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由于直肠癌手术术中体位均需采取截石位,而截石位是一种易导致并发症的体位,如腓总神经损伤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小腿筋膜腔高压综合征等[1]。故对此进行的改良截石位护理方法也应运而生,并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使其既充分暴露手术野,保证生理功能体位,又满足了越来越高的对医疗服务体位安置的细节要求。现将直肠癌手术患者体位摆放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霞 《浙江临床医学》2013,(8):1217-1218
腹腔镜已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领域,妇科领域中绝大多数手术可应用腹腔镜[1]。由于腔镜手术的特殊性,子宫全切术要求患者取截石位,但截石位是最容易引起损伤的体位[2],摆放不当可导致腓总神经和骶神经后支损伤及下肢深静脉血栓、腓肠肌骨筋膜综合征等并发症[3]。传统截石位不但容易引起这类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手术野
  暴露局限,影响手术操作。本院自2010年7月开展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以来,对传统截石位进行改良,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周芬  毛颖 《护理研究》2005,19(21):1916-1917
手术是治疗肛肠痔瘘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传统肛肠外科手术体位是截石位,但存在手术野暴露不充分,为了减轻上述问题,我们结合临床实际,将俯卧折刀位应用于肛肠外科手术中,使手术野暴露更加完善。而采用俯卧位时,胸部及腹部受压易引起通气不足[1],同时腹部受压还可致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出现血压下降[2]。对俯卧折刀位在肛肠手术中的摆放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将俯卧折刀位与截石位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比较。现将其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2001年6月—2005年4月施行了肛肠手术病人60例,其中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手术48例,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各学科的相互融合,为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和推广已经普遍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其具有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是各类腹腔手术的首选方法[1]。腹腔镜手术具有患者创伤小、切口小、无明显疤痕、患者恢复快等优势[2]。随着术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提升,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合理、舒适的手术体位对手术成功具有重要作用,且“手术体位安全舒适”使手术室安全管理的十大目标之一[3]。 膀胱截石位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常用体位,具有手术视野开阔、操作灵活方便等优点,但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为了充分暴露子宫下段及后壁,术中使用举宫杯,在举宫杯手柄下压举宫的过程中,手柄受限于患者臀下的手术床,无法做到充分暴露手术野,此外传统膀胱截石位中,患者下肢抬高,大腿与躯干纵轴成90°-100°,操作空间较小,手术医生处理对侧韧带时,局限手术医生的正常操作。如何解决该类问题,可以充分暴露手术野的同时扩大手术操作空间,提高手术效率,增加手术医生满意度。经过长期观察和不断改进,设计了适用于腹腔镜全子宫手术的截石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低截石位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术野暴露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高低截石位)40例和对照组(常规截石位)4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体位调整例数和手术医生对术野暴露满意度来比较手术视野暴露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体位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手术体位调整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医生对术野暴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变化、体位并发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低截石位能提高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术野暴露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6.
膀胱截石位是较常见的手术体位之一,广泛应用于普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等手术,如直肠癌根治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等均采用该手术体位。膀胱截石位具有充分暴露会阴,便于手术操作等优点,但在临床应用中极易造成损伤,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膀胱截石位术后易出现皮肤软组织损伤、腰部酸痛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出现腓总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体位性低血压、小腿筋膜室高压综合症等[1]。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肛门闭锁及巨结肠通常采取外科手术治疗,而截石位是手术常采用的体位.传统的截石位因无合适的小儿专用器具而达不到满意效果,且易引起腓总神经或肌肉损伤[1].我们结合婴幼儿的生理特点,设计了合理的截石位手术体位架,于2006年6月-2007年4月应用于先天性肛门闭锁及巨结肠等需在截石位下手术的28例婴幼儿中,结果均能充分暴露术野,且便于手术操作,未发生因体位不当而引起的不适及并发症.现将手术体位架的设计及应用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肛门闭锁及巨结肠通常采取外科手术治疗,而截石位是手术常采用的体位。传统的截石位因无合适的小儿专用器具而达不到满意效果,且易引起腓总神经或肌肉损伤。我们结合婴幼儿的生理特点,设计了合理的截石位手术体位架,于2006年6月-2007年4月应用于先天性肛门闭锁及巨结肠等需在截石位下手术的28例婴幼儿中,结果均能充分暴露术野,且便于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老年病人行肛肠手术分别采用侧卧位和截石位,观察不同体位对病人生命体征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局部麻醉下行肛肠手术老年病人随机分成侧卧位组与截石位组,观察围术期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波动情况及病人的舒适度。[结果]两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侧卧位时病人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波动小,稳定性高于截石位,病人舒适度较好,且医生对术野暴露较满意。[结论]老年病人肛肠手术采用侧卧位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0.
手术时患者需要一定的体位,主要是为了显示手术野利于医生操作,好的手术体位可以使医生更快更好地完成手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者痛苦。膀胱截石位适用于肛门、尿道、会阴部、阴道前后壁修补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手术,膀胱镜检查、输尿管镜检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由于体位的特殊,患者要忍受因体位不适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腿截石位在手术中的运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在手术医生、巡回护士、麻醉医生的共同参与下,将健侧下肢截石位,患侧下肢平卧。结果:使用单腿截石位,未因体位不当而引起损伤。结论:经济、方便,提高了患者舒适度,达到充分暴露手术术野,便于操作,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和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体位在小儿短段型巨结肠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行经腹会阴行巨结肠根治术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根据手术次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截石位,观察组采用悬吊式截石位。结果观察组手术野暴露优于对照组;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悬吊式截石位可充分暴露经腹会阴行巨结肠根治术的术野,降低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经肛门、会阴部手术时,如肛门成形术、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膀胱镜检查等,由于下肢短小.在置截石位时无法使用手术床原配的腿架.为了充分暴露肛门及会阴部,扩大术野,方便医生的操作,我们设计了一种简易腿架及腿套,改进了婴幼儿截石位下肢的固定约束方法,简化了巡回护士的操作步骤,缩短了手术准备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此简易腿架的设计,尤其在腹部会阴联合术式中更显优势.半年来应用于87例手术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周芬  毛颖 《护理研究》2005,19(9):1916-1917
手术是治疗肛肠痔瘘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传统肛肠外科手术体位是截石位,但存在手术野暴露不充分,为了减轻上述问题,我们结合临床实际,将俯卧折刀位应用于肛肠外科手术中,使手术野暴露更加完善。而采用俯卧位时,胸部及腹部受压易引起通气不足,同时腹部受压还可致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出现血压下降。对俯卧折刀位在肛肠手术中的摆放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将俯卧折刀位与截石位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比较。现将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曾洪华 《全科护理》2013,(31):2915-2915
[目的]探讨改良折刀位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1例PPH手术进行改良折刀位的应用。[结果320]例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折刀位对于PPH手术中术野的暴露清晰、手术病人安全,手术医生、护士的满意度、劳动强度都胜于截石位,并优于传统折刀位。  相似文献   

16.
直肠癌手术体位为膀胱截石位,此体位是最容易导致并发症的手术体位[1],加之此类手术难度较高,手术时间较长,使之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加大。如何减少或避免截石位对周围神经的损伤是医护人员探索的问题,现将截石位引起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防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截石位手术是普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手术常用的一种体位,该体位暴露手术术野充分,便于术者操作。但该体位患者肢体易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可引起医源性损伤。为此根据临床上通用90°角托盘改成一种135°角托盘,运用于截石位手术,经过临床多次试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截石位是普外科直肠癌(mills dixon)手术的常规体位,其目的是使腹部切口及会阴部切口暴露充分.常规截石位大腿关节、膝关节要向上抬高几乎达到90°;双腿外展亦近乎大于90°.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采用改良截石位(特伦伯格体位),见图1[1].在配合普外科直肠癌手术的过程中发现:由于肿瘤发病年龄的不断提高,老年患者逐渐增加,老年人多伴有关节活动不便、不同程度的关节僵硬,在改良截石位时不能达到完美显露手术切口的要求;由于患者个体身高的差异,有时大腿上抬近90°时会影响到手术医生的操作;在术后随访及调查中得知有患者大腿膝关节、髋关节酸痛、不适.我们就这一点对普外科DIXON和部分MILLS手术患者手术体位改变其两腿关节上抬及外展角度,臀下垫1个薄海绵垫,达到头低膀胱截石位(股伸和外展),见图2[2].收到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折刀位在PPH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手术体位是暴露术野使手术能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给患者摆放任何体位,均应该保证病人的呼吸、循环功能不受影响。避免因肢体受压而造成神经麻痹和功能障碍。折刀位的优点是:术野暴露充分,显露直肠前壁和手术操作空间的效果都优于截石位,而且摆置方便快捷,取材简单,不需特殊辅助工具。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手术体位是患者为适应手术需要所采取的一种强迫姿势,安全合理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妇科腔镜手术时常需安置截石化并头低脚高位,这样既便于手术者操作,利于举宫,又利用重力作用将盆腔器官如肠、大网膜等推向上腹部,盆腔在充盈CO2气体并达到一定压力后,有相对较大的操作空间,使手术野暴露充分,但传统截石体位有加重心脏负担、损伤神经等弊端[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