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对73例声门上喉癌,已侵及声门区(T2)、杓状软骨已固定(T3)、已侵及会厌谷(T4)者,作声门上水平垂直喉部分切除木,用舌骨肌瓣作残喉修复。3年及5年生存率为75.3%及68.8%。术后除管率74.3%,语音清楚可辨者占82.4%,术后全部经口进食。  相似文献   

2.
声门型喉癌T3病变的常规治疗为喉全切除术,使病人丧失语言功能。本文报道50例喉癌声门型T3病变,用扩大垂直喉部分切除术来治疗,修复主要用舌骨肌瓣。3、5年生存率为76.7%、73.0%。除管率87.2%,语音近乎正常者87.5%。全部恢复经口进食。喉癌声门型T3病例,对侧声带及构状软骨完好者应考虑喉扩大垂直部分切除术,即常规喉垂直部分切除加构状软骨切除,必要时环状软骨部分切除,以扩大喉后下切缘,用以根治肿瘤,保存喉功能。  相似文献   

3.
声门型喉癌垂直部分喉切除、重建方法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就声门型喉癌102例施行垂直部分喉切除的适应症选择、重建方法、术后喉功能恢复及生存率分析。本组拔管率98.0%(100/102),有良好的发音功能、吞咽功能。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2%、85.6%、69.8%。其生存率不亚于全喉切除术。证实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是根治声门型喉癌T2、T3期的合理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声门型喉癌垂直部分喉切除,重建方法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声门型喉癌102例施行垂直部分喉切除的适应症选择、重建方法、术后喉功能恢复及生存率分析。本组拔管率98.0%(100/102),有良好的发音功能、吞咽功能。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2%、85.6%、69.8%。其生存率不亚于全喉切除术。证实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是根治声门型喉癌T2、T3期的合理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龄喉癌患者行保留喉功能切除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总结1986~1996年间99例65岁以上老龄喉癌患者行各种喉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声带切除14例、垂直半喉切除31例、声门上水平半喉切除15例、声门水平切除2例、水平垂直(3/4)切除22例、喉近全切除5例、喉全切除环咽吻合10例。结果术后全部病例均恢复了发音功能及吞咽功能,拔管率为91.9%。术中无死亡,术后无严重并发症。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7%、75.5%。结论老龄不是保留喉功能手术的禁忌证,关键是正确掌握各种术式的适应症及提高外科手术技巧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老龄喉癌喉部分切除术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老龄喉癌患者行保留喉功能切除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总结1986 ̄1996年间99例65岁以上老龄喉癌患者行各种喉部分切降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声带切除44例、垂直半喉切除31例、声门上水平半喉切除15例、声门水平切除2例、水平垂直(3/4)切除22例、喉近全切除5例、喉全切除环咽吻合10例。结果 术后全部病例均恢复了发音功能及吞咽功能,拔管率为91.9%。术中无死亡,术后无严重并发症。3、5年  相似文献   

7.
声门型喉癌T3病变喉部分切除术后疗效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喉部分切除术对声门型喉癌T3病变的可行性及修复材料的选择。方法 对1986年1月~1994年1月78例行喉部分切除术的声门型喉癌T3病变患者的术式及修复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8.5%、75.6%,局部复发率15.4%。应用了梨状窝粘膜+甲状软骨板外侧软骨膜,会厌软骨瓣及带状肌双肌双蒂瓣3种方法修复创面,均获得了较好的喉功能恢复。结论 喉部分切除术是根治声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部分喉切除术治疗T3声门癌的可能性,自1981年6月至1992年12月,为32例T3声门癌施行了扩大垂直部分喉切除术即垂直部分喉切除加杓状软骨及部分环状软骨板切除。喉缺损用舌骨肌瓣修复。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78.1%及73.9%。拔管率为81.3%,发声满意者占84.3%。所有患者均恢复经口进食。对T3声门癌有选择地施行扩大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是可行的,可使患者保存喉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喉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资料完整的135例喉部分切除术的喉癌患者进行了疗效分析,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和83.8%。Ⅰ和Ⅱ期的3、5年生存率为93.8%和90.6%,高于Ⅲ和Ⅳ期(76.4%,70.4%);声门区癌3、5年生存率(90.5%,87.7%)高于声门上区(73.3%,66.7%)。局部复发14例,颈部转移11例,远处转移2例,14例行再次手术治疗,术后2年生存率为64.3%。所有患者的发音功能均可保留,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62.9%的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误吸,经训练后大多可正常进食,只有1例需二次手术关闭喉口。76.3%的患者可拔管,在已拔管的患者中有21.4%诉有轻度呼吸不畅,但不影响日常工作。提出喉癌患者行喉部分切除术后的疗效评价应包括两个方面:肿瘤切除的彻底性(生存率)和喉功能恢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喉外侵犯对声门上型喉癌部分喉切除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进让  屠规益 《耳鼻咽喉》1998,5(5):259-262
本文回顾分析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79年至1990年168例声门上型喉癌行部分喉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了喉外侵犯对声门上型喉癌水平部分喉切除术的影响,发现舌根受侵切除部分舌根使水平部分喉切除术的拔管率由92.10%降为58.82%,梨状窝受侵者切除部分梨状窝使3/4部分喉切除术的拔管率由67.39%降为33.33%(P〈0.05)。梨状窝内壁受侵组的生存率低于舌根受侵组(P〈0.01)。  相似文献   

11.
喉癌病人喉部分切除术的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型喉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喉部分切除术与喉全切除术的远期疗效加以比较。方法:总结了我们近年治疗的手术治疗喉癌患者中的195例,根据原发肿瘤的部位和侵及范围,对上述195例患者采取不同方法共施行喉裂开肿瘤切除术14例;声门上水平喉切除78例,其中包括声门上扩大水平喉切除术24例,垂直部分喉切除24例,其中包括额侧喉部分切除4例;喉次全切除31例,包括水平垂直喉切除28例,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固定术3例,喉全切除术48例。上述病例均经3-5年随访。结果:喉全切除术患者术后5年整体生存为79.2%,部分喉切除者5年整体生存为83.7%,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癌转移和复发是主要的致死原因。颈淋巴结转移对声门上型喉癌的5年生存率有明显影响。通过施行喉部分切除术,所有患者的喉呼吸及发声功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留。结论:对喉部分切除术的分类及术式选择实行标准化,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保全喉功能,对提高喉癌手术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会厌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会厌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2年12月-1996年1月32例不同分期的声门型,声门上型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将残存会厌下移保留喉功能。结果 21例声门型喉癌术后19例拔除气管套管恢复喉的全部功能,11例声门上型喉癌5例恢复喉全部功能,并于术后14-18d恢复吞咽功能,无1例出现误吸收起严重并发症。3年生存率87.5%(28/32),5年生存率58.3%(7/12)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声门癌的效果,总结1974~1994年期间治疗声门癌患者132例,随访至1994年12月,获得随访资料者126例(95%),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病例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喉癌,根据TNM分期,T1、T298例(77.8%),T3、T428例(22.2%)。1例T4N1,其他均为N0。就诊时全部患者均为M0。126例患者均系采用部分喉切除治疗,其中89例为单纯手术治疗,术前放射治疗4例,术后放射治疗33例。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126例中3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4.7%、89.1%和86.1%;T1、T2组3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7.8%、95.1%和93.3%;T3、T4组为83.2%、62.7%和52.3%。患者术后均保存了喉的发音功能,能用语言进行社交,喉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部分喉切除术是治疗声门癌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喉癌喉前淋巴结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海涛  王薇 《耳鼻咽喉》1997,4(4):195-197
回顾性调查1865例行全喉切除的喉癌病例,发现120例喉癌有喉前淋巴结,其中24例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非转移性喉前淋巴结最大直径从0.2cm大小到1cm左右不等,转移性喉前淋巴结从0.2cm到最大直径1.9cm。喉前淋巴结转移率为1.3%,其中声门上癌,声门癌,声门下癌和跨声门癌的喉前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39%,0.73%,5.02%和2.55%。喉前淋巴结转移与细胞分化无关,与喉癌原发部位及肿  相似文献   

15.
声门型喉癌部分喉切除术后复发原因探讨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声门型喉癌术后复发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191年8月-2001年8月收的46例声门型喉癌部分喉切除术后复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原发肿瘤的部位、手术方式及复发肿瘤的部位进行了分析。结果:46例首次复发声门型喉癌病例中,局部复发32例,其中喉内第二原发病变致术后局部复发13例,占40.6%(13/32)。颈部复发14例,其中上颈部是颈部复发的重要部位,占42.9%(6/14)。喉内局部复发再次手术治疗后第2次复发的9例中,上颈部和局部复发仍是主要的复发部位,占55.6%(5/9)。结论:正确处理晚期声门型喉癌和喉内局部复发癌的上颈部淋巴结及正确认识声门型喉癌内第二原发病变并作相应的处理是降低声门型喉癌术后复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声门上型喉癌的疗效和功能恢复。方法对我院1992年7月--2003年8月间喉癌行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的32例(占同期喉癌手术59.2%)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随访。其中声门型喉癌23例,声门上型喉癌9例;行喉裂开声带切除术室带下移修复术5例,垂直喉部分切除带状肌修复14例。垂直喉部分切除会厌修复3例,扩大垂直喉部分切除环舌根会厌吻合术1例,声门上水平部分喉切除术7例,扩大声门上水平部分喉切除术舌根修复2例。结果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9%(31/32)、87.0%(20/23)、72.2(13118)。总拔管率为90.6(29/32)。全部病例恢复经口进食,一经拔管均能发音。术后复发率为12.5%。结论喉部分切除术不仅是喉癌根治的有效术式,而且同时可以较好地保留喉的生理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调查1865例行全喉切除的喉癌病例.发现120例喉癌有喉前淋巴结,其中24例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非转移性喉前淋巴结最大直径从0.2cm大小到1cm左右不等,转移性喉前淋巴结从0.2cm到最大直径1.9cm。喉前淋巴结转移率为1.3%.其中声门上癌、声门癌、声门下癌和跨声门癌的喉前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39%、0.73%、5.02%和2.55%。喉前淋巴结转移与细胞分化无关,与喉癌原发部位及肿瘤分期有关,声门下癌或侵犯声门下区的喉癌较声门上癌和声门癌易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跨声门侵犯的喉癌较声门上癌易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T3、T4期喉癌,较T1、T2期喉癌易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有喉前淋巴结转移的喉癌.易发生颈侧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喉软骨开窗式喉部分切除术治疗T2—3声门型喉癌的手术效果及其价值。方法2000年10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喉软骨开窗式喉部分切除并同时行喉结构及其功能重建术治疗经适当选择的48例T2—3声门型喉癌,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43~78岁,中位年龄57.0岁。在术前及术后6个月作声嘶程度的听觉心理评价,观察双侧声带的活动度、对称性、平静呼吸时声门宽度和发声时声门闭合程度,评价呼吸和吞咽功能情况;随访肿瘤的复发、转移情况以及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全部患者顺利拔管,切口均甲级愈合,无手术并发症。患者术后6个月时与术前相比,除声带的活动度外(P=0.343),声嘶程度的听觉心理评价(P值均〈0.01)、声带的对称性(P=0.000)、平静呼吸时声门宽度(P:0.001)、发声时声门闭合程度(P=0.001)、呼吸功能(P=0.001)的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术后吞咽功能不受影响(P=0.310)。术后喉狭窄1例,复发1例,复发率2.1%;颈淋巴转移1例,肝转移1例;死亡2例。Kaplan—Meier法计算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6.9%、88.9%。结论喉软骨开窗式喉部分切除术治疗经适当选择的T2—3声门型喉癌,可有效减小创伤并利于患者的呼吸及发声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后的嗓音声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术式、喉功能重建方法与术后嗓音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Dr.Speech嗓音分析软件,对116例不同术式喉部分切除术患者分别于术后1、2年进行发声功能测试,对测得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受试者嗓音质量。结果 所测得的声学参数jitter、shimmer、NNE值,以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最低,嗓音质量相对最好(P〈0.01);喉次全切除术组最高,嗓音质量相对最差(P〈0.01)。声带切除术组和声带癌激光切除术组与其它各组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这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术后嗓音质量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声带切除术组、声带癌激光切除术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组、喉额侧部分切除术组、喉次全切除术组。结论 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后,发声功能的恢复与手术方式及重建方法密切相关,其中,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术后嗓音质量相对最佳,喉次全切除术组术后相对最差。  相似文献   

20.
喉癌部分喉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喉癌部分喉切除术的方法.方法总结59例喉癌部分喉切除经验.其中喉裂开声带切除2例;垂直喉部分切除38例;水平喉部分切除10例;次全喉切除加同侧颈廓清术2例;水平喉部分切除加同侧颈廓清7例.结果本组病例的3年生存率为83.8%,5年生存率为68.2%;59例中56例顺利拔管;全部病人术后发音清晰,吞咽正常.结论声门癌与声门上癌(T1~T2)病人行部分喉切除是更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