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谷参肠安胶囊对放疗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的调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玉厦  吕玉华 《中成药》2001,23(4):303-304
目的:验证谷参肠安对放、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的疗效。方法:30例化疗病人,30例放疗病人,采用口服谷参肠安4周,45例对照组不用药。结果:治疗组在放疗、化疗期间较对照组胃肠反应有明显好转。结论:谷参肠安对放疗、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有良好调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配合同步放、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中药辨证治疗配合同步放、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影响。方法:对56例(A组)晚期NSCLC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加同步放、化疗,并与44例同步放、化疗(B组)及34例放、化疗(C组)进行对照。结果:A、B、C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7.5%、84.1%、55.9%,A、B两组优于C组(P〈0.01);中位生存期A组为16.4个月,B组为11.8个月,C组为10.6个月;2、3年生  相似文献   

3.
足三里小剂量注射升白欣抗放化疗致白细胞减少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放疗、化疗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放、化疗缺乏特异性选择作用,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常常破坏了正常细胞,特别对增殖旺盛的骨髓造血系统损伤更为严重,造成周围白细胞减少,使放、化疗难以继续进行。所以预防和减轻放疗、化疗引起的骨髓造血系统损伤,并保证放疗和化疗顺利地进行,已成为肿瘤放、化疗中十分重要的任务。近几年来,我们用足三里小剂量注射升白欣,预防和减轻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IIM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观察36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麻仁丸治疗肿瘤病人化疗时所致的便秘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按以往放疗方案及剂量化疗1周期,治疗组服用麻仁丸9g,一天2放,对照组给予蜂蜜水调饮,从化疗前3天直至化疗结束后,共10天。结果: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麻仁丸治疗肿瘤病人化疗期便秘效果较好,为化疗所致便秘患者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普济煎液配合放、化疗治疗EB病毒感染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VcA-IgA、LMP1阳性鼻咽癌初诊患者为受试对象,以普济煎液配合放、化疗进行综合治疗,并以单纯放、化疗为对照。观察放疗后近期疗效并随访2年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死亡病例数。结果:普济煎液能有效降低放、化疗后VCA-IgA阳性率、缩短肿瘤消退时间、减轻放、化疗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及减少放、化疗后复发转移率。结论:普济煎液配合放、化疗对EB病毒感染鼻咽癌患者近期疗效及预后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扶正保真汤对恶性肿瘤放、化疗的增效作用机理。方法:117例恶性肿瘤患者予化疗或(和)放疗,其中55例加扶正保真汤治疗(A组),与30例加卢芪扶正冲剂治疗(B组)及32例单纯放、化疗(C组)比较、并进行对荷瘤小鼠化疗增效机理研究。结果:临床近期有效率(CR+PR):A、B、C组依次分别为63.6%、43.3%、37.5%,以A组为佳(P〈0.05);生存质量亦以A组为佳(P〈0.05);治  相似文献   

7.
放、化疗副反应中药防治经验偶拾哈尔滨铁路局肿瘤医院胡素元各种类型恶性肿瘤病人,因病变部位机体状态的不同,以及放疗部位的差异,剂量的大小、化疗药物的毒理学特性等。对接受放化疗的肿瘤病人可出现不同的毒副反应。而影响放化疗按期完成,我对放化疗的病人100例临床治疗观察,经用中医辨证、中药治疗,均顺利完成放化疗计划,使癌症病人减轻了痛苦,并延长了生存期,现总结如下:1放、化疗中常见的主要症状及中医辨症。消化道症状:病人在放。化疗1—2周后,出现胃部不适、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及腹泻等症状。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以及贫血。机体衰弱:放、化疗1一2周后,全身疲乏,四肢无力,精神不振,甚或心慌:气短失眠、出虚汗、咽干及口干舌燥、脱发等。炎症反应:发烧、患部疼痛、发生口腔炎、口腔溃疡、食道粘膜充血、水肿及溃疡等。;舌象及脉象:舌苔为黄苔、黄腻、舌质红绿,脉象沉细或弦数。中医认为这些症状的出现,是由于癌症病人在接受放化疗后造成机体内热毒过盛,津液受损,气血不和,脾胃失调,气血损伤以及肝肾亏损所致。2放、化疗副反应的治疗原则2.l放疗副反应的治疗原则放疗中所出现的副反应症候群团热象转重、热毒伤阴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三仁汤加减治疗癌症放、化疗后副反应105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三仁汤加减治疗癌症放、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反应疗效观察。方法:105例患者均以中医辨证施治治疗:湿阻中焦型予以宣畅气机、清利湿热、止呕;血瘀气滞型,予以清热利湿、健脾止呕,佐以活血化瘀通络;气血虚弱型予以清热利湿、健脾止呕、气血双补。结果:治愈64例(61.0%),显效31例(29.5%),好转10例(9.5%),总有效率100%。结论: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对癌症病人放、化疗后出现中焦脾胃症状有较好疗效,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癌症病变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韩桂玲  王微  符思  王颖 《新中医》2006,38(10):34-35
目的:观察升白方靶向给药对肿瘤放、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57例经放、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靶向给药组30例,采用超声电导仪经足三里靶向给予升白方(由黄芪、党参、白术、山药、枸杞子、补骨脂等组成)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促白细胞生成药(包括升白胺、利血生、鲨肝醇和维生素B4等)治疗。疗程均为7天。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变化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靶向给药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3%。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升白方经足三里靶向给药可以明显改善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10.
针灸抗肿瘤放,化疗副反应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瑜  高碧霄 《国医论坛》1998,13(1):45-47
在我国,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尚没有一种既有效而又无毒副反应的可靠疗法,放疗和化疗虽然具有很强的治疗后毒副反应,但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放疗和化疗因缺乏特异性作用,常常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人体正常的组织细胞,从而使肿瘤患者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毒性反应),致使放疗和化疗难以继续进行。所以,预防和减轻放疗和化疗引起的各种毒性反应,保证放疗和化疗顺利进行,已成为肿瘤放、化疗中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几年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应用针灸预防和减轻放疗和化疗引起的各种毒性反应,已取得显著成就,兹…  相似文献   

11.
用自制的炉式熏灸器治疗外科感染性疾病1200例,其中治愈1128例,占94.00%;好转72例,占6.00%。有效率为100%。经实验室的抑杀菌试验研究证实。使用该器具的熏灸效力强于手持艾条熏灸组。提示,使用有效的熏灸器具,有助于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高泌乳素血症为主月经不调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冀萍  沙桂娥 《中国针灸》1997,17(8):453-455
将97例高泌乳素血症为主的月经不调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65例,西药对照组32例。针灸治疗结束后,治愈率90.76%,有效率98.46%;西药组治疗结束后,治愈率97.14%、有效率100%,两组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6个月、9个月随访西药组症状复发、泌乳素(PRL)反跳明显高于针灸组(P<0.01,P<0.001)。同时在治疗前后对血清PRL、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进行放免测定;动物模型采用大剂量氟哌啶醇诱发高泌乳素血症的动物模型,观察针灸对血清PRL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7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琼  岳广平 《中国针灸》1996,16(2):25-27
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所致不孕症72例,经3~9个月经周期治疗,结果妊娠42例,占58.33%;显效8例,占11.11%;有效17例,占23.61%;无效5例,占6.95%。总有效率为93.05%。针灸使患者症状、体征及甲皱微循环均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4.
隔药灸治疗网球肘和腱鞘炎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隔药灸治疗网球肘和腱鞘炎30例宋南昌,宗重阳(江西省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330003;江西中医学院)主题词网球肘/针灸疗法,腱鞘炎/针灸疗法,间接灸Moxibustionfor30CasesofTennisElbowandTenosynovitis...  相似文献   

15.
宣散方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文蓉 《光明中医》2007,22(3):40-42
目的:观察宣散方针灸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采用宣散方针灸治疗.结果:临床控制7例,占19.44%;显效21例,占58.33%;好转5例,占13.89%;无效3例,占8.33%.总有效率为91.67%,显控率为77.78%.结论:提示宣散方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疗疟疾患儿贫血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文英 《中国针灸》1999,19(1):8-10
为探讨针灸治疗的效果,对214例患儿进行了动态观察与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针灸结合药物治疗,对外周血中Hb、RBC、Ret及肝脾肿大的恢复都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组。进一步证明了针灸具有明显刺激机体造血功能的作用,而且可能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贫血都有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观察针刺与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关节炎(AS)的疗效差异。方法:治疗组针灸风池、华佗夹脊、肾俞穴治疗60例,并与药物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加双氯灭痛6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总有效率63.3%。两者之间疗效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无一例出现副作用。结论:针灸治疗本病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银质针热灸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72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银质针热灸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2例用银质针疗法加艾灸治疗,对照组64例用局部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0.6%,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分别为40.6%和90.6%。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银质针热灸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邱晓虎  蒋妙仙 《中国针灸》2001,21(11):657-658
目的:对比艾条回旋灸及常规电针两种不同方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方法:用艾条回旋灸对咀嚼肌群功能紊乱以疼痛、张口受限为主要表现的3型疾病65例进行治疗,并和常规电针组55例对比。结果:两组治愈率、愈显率及治愈者所需疗次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艾条回旋灸治疗本病可与常规电针治疗取得相同疗效。  相似文献   

20.
隔蒜灸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隔蒜灸治疗难治性肺结核患者80例,经灸治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有效率为65%。同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得到纠正,表现为OKT4(TH)细胞数量增高,OKT4/OKT8异常比值纠正,IL2及NK细胞活性增强。提示艾灸可能是通过增强T辅助细胞功能,促使IL2合成、释放增加,促进NK细胞活性以及调整TH/TS比值而起到治疗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