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oll样受体及其基因多态性与感染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oll样受体是近年来发现的跨膜信号传递受体,他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在先天免疫中通过对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式(PAMPs)的识别发挥作用,通过刺激信号的级联反应诱导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产生,在抗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基因多态性影响机体对疾病的遗传易感性,TLRs的位点多态性与炎性应答损伤和感染性疾病的遗传易感性相关.目前多数研究表明TLR4的Asp299Gly和Thr399Ile,TLR2的Arg753Gln和Arg667Trp多态性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相关,其他TLRs的基因多态性也有研究.本文就TLRs家族的功能及其基因多态性与感染性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肠道非特异性炎症,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多认为是包括感染在内的环境因素作用于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诱发异常免疫反应而导致疾病.  相似文献   

3.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是1997年发现的天然免疫系统中的细胞跨膜受体,可与病原识别模式分子结合,在MD-2、CD14辅助下激活下游信号传导分子,最终导致核因子(NF)-kB激活,引发炎症介质表达,成为联系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纽带。本研究检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肠黏膜TLR4、CD14与NF—kB的表达并将其与疾病活动度及病理分级相比较,以探讨它们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谷胱甘肽转硫酶(GST)能促进毒性物质从机体排出,其基因多态性与人体对毒性物质的解毒能力相关,因此影响个体对疾病尤其是肿瘤的易感性。本研究通过探索谷胱甘肽转硫酶M1基因型(GSTM1)在正常汉族人群、溃疡性结肠炎(UC)及散发性大肠癌(SCRAC)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旨在阐明UC和SCRAC的遗传易感性。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结直肠慢性炎症,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一起,被认为是发生结肠癌最重要的三大高危因素.与后两者表现为基因基础上的遗传易感性有所不同,UC的癌变过程更多的被认为与其病程中肠黏膜的反复炎症-修复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6.
重视炎症性肠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冰 《胃肠病学》2007,12(2):71-73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一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发病机制假设为由大量肠道细菌诱发的过度肠黏膜免疫反应,在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人群中导致肠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7.
Cao Q  Shen XL  Zhou W  Wang JG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0):824-826
目的自然杀伤细胞2D(NKG2D)是一种重要的激活性受体,参与全身炎症反应及免疫应答。NKG2D蛋白功能及其基因的特定位置均提示NKG2D基因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一个理想候选基因,本研究旨在检测NKG2D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浙江地区汉族UC患者遗传易感的相关性。方法血样来自浙江地区110例UC患者及292例健康对照者。通过PCR一单链多态性方法直接检测野生型及NKG2D基因的2个多态性(NKG2D 10676G/,908A/)。结果在UC患者中908A的等位基因频率为19.1%,在健康对照者中为16.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论是UC患者或健康者均未能发现10676G的杂合子或纯合子。结论我们没有发现NKG2D基因多态性与汉族UC患者遗传易感性相关。更大样本的队列研究、分层分析、全基因测序有助于明确NKG2D基因在UC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唐昊  修清玉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22):1706-1710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尤其在发达国家,发病率有持续升高的趋势,有关其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哮喘的本质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免疫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其免疫学基础与Th1和Th2细胞反应失衡密切相关。Toll样受体(TLR)属于模式识别受体,是一个介导天然免疫的跨膜信号转导受体家族,近年来提出的“卫生学假说”提示了TLR与哮喘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并且哮喘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而遗传因素可以决定TLR的多态性。目前有关TLR基因的多态性与哮喘相关性的研究不断出现,本文结合近年来众多相关文献,就TLR的信号转导及其多态性与哮喘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TLR4基因Asp299Gly及LTLR2基因 Arg753Glu及Arg677Trp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探讨其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20例中国湖北汉族炎症性肠病患者与110例正常对照者TLR4 基因ASp299Gly及TLR2基因Arg753Glu及 Arg677Trp基因型,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以及临床亚型的相关性.结果:炎症性肠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均未检测出TLR4基因ASp299Gly及TLR2基因 Arg753Glu及Arg677Trp突变型.结论:TLR4基因Asp299Gly及TLR2基因 Arg753Glu及Arg677Trp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湖北汉族人群炎症性肠病的易感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由环境、感染、免疫、遗传等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肠道慢性炎症,其中遗传易感性可能在UC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目的:了解中国汉族UC患者环氧合酶(COX)-23’非翻译区8473T/C位点基因多态性及其与UC发病的可能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291例UC患者和286名健康对照者的COX-23’非翻译区8473T/C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UC组COX-28473T/C位点TT基因型频率较低(58.8%对64.3%),而TC、CC基因型频率较高(36.8%对33.9%、4.5%对1.7%),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检者T等位基因频率均较高,两组间C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结论:COX-23’非翻译区8473T/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UC患者的遗传易感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发生与基因多态性所致的遗传易感性相关,目前研究已发现许多IBD相关基因及易感突变位点. 这些基因可能与机体针对肠腔正常菌群产生异常免疫反应有关, 大致可分为细菌识别相关基因、免疫应答相关基因以及黏膜转运和极性相关基因3类. 本文将就这些基因与IBD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陶雪娥 《山东医药》2013,(39):102-104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多基因复杂疾病,其家族聚集性及同卵双生子高共患率的现象均提示遗传因素在IBD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不同的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对IBD易感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种族、地区及人群差异性.近来国外研究显示,欧洲人群IBD的易感基因/位点多达99个,其中与克罗恩病(CD)及炎症性肠病(UC)均相关的有28个.过去一直认为IBD好发于西方国家,但近20年来,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亚洲及中东地区IBD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国内对基因多态性与IBD易感性关系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与西方国家比较存在明显的东西差异.现对中国人群炎症性肠病易感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msis,AS)是一种多因素的炎症性疾病,近年大量研究表明: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mxidase,MPO)及其氧化代谢产物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血浆MPO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发生及急性心血管事件相关。编码MPO的基因上游-463处G/A的突变,使MPO基因转录和表达水平发生变化,对CHD的遗传易感性及发生心血管事件产生一定影响。本文针对MPO及其基因多态性与CHD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除恶性肿瘤外最严重的肠道疾病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难以用单一原因解释.多认为是易感性宿主对细菌的异常免疫反应引起.IBD的标志是肠道炎症,被破坏的肠道保护屏障、腔内细菌与黏膜免疫系统三者相互作用产生炎症.本研究从肠黏膜屏障的破坏、各种免疫细胞参与及机体发生的免疫反应3方面阐述肠黏膜免疫与IBD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呈遗传易感性与环境因素相结合的发病模式,其相关易感基因的筛选已成为冠心病研究重点之一。自Virchow提出慢性炎症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病理机制以来,越来越多证据证明,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炎症因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是近年冠心病遗传背景研究的热点。现就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单核昔酸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phism,SNP)与冠心病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为反复发作的肠道炎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主要集中于感染因子的作用、遗传易感性的影响和免疫调节异常等。肠道感染特别是反复持续感染使细菌及其产物启动肠道炎症破坏黏膜屏障,使固有膜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暴露,并激活肠道巨噬细胞、淋巴细胞,通过特异的免疫调节途径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产生一系列炎症反应,甚至使之放大与慢性化,而遗传易感性使免疫调节异常,决定了辅助T细胞(Th细胞)激活占优势的免疫反应,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引起和放大黏膜的炎症。治疗时应根据疾病的部位与范围、活动性与严重程度、病人的全身情况及并发症选择治疗方案。Sands根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ATG16L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2241880与中国广西壮族炎症性肠病(IB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分别收集146例中国广西IBD患者[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86例,克罗恩病(CD)60例]与164例正常对照者的肠黏膜组织,用酚一氯仿法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TG16L1基因,PCR产物片段直接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在Genbank基因库上进行序列比较。结果UC、C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ATG16L1基因SNP位点rs2241880的等位基因多态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TG16L1基因SNP位点rs2241880与广西壮族IBD患者的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8.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作为革兰阴性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受体,其基因第四外显子Asp299Gly的突变,可改变TLR4的细胞外结构,导致对革兰阴性菌的LPS无反应或LPS信号途径抑制。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涉及多基因的肠黏膜免疫性疾病,在正常情况下几乎无法在肠黏膜表面检测到TLR4,但在IBD的肠上皮表面却可检测到TLR4的表达呈显著上调。研究发现,LPS可促进结肠癌细胞株的生长,具有促癌作用,提示TLR4在IBD和大肠癌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PCR-DNA测序的方法,检测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30例对照组的TLR4的Asp299Gly和TNF-308的基因多态性。结果 (1)在支气管哮喘和健康对照组间,未发现TLR4Asp299Gly突变型。(2)支气管哮喘和正常对照组间未发现存在TNF-308G-A替换多态性。结论 (1)TLR4Asp299Gly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易感性不相关,TNF-α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易感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慢性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Toll样受体(TLR)是模式识别受体,可诱导炎症反应。TLR在IBD中异常表达,在IBD的发生发展中占重要地位。TLR通过髓样分化因子(MyD88)依赖性通路和MyD88非依赖性通路影响肠黏膜屏障与免疫细胞分化,参与IBD的发生发展;TLR与IBD并发症密切相关,TLR下游炎症因子可促进肠纤维化,诱导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还可促进IBD患者血栓形成;临床可基于TLR基因多态性治疗IBD并判断预后,益生菌或内外源性调控物质可通过TLR通路改善IBD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