复满意,ASIA评分为A级的2例病例无明显改善,其余患者均有明显的恢复,改普程度平均达1.5级。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X线术前术后半年评估、并发症、疼痛、运动节段活动、后凸畸形矫正率等对比显示,两组在失败率和畸形矫正率上无明显差异。结论: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椎弓根植骨或经伤椎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减少手术并发症并降低了手术失败风险,可进一步放宽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长节段跨伤椎内固定和短节段伤椎置钉内固定术两种手术方案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病人62例,按手术节段数分为长节段内固定和短节段内固定两组,以下简称A组和B组。A组行长节段跨伤椎8钉内固定;B组行经伤椎置钉联合上、下邻椎三椎6钉内固定。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术后6月和1年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压缩率和Cobb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恢复佳。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和椎体压缩率恢复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患者随访影像学参数伤椎前缘高度、椎体压缩率和脊柱后凸Cobb角的矫正有所丢失(P<0.05);短节段内固定组矫正丢失大于长节段组(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内固定方案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疗效均可靠。长节段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短节段组,但在随访期间脊柱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压缩率矫正丢失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盛春生  王大武  左宁宇   《中国医学工程》2012,(12):27+29-27,29
目的探讨体位复位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策略。方法 3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麻醉后采用牵引手法体位复位,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撑开固定,计算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改善情况。结果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理想,后凸成角畸形矫正明显。平均随访16个月后,椎前、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明显改善。结论体位复位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撑开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能有效恢复伤椎高度,减少后凸矫正角度丢失,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椎弓根螺钉单节段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患者随访12~25个月(平均17.5个月),进行临床Denis疼痛评分,X线评价术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矫正及丢失,骨折愈合及内固定物的状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Denis疼痛分级,P1级24例,P2级3例,P3级0例,P4级0例,P5级0例。X线椎体前缘高度矫正(4.9±3.2)mm,Cobb角矫正(15.3±5.5)°,矫正率85.5%,末次随访椎体Cobb角(3.5±3.3)°,丢失率为5.8%。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末次随访时植骨愈合bridweⅡ分级,Ⅰ级96.3%,Ⅱ级3.7%,Ⅲ级0.0%。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脱出。结论:后路单节段伤椎内固定是治疗单纯压缩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经椎弓根植骨结合后路短节段固定治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2010年1月到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单纯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组60例患者采用颈椎弓根植骨结合后路短节段固定,其中32例选用人工骨作为植骨材料为治疗A组,28例使用字体髂骨植骨为治疗B组,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效果满意,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高度丢失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Cobb,s角矫正能力强(P0.05),人工植骨和自体髂骨植骨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植骨结合后路短节段固定重建了锥体的高度,增加了脊柱的稳定性,有效的放置内固定失败以及矫正度丢失,是临床上治疗胸腰段骨折有效的方法,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翟斌胜 《吉林医学》2012,33(17):3726-3727
目的:比较经后路复位椎弓根不同节段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段脊柱骨折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78例严重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固定70例,长节段固定8例,随访时摄X线正侧位片测量伤椎前缘高度及脊柱后凸角度,并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腰痛程度和腰椎活动度。结果:短节段固定组和长节段固定组伤椎前缘高度和脊柱后凸角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长节段固定在处理合并椎体Ⅱ度以上脱位的患者时复位效果更好,后凸角度丢失也较少,短节段固定5例发生内固定失效。结论:严重胸腰椎骨折选择后路短节段或长节段固定都能达到较满意的疗效,伤椎复位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可靠能达到良好的复位和减压目的: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但合并严重脱位选用长节段固定在伤椎复位、矫正后凸畸形及减少内固定失效方面则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黄南翔  刘清毅  林宏  李伟 《西部医学》2012,24(4):667-668,671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60例,受伤节段为T11~L2,术后及随访期间摄X片测量伤椎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椎体高度的比值,了解有无复位丢失以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25个月,平均16.3个月。术中未发生置钉失败及损伤神经、血管等并发症;术后伤椎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椎体高度的比值较术前有明显改善;随访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未出现内固定失败。结论选择好适应证,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杨阜滨  王炜  王霁  谭祖建 《重庆医学》2008,37(10):1028-1030
目的探讨伴有不全性脊髓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的后路经椎弓根短节段固定、融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伴有不全性脊髓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行后路经椎弓根撑开复位、短节段内固定及后路植骨融合术,通过观察术后症状的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来评估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获得10个月~4年(平均3年)的随访,所有患者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生理屈度矫正,脊髓神经损伤的恢复按Frankel评级均有1~3级的提高。结论经后路椎弓根撑开复位、短节段内固定及后路植骨融合术可以有效的治疗大多数伴有不全性脊髓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段单节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脊柱胸腰段单节段爆裂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和分析手术前后均神经功能情况、Cobb’s角、受伤部位椎体高度情况、椎管占位情况比和腰背部疼痛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4年,未出现断钉和内固定物松动的现象,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未发现再丢失,神经功能和腰背疼痛情况改善明显。结论:经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单节段爆裂性骨折是目前重要的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方法之一,它不但能够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以及纠正应力集中于后柱的现象,而且避免再次引发晚期矫正角度和椎体高度丢失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附加伤椎置钉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经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的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61例,其中附加伤椎置钉固定(A组)25例,传统四钉短节段固定(B组)36例。分别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后凸角、术后后凸角(1周内及最后随访)。结果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术前Frankel分级,术前后凸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组间可比性。两组均接受至少1年的随访,A组平均随访(16.8±2.75)月,B组平均随访(17.40±3.31)月;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脊柱后凸均得到明显纠正(P<0.05),A组在矫正后凸角优于B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在复位后角度丢失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36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术后断钉,A组无断钉情况出现。结论后路附加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有助于骨折椎体复位,有效预防矫正后角度丢失,减少内固定失败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后路短节段融合治疗A3.1型胸腰段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2月至2010年2月间38例胸腰段A3.1型骨折伴有脊髓神经损伤的患者,行后路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上或下终板骨折相邻节段后外侧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1年后拆除内固定,对手术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随访1~5年,平均2年。后凸成角术前平均26°,术后5°,椎体前高术前平均丢失48%,术后恢复到94%。随访无椎体前高及后凸矫正角度丢失,38例神经功能2例A级除外,其余均有Frankel(2~3)级改善。[结论]该术式减少了融合节段,简单、安全、合理、疗效好,最大限度保留了脊柱的运动节段,减少了邻椎病,符合现代治疗理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总结短节段椎弓根固定和长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进行长节段椎弓根固定,研究组进行短节段椎弓根固定。统计2组患者治疗前后影像学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Cobb角显著小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椎体前缘高度显著高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椎管占位比显著低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椎弓根内固定短节段固定法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长节段固定法,可以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申建兴 《中外医疗》2011,30(18):60-60
目的探讨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某院骨科1999年5月至2002年2月间,应用后路减压、短节段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46例,恢复其胸腰椎序列,重建塌陷椎体;观察患者治疗后椎体复位情况、内固定有无失败情况及后期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对46例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时间在5~32个月,平均18.5个月;调查结果显示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患者术后除有3例复位效果不太满意,1例后期出现椎弓根钉松动;其余患者骨折情况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结论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对脊柱骨折、脱位的减压、复位,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是一种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后路椎弓根钉不同节段固定术式对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武警浙江总队医院96例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短节段固定(A组,59例)、长节段固定(B组,23例)、经伤椎短节段固定(C组,14例)三种术式,术后均随访半年以上,比较三组手术情况、伤椎前缘压缩比、Cobb角以及Oswestry评分.结果 三组手术时间比较,A组<C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出血量比较,A组<C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术后伤椎前缘压缩比优于A组(P<0.01),B组、C组术后Cobb角恢复优于A组(P<0.05);B组、C组间术后伤椎前缘压缩比、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三组Oswestry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节段固定手术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长节段固定和经伤椎短节段固定在保持椎体高度和复位方面效果更好;三种术式短期神经功能恢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伤椎短钉置钉复位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单节段压缩型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我院手术的单节段压缩型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共87例。测量手术前后,术后,术后1年随访数字射线摄影(DR)侧位片上的伤椎上下椎体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前高),计算伤椎前高压缩比;统计手术时间和术中血量,观察手术并发症,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结果:共73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A组38例,B组35例。术前两组年龄,伤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无明显差异。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及末次随访椎体前高压缩比和 Cobb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出血量, 疼痛评分上.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后路经椎弓根伤椎短钉置复位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单节段压缩型胸腰椎骨折能安全有效地重建椎体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胸腰椎单椎体骨折中应用单节段固定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病人23例,均应用单节段固定方法,骨折椎体上或下有一侧终板及邻近骨质完整,双侧椎弓根完整.结果 术后随访3~15月,所有患者压缩椎体的前缘高度完全恢复;所有前脱位及侧方移位患者完全得到纠正.随访一年无螺钉断裂、拔出.结论 单节段固定对于骨质密度好的胸腰椎单椎体骨折,固定节段少,创伤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48例,9例经椎弓根植骨,其中3例用加长AF跨双椎体固定。39例行横突及关节突部自体植骨。结果:45例获随访11~36个月,平均23个月。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48.5%恢复到88%,Cobb角由术前平均34°矫正到术后平均10°,经过随访,截瘫患者Frankel分级均有明显提高,其中A-B级2例,B-C级4例,B-D级3例,C-D级5例,C-E级1例,D-E级4例。结论:AF内固定系统具有短节段三维空间内多重矫正力的灵活性和维持解剖复位的坚固性、强大的轴向撑开力,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单节段椎弓根钉在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采取单节段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20例,对手术前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以及后凸Cobb角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对患者椎体复位丢失的情况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对本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至2年,患者手术后椎体前缘的高度、后凸Cobb角变和患者术前比较,都明显改善。结论:采取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是胸腰椎骨折一种比较可行的治疗措施,在对患者的治疗中值得进行推广,但是要注意掌握好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19.
盛雷  莫臣强 《海南医学》2015,(6):819-821
目的:比较后路短节段与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分为Ⅰ组(40例)与Ⅱ组(42例),两组患者分别行后路短节段与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矫正丢失度、椎体前缘矫正丢失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的差异。结果Ⅱ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Ⅱ组患者的Cobb角矫正丢失度及椎体前缘矫正丢失度显著优于Ⅰ组(P<0.05);两组术后1周及1年VAS评分显著减少,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短节段与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均为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手段,但后者在后期椎体恢复及矫正丢失方面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单节段椎弓根钉在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采取单节段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20例,对手术前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以及后凸Cobb角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对患者椎体复位丢失的情况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对本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至2年,患者手术后椎体前缘的高度、后凸Cobb角变和患者术前比较,都明显改善。结论:采取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是胸腰椎骨折一种比较可行的治疗措施,在对患者的治疗中值得进行推广,但是要注意掌握好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