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根据这一定义,经过统计学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各占15%,有约占70%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为“第三状态”,国内称之为“亚健康状态”。而亚健康己被医学界定为21世纪人类的最大敌人之一。  相似文献   

2.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48年成立之出的《宪章》中就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完满状态。"1990年WHO对健康的阐述是: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  相似文献   

3.
人们对于健康的内涵是逐步深入认识到的。首先,人们认识到的只是人们的生理健康,即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后来,人们又进一步认识到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类健康还包括道德的成分。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社会及医学的发展,重新修订了健康定义,认为“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一新的健康概念不仅是对人们身体的判定,也是对人们的精神和道德行为的判定。它标明人的健康是生理、心理和道德的统一,要达到人的全面健康,应当充…  相似文献   

4.
田怀谷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5):3103-3107
目的 探讨老年人自感健康、过度自信与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于2014年7月-2015年1月,选取广州和深圳4个老年人居住较密集社区的老年人290例,采用自行编制的过度自信量表、自感健康量表和生命质量量表(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3个维度)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老年人自感健康、过度自信与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82.8%(240/290)的老年人对自身健康存在过度自信。64.1%(186/290)的老年人自感健康状况为一般或以下。82.8%(240/290)的老年人存在躯体健康问题。55.2%(160/290)的老年人在大部分时间没有觉得生活充实。79.3%(230/290)的老年人认为自身健康影响到社会生活。自感健康得分与过度自信、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得分均呈直线正相关(r值分别为0.493、0.470、0.497、0.400,P<0.05)。过度自信得分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得分均呈直线负相关(r值分别为-0.403、-0.445、-0.432,P<0.05)。SEM分析结果显示,自感健康对过度自信、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对社会健康的直接影响不明显,但通过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对社会健康产生正向作用;过度自信对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有明显负向作用,对社会健康的直接影响不明显,但通过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对社会健康产生负向作用;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与躯体健康之间具有同向的影响作用。结论 自感健康是过度自信、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的正向预测因素。过度自信是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的直接危险因素,并间接危害其社会健康功能。  相似文献   

5.
全科医学小词典——WHO健康新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给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躯体、精神与社会和谐融合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具体说健康包括三个层次:(1)躯体健康;(2)心理健康;(3)社会适应能力良好。考虑到1948年定义的不可操作性,1986年从健康促进的角度又重新定义了健康:健康是每天生活的资源,并非生活的目的,健康是社会和个人的资源,是个人能力的体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性是人类繁衍进化的基础,性健康是生殖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开展性健康教育课是让大学生掌握人体性生理知识、性心理健康,性道德品质良好、异性审美观正常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是达到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的重要一环:性健康教育应是健康教育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健康人群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要使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达到社会、经济生活两方面都富有成效的那种健康水平”。因此,健康人群应该是躯体健康,即躯体的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能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环境、及时适应环境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能力能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其行为与社会规范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1].根据这一定义,经过统计学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各占15%,有约占70%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为"第三状态",国内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发布的健康定义。躯体健康:一般指人的生理上的健康。心理健康:标志有三个方面。第一,具备健康心理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且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量。能自尊、自爱、自信、而且有自知之明。第二,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和信任。第三,健康的人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切合实际地…  相似文献   

10.
中等护生的心理健康促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7):125-126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的新概念,健康是指不仅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一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心理健康是衡量人们对环境及相互间是否具有高效率及最快乐适应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护理工作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护生是护理工作者的后备力量,因此,在护生中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是摆在护校教师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1 开展护生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护校学生多数是女生,…  相似文献   

11.
(一)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的躯体,而且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一世纪精神医学全科医疗的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精神医学是全科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医疗卫生工作者(特别是全科医生)到二十一世纪接触到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疾患会有明显增加,其理由有四:(1)健康概念的转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除了指躯体没有病之外,还应包括心理状态、社会适应良好和完满状态;还有人把道德观也纳入到健康中来。因此,随着健康概念的转变,精神医学在全科医疗中,将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2)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模式的转变就要求一位医生(不仅仅是全科医生)在分析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乃至防治、康复、转归时,必需考虑到除生物因素以…  相似文献   

13.
浅谈社区人群亚健康状态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健康的定义中明确提出:“健康乃是人在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是对健康的比较全面的认识,是整体和积极的健康观,明确了只有具备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生殖健康5方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人体的确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人们把这种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正确认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涵义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46年就给人的健康下定义,即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而且要心理状态良好和有完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健康必须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即躯体无病、心理正常、社会功能良好。所谓身体无病,就是身强力壮,各器官无缺陷和病变,生理功能完整;所谓心理正常,就是人们的认识、情绪、意志、行为和个性心理特征协调一致,没有神经症和各种人格缺陷和障碍;所谓社会功能良好,就是有积极向上、面对现实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有建立正常人际关系的能力,不致于人际关系紧…  相似文献   

15.
试论以德健身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生物、心理、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来理解健康,使之具有了道德意蕴,道德成为健康的基本要素,那么提高个人品德素养和公益交通就会积极促进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云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273-2274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健康的概念由原来传统的医学模式,即:无病即健康转变为现在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不但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现代人的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女性因为特殊的生理心理  相似文献   

17.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即人的健康不仅是在生理上没有疾病,躯体健全和不虚弱,而且还应该是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平衡状态,并且还包括人与社会的良好适应,达到与社会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8.
产后产妇300例心理状态调查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代医学模式,健康的标准是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妇女在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承受着躯体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产后由于身体的变化、社会角色的改变,对产妇的认知、情感、行为具有明显影响。焦虑是人们对环境中一些即将面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和威胁的重大事件,或者要做出重大努力的情况中进行适应时,心理上出现紧张和一种不愉快的期待。探讨产后产妇的心理状态变化及其原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保证产妇的健康及至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耐多药与初治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对4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耐多药组)和51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初治组)进行自设问卷调查。结果耐多药组躯体症状、心理焦虑、防痨认知评分均显著高于初治组(P<0.05),尤其躯体症状评分(P<0.01),而社会支持评分则显著低于初治组(P<0.05)。心理焦虑与社会支持评分呈中低度负相关(r=-0.207,P<0.05),防痨认知与社会支持评分呈中低度正相关(r=0.368,P<0.05),躯体症状与心理焦虑评分呈高度正相关(r=0.792,P<0.05);而躯体症状与防痨认知(r=-0.069)、社会支持评分(r=-0.152),心理焦虑与防痨认知评分(r=-0.147)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耐多药与初治的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在身体、心理、知识、社会支持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应根据各自的差异特性做好相应的健康教育评估,而且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在这些方面的状况都较差,应及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20.
正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其中它包含了三个基本要素:1.躯体健康;2.心理健康;3.具有社会适应力。其中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的含义,概括为包括躯体的、心理的和社会三方面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