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提高测定生活饮用水中微量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方法的灵敏度和分离度。方法:采用顶空毛细柱气相色谱法取代传统的顶空填充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微量的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结果: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最小检出限分别为0.10μg/L和0.010μg/L,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检验的要求。结论:顶空毛细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操作简单快捷,且灵敏度和分离度高于传统的顶空填充柱法。  相似文献   

2.
2007-2010年间,每年采集集中式生活饮用水2个水厂的枯、丰水期水样,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含量,以期了解江阴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中的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污染状况。监测结果显示,2007-2010年生活饮用水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合格率均为100%;不同年份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三氯甲烷浓度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厂水中的三氯甲烷含量丰水期明显高于枯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氯甲烷在制水过程中的浓度变化为末梢水>出厂水>水源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近几年江阴市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中的三氯甲烷污染没有明显变化;江阴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受四氯化碳的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南安市城乡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评估其健康风险,为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20—2022年按南安市市政管网和乡镇饮用水供水分布、供水人口分层设置监测点,采集水样对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进行监测分析。共采集丰水期和枯水期水样814份(出厂水223份、末梢水464份、二次供水97份、井水30份),并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结果 南安市2020—2022年分别采集水样262、292和260份,三氯甲烷检出率分别为29.8%、36.6%和54.2%,呈升高趋势(趋势χ2=32.44,P<0.01);四氯化碳3年均未检出;3年的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检出含量均符合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标准》限值,合格率100.0%;各年水样中三氯甲烷检出率和检出含量P50(P25,P75)总体上以枯水期较高;城区的3年的三氯甲烷检出率呈升高趋势(趋势χ2=70.65,P<0.01);2022年三氯甲烷检出含量P50(P...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连市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DBPs)的情况,监督大连市饮用水质量。方法:对2015年大连市饮用水水样348份,对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均合格,其范围分别为0.010~0.041 mg/L,0.010~0.045 mg/L,0.0040~0.0480 mg/L和0.0001~0.0010 mg/L。结论:大连市饮用水氯化消毒副产物低于国家标准的指导值,但仍应加强对饮水中消毒副产物的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5.
为实施部队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切实确保部队饮用水安全,我们对某部自备水井水质进行了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2项指标的监测分析.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陕西省生活饮用水中砷、镉和六价铬等10种污染物的污染状况并评估经饮水途径对人体的健康风险,为饮用水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5—9月对陕西省市政供水水样中砷、镉、六价铬、铅、汞、硒、铜、锌、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10种污染物进行检测,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10种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 2019年采集检测水样1 620份,砷、六价铬、硒、三氯甲烷超标率分别为0.25%、0.68%、0.12%和0.19%,陕西省居民经口摄入饮用水的非致癌风险值为0.158,处于可接受范围之内。3种污染物的总致癌风险值为2.34×10-5,即有致癌风险;其中砷的致癌风险最高,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风险值<10-6,认为引起癌症的风险较低。不同水期、水样类型、水处理方式的健康风险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丰水期风险值高于枯水期,不同水样类型中镉、六价铬、铅、铜、锌、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非致癌风险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致癌风险在不同水期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采用手动进样,HP-5毛细管柱和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对仪器的工作参数、分析方法进行优化。结果: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质量浓度在0~9.11μg/L和0~4.57μg/L范围内与色谱图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8和0.9998,检出限为0.2μg/L和0.1μg/L,回收率三氯甲烷在98.4%~102%,四氯化碳在96.8%~101%。结论: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检出限低的特点,适合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国产全自动顶空进样器与安捷伦气相色谱仪联用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方法。方法采用成都科林Auto HS全自动顶空进样器顶空进样,安捷伦7820A气相色谱仪检测水样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结果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浓度分别为0.20μg/L~10μg/L和0.10μg/L~5μg/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9和0.999 6。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2μg/L和0.003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63%和3.40%,回收率分别为99.3%~104.0%和92.7%~95.7%。测定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标准物质,与标准值的相对误差为1.0%和1.2%。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满足国家标准方法的要求,可用于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兴区生活饮用水氯化消毒剂主要副产物的种类及含量。方法选取大兴区2012年-2013年采用氯化消毒的生活饮用水进行分析,检测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氯酸盐、亚氯酸盐等指标。结果监测的4项消毒副产物指标中,三氯甲烷、氯酸盐、亚氯酸盐均全部合格,检测结果分别为0.000 1 mg/L~0.045 mg/L、0.010 0 mg/L~0.027 0 mg/L、0.010 0 mg/L~0.027 4 mg/L,这4项指标中只有四氯化碳有部分样品超标,检测结果为0.000 1 mg/L~0.275 mg/L,合格率为97.1%。结论针对大兴区生活饮用水氯化消毒剂主要副产物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达到减少健康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方法。方法:利用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在水中的弱溶解性,采用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在测定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三氯甲烷为0.10mg/L,四氯化碳为0.01μg/L;三氯甲烷的RSD1.7%~4.1%,四氯化碳的RSD1.18%~2.44%;回收率三氯甲烷为99.0%~103%,四氯化碳为99.2%~102%。结论: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析简便快速等特点。样品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含量的顶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自动进样技术,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微量的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含量.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 该方法实现了两种消毒副产物的同时分析测定,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三氯甲烷在0~72.0μg/L浓度范...  相似文献   

12.
罗黎明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722-1723
目的建立测定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的全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法。方法利用全自动顶空进样技术,采用ECD检测器测定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结果在测定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三氯甲烷为0.06μg/L,四氯化碳为0.03μg/L;三氯甲烷的RSD为1.7%~2.5%,四氯化碳的RSD为1.5~2.8%;回收率三氯甲烷为101%~103%,四氯化碳为99.6%~102%。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适用于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水中微量及痕量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测定方法。方法 利用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在水中的弱溶解性,采用静止顶空气相色谱法,用OV-101色谱柱进行其微量及痕量分析。结果 三氯甲烷在0.00-20.0μg/L浓度范围、四氯化碳在0.00-1.00μ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r值分别为0.9998和0.9996,而三氯甲烷的最小检出浓度为0.19μg/L、四氯化碳的最小检出浓度为0.01μg/L,回收率在95%-110%之间。结论 该方法干扰少,无二次污染,用此法进行矿泉水、井水、纯净水、水源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测定饮用水中了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的顶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同时考察不同来源饮用水中氯仿和四氯化碳的分布状况、方法采用顶空自动进样技术,用特异性DB-624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氧化碳。结果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相对标准偏差为1.5%-8.3%,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平均回收率为97.5%-103.3%;三氯甲烷的线性范围为2.0-10.0μg/L,检出限为0.02μg/L;四氯化碳线性范同为1.0-5.0μg/L,检出限为0.003μg/L。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可用于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董淑江  尹艳 《现代预防医学》2015,(21):3867-3870
摘要:目的 初步评价句容市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方法 于2014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句容市饮用水中的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进行检测,并对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做出初步评价。结果 句容市饮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0162 mg/L和0.00159 mg/L,合格率分别为100%和78.9%,致癌个人年风险为0.158×10-6/a和9.27×10-6/a,非致癌健康风险值个人年风险为5.09×10-2/a和7.13×10-2/a。结论 句容市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对人体的健康产生的潜在致癌个人年风险和非致癌健康风险均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可以接受的限值之内。  相似文献   

16.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卤代烃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方法对传统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试验筛选出20%SQ.Chromsorb.W.AW.HP.DMCS.80-100目不锈钢填充柱。该填充柱柱效高,分离度好,在柱温80℃,进样口温度100℃,检测器温度200℃,载气流速31ml/min条件下,样品注入色谱仪6min之后,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完全出峰。该方法用于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检测,三氯甲烷相关系数为0.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测定饮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的新方法.同时考察了饮用水煮沸时间对消除氯仿和四氯化碳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技术,用大口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相对标准偏差为2.1%~4.4%,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平均回收率85.2%~95%.结论:该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是一种简便、快速、可行的测定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方法.煮沸处理可有效消除氯仿和四氯化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淮安市淮河两岸农村饮用水中主要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现状,并探讨其与肿瘤发病死亡的关系。方法选择淮安市沿淮河分布的盱眙、金湖、楚州县﹙区﹚14个乡镇28个村,于2010年11-12月枯水期分别采集沟塘水、浅层井水、深层井水水样,测定常见VOCs含量,按照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特定项目标准限值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76份枯水期水样中,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四氯化碳检出率均100%,超标率分别为0%、3.95%、21.05%、22.37%;3种水样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苯超标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水样中苯含量与肿瘤发病率呈正相关(r=0.24,P<0.05)。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部分水样风险值超过10-6,超标率分别为28.95%、22.37%、64.47%,3种水样风险值超标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淮河流域农村居民饮用水中VOCs污染严重,并与当地居民肿瘤发病相关联。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技术分离和预富集水中的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再进行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离分析,并对色谱条件、顶空条件等进行实验优化。结果所建立的实验条件对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及其它卤代烃分离彻底,定量线性良好:氯甲烷=304.5X+2139(r=0.9993)、Y四氯化碳=9509X-474(r=0.9990),检测下限:三氯甲烷0.25ug/L、四氯化碳0.013ug/L。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灵敏、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20.
康莉  刘桂华  陈卫  毛丽莎 《卫生研究》2011,40(2):208-210
目的建立大气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溶剂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大气样品用活性炭管采样,丙酮解析,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线性测定范围为三氯甲烷5.0×10-4~1.0×10-1mg/m3、四氯化碳1.9×10-4~1.0×10-2 mg/m3;样品在炭管中可保存7天;方法的重现性好,不同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三氯甲烷0.41%~1.54%,四氯化碳0.31%~1.03%。方法的检出限为三氯甲烷1.5×10-3ng,四氯化碳5.8×10-4 ng。不同浓度的回收率为三氯甲烷88.5%~98.6%,四氯化碳91.0%~99.0%;采样效率为三氯甲烷93.7%~99.2%,四氯化碳90.6%~99.2%。空气中可能共存的结构相近性质相似的挥发性卤代烃在该方法条件下不干扰测定。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大气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