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毒伤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制定中毒伤害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1年7月1日-2002年6月30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所有中毒病例及每季度前15d就诊的外科伤害病例,由接诊医生填写统一调查表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收到中毒伤害病例966份,其中中毒388例,伤害578例。15-55岁年龄组占总数的82.30%。中毒伤害发生的地点以公共场所最多,占67.08%。职业分布前三位为学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办公管理人员。伤害原因以机械性损伤和交通运输事故居前,伤害情况以浅表性损伤最多。中毒者以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占前三位。经急诊处理后需留观或住院的占26.71%。结论急诊中毒伤害病例有其特点和规律,对制定中毒伤害干预政策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藁城市2002~2003年居民伤害回顾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藁城市居民伤害构成和危害程度。方法 对藁城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急诊科2002~2003年接诊的符合WHO伤害监测指南分类标准的全部记录共7551例进行调查并归类和统计。结果 2002—2003年藁城市居民伤害原因中,前4位是交通事故、钝器伤、中毒、跌落和刺伤,分别占62.97%、12.67%、10.93%、7.9l%、4.26%。从伤害性质分析,开放性损伤占首位,为35.09%;余依次为浅表损伤32.19%,中毒10.78%,骨折为7.80%。所有伤害类型中,非故意伤害占86.94%,故意伤害为8.24%,男性均高于女性;自我伤害居中,女性高于男性。总体看受伤害率男性为总数的71.53%,女性为28.47%。结论 藁城市2002-2003年交通事故、钝器伤、中毒、跌落和刺伤已成为本市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青壮年男性是伤害预防中的重点。应针对不同伤害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可以大大降低伤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意外伤害外历及社会预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次调查的目的在于分析重庆九龙坡区意外伤害的外因及分布情况,选用该区1990~1997年意外伤害住院患者出院登记资料,按IC在9编发类统计,结果显示:在各类疾病中,意外伤害约占10.6%,意外伤害主要外因依次为:意外跌伤,交通事故、他杀、机器事故、自杀、附物砸伤和意外中毒。交通事故伤主要为乡村男性(占40.8%),意外跌伤、附物砸伤和机器事故伤主要的城镇男性。他杀和意外中毒主要为乡村男性。自杀主要  相似文献   

4.
这次调查的目的在于分析重庆币九龙坡区意外伤害的外因及分布情况。选用该区1990~1997年意外伤害住院患者出院登记资料,按ICD9编码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显示:在各类疾病中,意外伤害约占10.6%。意外伤害主要外因依次为:意外跌伤、交通事故、他杀、机器事故、自杀、坠物砸伤和意外中毒。交通事故伤主要为乡村男性(占40.8%)。意外跌伤、坠物砸伤和机器事故伤主要为城镇男性。他杀和意外中毒主要为乡村青年男性。自杀主要为乡村青年女性(占50.9%)。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2002~2005年意外伤害住院儿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意外伤害住院儿童的特点,为开展意外伤害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复习2002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收住院的0~18岁2410例意外伤害儿童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伤害类别、构成、年龄分布及相关因素。结果意外伤害患儿占同期该院0~18岁住院总病例的9.77%。男童多见,平均年龄7.6岁。意外死亡率0.62%,占同期0~18岁儿童死亡顺位第3位,其中以创伤最多见,其次为中毒和烧伤。儿童意外伤害住院构成比排位前四位为外伤、烧伤和腐蚀伤、中毒、异物。意外伤害高峰年龄为12~18岁(34.94%),外伤以12~18岁最为多见(41.23%),烧伤和腐蚀伤以1~岁幼儿最多见(49.66%)。结论意外伤害严重威胁儿童健康,根据意外伤害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加强防范,减少其发病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银川地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银川地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种类、原因及地点,以寻求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与降低伤害的发生率。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2年4月对银川地区11所学校4595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银川地区中小学生共发生12种不同类型伤害,发生率为58.11%。前三位伤害依次为跌伤(23.8%)、刀伤(1313%)、交通伤(12.3%);以12~14岁青少年伤害发生率最高(56.8%),其次为9~11岁儿童(53.5%)。伤害的发生率与性别有关,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X^2=32.3,P=0.000)。伤害的原因主要是玩耍、家务劳动和交通事故,此外伤害发生率还与其父母文化程度、职业、上学方式有关。结论伤害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健康和学习,但伤害是可以预防的疾病,应加强对中小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儿童伤害住院时间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0—14岁儿童伤害住院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儿童伤害住院时间有关因素。结果 武汉某医院1996年-2000年0—14岁儿童伤害占全部伤害的16.0%;伤害主要原因依次为交通事故(31.1%)、意外跌落(21.7%)、意外窒息(14.0%)、机械事故(11.8%)和意外中毒(8.5%);从住院时间来看,平均住院时间为11.25天;影响儿童伤害住院时间的有关因素:年龄、入院病情、伤害部位、手术、抢救次数、抢救成功次数和伤害原因。结论 正确评估院前伤害病情,提高医院急救水平,可有效缩短儿童伤害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体育活动意外伤害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自制调查表对本校全体在校学生体育活动意外伤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体育活动意外伤害发生率学期平均为32.16%,其中男生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2)体育活动意外伤害部位由下而上逐渐减少,机体组织损伤主要依次为皮肤、韧带和肌肉,按性质分,意外伤害主要为擦伤、扭伤和拉伤;(3)男生意外伤害程度高于女生,平均损失6.54课时/人/学期,女生仅为1.92课时/人/学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伤害流行特征,为开展意外伤害疾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采集2000~2006年海南省边防医院0~14岁因意外伤害而住院的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住院儿童伤害类型。原因及年龄,性别特征。结果2415例意外伤害住院患儿中,损伤类型前四位依次是血管损伤,肌肉和肌腱损伤。骨折和脱位扭伤/劳损。损伤外部原因前四位依次是锐器伤,跌落,钝器伤和交通事故。伤害发生的主要场所为家中(51.6%),公路/街道(23.5%),学校及其他外出场所(27.5%)。伤害儿童性别比男:女为2.08:1,平均年龄为(6.22±3.88)岁,随着年龄的增加,男童患者的人数逐渐增加,女童人数逐渐减少。结论伤害逐渐成为儿童的主要健康问题,应针对本地区0~14岁儿童伤害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有目的地开展预防伤害的健康教育。提高儿童家长教师和社会对儿童伤害的预防意识,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造成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06年1月期间,因意外伤害住院的1003例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将伤害类型分为烧烫伤、跌伤、交通意外、炸伤、砸伤、锐器伤、中毒、其他(包括电击伤、溺水、动物咬伤、气管异物等)8种,分组调查分析.结果 意外伤害发生的年龄顺位依次为学龄前儿童、幼儿、学龄儿、青春期、婴儿;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居前三位的伤害为烧伤、跌伤及交通意外.结论 儿童面临意外伤害的挑战日益严峻,但并非不可预防和避免,应采取积极有效综合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姜雄  孟照全  李凯  沈长军 《四川医学》2010,31(8):1111-1112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中胸部创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382例胸部交通事故伤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救治方法和预后。结果伤者年龄主要分布在20-60岁,双休日、节假日和夜间是受伤高发时间。重度损伤(〉25分)165例(33.2%);伴多发伤197例(51.6%),其中合并颅脑损伤62例(16.2%)。死亡26例(6.8%),死亡伤者中合并颅脑损伤1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8例。结论交通事故所致的胸部外伤,常合并多部位损伤,病死率高,合并颅脑损伤是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院前急救重点是迅速判断伤情,尽快疏通呼吸道,恢复通气功能。做好胸部创伤的专科处理,正确处理多发伤、并发症,预防院内感染及多器官功能不全,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陈献珊  陈锋夏 《海南医学》2007,18(4):28-28,51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防治喉返神经损伤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60例甲状腺手术病例中喉返神经损伤的情况.结果 喉返神经损伤4例(1.6%),横断伤2例,钳夹1例,癌侵犯1例.2例横断伤,术中行端端吻合,1例癌侵犯喉返神经者,当即予以自体耳大神经移植修复神经损伤.4例随访1年,声音恢复满意.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多为机械性损伤,对于甲状腺全切除术、体积较大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应该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喉返神经损伤一经诊断尽早手术修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耳鼻喉颌面伤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群体的性别差异、年龄分布、主要致伤原因,探讨二者伤情之间的关系,统计颅脑损伤情况与伤情判断、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珐总结1265例耳鼻喉颌面损伤合并有颅脑损伤患者500例(39.60%)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加以统计学研究。结果1265例中耳鼻喉颌面损伤部位在鼻听线平面及以上者388例(30.67%),损伤部位在鼻听线平面以下者112例(8.85%),鼻听线上下两部位损伤合并颅脑损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耳鼻喉颌面伤合并颅脑损伤500例中,男女比例4.1:1;高峰年龄为20—49岁间计392例(78.40%);交通事故居致伤原因首位239例(47.80%);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分别占59.40%、11.80%、6.20%;按GCS伤情评分,轻型88.40%;按GOS预后评分,良好95.4%。结论耳鼻喉颌面损伤合并颅脑损伤是现代创伤中常见复合伤,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患者群以青壮年为主,交通事故为致病主要原因,鼻听线对诊断有参考价值,患者损伤程度比较轻,只要及时诊断,正确救治,治疗效果好,致残率、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14.
结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结肠损伤的特点及诊治方法,提高早期确诊率和治疗成功率。方法:对我院1996年~2006年期间结肠外伤42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肠损伤中刀刺伤占20例(48%),腹部钝挫伤占16例(38%),火气伤4例(10%),医源性损伤占2例(5%);合并腹腔内其他脏器损伤36例。术前诊断腹部空腔脏器损伤12例。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一期修补或切除吻合36例,一期修补同时行损伤之结肠外置、二期还纳6例。术后死亡1例。结论:结肠损伤以开放性损伤多见,常伴有其他脏器损伤。治疗上强调早期手术,探查全面,防止遗漏,一期修补或切除吻合对绝大多数结肠损伤是安全可靠的,结肠外置手术可部分取代结肠造瘘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颅脑创伤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海拔3 200 m高原地区66例重型颅脑创伤病例的伤情和临床特点。结果经过积极救治,66例受伤病例中,存活57例,占86.4%;死亡9例,占13.6%.结论高原颅脑创伤伤情及临床护理较平原地区有其相对的特殊性,高原缺氧是影响伤情转归的重要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既往的命案现场,总结法医学鉴定的要点。方法 收集渭南市某区2007—2016年193例命案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被害人及犯罪嫌疑人均以男性、本区户籍、21~40岁、农民、小学文化程度为主;作案动机以侵权居多(52.8%);致伤工具以锐器伤为主(63.8%);损伤部位以多部位损伤为主(32.1%);死亡原因主要为机械性损伤(87.0%)造成的失血性休克及颅脑损伤。结论 渭南市某区的命案在犯罪嫌疑人的人口学特征、作案动机、致伤工具、损伤部位、死亡原因等方面均有相似的特点,为今后命案侦破提供了线索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庆地区摩托车事故中人员损伤特征,为降低摩托车事故伤亡风险提供可靠信息和参考依据.方法 深度采集发生在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重庆地区213例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采集内容包括事故基本情况、驾驶员信息、人员损伤等,并对事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摩托车驾驶员死亡率高于乘员,驾乘人员死亡原因为颅脑损伤和颅脑合并胸腹腔脏器损伤的比例为58.8%和20.0%,头颈部、胸背部、下肢、上肢、腹盆部和会阴部Max简明损伤评分(MAIS)≥2分的比例分别为71%、59%、33%、25%、20%和7%,摩托车驾驶员会阴部损伤发生率高于乘员,驾乘人员中下肢骨与上肢骨发生率之比为1.8∶1.0,摩托车与货车事故中人员更容易遭受车辆碾压.结论 头部和胸部损伤是导致摩托车驾乘人员死伤的主要原因,会阴部损伤可作为鉴别部分摩托车事故中驾乘人员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军校学员军事训练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原因、诊治与预防措施。方法对近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01例膝关节半月板训练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诊6个月~2年,参照Ikeuchi膝关节等级评定标准,非手术组:优48例,良20例,可10例,差13例;手术组:优5例,良4例,可1例。结论军校学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半月板训练伤应注重预防,对半月板损伤的学员患者,治疗方法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应慎重。  相似文献   

19.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at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Hospital Kuala Lumpur to determine the proportion of accidental head injury among children and the circumstances of injury.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from November 1993 to January 1994 on all children below 14 years who presen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ith accidental head injury. Accidental head injury made up (4.75%) of all cases seen at the Casualty Department. The ratio of boys to girls was 2:1. The mean age of head injured children was 5.2 (S.D. 3.63) years. The leading cause of head injury was fall (63%) followed by road traffic accidents (RTA) in (30.7%) while the rest were due to 'impact' (injury caused by flying object or missiles) injuries. More than half (54.4%) of those injured in RTA were pedestrians. Pedestrian injury wa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5-< 14 years age group, where adult supervision was lacking in two thirds of the children. None of the patients who were involved in vehicle-related injuries had used a suitable protective or restraining device. All three patients who died were from this group. This study emphasises the need for stricter enforcement of laws related to the use of protective devices and measures to decrease child pedestrian injury. The issues of lack of adult supervision, both in and outside the home need to be addre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