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艳萍  董珠  孙寄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9):141-142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LC)注射液治疗不;隐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28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硝酸脂类、β2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LC2g/d,静脉滴注,疗程14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症状改善程度、心电图缺血改善程度及血脂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症状改善有效率(91.2%)高于对照组(82.1%),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心电图中∑ST(静息心电图sT段压低的总和〉及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UAP短期疗效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贾士军 《当代医学》2011,17(12):141-142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疗程均为3周.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6.6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临床应用较为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收集了在我院就诊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的缓解情况、心电图检查的改变情况以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并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疗效、心电图检查疗效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治疗后血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以增加心肌的能量供应、降低血脂水平,对于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情况的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硝酸甘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法舒地尔与左卡尼汀联合用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诊治的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各39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一般治疗,包括使用硝酸脂类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法舒地尔30mg和左卡尼汀1g,每天2次.用药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肌缺血变化以及用药后疗效.结果 动态心电图显示两组病例治疗后心肌缺血情况对比治疗前都得到改善,联合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与常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76.7%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法舒地尔和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
张峻博  李红斌  邓智文 《西部医学》2010,22(7):1250-1252
目的评价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两组均常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剂,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其中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及疏血通注射液,两组治疗疗程均14天;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CRP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左卡尼汀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同时合并高脂血症。以抽签方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左卡尼汀组为在常规用药基础上静脉滴注左卡尼汀注射液,疗程共3周。结果治疗后左卡尼汀组患者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日消耗硝酸甘油片数量、心电图ST段压低水平及血脂水平,均较对照组有好转(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7.
陈坚 《吉林医学》2010,(30):5321-5321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静脉滴注2g/d,连续使用6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并观察使用左卡尼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改善明显,缺血发作次数、总缺血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左卡尼汀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刘波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894-2895
目的 观察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左卡尼汀(LC)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 例UAP 患者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48 例,对照组44 例.2 组常规治疗相同,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 次,1 次/d 口服,LC 3 g/d 静滴,疗程14 d.治疗结束后比较2 组心绞痛症状改善程度及缺血性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好于对照组,心电图中NST 和ΣST 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UAP 短期疗效较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综合征,若治疗不及时,常可导致心源性猝死和急性心肌梗塞(AMI)。我院神经内科应用左卡尼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5例符合不与标准的患者,通过心肌标记物测定排除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2.0 g静脉滴注,1次/d,共14 d.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及调脂治疗,根据病情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抑制剂等药物治疗.观察2组心电图改变、症状控制情况、主要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症状控制情况、1个月内心肌梗死及心脏猝死等主要终点事件2组无明显差异,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左卡尼汀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注射液,疗程3周。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片消耗量、心电图变化及血脂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且可调节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左旋卡尼汀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反安全性.方法 将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株、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调脂药、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治疗,剂量相同;心绞痛发作时每次给予速效救心丸5-10粒舌下含化.治疗组给予左旋卡尼汀和参麦注射液静点,对照组给予极化液静点.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旋卡尼汀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尼可地尔联合左卡尼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118例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0例)和对照组(n=58例),对照组给予尼可地尔,观察组给与尼可地尔联合左卡尼汀治疗,30d后观察患者治疗有效率.血脂代谢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经明确诊断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2例作为入选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砜察组(常规治疗+左卡尼汀+疏血通联合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两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人院后均给予正规内科治疗,包括休息、镇静、吸氧,给予硝酸酯类药物、ACEI类药物、B受体阻滞刹、钙离子拈抗剂等药物。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治疗,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0%(P〈O.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UAP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葛根素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静息心电图及血流交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异常心电图、降低血液粘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及降低血液粘庹,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6.
张望强  柴睿 《农垦医学》2009,31(2):140-141
目的:观察和对比国产肠溶阿司匹林与拜阿司匹林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远期疗效。方法:随访我院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应用国产肠溶阿司匹林与拜阿司匹林两组资料,以再发心绞痛发生率,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旁路手术、冠脉介入治疗、死亡率以及被迫停服阿司匹林比率作为随访终点。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普通肠溶阿司匹林组与拜阿司匹林组患者相比,再发心绞痛发生率,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旁路手术、冠脉介入治疗、死亡率以及被迫停用阿司匹林比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国产肠溶阿司匹林与拜阿司匹林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3月-2007年3月清新县人民医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68例,经联合药物强化抗栓治疗,并进行危险分层,高危组30例,在药物积极治疗的基础上,经冠脉介入治疗,造影发现有22例共30处靶病变,置入28枚支架。出院后随访,观察其死亡率、心绞痛复发率、再入院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及再次血管重建术。结果22例患者接受PCI中有21例成功置入支架,血管残余狭窄小于30%,TIMI血流3级,无重大并发症,成功率91.7%。术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明显减少,随访1-12个月,心绞痛复发率为13.5%,再入院率12.2%,再次血管重建率1.8%,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2.5%,死亡率2.2%。结论早期PCI联合强化抗栓药物治疗对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效果好,风险小,远期疗效好,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正>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如不及时控制极易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MI)。1997年2月~2001年10月笔者对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滴葛根素治疗,并与常规组进行比较,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自1999年10月~2003年11月.我们应用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与传统疗法相比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于冠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使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下降所致的心绞痛,有进展致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本研究观察步长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