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肝素液在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应用,对术后人工晶体前膜、后囊混浊的影响。方法:术毕前将浓度为20U/ml肝素乳酸Ringer液冲洗前房,手术结束时应用乳酸Ringer液灌吸前房,将残留的肝素吸出,对照组用相同液灌吸前房。结果:对照组反应性色素膜炎,人工晶体表面颗粒状纤维蛋白沉积,纤维蛋白膜,术后三月后囊混浊等均高于实验组。结论:肝素对儿童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人工晶体前膜及后囊混浊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肝素液在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应用,对术后人工晶体前膜、后囊混浊的影响.方法:术毕前将浓度为 20U/ml肝素乳酸 Ringer液冲洗前房,手术结束时应用乳酸 Ringer液灌吸前房,将残留的肝素吸出,时照组用相同液灌吸前房.结果:对照组反应性色素膜炎、人工晶体表面颗粒状纤维蛋白沉积、纤维蛋白膜、术后三月后囊混浊等均高于实验组.结论:肝素对儿童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人工晶体前膜及后囊混浊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296例318只眼术后晶体前膜形成的观察及处理,分析晶体前膜形成原因及处理有效方法。方法 观察296例318只眼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患者的术后人工晶体前膜形成,给以散瞳、应用激素及r—tpA等药物治疗。结果 发现外伤性、先天性、并发性(青光眼术后及同时患青光眼、糖尿病、葡萄膜炎等疾病)白内障,术后前膜形成发生率高,经保守治疗后多好转,必要时行激光或手术治疗,其中以r—tpA前房内注射效果明显。结论 人工晶体前膜形成是潜在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以外伤性、先天性、并发性(青光眼术后及同时患青光跟、糖尿病、葡萄膜炎等疾病)白内障为高,除病人的自身条件外,还与术者水平及手术因素有关,通过适时、恰当治疗,均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治疗顽固性人工晶体前膜的疗效,分析人工晶体前膜发生的原因。方法:对人工晶体术后出现顽固性人工晶体前膜的42例于球结膜下注射5-氟尿嘧啶。结果:42例中3l例治愈,7例好转,有效率为90.4%。结论:应用5-氟尿嘧啶治疗顽固性人工晶体前膜,效果满意,具有较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膜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对253例339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观察术后人工晶体前膜的形成.结果前膜形成17例22眼,发生率为6.5%.结论人工晶体前膜的发生率及形成时间与白内障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ND:YAG激光治疗儿童人工晶体前膜的疗效。方法 应用ND:YAG激光切除或切开 43例 53只眼儿童人工晶体前膜。结果 43例 53只眼治疗后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患者术前、术后视力统计学差异显著(P<0 .001)。结论 ND:YAG激光是治疗人工晶体前膜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光镜和电镜下动脉观察雷公藤多甙对兔眼缝线固定式后房性人工晶体表面纤维蛋白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青紫蓝兔18只,分为缝线固定式人工晶体植入组及雷公藤多甙治疗组。术后1d、7d、14d摘除人工晶体,作光镜和扫描电镜检查,采用SAS软件包,对统计资料作秩和检验。结果:术后1d、7d和14d雷公藤多甙治疗组人工晶体表面纤维蛋白厚膜、薄膜和定位孔膜低于术后未治疗组(P<0.01)。结论:雷公藤多甙治疗能显著降低人工晶体表面的纤维蛋白膜形成,这可能与雷公藤多甙的抗炎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光镜和电下动脉观察雷公藤多对兔眼缝线固定式后方性人工晶体表面纤维蛋白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青紫蓝兔18只,分为缝线固定线人工晶体植入组及雷公藤多甙治疗组。术后1d、7d、14d摘除人工晶体,作光镜和扫描电镜检查,采用SAS软件包,对统计资料作秩和检验。结果:术后1d、7d、14d雷公藤多甙治疗组人工晶体表面纤维蛋白厚膜、薄膜和定位孔膜低于术后未治疗组。结论:雷公藤多甙治疗能显著降低人工晶体表面  相似文献   

9.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体前膜形成是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一种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术后视力,治疗组12例用透明质酸酶联合地塞米松结膜下注治疗人工晶体前膜,透明质酸酶结膜下注射的优点,酶制剂无毒,局部刺激小,副作用小,价格低谦,类固醇药物禁忌者可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IOL)手术的普及,术后人工晶体前膜是主要并发症,常常影响患者术后视力。术后早期的少量渗出膜经药物治疗后通常可以吸收,对于那些早期吸收不良或长期不吸收的病例,我们应用Q开关Nd:YGA激光进行了人工晶体前膜的切开或切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杂眼外伤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疗效与时机。方法:对44例、46眼外伤性白内障行不同方式的晶体摘除术及不同类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比手术前后视力及处理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裸眼视力≤0.05者8眼,占17.39%,0.06-0.1者16眼,占34.78%,0.2-0.5者20眼,占43.48%,0.6-1.0者2眼,占4.35%。结论:外伤性白内障行晶体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应选择不同类型的人工晶体,积极处理并发症是脱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36 例外伤性白内障IOL 植入术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手术显微镜下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根据外伤和术中具体情况植入人工晶体。结果 36 例均较好地提高了视力。结论 外伤性白内障植入人工晶体可得到最佳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缓释微粒植入前房内对控制儿童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炎症的疗效。方法对68例白内障患儿行小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34例植入地塞米松缓释微粒,另34例为对照组,观察术后1d3、d、7d房水混浊及纤维蛋白渗出及纤维膜形成情况。结果植入地塞米松缓释微粒组房水混浊程度及纤维蛋白渗出及膜形成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使用过程中未见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地塞米松缓释微粒植入前房用于儿童白内障控制术后炎症安全、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减少儿童人工晶体后发障的发生。方法采用CCC和PCCC双撕囊为10例儿童白内障植人人工晶体,随访1年以上,观察其疗效。结果10例中8例裸眼视力在0.5以上,9例视轴区无后发障。结论CCC和PCCC双撕囊将10L挟持在后囊口之下,确保视轴区(5×5mm)无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化生、移行的界面,而有效的防止后发障发生。方法简便,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联合视功能训练对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视功能恢复的影响 ,探讨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5 6例 ( 72眼 )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或双腔注吸术 ,掌握手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时机、选择适宜的人工晶状体度数、术中一期后囊膜撕开 ,术后及时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术后随访 2年以上。结果 :术后 2年 ,矫正视力≥ 0 .3者 5 5眼 ( 76.4% ) ,具有融合功能者 2 4例 ( 4 2 .9% ) ,具有立体视觉者 2 2例 ( 39.3% )。中央视轴区透明者 65眼( 90 .3% ) ,后囊及玻璃体前界膜增殖膜形成者 7眼 ( 9.7% )。结论 :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时机、术式选择恰当 ,术后配合视功能训练可获得较满意的视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形成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61例、66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施行ECCE,IOL植入术。结果:术中并发症有瞳孔缩小43眼(68.3%),后囊膜破裂6眼(9.1%);术后并发症有角膜水肿36眼(54.5%),色素播散30眼(45.5%),纤堆素样渗出12眼(18.2%),虹膜后黏连9眼(13.6%),黄斑囊样水肿8眼(12.1%),虹膜红变5眼(7.6%)。结论: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对糖尿病患者施行ECCE,IOL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穿透性角膜移植与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同期手术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对5例角膜白斑并发白内障者,于角膜移植同一植孔开放式摘除白内障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角膜移植片4例透明,1例半透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结论:上述三联手术同期联合进行,是治疗角膜白斑并发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对126例(126眼)外伤性白内障手术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时机、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恢复、视力的矫正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期植入87例,二期植入39例,两组手术后的矫正视力较术前均得到显著提高,两组间的术前视力及术后视力并无显著差异;一期植入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二期植入要高,但通过治疗可得到较好恢复;一期植入更能促进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结论:对于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应努力争取行一期植入术,及时处理术中术后并发症,复杂的外伤性白内障术后仍能获得较好的视力,并能促进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评估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8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眼压情况,随访时间1-28个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2.01±0.61)kPa(P〈0.05),术后中央前房深度较术前明显加深(2.497±0.141)mm(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