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AMI)在临床属急危重症,病死率高,对人们的生命与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寻找能方便、快速、准确地反映其预后的指标已成为临床研究热点。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伴有的宽QRS波与左室功能不全和后期死亡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QRS时限与AMI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2月心内科收治的老年AMI患者180例,QRS时限>110 ms为延长组,≤110 ms则为正常组,各90例,分别检查患者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LVEF、心功能Killip分级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延长组患者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为300~15 000 nmol/L,高于正常组的70~7400 nmol/L,且取其对数值进行比较,延长组亦高于正常组(P<0.01),而LVEF值低于正常组(P<0.01);2组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存在显著差异(P<0.01),延长组恶性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正常组(P<0.05,P<0.01)。结论 QRS时限延长的AMI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几率大于QRS时限正常患者,QRS时限在对老年AMI患者进行预后评估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伴有Q波的心肌炎临床少见,病情严重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笔者将我院近年所见急性Q波心肌炎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作对比,为两者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叶萍 《河北医学》2015,(6):956-959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 )患者心电图QRS时限延长与心功能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就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11例。按心电图QRS时限是否>110ms,分为QRS时限正常组135例(QRS时限≤110ms),QRS时限延长组176例(QRS时限>110ms)。分别检查两组患者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浓度,心功能,Killip分级及主要住院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QRS时限延长组患者NT-proBNP 浓度、Killip分级水平均显著高于QRS时限正常组,而左心射血指数(LVEF)显著低于QRS时限正常组(P<0.05)。与QRS时限正常组比较,QRS时限延长组患者心律失常、心衰或休克、急性肺水肿、再梗死及住院病死的发生率均显著增高( P<0.05)。结论:QRS波时限延长的老年AMI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大,心功能和预后差。因此,在全面评估AMI患者预后时,要考虑心电图QRS时限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17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诊断金标准为:冠状动脉造影,比较病理性Q波、碎裂QRS波和病理性Q波合并碎裂QRS波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特异性与敏感性,另比较碎裂QRS波在前壁、下壁和侧壁等不同部位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性Q波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敏感性为44.05%、特异性为69.32%,与碎裂QRS波的敏感性53.57%、特异性72.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性Q波联合碎裂QRS波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敏感性为73.81%,与单纯碎裂QRS波和病理性Q波的诊断敏感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两种单纯检测方式的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碎裂QRS波对前壁急性心肌梗死的检出率为47.06%、下壁心肌梗死的检出率为44.44%、侧壁心肌梗死检出率为53.13%,病理QRS波对前壁急性心肌梗死的检出率为57.14%、下壁心肌梗死的检出率为50.00%、侧壁心肌梗死检出率为56.25%;联合诊断方式对前壁、下壁和侧壁心肌梗死的检出率分别为82.35%、88.89%和90.63%,与两种单独诊断方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式对同一部位的诊断价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碎裂QRS波是临床进行急性心肌梗死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与病理性Q波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该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急性无Q波心肌梗死 (NQMI)老年患者心电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 46例NQMI患者 ,分为≥ 70岁组和 <70岁组 ,比较 2组心电图特点。结果 PtfV1绝对值 >0 .0 3mm·s、ST段降低 >0 .1mV和左心室肥厚更多见于≥ 70岁的老年NQMI患者 (P <0 .0 5或 <0 .0 1)。结论 ≥ 70岁的老年NQMI患者PtfV1异常、ST段降低和左心室肥厚比 <70岁组更多见 ,提示与 <70岁组相比 ,≥ 70岁组的老年NQMI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李娜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6):1019-1021
目的探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电图QRS波与其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4月濮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6例ASTEMI患者,均行心电图监测,根据患者心电图QRS波宽度(QRSw)分为Ⅰ组38例(60 ms≤QRSw<80 ms)、Ⅱ组34例(80 ms≤QRSw≤100 ms)、Ⅲ组24例(QRSw>100 ms)。对比3组血清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MACE发生情况、发生MACE患者与未发生MACE患者QRSw值,并分析心电图QRS波与MACE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3组血清BNP、cTnI、CK-MB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血清BNP、cTnI、CK-MB水平较Ⅰ组、Ⅱ组高,Ⅱ组血清cTnI水平较Ⅰ组高,Ⅲ组MACE发生率(54.17%)较Ⅰ组(18.42%)、Ⅱ组(26.47%)高(均P<0.05)。心电图QRSw与MACE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ASTEMI患者心电图QRSw与MACE发生率呈正相关,心电图QRS波越宽,血清BNP、cTnI、CK-MB水平越高,发生MACE的风险越大,ASTEMI患者PCI术后需密切关注心电图QRS波变化,预防MACE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心电图破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患者242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4例,均采取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电图破裂QRS波、病理性Q波检查结果,并比较心电图破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及单独检查诊断价值。结果:心电图破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诊断准确度、敏感度较两者单一检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破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特异度与两者单一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破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诊断敏感度、准确度较高,为临床判断病情程度、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信息支持,还有助于评估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詹雯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9):1588-159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T波动态变化与其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AMI患者,依据心电图T波动态分为A组(直立,38例)和B组(倒置,42例)。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水平,A组不同T波恢复直立时间患者心功能指标水平,并分析A组T波恢复直立时间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组LVEDV、LVESV水平低于B组,LVEF水平高于B组(P<0.05);A组心电图T波恢复直立时间越短,LVEF水平越高,LVEDV、LVESV水平越低(P<0.05);A组患者心电图T波恢复直立时间与LVEF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与LVEDV、LVESV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AMI患者心功能与心电图T波变化密切相关,监测心电图T波动态变化,可评估心功能,预测预后,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心电图T波动态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AMI患者,根据心电图T波检查分为直立组和倒置组,各64例。对比两组心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并观察不同T波直立时间患者LVEF水平,探讨直立组T波直立恢复时间与LVEF水平的关联性。结果直立组LVESV和LVEDV水平均低于倒置组,LVEF水平高于倒置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01)。直立组不同T波直立恢复时间的LVE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波直立恢复时间0~12周LVEF水平高于T波直立恢复时间>12~24、>24~36、>36~4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Spearman分析,T波直立恢复时间与LVEF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AMI患者T波直立恢复时间与LVEF水平呈负相关,动态监测心电图T波动态变化有助于评估AMI发生后心功能水平与心肌缺血、缺氧程度,可为临床判断病情程度,选择治疗方案,评估预后效果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正>体表心电图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最常用的诊断方法,通过ST段抬高导联数或ST段抬高振幅可判断AMI时心肌缺血程度、梗死范围和预后。近年来心电图上QRS波终末变形的临床意义日益引起重视。心电图上QRS波是心室除极过程中产生的波形,QRS终末变形可能反映心室肌早期除极过程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12导联标准心电图QRS碎裂(fQRS)与维吾尔族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40例维吾尔族AMI患者观察,入院3天内12导联标准心电图,根据心电图有无fQRS,分为fQRS组和非fQRS组,观察2组患者心功能,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心源性死亡率.结果:fQRS组心力衰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均高于非fQRS 组(P<0.05).结论:维吾尔族患者AMI后12导联标准心电图出现fQRS,心力衰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心源性死亡率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14.
方雪花 《当代医学》2016,(11):74-75
目的 探究心电图碎裂QRS波(fQRS)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收治的287例冠心病患者中发生的13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监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fQRS和病理性Q波在AMI患者中的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QRS波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病理性Q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例NSTEMI者中含fQRS波32例(88.9%),多于单纯病理性Q波4例(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无fQRS波者,含fQRS波者的临床预后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QRS波可弥补病理性Q波在诊断NSTEMI中的不足,若两种心电学指标联用,可进一步提高AMI的诊断率,且对判断AMI患者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1目的 探讨 Q波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2方法 选取≥ 70岁无 Q波 (A组 6 0例 )和有 Q波 (B组 6 1例 ) AMI患者及≤ 70岁无 Q波的 AMI患者 (C组 5 8例 )进行对照研究。3结果  A、C组房颤的发生率高于 B组 (P<0 .0 5 ) ;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亦高。 A组接受溶栓治疗者较 B、C组少 ;A组与 B组病死率无差异。但 1年内病死率 A组高于 B组。 4结论  Q波的存在对高龄 AMI患者的预后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远期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AMI患者共326例,Hcy等实验室生化指标均由医院医学检验科按标准流程进行检测.对Hcy水平与MACE发生率进行ROC曲线分析,按Cut-off值11.69 μmol/L将研究对象分为Hcy(L)组及Hcy(H)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基线资料,并定期随访,记录MACE.结果 Hcy(L)组血浆N端B型脑钠钛前体(NT-pro BNP)水平明显低于Hcy(H)组[(501.46±118.35)pg/mL vs.(1 324.11±523.13) pg/mL,P=0.02],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则明显高于Hcy(H)组[(55.23±9.48)% vs.(50.79±10.68)%,P=0.03].随访1年后Hcy(H)组LVEF与基线相比明显降低[(45.32±10.18)%vs.(50.79±10.68)%,P<0.05],且Hcy(H)组MACE发生风险明显高于Hcy(L)组,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而Hcy(L)组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与基线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54.43±10.68)%vs.(55.23±9.48)%、(28.56±6.21)%vs.(29.22-±-5.30)%,P>0.05].结论 AMI合并高血浆Hcy水平患者发生远期MACE风险较低血浆Hcy水平者明显增加,预后较差,提示血浆高Hcy水平是AMI患者预后不良可能的独立预测因子之一,但其在AMI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Hcy干预治疗能否改善AMI患者预后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QRS时限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及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QRS时限变化对AMI后近期心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并与脑型利钠肽(BNP)进行比较。方法入选120例初发AMI患者,72h内记录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等项目,按照Killip分级1、2、3、4将患者分为4组,均检测血浆BNP 浓度、常规心电图测定QRS时限。所有患者观察随访6周,6周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按照LVEF分为心衰组和正常组。结果QRS时限及BNP浓度在Killip分级1、2、3、4级各组中阶次升高,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浓度、QRS时限与AMI后急性期心功能Killip分级呈正相关(r分别为0.556,0.385);心衰组BNP、QRS时限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期BNP浓度、QRS时限与恢复期LVEF呈负相关(r分别为-0.577,-0.502);AMI后急性期BNP>596pg/mL及QRS时限>100ms是近期心衰的独立预测因素(BNP:OR=13.512,P=0.009;QRS时限:OR=4.696,P=0.055);QRS时限与BNP显著相关(r=0.752)。结论QRS时限可用于AMI后心功能不全的早期诊断及危险性评价,临床应用价值与BNP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SYNTAX-Ⅱ评分与心电图QRS碎裂波(f QR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的1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其SYNTAX-Ⅱ评分,分析其心电图记录有无f QRS波。根据SYNATAX-Ⅱ评分高低将病例分为低危、中危及高危组,比较3组SYNTAX-Ⅱ评分、f QRS阳性率的差异。再根据有无f QRS将病例分为无f QRS组和有f QRS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差异,同时分析f QRS与SYNTAX-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低危组[(27. 91±11. 08)分]、中危组[(37. 79±9. 84)分]、高危组[(43. 62±10. 14)分]之间的SYNTAX-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低危组(11. 6%)、中危组(36. 3%)、高危组(33. 3%)之间f QRS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有f QRS组SYNTAX-Ⅱ评分[(39. 54±8. 24)分]高于无f QRS组[(33. 62±9. 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SYNTAX-Ⅱ评分、肌酐清除率均与f QRS有关(P <0. 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SYNTAX-Ⅱ评分与f QRS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诊断中采用心电图碎裂QRS波的临床应用价值,以便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借鉴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1月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了ST段抬高组(44例)和ST段未抬高组(44例)。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并对两组患者的病理Q波及碎裂QRS波的发生率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ST段抬高组Q波发生率高于ST段未抬高组(P0.05);ST段抬高组碎裂QRS波发生率低于ST段未抬高组(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诊断的实践过程中,心电图碎裂QRS波对于患者病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美琴 《当代医学》2013,(36):37-38
目的: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对79例不典型AMI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对不排除后壁及右室心肌梗死者,加做V7~V9导联和V3R~V5R导联,并3~4h复查1次心电图,至少3次以上,对所有79例患者均做心肌酶检查至少2次。结果79例患者中44例表现为典型AMI的心电图表现,35例心电图改变不典型,5例仅表现为高尖的T波;10例呈等位性Q波,其中6例患者胸导联小q波的宽度和深度均大于下一导联;5例表现为QRS波群起始部切迹、顿挫;R波在V 1~V 4导联递增不良,RV3〈RV2;5例表现为缺血性J波。79例患者心肌酶变化符合AMI的心肌酶谱的演变过程及规律。结论对于不典型AMI的诊断,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心肌酶以及心肌坏死生化标志物动态观察,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综合分析,才能减少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