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3~2007年宜春市麻疹疫情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钊 《预防医学论坛》2008,14(12):1171-1173
[目的]分析宜春市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3~2007年宜春市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7年合计报告麻疹1 690例,年均发病率为6.31/10万,各年发病率(/10万)分别为10.93、3.89、9.84、4.09、2.96。1690例病人中,3~6月合计发病1133例,占67.04%;<1岁组占18.88%(其中2005~2007年0~7月龄125例,占同期病例总数的13.68%),1~6岁占38.11%,7~14岁占24.02%,15岁以上占18.99%。合计发生暴发疫情12起,发病380例,均为学龄前儿童与学生。≥8月龄病例中无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20.48%,免疫1次以上者仅占26.09%。[结论]宜春市麻疹发病率较高,局部地区发生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周口市近年来麻疹流行特征,为制订消除麻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周口市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周口市2004~2008年合计麻疹病例2 850例,年均发病率为5.29/10万,发病率逐年上升。10个县(市、区)中,年均发病率川汇区最高(35.55/10万)。2 850例中,3~6月发病1 651例,占57.93%;学龄前儿童2 514例,占88.21%。8月龄至14岁2 110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占13.98%,无免疫史占51.23%,免疫史不详占34.79%。麻疹暴发疫情合计103起,发病514例,占同期发病总数18.04%。[结论]周口市近几年麻疹发病呈上升趋势,适龄儿童中存在麻疹疫苗免疫空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州市麻疹流行特征,为加速控制麻疹制定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高州市2004~2008年麻疹疫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麻疹监测系统合计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59例,确诊136例,年均发病率为1.67/10万,各年发病率(/10万)分别为0.44、0.75、0.43、3.51、3.10(P<0.01)。年均发病率(/10万),城区为3.34,农村为0.97(P<0.01);男性为2.04,女性为1.24(P<0.01)。136例确诊病例中,<3岁、3~6岁、7~14岁、15~40岁的分别占40.44%、27.21%、16.18%、16.18%;11~1月发病的占44.85%,2~4月发病的占25.00%;有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11.03%。[结论]2004~2008年高州市麻疹发病率较低,存在麻疹疫苗免疫空白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通辽市开展麻疹监测以来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进一步完善麻疹监测工作。[方法]对2000~2004年通辽市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4年合计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94例,实验室确诊14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54/10万。149例确诊病例中,10~24岁99例,占66.44%;3~5月发病127例,占85.23%。2000年科尔沁区蒙古族中学和2002年奈曼旗一中发生的麻疹暴发,合计发病91例,占总数的61.07%。[结论]暴发疫情的发生影响了全市的麻疹发病率,应加强中小学生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营口市麻疹流行情况,为麻疹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营口市2005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报告麻疹905例,发病率为39.36/10万;6个市(区)均有发病,其中鲅鱼圈区发病433例,发病率为142.54/10万;4~6月合计发病810例,占全年总数的89.50%;学龄前儿童366例(占40.44%);3月龄至14岁631例(占69.7%);暴发疫情发病183例,占20.24%;调查667例,8月至19岁的465例,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或不详的388例,占83.44%;检测麻疹疑似病例早期血清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88.58%(163/184)。[结论]由于发生麻疹暴发疫情,导致2005年麻疹疫情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2000~2004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深圳市麻疹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控制麻疹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2000~2004年麻疹的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结合麻疹疫苗常规接种和强化免疫情况对麻疹发病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4年深圳市共报告麻疹病例3 37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06/10万。全市6个区均有病例发生,宝安、龙岗2区发病率较高;流动人口病例占91.83%;流行模式主要为散发;3~8月为发病高峰期,占总发病数的69.40%;8月龄至6岁和20~29岁两个年龄段为麻疹高发年龄,分别占总发病数的38.12%和25.98%;84.34%的麻疹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深圳市麻疹发病近年有上升趋势。维持高水平麻疹接种率,加强对外来人口的免疫接种工作,及时制定免疫方案是控制麻疹疫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莱芜市1960~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莱芜市麻疹流行规律,为麻疹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莱芜市1960~2004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用圆形分布法分析麻疹发病的集中时点和流行高峰期。结果麻疹疫苗(MV)使用前阶段、计划免疫前期、计划免疫初期和计划免疫阶段麻疹年均发病率分别为556.59/10万、228.88/10万、11.32/10万、0.40/10万,麻疹发病呈现以下特征:1979~2004年农村年均发病率为2.93/10万,城镇年均发病率为5.92/10万,城镇发病率显著高于农村(P<0.01);计划免疫前(1960~1978年)麻疹发病高峰时点为3月29日,50%发病高峰期在3月7日至4月23日,计划免疫后(1979~2004年)发病高峰时点为4月8日,50%发病高峰期在3月11日至5月2日,发病高峰仍然存在且明显拖后(P<0.01);1985~2004年共发生麻疹91例,与1979~1984年相比,1岁以下构成比上升了16.13%,8岁以上构成比上升了22.42%;1985~2004年发生的91例麻疹,学生41例,占45.05%,工人、农民26例,占28.57%。结论现阶段麻疹控制工作应在做好MV常规免疫的基础上,重视加强免疫、有针对性的MV强化免疫、流动人口管理和麻疹病例监测工作,最大限度地消灭免疫空白。  相似文献   

8.
湛江市1984~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湛江市1984~2004年麻疹流行状况,为制订加速控制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湛江市1984~2004年麻疹法定疫情报告资料和麻疹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湛江市1984~2004年共报告麻疹21 651例,年发病率在0.63/10万~141.65/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17.35/10万。1999~2004年麻疹疫情报告资料显示,每年3~5月为发病高峰,病例数占全年总数的50.10%(503/1 004)。1999~2004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906例病例中,0~7岁儿童发病622例,占68.65%;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仅占9.27%,免疫史不详和无免疫史的占90.73%。2001~2004年开展麻疹监测以来,发生麻疹暴发疫情27起,病例数占四年病例总数的26.64%,流行呈散发与局部暴发并存。结论湛江市麻疹发病率已大幅下降。维持高的接种率和适时的强化免疫是控制麻疹的必要措施;加强麻疹监测,及时处理暴发点是控制麻疹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重点落实低年龄组儿童接种是控制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麻疹流行状况,掌握流行趋势和规律,为预防控制麻疹发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驻马店市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驻马店市2004~2008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累计报告麻疹病例2 090例,死亡9例,年均发病率为5.39/10万,病死率为0.43%。年发病率,2004~2008年分别为0.63/10万、5.90/10万、4.78/10万、10.92/10万、4.97/10万。年均发病率,10个县、区为1.59/10万~15.98/10万;男性与女性分别为6.39/10万、4.32/10万;0岁、1~6岁、7~14岁和≥15岁分别为118.79/10万、27.40/10万、8.12/10万、1.07/10万。全部病例中,≤7个月的占13.40%,散居儿童和学生分别占51.72%、20.00%。[结论]2004~2008年驻马店市麻疹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地发病率差异很大,麻疹疫苗接种脱漏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掌握荣县麻疹发病与流行趋势,探讨控制对策. [方法]利用全国麻疹监测系统和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对2007年麻疹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折. [结果]2007年全县共发生麻疹病例114例,其中有暴发疫情4起,34例,占全县麻疹病例数29.8%,暴发点集中在4所小学校.所有病例中有麻疹减毒活疫苗(MV)免疫史的30例,占26.32%;无免疫史的49例,占42.98%;免疫史不详的35例,占30.7%. [结论]高质量的MV初免,重点人群的强化免疫以及敏感的麻疹监测系统是控制麻疹暴发的主要措施,同时有待调整对<8个月婴儿与成牟组无免疫力人群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宝鸡市麻疹监测系统建立运行情况和病例监测结果,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方法]制定宝鸡市麻疹监测方案,在全市12个县(区)建立麻疹监测系统,按照监测方案病例定义开展监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宝鸡市2004~2009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宝鸡市2004~2009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麻疹疑似病例975例,发病率波动在0.66~5.72/10万之间。监测系统报告麻疹疑似病例中确诊病例比例以2009年最低(0.66/10万)。6年间标本采集率平均为95.90%,及时送检的合格标本平均为89.95%,检测疑似病例中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32.94%。宝鸡市除2004、2005、2007年出现3起学校麻疹暴发外,其他年份均为散发,发病有明显的季节高峰,高峰期在3~6月。发病年龄以0~6岁组和18岁以上成人组为主,占89.68%,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比例最高,占84.21%。[结论]宝鸡市自建立麻疹监测系统后监测敏感性较高,发病率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现行的消除麻疹工作方法有必要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麻疹抗体水平,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策略。[方法]2006年6月,在龙岩市抽取部分7~18岁中小学生进行血清麻疹抗体检测。[结果]检测1936人,麻疹抗体阳性的1 522人,阳性率为78.62%。麻疹抗体阳性率,7个县(市、区)分别为94.01%、92.07%、71.79%、81.99%、70.37%、77.41%、61.11%(P<0.01);麻疹疫苗接种过1针、2针及不详者分别为76.30%、88.16%、72.76%(P<0.01);既往计划免疫工作开展较好、中等、较差的乡镇分别为90.15%、72.14%、73.42%(P<0.01)。[结论]龙岩市7~18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不高,麻疹疫苗接种工作不平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聊城市2009年麻疹血清学监测状况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如期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和完善麻疹免疫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聊城市2009年麻疹疑似病例检测麻疹IgM抗体。[结果]2009年聊城市累计报告麻疹疑似病例204例。麻疹IgM抗体阳性141例,阳性率为69.12%。不同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一季度阳性率最高(81.16%),第四季度最低(21.43%),各季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县(市、区)间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体阳转与采集标本的发热天数相关,第0~3d为55.56%,4~7d为74.26%,8~14d为67.24%,≥15d为61.11%(P〈0.05)。[结论]聊城市麻疹疑似病人麻疹IgM抗体阳性率较低;未免疫和不全程免疫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控制麻疹关键在于麻疹的免疫接种及疫情监测;提高实验室诊断率是及时控制麻疹局部暴发疫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麻疹暴发的原因,探讨控制措施。[方法]对2004年3-4月兴义市威舍镇谢洒村1起麻疹暴发疫情进行调查。[结果]3月1日至4月27日合计发病80例,为8个月至15岁儿童,罹患率为32.00%,其中7-12岁罹患率最高(38.89%);接种麻疹疫苗者罹患率为20.19%,未接种者罹患率为40.41%(P〈0.01);3月下旬发病56例(占病例总数的70.00%)。[结论]部分适龄儿童未接种麻疹疫苗,使用的麻疹疫苗保护效果差,疫情发现和处理不及时是本次麻疹暴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肖胜传 《职业与健康》2009,25(17):1862-1863
目的了解梅州市麻疹流行特点,为今后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梅州市2004-2008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梅州市2004-2008年共报告麻疹429例,年均发病率为2.14/10万,每年均报告有麻疹疫情;病例数和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五华、兴宁、平远3个县,以局部暴发为主,且病例相对地方集中,麻疹疫情高峰在3—5月,占该时期病例总数的51.05%;8月龄~14岁的病例占病例总数的69.93%。结论实施计划免疫对控制麻疹疫情效果显著,应进一步加强对免疫规划工作薄弱地区、薄弱人群的预防接种工作,进一步完善麻疹疫情的监测和报告。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清远市清城区2004—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策略。方法收集2004—2010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0年清城区麻疹发病数为934例,年均发病率为22.77/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人群,4—8月份为麻疹发病的高峰期;2004—2008年麻疹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2009和2010年在全区开展儿童普种麻疹疫苗后,疫情得到明显控制,2009、2010年麻疹发病率分别为4.04/10万和1.03/10万。结论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和质量是控制麻疹暴发和流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丹阳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卫建  丁彧  杭纪红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745-2746
[目的]了解丹阳市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总结麻疹控制经验。[方法]对丹阳市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数据和疫情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年麻疹发病率为12.4/10万,为20年内历史最高水平。本地人口中麻疹发病以15岁以上成人为主,占71.4%(30/42),流动人口中麻疹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8.2%(30/34),未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儿童的免疫规划工作,提高流动人口的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每5~10年对50岁以下人群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麻疹主动监测、做好麻疹病例密切接触者应急接种工作,是今后控制麻疹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麻疹流行的原因,吸取教训,进一步作好麻疹控制和计划免疫工作。[方法]对2004年东昌府区麻疹流行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10月合计报告疑似麻疹病人87例,发病率为8.59/10万,疫情呈流行态势,以散发为主,在城区4个办事处发生5起暴发。全部病人中,小于8月龄婴儿和15岁以上大年龄人群占20.69%。[结论]麻疹流行与局部暴发的主要原因是麻疹疫苗的接种存在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