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学特点及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vectia进行鉴定和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包括20个菌属中80个菌种的1966株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为各种细菌之首,达到22.51%,每年分离率有所下降,白色念珠菌位居第二,分离率达15.52%,且有上升趋势。结果显示下呼吸道感染中以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醋酸钙不动杆菌、炎肺炎克雷伯氏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6种细菌为主。结论对G-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作为首选药物,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青霉素类抗生素及复合制剂药物应在明确病原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后指导用药,泰能作为治疗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水解酶细菌感染的强抗菌药物,万古霉素作为治疗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临床感染标本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医院细菌谱及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2年6月-2003年5月临床分离的1624株细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占70.1%,革兰阳性球菌占29.9%,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主,耐药性菌株占29.1%;耐笨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7 5%,药敏试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出现;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头孢菌素一、二、三代抗生素耐药率均超过30%,亚胺培南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仍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结论 近年来临床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形势已十分严峻,必须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增强临床用药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烧伤病房细菌分布与耐药情况。方法收集宜春市人民医院烧伤中心分离出503株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主要菌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甲氧西林耐药株,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占83.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92.9%,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是46.8%和37.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较高。结论烧伤中心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防治早产儿感染、指导临床用药、减少耐药性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年10月至2007年10月收入我院NICU治疗的早产儿感染患儿血液、痰液、脐部等部位标本进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结果①733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5.35%,以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占31.1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②血培养中L型细菌的检出率为28.74%,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23.68%,革兰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占22.00%,产头孢菌素酶(AmpC)细菌占1.28%,产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细菌占0.85%;③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高达50%以上,且有升高趋势,对万古霉素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革兰阴性杆菌对一代、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50%以上,对四代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及加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汀(泰能)100%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结论①早产儿细菌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病原菌的耐药性有升高趋势;②要重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的感染,加强消毒隔离;③临床上要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国2011年非ICU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11年全国149家医院非ICU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根据美国实验室与临床标准化研究所(CLSI 2011版)标准,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获得临床分离菌27508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88289株,占68.5%,革兰阳性菌86791株,占31.5%.常见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4.0%和83.3%;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0%和3.8%.革兰阳性菌中未发现对利奈唑胺耐药株.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比率为3.4%.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发生率分别为61.3%,73.3%.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4.8%,49.5%.结论 我国非ICU住院患者感染致病细菌耐药现象仍较为普遍.肠杆菌科细菌对3代头孢菌素耐药现象,葡萄糖非发酵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以及多重耐药现象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烧伤病房侵袭性感染患者连续创面细菌学培养及药敏监测结果,探讨在烧伤侵袭性感染起始治疗中抗生素经验性选择和应用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8-01~2004-06笔者所在医院烧伤科161例创面和焦痂下组织中分离出402株细菌监测资料,并对细菌菌种、分布特点、耐药状况进行了讨论。结果161例患者创面分离出细菌291株,焦痂下组织分离出细菌111株。创面和焦痂革兰阴性(G-)杆菌检出百分比显著高于革兰阳性(G+)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科细菌为G-杆菌的主要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为G+球菌的主要菌种;G-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丁胺卡那霉素(amikacin)耐药率较高。结论对烧伤患者发生侵袭性感染时采用抗生素起始治疗的适当策略是亚胺硫霉素(Imipenem)和万古霉素联用,高度疑有G-杆菌感染时首选亚胺硫霉素,高度疑有G+球菌感染者应首选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7.
王兵  吴金  吴彬 《安徽医药》2005,9(6):451-453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细菌耐药性变化情况.方法对本院ICU 2001年1月~2003年12月的所有分离菌株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222株细菌,革兰阴性(G-)杆菌共127株(57.21%).革兰阳性(G )菌43株(19.36%).G-杆菌前3位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雷菌.G 球菌前3位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结论ICU感染的细菌仍以G-杆菌为主,G 菌感染有上升趋势.细菌耐药率高.应根据细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用药,以控制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烧伤外科与非烧伤外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差异,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常规培养鉴定细菌,K-B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烧伤外科共分离出325株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为主要病原菌,标本主要分布于创面分泌物和血液;非烧伤外科分离出289株细菌,排前3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本主要分布于痰和伤口分泌物.烧伤外科和非烧伤外科分别有68.57%和63.41%的大肠埃希菌为ESBLs株,66.10%和38.24%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MRSA.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和不动杆菌属的耐药率为0~7.14%,烧伤科铜绿假单胞菌对两药的耐药率分别是56.52%和43.48%,非烧伤外科则分别是5.88%和11.76%.烧伤科大肠埃希菌较敏感的药物还有阿米卡星、头孢西丁.所有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严重,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 烧伤外科与非烧伤外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存在明显差异,临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耐药菌产生及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应用及细菌耐药情况,评价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调取我院2012年1~6月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分析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利用我院检验科2012年1--6月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分析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结果我院住院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最多;病原菌检出率较高的科室分别为ICU、呼吸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肾内科等,分离细菌以不动杆菌属、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耐药率达54.3%~74.3%,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对碳青霉烯类仍敏感。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趋于合理,但仍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根据耐药性监测结果控制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06至2008年住院及门诊确诊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采用美国德灵公司Microscan A/S-4半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以及其配套的鉴定和药敏板对阳性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细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前5位的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嗜麦芽黄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对广谱抗生素的耐药率升高。铜绿假单胞菌对菌必治、头孢噻肟耐药率均在60%以上;肺炎克雷伯氏菌及大肠埃希氏菌对青霉素类的耐药率在80%以上,对头孢菌素类及氨曲南的耐药率在50%左右;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在70%以上;嗜麦芽黄单胞菌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在90%以上。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为主,其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在85%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较低。结论临床上应重视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及对药物的耐药率变迁,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医院内感染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采集2005年7月~2006年6月医院内感染的各种标本,常规分离、培养,采用Phoenix-100系统进行菌种鉴定,根据NCCIS标准通过纸片琼脂扩散法对阳性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267份标本中,共分离出感染细菌226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84.1%,居前三位的为大肠埃希菌86株(38.1%)、铜绿假单胞菌46株(20.4%)和肺炎克雷伯菌23株(10.2%);革兰氏阳性菌占14.6%,表皮葡萄球菌18株(8.0%),金黄色葡萄球菌15株(6.6%);另外,还分离出白色念珠菌3株,占总检出菌1.3%。药敏结果显示主要感染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40.0%~55.0%,表皮葡萄球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30.0%~40.0%;铜绿假单胞菌对部分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达到100%,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20%~5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5.2%;大肠埃希菌对大部分β-内酰胺抗生素耐药率均在50%以上,肺炎克雷伯菌除对亚胺培南无耐药外,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为40%~55%。结论医院内感染的细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其中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是主要感染菌群;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细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医院病原菌分布及时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VITEK - AMS仪器分析并结合手工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判定按2008CLIS相关标准进行.利用WHONET软件对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住院患者标本分离出的685株病原菌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占48.90%,革兰阳性球菌占27.30%,真菌占23.6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分离率较高的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真菌.多药耐药现象主要集中在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葡萄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真菌是医院常见致病菌共占致病菌检出率的81.81%,应将其作为该院主要监测的目标细菌.  相似文献   

13.
1994~2004年我院烧伤创面菌群和药敏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烧伤创面细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的变化。方法从烧伤创面培养出1254株菌,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创面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57.42%),革兰氏阳性菌占32.62%;前后5年相比较,金黄色葡萄球菌由11.21%上升至23.96%,铜绿假单胞菌由19.76%下降至8.8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美罗培南敏感率为90.51%,万古霉素敏感率为88.14%,亚胺培南敏感率为77.63%;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敏感率为97.26%,多粘菌素B敏感率为94.75%,亚胺培南敏感率为82.11%。SD—Ag冷霜、利福平、氟哌酸仍保持较高的药物敏感率,而头孢类抗生素药敏率明显降低。结论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性严雷.1%SD-Ag冷霜、利福平对创面感染仍有效,美罗培南为烧伤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本院烧伤患者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7月1日-2017年7月1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感染患者创面分泌物,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标本进行细菌的培养、分离鉴定,根据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CLSI 2014-2017版)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烧伤感染患者中共检出2073株细菌,革兰阳性菌共检出876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30株(49.1%)、表皮葡萄球菌196株(22.4%)、粪肠球菌75株(8.6%);革兰阴性菌共检出1197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482株(40.3%)、大肠埃希菌164株(13.7%)、鲍曼不动杆菌128株(10.7%)。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四环素耐药性较高,分别为97.2%和72.3%,未发现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菌株;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耐药率高达100%。用SPSSS 17.0软件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噻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同年龄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对于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老年组耐药性更高,对头孢吡肟、庆大霉素,老年组耐药性更低。结论 烧伤创面感染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应加以重视,碳青霉烯类仍是革兰阴性菌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未发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5.
临床细菌分布及耐药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监测本地区临床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方法 常规法进行菌种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NCCLS推荐法进行ESBL检测。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氏菌、肠杆菌属细菌和肠球菌为主要分离菌;2000、2001和2002年MRSA分离率分别为66%、74%、78%,大肠埃希氏菌(产ESBLs)分别为25%、25%、41%,肺炎克雷伯氏菌(产ESBLs)分别为35%、40%、56%;细菌对某些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增加,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2001年为15%.2002年为30%。结论 临床分离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耐药菌株分离率及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年增加,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2001年成都地区1819株临床分离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 调查成都市三所三甲医院临床分离致病菌的菌群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 排除同一病人相同部位先后分离的重复菌株,共收集2001年成都市具代表性的三所三甲医院分离的部分临床致病菌1819株,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难委员会(NCCLS)推荐的Kirby—Bauer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按NCCLS2000版标难判断结果,利用WHONET5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819株菌中革兰氏阳性菌454株,占24.96%,革兰氏阴性菌1365株,占75.04%。最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中MRSA和MRCNS分别占28.40%和62.27%,末发现经证实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及阴沟肠杆菌等。其中大肠埃希氏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哌拉西林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接近50%或在50%以上;阴沟肠杆菌和弗氏柠檬酸杆菌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明显增高达80%,但对亚胺培南仍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仍较敏感,但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接近2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砒肟、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达25.0%、34.0%、44.6%、72.3%和89.2%;鲍氏不动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阿米卡星、和喹诺酮类的耐药率为30%-5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亦为11.8%,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结论 细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多重耐药也日趋严重,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及时掌握耐药性变迁,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我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金娥  梁宗强 《中国药业》2009,18(12):29-30
目的分析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趋势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以自行研制的院内感染监控系统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医院临床分离率居前10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白假丝酵母、屎肠球菌、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离率已达到65.2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58.20%和67.90%,革兰阳性(G^+)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敏感率均保持在98%以上;肠杆菌科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均在90%以上;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敏感率最高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对G^+球菌始终保持着高活性,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碳青酶烯类仍然是对肠杆菌科细菌活性最好的药物;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并出现了多重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18.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感染细菌耐药性监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本院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细菌与耐药性的关系,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防止耐药菌的传播。方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流行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药物敏感性实验采用纸片扩散法,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软件。结果:共分离出1256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1.3%;革兰阳性菌占28.7%,其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是最常见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65.4%,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为35.9%和44%。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定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1.4%和19.1%,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较敏感,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达82.3%。结论:了解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耐药性和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其传播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197例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经纤支镜防污染毛刷(PSB)取样进行普通需氧细菌、L型细菌和真菌培养+药敏检测。对培养阳性的细菌种类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符合诊断条件的下呼吸道感染197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47株,其中普通细菌型177株,L型细菌70株。普通细菌型中革兰阴性杆菌148株,占83.6%,主要有葡萄糖非发酵菌81株、铜绿假单胞菌34株,其次为肠道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球菌28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和肺炎链球菌多见,各8株,分别占革兰阳性球菌的28.6%。70株L型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第一位(高达21,4%),其次为L型真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对普通型及L型革兰阴性杆菌敏感性高,头孢他啶对普通型及L型铜绿假单胞菌也有较高的敏感率。普通型革兰阴性杆菌及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噻肟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对氨曲南、氨苄西林、舒它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啉、苯唑西林和头孢曲松有较高的耐药性。对L型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最高的依次为青霉素、头孢噻吩、哌拉西林、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克林霉素为普通型及L型革兰阳性球菌首选药物,而只有万古霉素、氨苄西林和青霉素适用于肠球菌感染。对L型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最高的依次为育霉素、复方氨苄西林、四环素、头孢噻吩、红霉素。结论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细菌的耐药趋势在上升,条件致病菌、真菌的检出率在逐年增加;抗革兰阴性杆菌的药物首选氨基糖苷类、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万古霉素及克林霉素为抗革兰阳性球菌的首选药物;L型细菌应采用联合用药;临床选药应最好根据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该院神经外科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和耐药特征。方法对该院2006-2011年神经外科送检标本进行培养分离病原菌,并应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菌种,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和琼脂平板稀释法,按CLSI规定的标准进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确定以头孢西丁纸片法制定。结果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252株、铜绿假单胞菌5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14株,主要分布于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CAZ)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的耐药率分别为87.3%和71.4%,对亚胺培南(IPM)和美罗培南(MPM)的耐药率分别为32.1%和37.2%。而铜绿假单胞菌对IPM和MPM的耐药率为50.9%和41.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离率为89.9%,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LEV)和利福平(RD)的耐药率为89.1%和78.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VA)、替考拉宁(TEC)和利奈唑胺(LNZ)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神经外科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且耐药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应动态监测神经外科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的流行和耐药状况。临床应在经验性用药同时进行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结果适当调整抗菌药物,以逐步降低细菌耐药状况,避免院内感染和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