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9-2014年承德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监测资料,描述承德市HFRS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承德市2009-2014年HFRS病例资料及宿主动物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4年承德市共报告HFRS病例137例,死亡4例,平均发病率为0.64/10万,病死率为2.92%。2009年以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至2012年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但始终保持在低发水平。病例主要集中在双桥区、丰宁县、宽城县和承德县,占报告病例总数的71.53%。各月均有病例报告,以3~6月最多,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5.47%。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5~59岁之间,占病例总数的75.91%。男女性别比为2.81∶1,男女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6,P<0.01)。发病人群以农民为主,占病例总数的62.04%。2009-2013年间未检出鼠肺带毒,2014年鼠带毒率为6.93%,均为宅区褐家鼠带毒。结论承德市HFRS疫区以家鼠型为主。对高发地区加强监测,强化疫苗接种和防鼠灭鼠工作,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医学动物防制》2017,(6)
目的分析2009-2013年广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流行特征和规律,为防治疾病提出建议和对策。方法对广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报告HFRS病例1 543例,年平均发病率0.30/10万,共死亡7例,病死率为0.45%。报告病例数按月分布呈现两个高峰,分别在2~4月和12月。广州、佛山、深圳、东莞报告病例数较多,合计报告病例1 162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5.3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976,P<0.01)。病例主要分布于20~60岁组,其中30~40岁组人群的发病率最高。发病人群以家务及待业、工人、农民、商业服务4种职业为主。结论广东省2009-2013年HFRS疫情有升高趋势,应采取以灭(防)鼠和为重点人群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和掌握绥中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为HFRS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绥中县1995~2011年HFRS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县共报告HFRS923例,年均发病率为8.70/10万,死亡10例,病死率为1.08%。病例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有明显的地区性和边缘性;3~4月为发病的高峰季节,占总病例数的34.24%;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36:1,青壮年居多,职业以农民为主。结论HFRS传播流行风险依然存在,应继续落实防鼠灭鼠、高流行区高危人群免疫等综合性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5.
泾源县1991-200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解泾源县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点。方法 对 1991- 2 0 0 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自 1991- 2 0 0 0年 10年间共发生肾综合征出血热 4 5 0例 ,年均发病率 4 5 .6 8/10万 ,死亡 5 2例 ,病死率 11.5 5 % ,分布于全县各乡镇 ,发病以发青壮年为主 ,农民发病占 81.1%。自 1991年起建立监测点开展人间、鼠间监测 ,采用灭鼠疫苗接种等综合防治措施。发病率从 1994年的 32 6 .94 /10万 ,降到 2 0 0 0年的 2 .3/10万 ,有效地控制了发病率和死亡率。结论 加强疫情监测和控制 ,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了解唐山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唐山市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177例,年发病率2.34/10万,无死亡病例.病例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1.92 %.鼠带毒率高于历年平均水平.结论:加强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关注鼠密度及鼠带毒率的高低,重点人群实施预防接种,对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近6年我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HFRS)疫情监测资料,找出我市HFRS流行规律变化趋势,并以此作为制定、完善有效防治对策的依据。分析发现,我市HFRS发病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00-2005年共有1601人发病,年平均发病率为3.66/10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抚宁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a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发病情况及其流行规律,为持续有效降低HFRS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法对抚宁县2007-2013年HFRS人间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3年抚宁县共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264例,2010年以来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主要集中在15-64岁之间(占总病例数的80.68%);以男性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3.7%);发病以台营镇、大新寨镇为多;时间分布属冬春季高峰。结论抚宁县为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采取以灭鼠防鼠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有效控制HFRS疫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云南省祥云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和汉坦病毒(HV)宿主动物分布特点。方法收集祥云县2003~2012年HFRS疫情资料并采集病人和健康人血清检测HV抗体。在居民区和野外捕鼠,鼠肺组织标本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V抗原,用RT—PCR法检测Hv核酸。结果祥云县2003~2012年共报告HFRS病例100例,平均年发病率2.18/10万(0.88/10万-4.64/10万)。主要发病地区为云南驿镇、普棚镇和下庄镇。全年均有发病,以男性青壮年农民为主。居民区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种,野外以中华姬鼠为优势种。鼠间HV总感染率为6.22%,其中褐家鼠、黄胸鼠和中华姬鼠HV感染率分别为4.38%(14/320)、5.33%(9/169)和13.25%(11/83),其它阳性鼠种为灰麝驹、臭购鼯、小家鼠、大绒鼠。从8份阳性褐家鼠肺标本中检测到汉城型病毒核酸阳性3份,汉滩型核酸阳性1份。结论祥云县不仅存在着以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的HFRS家鼠型疫源地,也存在野鼠型疫源地。近几年发病率上升与较高的鼠密度和鼠间HV感染率有关。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2004-2007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4-2007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点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地区疫情资料,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HFRS抗体与抗原检测采用免疫荧光分析。结果广州市2004-2007年共检出HFRS患者337例,年发病率0.59/10万~0.92/10万(平均0.73/10万),病死率0.89%。病例多为青壮年男性民工及商业服务者,主要分布于海珠和天河等地,发病高峰主要在春秋季。鼠间疫情监测显示鼠密度为10.3%,总带毒率为3.6%(160/4457),优势鼠为褐家鼠,带毒率为4.8%(132/2756)。结论广州HFRS疫情有上升趋势,应加大疫情监测力度,认真做好防鼠灭鼠及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泾源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宿主动物构成、密度、带毒率,为HFRS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方案》的要求,对2005-2012年间泾源县的宿主动物监测结果分析.采用夹夜法调查鼠密度,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抗原,酶联免疫法检测鼠血抗体,RT-PCR法进行汉坦病毒基因分型.结果 2005-2012年泾源县居民区平均捕获率为4.27%,野外平均捕获率为3.69%,以2006和2012年为高.居民区以小家鼠和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黑线姬鼠和灰仓鼠为优势鼠种.在2005-2012年中,有5年未检出带病毒鼠,带病毒鼠指数从2011年开始有所上升;主要带病毒鼠种为黑线姬鼠和灰仓鼠.汉坦病毒基因分型显示均为HTN型病毒.结论 泾源县目前仍为HFRS姬鼠型疫区,近年来鼠密度和带毒率有所上升,应加强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潍坊市1974年出现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人,至1984年开始发生暴发流行,疫情不断扩大,1984~1988年为第一次流行高峰,共发病8032例,年均发病率20.14%,1994年后发生第二次流行高峰,年均发病率20.66%,第一次流行高峰发病以姬鼠型为主,第二次流行高峰以家鼠型为主,HFRS已成为我市目前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4.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发病率在我国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其病死率从上世纪50年代的10%降低到目前的2%以下,其关键是对该病的早期确立诊断。 相似文献
15.
背景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传染病;根据疫情报告,尚存在某些防治缺陷。 目的 分析广东省2015—2021年HFRS流行特征,探索气象因素对HFRS流行特征的影响。 方法 分别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收集2015—2021年广东省HFRS资料、人口信息和气象资料。HFRS资料包括病例报告地、病例现居住地、发病时间、死亡时间、年龄、性别和职业等,人口信息包括常住人口及性别比例,气象资料包括平均气压(AP)、平均相对湿度(ARH)、平均气温(AT)、最高气温(MaT)、最小相对湿度(MRH)、最低气温(MiT)、20时至后1 d 20时降水量(PR)和日照时数(SD);采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IMA)分析HFRS流行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 广东省2015—2020年HFRS年均发病率为0.23/10万,呈波动下降趋势;户籍为广东省确诊病例数为1 627例,病死率为0.18%;临床诊断病例与确诊病例的比例为1∶2.36(690/1 627)。广州、东莞和深圳病例数共占63.24%(1 029/1 627);病例时间-空间聚集性特征表现为广州聚集(38.3%,其中广州占75.6%)和东莞聚集(61.7%,其中东莞占27.8%)。发病高峰在1月和3~5月;确诊病例男/女比例为3.11∶1,确诊病例变异系数(CV)男、女不同,为30% vs 41%。HFRS确诊病例发病年龄主要为25~50岁(62.75%);不同年份HFRS确诊病例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HFRS确诊病例职业主要集中于待业、商业服务、工人和农民(70.68%);不同年份HFRS确诊病例职业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偏相关分析发现,HFRS月发病数与空气湿度(ARH、MRH;Lag4M)、日照时数和降水量(SD、PR;Lag2M)具有相关性(P<0.05);采用ARIMA(1,1,0)(R2平稳=0.710)对2021年上半年HFRS发病情况进行预测分析,拟合值与实测值的相符率为(61±18)%。 结论 广东省2015—2021年HFRS年均发病率呈波动下降趋势;湿度高和降水多可能升高下季度HFRS流行水平。针对广州和东莞聚集性HFRS流行地区,当前面临的HFRS防控工作是加强野外防护和提高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17.
湖南省2007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掌握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动态以及宿主动物种类、带病毒率等情况,为防制HF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07年《湖南HFRS监测实施方案》,在全省4个常规监测点和环洞庭湖区5个应急监测点系统开展HFRS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宿主动物肺组织汉坦病毒(HV)抗原。结果2007年共报告病例705例,发病率1.11/10万,较2006年升高24.72%。4个常规监测点共捕获517只宿主动物,总鼠密度为5.20%,鼠带毒率为0.39%,其中双峰县的黑线姬鼠、小家鼠各1只阳性。5个应急监测点共检测261只宿主动物,总阳性率为2.68%,其中君山区2只东方田鼠、汉寿县3只黄毛鼠和2只黑线姬鼠的肺组织HV抗原阳性。结论湖南省HFRS疫情较2006年有一定程度升高,宿主动物的带毒率较高,需要高度重视,综合防制HFR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各病期各型胆红素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美国 EKTACHE75 0 XRC Analyzer生化分析仪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各病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 T)、总胆红素 (TBIL )、直接胆红素(DBIL)、非结合胆红素 (Bu)、结合胆红素 (Bc)、δ胆红素 (δ- BIL)进行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发热期除 δ- BIL 外 ,其他指标均相差显著 ,少尿期 AL T、TBIL、Bu、Bc、DBIL 变化最大 ,多尿期患者血清 δ- BIL 含量最高 ,恢复 Bu、Bc趋于正常 ,而 AL T和 TBIL相差显著 ,δ- BIL和 DBIL相差极为显著。 Bu/ TBIL全病程呈逐渐下降趋势 ,Bc/ TBIL开始逐渐上升在少尿期达到高峰 ,之后逐渐下降 ,而 δ- BIL/ TBIL 在全病程始终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各病期各型胆红素的动态监测有助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诊断、分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源地宿主动物的构成、分布及汉坦病毒携带状况。方法在全省选择有代表性的8个设区市作为监测点,分别于春季、秋季开展宿主动物调查。采用夹夜法调查鼠密度,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汉坦病毒抗原携带情况。结果春季居民区平均鼠密度2.01%,野外平均鼠密度1.28%;秋季居民区平均鼠密度1.34%,野外平均鼠密度0.81%;鼠带毒指数为0.008~0.066。宿主动物构成以褐家鼠为主(353只),在20只褐家鼠、2只小家鼠和1只黑线仓鼠中检测到汉坦病毒抗原阳性。结论河北省是以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的混合型疫区,目前预防控制的重点是东部的秦皇岛市和唐山市,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北部承德地区人间和鼠间疫情监测,从而有效控制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临床缓解后有无远期肾损害及其他后遗症。方法:随访HFRS恢复患者104例(HFRS组),询问病史,进行常规体检,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胸透或胸片、心电图、肝胆脾及双肾B超、汉坦病毒(HV)IgG抗体。同时选择同一地区,性别、年龄类似,无HFRS病史的8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HV-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IgG抗体阳性的患者作为HV隐性感染组,HV-IgG抗体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IgG抗体阴性的患者者作为HV非感染组,均进行相同检查,对3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另外随机选择无肾综合征出血热病史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43份,初步探讨慢性肾脏疾病与汉坦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104例HFRS恢复患者中97例(93.27%)HV-IgG抗体阳性,对照组23例(27.38%)HV-IgG抗体阳性。HFRS组104例中8例(7.69%)尿蛋白阳性(≥+),高于HV非感染组(0%),两组进行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27)。HFRS组有垂体功能减退1例;慢性肾炎、肾移植患者1例。结论:大部分HFRS恢复患者HV-IgG抗体可长期存在。HFRS急性感染后,远期肾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是否与HV的持续性感染有关,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