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回顾分析了51例肝细胞癌(HCC)的US、CT、MRI资料。结果发现:①中等磁场强度下对HCC的诊断,MRI优于US、CT;②CT的敏感性明显低于US,而准确性亦不明显优于US;③US、CT对本病的检出均与病变大小成正比;70.O%~77.8%漏检病灶为≤3cm的小肝细胞癌(HCCS);④就漏诊率而言,CT及US均以左外叶为高,位于肝包膜下的病灶有66.7%被漏检;对片状及与肝实质相嵌状生长的HCC的检出,US低,CT更低;⑤误诊者CT多于US,多误为肝血管瘤,多居肝包膜下或胆囊旁,且病灶均<3cm;③US、CT上不典型表现与HCC病变大小成正比,<3cm者高达38.4%及33.3%。  相似文献   

2.
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AP100mg/kg、130mg/kg3小时后,SGPT、SGST活性及LTG、MDA含量明显增加,肝微粒体GST活性及肝GSH含量明显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线粒体固缩,小而不规则,模糊不清;RER和SER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3.
白血病的肝脾超声声象图改变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聂宏娟,李曙光,刘伟山西省荣军医院符祥临我们近期用日本AlokaSSD-280型超声诊断仪观察了白血病经化疗患者的肝、脾变化的情况,现分析报告如下。典型病例例1:女性,46岁。因脾大在外地医院诊断为早期肝硬化来我院就诊。同位素示:肝脾大,考虑早期肝硬化;x线检查:胃底及食道静脉无曲张;超声所见:肝体积增大、肝左叶长径12cm,前后径10cm,肝右叶最大斜径14.8cm,肝内回声久均匀。门静脉无增宽,肝静脉及下腔静脉无扭曲、狭窄。脾体积明显增大,肋间厚6.0cm,肋下厚5.0cm,肋下长7.0cm,脾下缘达脐水平。临床化验检查:肝功GPT(一)、TTT(++)、TFT(+)、HBsAg(一);血常规Hb80g/L、WBC2.2×109/L、N62%L30%幼稚细胞(原始)8%;骨髓象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经马利兰化疗两周后,患者自觉症状有所好转。复查超声:肝体积在正常范围内,其内回声均匀,脾体积较前缩小,肋间厚4.5cm,肋下厚3.0cm,肋下长3.0cm。复查骨髓象为部分缓解。五个月后患者自觉头痛、腿痛明显,再来复查。超声所见:肝、脾体积又明  相似文献   

4.
应用偶氮法测定了177例乙型肝炎患者一氧化氮水平。结果:各型乙肝患者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以重慢肝最高,余依次为中慢肝、轻慢肝和急乙肝,且同型不同病期血清一氧化氮水平也有明显差异(P<0.01)。当患者血清ALT≥29u/L或SB≥34.2μmol/L时,血清一氧化氮与ALT及SB均呈直线相关(n=139,r=0.5273,P<0.01;n=67,r=0.6940,P<0.01)。表明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是反映乙型肝炎病程及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苦黄注射液治疗黄疸型肝炎70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评估苦黄注射液对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苦黄组70例(男性56例,女性14例;年龄41±s6a),给苦黄注射液30~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缓慢静滴,qd;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组70例,给门冬氨酸钾镁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滴,qd。急性病毒性肝炎(急肝)疗程为30d;慢性病毒性肝炎(慢肝)疗程为45d。结果:急肝中的乏力、纳差等症状改善,苦黄组优于门冬氨酸钾镁(P<0.05);降急肝和慢肝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及总胆红素(SB)作用与门冬氨酸钾镁组比较,降SB作用均有疗效(分别为P<0.05和P<0.01)。降ALT作用,急肝组显著。结论:苦黄注射液可作为治疗黄疸型肝炎的有效药物之一,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56例食管责门癌患者血浆生长抑素(SS)水平作了检测。结果显示,癌组血浆SS水平显著升高;血浆SS以TNM分期Ⅱ_a~Ⅱ_b期升高更为明显;手术切除肿留后,血浆SS水平显著降低,当肿瘤复发转移时,SS复常后可再度升高。因此认为,观察食管责门癌患者血浆SS变化,对判定病期,估价预后和监测肿瘤复发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铅诱发大鼠脂质过氧化作用及毒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吴萍  苏忆兰 《毒理学杂志》1998,12(1):17-18,23
本研究表明,醋酸铅染毒大鼠肝和脑组织中氧自由基的信号随着染毒剂量的增高而增高,表明铅染毒可诱发大鼠体内氧自由基产生;血、肝、和脑组织中MDA水平升高程度与染毒剂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红细胞内SOD活性下降和GSH-Px酶活性轻度升高,使得机体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的能力下降,造成体内的氧自由基蓄积,从而诱发脂质过氧化作用,推测这可能是铅的毒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同时测定大鼠肝微粒体孵育液中R()和S(+)美西律的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方法。首先,将美西律从微粒体孵育液中提取出来;然后,与手性试剂S()N三氟乙酰基脯氨酰氯反应形成酰胺类非对映体衍生物;最后,采用高分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测定。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5000μg/ml;平均回收率R()美西律是9331±559%,S(+)美西律是9310±511%(n=10);检测限是10μg/ml,定量限是50μg/ml(RSD<165%)。该法已用于R()和S(+)美西律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氧化代谢研究  相似文献   

9.
用小鼠肝细胞核制备和肝微粒体制备,研究了化合物SY640对致癌剂苯并芘(BP)损伤肝细胞核的保护作用及与P450的关系。结果表明,SY640可显著抑制3HBP与小鼠肝细胞核的DNA共价结合。SY640连续po3d,可显著诱导小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含量及氨基比林脱甲基酶活性;给药1次2h内却只抑制氨基比林脱甲基酶活性。体外温孵实验表明,SY640对小鼠肝微粒体氨基比林脱甲基酶活性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差示光谱分析表明,SY640可与细胞色素P450形成络合物。提示该化合物对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影响与其对化学致癌剂BP所致肝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马蕾  虞伟 《天津医药》1996,24(12):733-735
从人胎肝中提取出肝细胞刺激物(HSS)用ELISA方法分别对肝病患者及自身免疫病,心血管病及慢性肾病血清中细胞刺激物质的含量,抗人肝细胞激物(HSS-Ab)及其人肝细胞的刺激物-抗人肝细胞刺激物特异免疫复合物(HSS-IC)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SS含量,HSS-Ab和HSS-IC阳性率均高于其它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侯仲军  韩悦 《天津医药》1995,23(11):672-674,F003,T001
对13例行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的肝硬化患者,于术前行MRI血管定位检查,并将10例正常肝脏标本按TIPS要求进行解剖对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FMC SeaKem HGT Agarose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急性毒性采用大鼠下腔静脉内直接注射观察法;过敏试验采用豚鼠肌肉、静脉内注射法;吸收试验在兔、鼠皮下及肝内注射后观察。结果:FMC SeaKem HGT Agarose无急性毒性、无过敏反应,在兔、鼠皮下及肝内观察3个月均不能被吸收,其溶液能良好地溶解化疗药物卡铂和丝裂霉素。结论:FMC SeaKem HGT Agarose有  相似文献   

13.
硫熏人参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郭明    李毓琦 《华西药学杂志》1995,10(3):147-149
观察含大量SO2的人参对小鼠肝、脾、胸腺及血液中ADA、SOD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等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人参中含最高剂量SO2时(达饱和状态),能显著降低血中SOD、胸腺ADA及淋转值(P〈0.01),使胸腺、脾、肝重量指数不同程度下降(31.7 ̄7.01%);但对脾、血液中ADA活性还略有升高。对肝细胞无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14.
经皮球囊扩张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Budd-Chiari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超声检查、下腔静脉及肝静脉造影进行了分析。结合对32例BCS患者的介入治疗体会,提出了BCS的类型与介入治疗方法的选择。认为用经皮下腔静脉或/和肝静脉球囊扩张和血管内支架置入是治疗BCS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BuddChiari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超声检查、下腔静脉及肝静脉造影进行了分析。结合对32例BCS患者的介入治疗体会,提出了BCS的类型与介入治疗方法的选择。认为用经皮下腔静脉或/和肝静脉球囊扩张和血管内支架置入是治疗BCS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临床使用藻酸双酯钠注射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使用藻酸双酯钠注射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郑天慧(山东济宁第一人民医院272111)1藻酸双酯钠(PSS)具有类肝素样作用,有一定的抗凝活性。它主要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放使用前必须首先排除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肝或肾功能障碍、低血压症及药物过敏史者禁止使...  相似文献   

17.
张振龙  陈琦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1):12-13,16
目的 探讨肝血管瘤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包膜外剥脱术治疗肝血管瘤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肝血管瘤均为海绵状血管瘤,且均有包膜,43例患者手术顺利,需输血者4例(9.3%),无死亡及重大并发症发生,仅有1例发生膈下脓肿(2.3%)。结论 肝血管瘤包膜外剥脱术肝损伤轻,出血少,复发机会少;患者恢复快,近、远期疗效好;肝血管瘤包膜外剥脱术是手术治疗肝血管瘤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对大鼠肝P450,P448等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雄性SD大鼠连续每日摄入LAS55~65mg/ks12周。1周后肝P450和氨基比林脱甲基酶均明显升高(P<0.05),P448EROD也出现升高趋势;第3,6周后各指标恢复至对照水平;从第9周起P450又开始高于对照并持续至第12周;苯胺羟化酶在第9周也有升高。结果指示,LAS短期染毒对P450、P448(EROD)和氨基比林脱甲基酶,长期染毒对P450均有诱导升高作用,表明LAS对机体影响的潜在作用存在,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扶正愈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给予扶正愈肝胶囊治疗。观察本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BV指标转阴情况;观察比较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相关指标;观察本组患者用药中和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4个疗程后,本组患者HBsAg转阴率为7.35%(5/68例)、HBeAg转阴率为19.12%(13/68例)、HBV-DNA转阴率为48.53%(33/68例);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LB、A/G、TB和治疗前比较,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相关指标,HA、LN、PCⅢ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全部患者均无显著不良反应,尿常规和肾功能均正常,无不适症状出现。结论扶正愈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且安全性好,可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浆胃肠激素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49例肝硬化及36例正常人空腹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及血清胃泌素(Gas)的水平,同时对肝硬化患者行胃镜检查。结果表明:血浆VIP在肝硬化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肝硬化有食管静脉曲张(EV)、胃粘膜病变(GML)及出血,其血浆SS水平均低于无EV、GML及出血的患者;血浆VIP水平在肝硬化有EV组低于无EV组;GML和出血的发生均与EV的程度关系密切。提示:肝硬化患者存在血浆胃肠激素代谢紊乱;SS的降低可能与肝硬化EV、GML所引起的出血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