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德庆  王昭孝 《贵州医药》1991,15(4):199-200
免疫荧光技术在流行性出血热(EHF)诊断上一直作为经典的方法得以大量应用,但由于受到荧光显微镜等设备条件的限制而难于在基层推广。为寻找适合于基层单位使用的诊断方法,我们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T)、酶标葡萄球菌A蛋白组化法(HRP—SPA)。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RPHI),血凝抑制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胃泌素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兴才  梁明 《贵州医药》1996,20(6):321-322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5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胃泌素含量,与30例健康人作对照,检测结果表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胃泌素含量高于健康人群组(t=5.90,P〈0.001)有极显著性差异,此外,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胃泌素的增高与病情有关,病情重,其胃泌素增高明显,反之则较低。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即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目前认为是由于病毒侵入机体后大量复制产生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并沉着于血管壁等组织,从而导致全身小血管的广泛损害,以肾脏和血小板的损害最为突出和常见.采用F-820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了56例HFRS患者血中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相似文献   

4.
5.
黄湘虎  孙志坚 《江苏医药》1989,15(9):514-516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适当的治疗下,多数患者在发病后3~4周逐渐恢复。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携带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的宿主(野鼠或家鼠)、流行年度及地区、感染病毒的数量与毒力、就诊的早晚及治疗措施、患者的年龄以及机体的免疫反应强度等方面的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有的较轻,有的很重而出现两个或三个病期重叠,有广泛的多脏器严重损害,病情进展迅猛,成为重型或危重型患者,识别本病危重症候或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出血热病人血清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福建省立医院张敏林秀芬1林丽婷21.永泰县医院2.福建省人民医院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免疫复合物(IC)参与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发病机理,且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动力学变化与病期关系密切[1...  相似文献   

7.
王华雨  朱白 《江苏医药》1994,20(6):310-311
对52倒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作了血清透明质酸(HA)检测,并以32例健康献血员作对照。动态观察发现EHF患者血清H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而且血清HA水平的高低与病情的轻重成平行关系。同时EHF患者血清HA水平与病期有一定关系。结果提示血清HA检测可反映EHF患者病情轻重,动态观测有助于病情变化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出血热肾脏B型超声探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8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的肾脏,在不同病期进行了218例次 B 型超声的动态观察。EHF 发病早期肾 B 超声象图便可出现肾肿大和锥体增大呈无回声区等特征性改变。在肾功能明显受损的少尿期和多尿期,肾前后径和上下径比值(H/L)与血 BUN 水平呈正相关。肾 B 超检查对 EHF 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型、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32例不同类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尿液中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检查,同时以尿蛋白含量和血尿素氮检测为对照指标。实验中发现尿 NAG 水平,在出血热临床各型间有明显差异,且较尿蛋白和血尿素氮敏感。尿 NAG 有出现早,消失迟特点。认为测定尿中 NAG 的活性,对出血热肾损害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是一个较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的辩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放射性核素肾图对流行性出血热(EHF)的诊断价值,本研究应用放射性核素肾图检测法对334例EHF患者进行了肾功能动态检测研究。结果显示:肾脏指数(RI值)异常率在不同病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以少尿期异常率为最高。少尿期肾图的RI、tb、C1/2和15分钟残存率的值在不同临床类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临床类型越重,其异常越显著。放射性核素肾图能反映EHF患者肾实质损害的状况,可作为EHF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周伟青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303-3303
检测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意义,对78例ACS病人进行血清CRP含量测定。1资料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5年1月 ̄2006年5月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病人,分为3组:ACS组88例,其中男50例,女38例,年龄(58.1±7.5)岁,急性心肌梗死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1例,其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50.4±6.8)岁,诊断符合国际心脏病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和命名标准[1],经病史、临床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对照组54例,其中男37例,女17例,年龄(53.1±7.1)…  相似文献   

13.
目的2型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C反应蛋白是炎性反应的急性时相蛋白的敏感指标,本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反应蛋白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C反应蛋白的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并发症的发生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的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自1962年在贵州省遵义县南白镇发现本病以来,近年已发展成国内EHF高发病省之一.我们应用描述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学、动物流行病学及病毒学等研究方法,主要在1981-1988年间,对贵州省EHF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重视对流行性出血热各了病程阶段的护理。方法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进行探讨和实施。结果使患者尽快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结论通过对流行性出血热的各方面的观察,细致护理,使患者减轻痛苦,缩短病程,早日走上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7.
吕太富  王昭孝 《贵州医药》1991,15(4):201-204
近年来,用血清学方法进行流行性出血热(EHF)流行病学研究的报道不少,但在一个较大范围内进行系统的研究则不多。贵州省是本病高发地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它因素,使流行情况极为复杂。我们在进行地理流行病学研究的同时,对其血清流行病学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8.
宁德地区第一医院自1973年~1988年共发现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15例。其中4例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TFAT)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EHF-Ab)确诊,现择其典型误诊病例,加以分析,以便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和减  相似文献   

19.
20.
流行性出血热是因感染汉坦病毒引起,损伤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使全身各器官均有不同程度受累。本文统计了其对心电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