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器官移植研究的深入,诸如移植物排斥反应、供体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出现在人们面前。1980年,Lim等[1]首次采用微囊免疫隔离技术进行胰岛微囊化移植研究,为人类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微囊化免疫隔离技术近些年取得了众多成就,目前研究表明由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构成的微胶囊具有制作简便、体积小、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是应用前景较好的免疫隔离膜[2]。本文将就其免疫隔离效果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1发展史60年代Chang[3]首次提出人工细胞的概念,即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半透膜包裹组织细胞,该膜允许小分子营养物、代谢… 相似文献
2.
背景:同种异体冻干骨是良好的骨移植材料,但在制备过程,其天然活性成分有所丢失或部分失活,成骨活性下降。努力改善冻干骨成骨活性,希望研制出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的新型材料运用于临床。
目的:观察掺锶冻干骨植入大鼠体内的生物学活性。
方法:按照标准的冻干骨加工程序制备大鼠股骨髁冻干骨材料,采用氯化锶溶液浸泡方法制备掺锶冻干骨。将27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9只。SD大鼠钝性分离肌肉,造成股部肌袋,双侧均行手术。植入掺锶冻干骨作为实验组,同法植入未掺锶的普通冻干骨作为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双侧均不植入任何材料。分别于植入后4,8,12周处死各组动物3只,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并依据炎性浸润及组织纤维化程度进行组织学评分。
结果与结论:采用氯化锶溶液浸泡方法制作掺锶冻干骨,锶相对钙元素掺入摩尔浓度为4.2%时在骨质内层锶元素浓度分布比较均匀。实验组和对照组植入材料周围均可见炎性细胞、肉芽组织和血管生成,并随着时间推移,炎性浸润程度明显降低,而周围纤维组织包绕增加。空白对照组炎性浸润程度轻,少量组织纤维化。实验组和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炎性浸润程度及组织纤维化程度组织学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通过温和的锶-钙离子交换方法可以在冻干骨中有效的掺入锶元素,获得一种掺锶冻干骨材料;该掺锶冻干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组织相容性,与普通冻干骨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背景:既往研究表明壳聚糖和左旋聚乳酸制备的复合支架与一些细胞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目的:观察壳聚糖增强型左旋聚乳酸支架与大鼠嗅鞘细胞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将出生1-3 d SD大鼠的嗅鞘细胞接种于壳聚糖增强型左旋聚乳酸膜上作为实验组,设置嗅鞘细胞与多聚赖氨酸联合培养为对照组,培养1,3,5,7 d进行细胞增殖力检测和免疫荧光抗体标记检测。
结果与结论:嗅鞘细胞可在壳聚糖增强型左旋聚乳酸膜上存活,细胞毒性评级为Ⅰ级。实验组细胞形态呈圆形和椭圆形,突起少,细胞聚集成团;接种1 d后,可见部分细胞团的外围细胞伸出短小突起,并渐向外周散开;接种第3天,见聚集成团的细胞扩散开来,大部分细胞生成突起,呈双极或三极,以双极为主;接种第5天,细胞突起明显伸长,形态仍以双极细胞和三极细胞为主,并可见扁圆细胞和不规则三角形细胞;接种第7天,细胞密度增加,突起伸展。对照组细胞形态与实验组具有类似特征。两组嗅鞘细胞数量、细胞周长和细胞面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表明壳聚糖增强型左旋聚乳酸支架与嗅鞘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4.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4,(3)
本研究探讨海藻酸钠-多聚鸟氨酸-海藻酸(A-PLO-A)和海藻酸钡-多聚鸟氨酸-海藻酸(B-PLO-A)两种新型微囊作为细胞移植载体的效果。两种微囊包裹小鼠肝细胞后,植入D-氨基半乳糖腹腔注射法制备的急性肝衰竭模型大鼠体内,观察大鼠死亡率,检测微囊内肝细胞的生长、增殖、代谢的情况,以及能否有效改善肝衰大鼠的肝功能。实验分为A-PLO-A空微囊、B-PLO-A空微囊、移植游离的肝细胞、A-PLO-A微囊化肝细胞、B-PLO-A微囊化肝细胞五组。研究结果表明,单纯的空微囊对肝衰大鼠病情无缓解作用,移植后两个空囊移植组3d死亡率均达到了100%。游离肝细胞组、A-PLO-A微囊化肝细胞组和B-PLO-A微囊化肝细胞组大鼠的ALT、AST、ALB水平均有所恢复,4周时微囊移植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游离肝细胞组,说明微囊化肝细胞移植有效缓解了肝脏损伤的程度,治疗效果好于游离肝细胞组。微囊化肝细胞组大鼠的存活率明显高于空囊移植组和游离肝细胞移植组;4周后回收的微囊表面光滑,无细胞包裹,无纤维化。研究结果提示基于多聚鸟氨酸的海藻酸微囊物理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良好,适合作为肝细胞体内移植的载体。 相似文献
5.
微囊化大鼠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小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微囊化和未囊化大鼠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小鼠的疗效。选用SD大鼠经胆总管原位灌注胶原酶液,分离消化胰腺组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Histopaque-1077)纯化胰岛细胞,将微囊化和未囊化大鼠胰岛细胞移植于糖尿病小鼠腹腔。分离的胰岛细胞对刺激反应良好,微囊化和未囊化胰岛细胞移植后均可纠正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状态,但未囊化胰岛细胞移植组只能维持血糖正常2~3d,而微囊化胰岛细胞移植组可持续降低血糖30d以上。微囊化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小鼠具有良好的效果,微囊具有较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和评价纤维素-大豆蛋白混合膜与内皮细胞的生物相容性,为其作为人工生物支架材料应用于组织工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内皮细胞株ECV304与不同组分、碱处理前后的纤维素-大豆蛋白混合膜共培养,分别以四氮甲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以扫描电镜(SEM)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状态。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和单纯纤维素组相比,ECV304在纤维素-大豆蛋白混合膜上生长良好,大豆蛋白加入到纤维素膜中显著提高了ECV304的细胞活力;在碱处理后的混合膜表面,细胞长出许多足突伸入膜孔隙,明显促进细胞在膜表面粘附。结论:初步表明纤维素-大豆蛋白混合膜与内皮细胞ECV304生物相容性良好,在血管组织工程领域具有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镁膜体外生物相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壳聚糖镁膜的制备及其与PC12细胞的体外生物相容性,初步探讨壳聚糖-镁络合后形成的复合物作为组织工程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合成壳聚糖-镁膜,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复合材料的表面形态,并用X射线能谱仪分析壳聚糖-镁复合膜中镁的含量;测定复合膜的膨胀率;在体外将复合膜与PC12细胞共培养,用MTT方法检测细胞活力。扫描电镜观察PC12细胞在材料上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单纯壳聚糖与壳聚糖-镁膜各组相比,表面较为光滑,而复合膜表面含有大量的细小孔隙;复合膜中的镁元素的的含量与投入的硫酸镁量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形态学观察表明,PC12细胞在CM上生长良好,至7 d时,可见微绒毛丰富并有较长突起,部分细胞之间形成突触状结构;MTT检测结果表明,培养7 d时实验组细胞活力超过对照组。结论: 壳聚糖可以与镁络合形成复合物,但是两者之间的络合率不成正比关系;壳聚糖镁膜与PC12细胞有良好的体外相容性。 相似文献
8.
生物玻璃-纳米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生物玻璃-纳米羟基磷灰石(BG-nHA)梯度涂层的生物相容性作初步的评价。方法用低温烧结法在钛合金表面制备生物玻璃纳米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利用L929细胞检测梯度涂层材料的细胞毒性。取体外分离培养扩增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接种于涂层材料上,通过绿色荧光蛋白染色、扫描电镜和MTT法观察细胞的黏附和生长情况。结果生物玻璃-纳米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的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可以在涂层材料表面黏附和生长。结论生物玻璃-纳米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生物玻璃-纳米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生物玻璃-纳米羟基磷灰石(BG-nHA)梯度涂层的生物相容性作初步的评价.方法 用低温烧结法在钛合金表面制备生物玻璃纳米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利用L929细胞检测梯度涂层材料的细胞毒性.取体外分离培养扩增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接种于涂层材料上,通过绿色荧光蛋白染色、扫描电镜和MTT法观察细胞的黏附和生长情况.结果 生物玻璃-纳米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的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可以在涂层材料表面黏附和生长.结论 生物玻璃-纳米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最新生化处理技术研制了一种以动物组织为原料的去抗原生物型人工韧带,检测其结构、力学性能及组织相容性,探讨应用去抗原生物型人工韧带重建膝关节叉韧带的可行性。方法:对动物肌腱/韧带组织进行环氧交联固定、多方位去抗原、力学增强改性以及表面活性修饰处理制得生物型人工韧带,应用组织学检查、扫描电镜、细胞培养及力学测试等多种方法分析生物型人工韧带的组织结构、生物力学特性和体内/体外组织相容性。结果:生物型人工韧带的外观与正常肌腱外观相似。组织学检查显示韧带为无细胞的胶原纤维。电镜检查显示韧带为走向一致的发状纤维样物紧密平行排列。异种骨髓基质细胞于韧带表面培养3周,可见细胞黏附并可见细胞分泌的基质沉积于细胞周围,韧带内部未见细胞。人工韧带平均直径约5 mm。在速度100 mm/m in条件下进行力学测试,平均最大拉力为927.19 N,抗拉强度47.22 N/mm2,与正常山羊的前交叉韧带(ACL)相应参数相近。人工韧带置换羊ACL术后12周,韧带表面可见滑膜组织覆盖并有小血管长入,术后52周人工韧带材料被新生的韧带替代,近关节面骨隧道内的人工韧带材料纤维周边可见韧带-纤维软骨-钙化软骨-骨的直接连接模式。结论:应用新的生化处理技术研制的生物型人工韧带有效地去除了猪肌腱的异种蛋白的免疫原性,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和组织相容性,作为膝关节叉韧带重建的韧带替换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肌腱缝合线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肌腱缝合线的生物相容性,在细胞毒性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全身急性毒性试验、热原试验、皮肤刺激试验、溶血试验等生物学研究。根据标准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显示人工肌腱缝合线的急性毒性试验、溶血试验、热原试验、皮肤刺激试验均为阴性,表明此种缝合线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是理想的医用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大鼠颅内组织相容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探讨了生物可降解的天然高分子缓释材料壳聚糖在脑组织中的生物相容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可用于颅内植入化疗的药物缓释高分子载体.我们以32只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植入壳聚糖和明胶海绵.观察术后的行为改变和3,7,14,30天时的局部组织反应(HE染色).观察发现所有动物无明显行为改变,术后3,7,14,30天的组织学观察表明壳聚糖与明胶海绵有类似的异物反应.因此壳聚糖具有良好的脑组织生物相容性,并可安全的降解.可作为颅内植入缓释化疗药物的载体. 相似文献
13.
依据卫生部新近制定的《生物材料和制品的生物学评价标准》(简称《标准》),确定五项评价项目,按照标准的生物学试验方法,对目前临床应用的羟基磷灰石制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国产羟基磷灰石制品除有轻微细胞毒性外,其致敏性、溶血性、致突变性和组织相容性均符合《标准》要求,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作者主要叁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医用材料的评价标准,对新型聚酯醚降解(聚癸二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SBE)进行了12项生物学检测指标的研究。包括小鼠腹腔注射LD50的测定、急性全身毒性、热原、细胞毒性、过敏、溶血、皮肤和眼粘膜刺激、亚慢性毒性、体内短期和长期植入、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和Ame’s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聚酯醚降解材料PSBE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国产新型生物医用可降解材料DL—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ELA)进行了系统的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降解材料PELA无全身毒性、无热原和细胞毒性、无溶血(溶血率小于5%)、对皮肤和眼粘膜无刺激、不引起致敬反应、对骨髓多染红细胞无影响。体内植入280天,材料基本降解完全,材料周围纤维囊壁厚度逐渐变薄,炎症细胞反应减轻。因此,可认为降解材料PELA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6.
生物相容性一直是生物材料应用于医疗器械的重点研究内容。但是目前国内外标准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影响了生物材料的研究。近年来趋于对生物材料进行综合评价,本文以复钙时间、血小板黏附以及血浆蛋白的量等实验为基础,结合层次分析法探讨了综合评价抗凝血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聚乙烯醇体内植入和降解产物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对国产医用级聚乙烯醇(PVA)降解材料的降解产物进行系统的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PVA材料降解产物的LD50为3.8g/kg,无溶血、对皮肤和眼粘膜无刺激,不引起致敏反应。细胞增减可促进细胞的生长和细胞集落的形成;同时,将PVA材料动物体内植入280天,与周转组织相容性良好。该研究进一步证实,PVA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IM)法制备的316L不锈钢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以目前临床应用的钛合金植入材料为对照,将MIM法制备的植入材料浸提液与L929细胞混合培养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DNA期的细胞百分比,将二种材料分别植入动物体内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的方法来评价其生物相容性。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MIM法制备的316L不锈钢植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9.
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分子水平评价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近二十多年来,以生物材料及其制品为基础的新高科技产业正在发达国家中悄然兴起,医用生物材料和人工器官的研究与生产也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并迅速发展起来,为临床医学的诊断与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生物材料是材料科学与生命科学相互渗透和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健全和完善自身机体和机能的又一有力武器。目前全世界有百余万人靠人工心瓣膜维持生命;约50万人靠人工肾生存;世界上所有的心脏直视手术都要靠人工心肺机支持;几乎所有的慢性病人都需要用一个可植入泵来释放药物,以保持一些特殊药物在特殊部位的特殊流率……[1]。所谓生物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