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药复方华西I号对兔异品系甲状腺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找可用于抗移植排斥反应的新药,作者对复方华西I号中药抗兔甲状腺移植排斥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兔甲状腺全切制成的甲低模型,再于颈前肌组中移植甲状腺组织。结果发现术后第21天和28天,华西I号组和地塞米松组的T3、T4接近,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组织病理改变和功能检查结果相吻合,表明华西I号和地塞米松均可对抗甲状腺移植排斥反应,但地塞米松副作用较强,华西I号的作用机理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80例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80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待甲亢症状缓解,T3、T4正常或接近正常时,加用甲状腺片40mg/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5-10mg加入2%普鲁卡因2ml,分别注入甲状腺两叶内或结节内,第1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甲状腺缩小显著,所需时间也较对照组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兔颜面部复合组织同种异体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与普乐可复(FK506)的应用进行研究,评价两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取健康日本大耳白兔和青紫蓝兔各18只(n=36),分为Ⅰ,Ⅱ组。将日本大耳白兔作为供体、青紫蓝兔作为受体进行同种异体半侧颜面复合组织瓣移植。Ⅰ组供受体兔各10只,将环孢素A与皮质激素联合应用作为免疫抑制治疗方案;Ⅱ组供受体兔各8只,采用FK506与皮质激素联合应用作为免疫抑制治疗方案。观察2组动物术后的免疫排斥及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 2实验组共18例移植手术中,各有6例获得成功,纳入结果分析。Ⅰ组1例兔术后10 d出现免疫排斥现象,通过调整环孢素及皮质激素的用量,临床排斥现象消失;其余5例与Ⅱ组动物未出现临床排斥现象。Ⅰ组出现1例中毒致死,2例肝坏死;Ⅱ组出现1例肺部感染致死,未发生肝肾毒性。结论环孢素A和FK506对兔同种异体颜面复合组织移植可以起到良好的抗排斥效果。但FK506抗排斥效果及副作用的发生均优于环孢素A。  相似文献   

4.
同种肾移植术后,宿主T细胞对移植物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抗原的识别并对移植物排斥,为宿主抗移植物反应的关键环节。抑制宿主T细胞免疫活性或抑制移植物MHC表达,将减轻器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刺激抗体作为Graves病预后指标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  高慧 《中华医学杂志》1994,74(4):218-220
以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为指标,观察了58例Graves病(GD)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后TsAb变化及其作为评估GD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TsAb活性治疗前显著高于治疗后,经药物治疗后,TsAb明显下降或消失;停止治疗时,TsAb阳性或TRH兴奋试验无反应者,GD复发率均为93%;对复发组患者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停药时TsAb阳性率与TRH兴奋试验不反应率分别为84%和45%,但二者间未能证实有相关关系;复发组平均治疗时间显著短于未复发组。以上结果表明,抗甲状腺药物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反映GD免疫紊乱的TsAb用于估计预后时优于TRH兴奋试验,治疗时间对复发与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多甙联合小剂量CsA对小肠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雷公藤联合小剂量CsA对小肠移植(SBT)排斥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小鼠SBT术后不同时相移植小肠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脾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IL-4)的基因转录水平的检测,对不同的免疫抑制方案进行评估。结果:雷公藤多甙(TⅡ)联合小剂量CsA抑制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效果明显优于小剂量CsA,与全量CsA疗效相同。结论:雷公藤多甙联合小剂量CsA可抑制小鼠SBT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其作用机理可能为抑制IL-4基因转录  相似文献   

7.
排斥反应时肾移植受者移植肾组织及外周血中CD40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排斥反应时移植肾组织内和外周血中CD40的表达情况。【方法】采取同种异体移植肾患者不同阶段的植肾活检组织和外周血,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活检组织中和外周血中CD40的表达情况。【结果】53例肾移植受体共行肾活检198次;CD40移植前表达阴性;移植后肾功能稳定期的穿刺标本中偶见弱阳性表达;急性排斥反应(AR)时CD40表达增加,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炎性浸润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21%、39%和60%,抗排斥治疗后CD40表达转阴性;非急性排斥反应(N-AR)组中CD40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急性排斥反应组。AR时外周血中CD40^+和CD154^+细胞比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抗排斥治疗后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移植肾组织和外周血中CD40分子表达与排斥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应用FRTL-5大鼠甲状腺细胞研究了无氯化钠低渗透压反应液促进促甲状腺激素(TSH)刺激的甲状腺细胞合成环磷酸腺苷(cAMP)的机理。结果:无氯化钠低渗液组细胞内和细胞外液cAMP浓度均高于含氯化钠等渗液组。无氯化钠低渗液组细胞外液cAMP与总cAMP比率高于对照组。低渗液组细胞内和细胞外液cAMP浓度随反应时间延长持续升高;等渗组细胞内cAMP浓度在反应10min后达最高水平,以后无增加。结果表明,无氯化钠低渗反应液可能对提高甲状腺细胞膜cAMP的通透性,增强TSH受体后反应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雷公藤联合小剂量环孢素抑制小肠移植排斥反应优于大剂量环孢素治疗。方法:以猪为动物模型,采用节段小肠二步移植法作同种异体移植,给予传统中药雷公藤和小剂量环孢素。结果:无免疫抑制组(Ⅰ组)和单独小剂环抱素组(Ⅳ组)发生排斥反应,移植物平均存活分别为12.8±2.76和12.4±2.6d。大剂量环孢素组(Ⅱ组)和雷公藤加小剂量环孢素组(Ⅲ组)均未出现排斥反应,但Ⅱ组中有2只猪因严重感染分别于第92、97d死亡。Ⅱ、Ⅲ组存活100d以上的猪为Ⅴ组,仅给予雷公藤,均获得满意的长期存活,未发生感染。结论:首先将雷公藤应用于小肠移植,并且发现雷公藤是有效的抗排斥药物。雷公藤可部分取代环孢素防治小肠移植后早期的急性排斥,在移植后期,单独应用雷公藤可抑制慢性排斥。  相似文献   

10.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我院应用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配合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该病。与单纯口服抗甲状腺药物相比,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的优点。本研究旨在观察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Graves病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细胞培养和免疫技术研究地塞米松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小鼠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甲状腺抗体滴度和甲状腺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1)地塞米松能明显降低EAT小鼠TGAb抗体,TNF和IL-1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文较详细地描述了兔下颌部复合组织异体原位移植的手术方法及其排斥反应的形态学表现,认为移植物皮肤出现红斑、肿胀和硬结是诊断复台组织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一项简便而可靠的指标。本实验为研究复合组织异体移植修复颌面部缺损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IL-10对大鼠小肠同种异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8只供体Wistar大鼠和18只受体SD大鼠分为3组,每组各有6只Wistar大鼠和SD大鼠。Ⅰ组:Wistar→SD小肠移植;Ⅱ组:Wistar→SD小肠移植 CsA;Ⅲ组:Wistar→SD小肠移植 rrIL-10。术后3、5、7d观察病理学改变并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IFN-γ、IL-2mRNA。结果:Ⅰ组术后3 d出现排斥反应,第7 d时最重;Ⅱ组术后7d部分出现轻度排斥反应;Ⅲ组术后5d出现轻度排斥反应,术后7d出现中度排斥反应。Ⅰ组IFN-γ、IL-2mRNA术后明显增高;Ⅱ组术后略升高,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组术后升高,较Ⅰ组升高程度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0可抑制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4.
角膜重度碱烧伤羊膜移植治疗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玉霞 《中国热带医学》2006,6(8):1454-1455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治疗兔眼重度碱烧伤的机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兔眼角膜碱烧伤模型,分别以生理盐水、氯霉素眼药水、氯霉素眼药水和0.1%地塞米松及羊膜移植进行治疗,取伤后1d,3d,7d,14d房水检测TNF-α、IL—1。结果各时段氯霉素眼药水和0.1%地塞米松组和羊膜移植治疗组与生理盐水组和氯霉素眼药水组TNF—α、IL—1的活性和含量明显受到抑制。结论抑制TNF—α和IL—1的生物合成和释放可能是羊膜移植治疗角膜碱烧伤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C4d在难治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体液性排斥反应在移植肾丢失中的可能性作用。方法选择因难治性排斥反应致移植肾切除标本为研究对象,应用兔抗人C4d多克隆抗体对标本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4d在失功移植肾中的表达情况,统计失功移植肾的存活时间,分析体液性排斥反应对移植肾存活的影响。结果 40例失功移植肾标本中,C4d阳性17例(42.5%)。40例移植肾存活时间:2周~110个月,平均为(35.0±7.5)个月。经统计学分析:C4d阳性移植肾存活时间为(39.2±8.3)个月,C4d阴性移植肾存活时间为(65.7±6.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 9)。结论体液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是影响移植物长期存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张晓东  李辉  石理华  李瑛  王伟  李静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7,16(6):612-614,F0003
【目的】检测肾功能异常尤其是急性排斥反应时移植肾组织内HLA-Ⅱ的表达情况。【方法】对同种异体移植肾患者在出现肾功能异常时,随时行经皮肾穿刺活检获取植肾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活检组织中HLA-Ⅱ的表达情况。【结果】53例肾移植受体因肾功能异常共行肾活检64次,其中急性排斥反应28例次,非急性排斥反应27例次,抗排斥后7 d 9例次。急性排斥反应时(AR)HLA-Ⅱ抗原在系膜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炎性细胞上的表达均较非急性排斥反应(N-AR)组增加,抗排斥治疗7 d后明显下降。【结论】移植肾组织内HLA-Ⅱ类分子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两种基因型不同的兔进行相互脑垂体移植,以观察移植于中枢神经系统正中隆起下方的垂体组织学改变。结果首次从组织学上证实,植入受体的组织相容性不同的垂体组织,存在明显的以细胞免疫反应为主的排斥现象,在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下,植入的幼兔垂体能够克服排斥反应而成活;但植入的成年兔垂体,即使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也不能克服排斥反应,最终导致移植失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序贯疗法治疗大鼠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探索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病理特点及其免疫耐受机制。方法本研究应用大鼠原位小肠移植为模型。FK506加雷帕霉素序贯疗法控制慢性排斥反应。HE,Masson和Elastin染色用于反映移植物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方法检测移植物及血液中细胞浸润和抗移植物循环抗体的表达。结果非序贯治疗组大鼠只有21%长期存活,而序贯治疗组大鼠91.7%得到长期存活。序贯治疗组大鼠表现出较完整的肠道及肠系膜组织学形态,并只有轻微的血管闭塞和胶原纤维的沉积。同时移植肠管肠系膜iNOS阳性吞噬细胞浸润显著增多,而抗移植物循环抗体显著降低。结论序贯疗法可明显缓解大鼠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发生,其机制可能与iNOS阳性吞噬细胞浸润和抗移植物循环抗体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9.
骨髓移植(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放射病、难治性再障的一个有效治疗手段,但由于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体)障碍,免疫排斥及GVHR仍然是移植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大量临床资料、统计报告已明确MHC基因在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中起关键作用。现已知MHC-Ⅰ类抗原不合可引起急性排斥反应,MHC-Ⅱ类抗原位点不合可引起慢性排斥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显像对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治疗效果观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移植肾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移植肾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动态检测,观察抗排斥药甲基强的松龙(MP)、ATC(或OKT3)在不同治疗阶段移植肾血流的变化,并判断其治疗效果。根据甲基强的松龙(MP)和ATG(或OKT3)的治疗过程和治愈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A组:治愈;B组:MP治疗无效;C组:ATG(或OKT3)治疗无效。结果叶间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及RI值,在A组、B组及C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生急性排斥时,RI值越高,抗排斥治疗的效果越差;在不同效果的抗排斥治疗过程中,阻力指数改变呈现不同曲线形态。结论彩色多普勒显像可反映移植肾抗急性排斥治疗的肾血流变化,简便而实用,故它对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疗效观察有重要应用价值,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