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正习 《河北中医》2002,24(10):756-756
1 暑伤气阴 ,气不摄津刘某 ,男 ,4岁。因口渴、多饮、多尿 4个月于2 0 0 0 1 0 1 6就诊。其母代诉 :患儿 6月中旬起病 ,发热 ,无汗 ,口渴多饮 ,小便清长 ,尚能饮食和玩耍 ,服清凉解暑之品 ,未曾奏效 ;月余之后 ,发热渐退 ,余症不解 ,而形体日渐消瘦 ,日饮水数千毫升 ,小便频数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以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为主症,中医称之为"消渴",又名"消瘅"。本病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病在肺,中消病在脾胃,下消病在肾。1辨证论治三消临床表现各有特点:上消口渴引饮明显,少食多尿,舌  相似文献   

3.
暑热症是婴幼儿在盛夏时节易患的疾病。临床以发热不退 ,口渴、多饮、多尿 ,汗闭或少许为特点 ,以半岁~ 5岁多见 ,且体温与气候密切相关 ,天气愈热 ,体温愈高 ,无固定热型 ,经医生检查 ,找不出发热原因。近几年来 ,笔者通过小儿推拿配合脏腑点穴治疗 33例暑热症 ,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33例患儿 ,男 19例 ,女 14例 ;年龄最小者半岁 ,最大 4岁 ;病程最短 15天 ,最长者 5 0天。2 临床表现患儿表现为发热不退 ,口渴多饮 ,多尿少汗 ,体温 38℃~ 4 0℃ ,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3 治疗方法3.1 治疗原则 :泄热除热 ,清暑益气 ,养阴生津…  相似文献   

4.
1病例报告患儿,女,1.5岁,因发热、口渴、多饮4天,加重伴多尿2天于1998年4月19日入院。6天前无明显诱因患儿出现发热、口渴、多饮,发作呈持续性,体温波动在385~40℃,面红,口渴多饮,无恶心、呕吐、腹痛等,经肌注退热药物治疗4天,体温仍不下降,且口渴、多饮加重,并出现多尿、精神萎靡、食欲差,于当地静点先锋霉素V1.0g1天,无好转,体温仍高达39.5C,故急来我院。体检:T39.5C,精神差,面红,眼窝略凹,口唇干燥,咽部充血,扁桃体1度肿大。心、肺腹(-)。血常规:WBC19.0X10VL,NO.464,L.0536,PCt113X109/…  相似文献   

5.
多饮多尿是糖尿病人的主要症状。医生在向病人询问病史及了解治疗效果时,也询问病人是否口渴,每天喝多少水等。所以,有些病人误认为多饮多尿症状是由于喝水过多引起的,只要少喝水,就可以控制多饮多尿症状。于是就盲目地控制饮水量,即使口渴也不愿喝水或尽量少喝水。这样多饮多尿症状虽然减轻了,但病情却加重了。  相似文献   

6.
尿崩症验案     
[例1]戴××,男,23岁,农民。自1974年6月发生口渴多尿,至7月初,每日饮水量及尿量均达10000毫升以上,收住合肥某医院,确诊为垂体性尿崩症,予双氢克尿塞、氯化钾等治疗效果不著。8月16日来我处诊治,症见口渴多饮,饮不解渴,溲频  相似文献   

7.
夏季热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特有疾病。多见于3岁以下的小儿。有严格的发病季节。近代文献对本病称法不一致,有称“暑热证”,“小儿暑天发热口渴多尿综合征”,“婴儿汗闭性暑热症”,“暑热消渴症”等。临床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为特征。因其发病于夏季,故名夏季热。2001年夏季,我国南部持续  相似文献   

8.
一、消渴证〈1〉、李×、男、29岁、住本旗浩尔吐公社。自来诊前两个月即患口渴多饮,多尿症,甚则日饮一桶水(约四十余斤),夜溲数十次.后经旗医院检查,尿液化验,尿糖(+++),确诊为糖尿病。几经周折,治疗无效。于六四年五月十六日来我院求师诊治,症见口渴多饮,饮一溲一,头晕,腰酸,身体消瘦.师按其脉来洪大,舌红苔薄白微黄遂曰:此即“消渴证”以其多饮多尿而口渴也。医书分三消,此乃下消证,肾中邪火为患也。处方:生地20克山药20克五味子10克花粉15克麦门冬10克葛根10克蛤粉12克海浮石12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我们用温胆汤为主治疗失眠症 75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75例中 ,男 2 5例 ,女 50例 ;年龄 2 5~ 70岁 ;病程 1~ 6月 3 8例 ,7~ 1 2月 2 2例 ,1 +~ 3年 1 5例。2 治疗方法2 .1 痰热内扰型 ( 2 0例 ) 症见不寐头重 ,痰多胸闷 ,厌食嗳气 ,吞酸恶心 ,心烦口苦 ,目眩 ,舌苔黄而腻 ,脉滑数。用温胆汤加黄连、山栀、珍珠母、合欢皮 ;痰热重者加胆星、贝母等治之。2 .2 肝郁化火型 ( 1 3例 ) 症见不寐 ,性情急躁易怒 ,不思饮食 ,口渴喜饮 ,目赤口苦 ,小便黄赤 ,大便秘结 ,舌红苔黄 ,脉弦而数。用温胆汤加龙胆草…  相似文献   

10.
夏季热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疾病,尤以6个月~3岁的婴幼儿多见。临床以长期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症。因其多发生于夏季,故名夏季热。  相似文献   

11.
消渴辨证施护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敏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2):221-221
消渴以多尿、多饮、多食、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阴虚、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所致。现将其辨证施护介绍如下。1辨证分型肺热津伤型,症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胃热炽盛型,症见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  相似文献   

12.
南国 《家庭中医药》2007,14(8):60-60
夏季热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疾病,尤以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为多见。临床以长时间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症。因其多发生于夏季,故名夏季热。  相似文献   

13.
辨证治疗白血病24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白血病24例,均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中,男9例,女15例;年龄7~36岁;急性白血病者13例,慢性白血病者11例。2 治疗方法 全部采用辨证分型论治。2.1 热毒炽盛型 症见发热,骨痛,头痛,肝脾肿大,口干口苦,口渴喜凉饮,便干尿赤,甚则血衄、齿衄、紫癜、舌有血泡,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方以黄连解毒汤、白虎汤、犀角散  相似文献   

14.
郭士魁老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糖尿病以多饮、多食、多尿(简称“三多”)及消瘦为主症,中医称之为“消渴”,又名“消瘅”。本病可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者病在肺,中消者病在胃,下消者病在肾。辨证施治三消临床表现各有特点:上消口渴引饮明显,少食多尿,舌红少津,一般精神尚好,燥在上焦。中消阳明燥热,热能消谷,以多食善饥症状比较明显,伴有便秘、口渴,形气  相似文献   

15.
消渴治验     
罗××,男,62岁。1989年9月4日诊。患者一年来口渴多饮,小便频数、量多。症见:口渴多饮,每昼夜次水约10磅,小便频数、量多、色黄,无涩痛;体胖,喜嗜肥甘之品,口苦,饮食尚可,大便正常,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理化检查:血糖19mmol/L,尿糖(++++),尿蛋白(+++),隐  相似文献   

16.
笔者临证对糖尿病患者,视其口渴、饥饿、多尿的临床表现侧重,以《医学心悟·三消篇》“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口渴小便如膏者为下消”的理论,分为上消型、中消型、下消型和三消综合型。自拟消渴病基本方(花粉、黄连、知母、麦冬)为治,上消型多偏肺热,以基本方加南沙  相似文献   

17.
从肝论治消渴(糖尿病)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疾病 ,是多因子病 ,属中医“消渴”范畴。中医现已突破了传统的三消分治及以肾为中心脏腑的论治框架 ,提出了许多新论。笔者经研究提出“以肝为中心调整脏腑气血津液”辨治消渴之论 ,并以此指导临床 ,获效甚好 ,并体会得一二 ,供同道们参考。1 消渴症分型论治肝气郁结 :口渴多饮多尿多食等症可不明显 ,但伴乏力 ,胁胀 ,情志抑郁 ,心烦 ,口黏 ,舌质淡红或偏红 ,脉弦 ,血糖高。治法 :疏肝理气。方药 :逍遥散加减 :柴胡、白芍、当归、云苓、苍术、玄参 ,荔枝核。肝郁化火 (犯肺胃 ) :口渴多饮多尿多食易饥乏力 ,体重下降 ,…  相似文献   

18.
梁剑波老中医治疗小儿夏季热经验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夏季热是我国中南地区及东南沿海地区夏季婴幼儿特有的疾病,临床以长期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症,与中医所称“小儿疰夏”、“暑热消渴”,“饮溺病”、“阳明经热证”等颇相类似,近  相似文献   

19.
小儿暑天长期发热,伴有食欲不振、烦躁、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无、汗’易哭,皮肤或脸色苍白,身体消瘦、尿色清澄、心律快等一系列症状者称为暑热症,又叫夏季热。  相似文献   

20.
小儿夏季热,是儿科夏季常见病。好发于3岁以内的乳幼儿。临床以发热、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无汗为主症。笔者认为小儿夏季热多本虚标实,治宜清补兼施,分型论治。通过临床验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